《春日》作者朱熹趣闻:辛弃疾和朱熹

 《春日》作者朱熹趣闻:辛弃疾和朱熹

 辛弃疾和朱熹两人虽有很大差别,却是一对意气相投的好朋友。

  他们之间友谊的基础首先是具有反对乞和、恢复失地的共识。辛弃疾的事迹和诗词人们比较熟悉,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表明了他的政治远见,精辟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要求把握历史时机,激励士气,积极备战,以恢复失地,统一中国。朱熹早年也持反和主战观点,反对苟且偷安。他十九岁中进士后,继续好学不倦,深究儒经、佛典、道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春,朱熹到建安拜谒李侗,八月,向宋孝宗上《封事》,《封事》中融合了其师李侗的反和议主张,其中一条是「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也」。乾道元年(1165年)四月朱熹到临安,与主和派宰辅钱端礼发生冲突,驳斥钱宣扬的「议和」、「独断」、「国是」三说,并在《戊午谠议序》中借抨击「绍兴和议」来谴责「隆兴和议」,借骂秦桧来痛斥秦桧的馀党。这些文字都锐气扑人。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时已和朱熹相识,对朱熹相当尊重。淳熙九年(1182年)秋,朱熹离任路过上饶,专门拜访当时已退居此地的辛弃疾等友人,同游南岩,畅谈甚欢。

  朱熹和辛弃疾的思想、政治观念毕竟不完全相同,两人的个性、趣味与学问所长更不一样。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陈亮萌发一个想法,计划仿效当年吕祖谦邀请朱熹、陆九渊到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著名的鹅湖之会那样,由他出面写信邀请朱熹和辛弃疾一起到紫溪参加又一个「鹅湖之会」,以分析时局,共商恢复大计。陈亮先来到上饶,辛弃疾不顾身体正患著病,冒著漫天风雪和陈亮同游鹅湖,议论时局,谋划恢复大业。他们按时赶到紫溪,等候朱熹到来。然而朱熹却没有来与会。

  朱熹为什麼不愿赴会呢?说到底,二人的精神原色有所不同。陈亮谈及朱、辛二人时曾不无惋惜地说过「又觉(二人)戛戛然若不相入」,正是由於他们二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观念有所分歧,朱熹才不愿意去参加这次政治色彩颇为强烈的会面。朱熹虽反对议和,主张恢复失地,但他的基本思路是图恢复必须以穷理尽性为首务。他认为国家的根本在於宋孝宗之心,而宋孝宗即位二十多年已暮气重重,所以国家的急务是「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恢复大事则只有缓议了。朱熹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暮气日重的宋孝宗治理下的朝政现状,证明了朱熹的判断。这次「鹅湖之会」,终因朱熹的缺席而流产,颇有点遗憾。

  但他们两人的友谊依然完好。绍熙三年(1192年)辛弃疾退居十载后重新出仕,在赴闽途中到崇安拜访了退居武夷精舍的朱熹,朱熹热情接待他,陪他同游武夷风光。先前朱熹在武夷山曾作《九曲棹歌》十首,辛弃疾此次游武夷也诗兴大发,作《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诗中将朱熹比作擎天柱和姜子牙,盼望朱熹早日重新出仕,受到朝廷重用,足见辛弃疾对朱熹的高度评价和推崇。同游武夷山期间,辛弃疾还就政治、学术问题向朱熹虚心请教,对朱熹的治学和关於重视心性修养的学说有所了解,而朱熹此时也渐渐认同辛弃疾的一些主张。自这次会面后,两人的书信往来增多,互相理解也加深了。

  有宋一代,政治斗争常和学术之争纠缠在一起,总是将学术之争纳入政治纷争的漩涡之中。著名史学家钱穆认为,朱熹乃孔子以下第一人,没有人能取得像他那样巨大的学术成就。但朱熹在世时,他的学说并不为皇帝所看重,一再受到朝中大臣攻击。韩侂胄把持朝政时期,更是称道学为「伪学」,朱熹为「伪学之魁」,下令禁止宣传道学,「是科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在韩侂胄直接支持下,新贵沈继祖和监察御史胡紘相勾结,上奏章弹劾朱熹,指控朱熹有六大罪名、十项表现。庆元三年(1198年),朝廷又立「伪学逆党籍」,史称「庆元党禁」,各级官员和士子为此遭受迫害者达五十九人之多。以致朱熹的一些门人故交经过其家门「凛不敢入」,学界中人亦一时皆不敢以儒生自命。朱熹面对这一切坦然处之,依然「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有人劝他遣散学生,他不予理睬。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朱熹病情加重,还坚持与诸生讲《太极图》、《西铭》,三月八日他在给其女婿的信中犹说:「吾道之托在此者,吾无憾矣。」三月九日朱熹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计其一生,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为官时间实不足十年,其馀四十多年都致力於讲学或著述。

  朱熹去世的消息传来,辛弃疾十分悲痛,作《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一词悼念:「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

 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词末蕴含杜甫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来赞扬朱熹必将名垂千古。朱熹的弟子们原准备在当年十一月对其师会葬,以表哀悼之情,但正值朝廷严禁宣传道学,官方下令不许朱熹的弟子为其送葬。《宋史.辛弃疾传》记载,在政治高压下,朱熹的门生故旧都不敢前来送葬,而心境悲凉的辛弃疾不顾这些,虽不是道学中人,却坚持亲自前往吊唁,并撰写祭文说:「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如生。」

  朱熹名誉的恢复和扶摇直上,是其死后的事了。直到嘉定二年(1209年),朝廷才下诏赐谥曰「文」,这便是世称「朱文公」之来由;嘉定五年(1212年),朝廷批准以朱熹所注《论语》、《孟子集注》立学,恢复了道学名誉;宝庆三年(1227年),宋理宗明确地意识到朱熹的《四书》注解「有补於治道」,即有利於巩固皇权的统治,开始把朱熹的学说列为官方哲学,后来又给予朱熹从祀孔庙的礼遇,一步步将其抬到了叫人顶礼膜拜的圣人高度。不过这些变迁都和辛弃疾风马牛不相及了,辛弃疾去世於开禧三年九月十日(西历1207年10月3日),享年六十八岁,他空怀报国志向走完其一生悲壮行旅时,业已去世数年的朱熹尚未恢复名誉呢。

推荐访问:朱熹 春日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