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准则中外对比分析

  目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引

 言 ........................................................ - 1 -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 ................................... - 2 - 1.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 ............................. - 2 - 1.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现状 ..................... - 3 - 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准则 中外 对 比分析 ..................... - 4 - 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法 ....................... - 4 - 2.2 中外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准则对比分析 ....................... - 4 - 2.2.1 股权激励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方面 .................. - 4 - 2.2.2 公允价值确定方面 ................................ - 5 - 2.2.3 股权激励披露方面 ................................ - 5 - 2.3 改进我国股权激励准则的建议 ............................. - 5 - 2.3.1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 ................................ - 5 - 2.3.2 公允价值有效确定 ................................ - 6 - 2.3.3 规范信息披露 .................................... - 6 - 3 我国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7

 3.1 我国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 - 7 - 3.2 我国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原因分析 ................... - 7 - 3.2.1 信息披露失真 .................................... - 8 - 3.2.2 业绩考核体系不规范 .............................. - 8 - 3.2.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 8 - 3.2.4 相应的监管法规不健全 ............................ - 8 - 3.2.5 证券市场不规范 .................................. - 9 - 4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案例分析 ........................ - 10 - 4.1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 10 - 4.1.1 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及进程 ..................... - 10 -

  4.1.2 中捷股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 - 11 - 4.1.3 中捷股份股权激励问题总结 ....................... - 12 - 4.2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 13 - 4.2.1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方案及进程 ...................... - 13 - 4.2.2 伊利股权激励相关会计处理 ....................... - 13 - 4.2.3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问题总结 ....................... - 14 -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建议 ...................... - 15 - 5.1 强化会计处理信息披露 .................................. - 15 -

 5.2 规范股权激励费用化处理 ................................ - 15 - 5.3 优化公司管理层机构与业绩考核体系 ...................... - 16 - 5.4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1- 16 - 结论 .......................................................... - 18 - 参考文献 ...................................................... - 19 -

  I 摘

 要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普遍化,合理对股票期权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甚至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在引进股权激励时除了面临诸多共性问题,同时还存在一些我国特有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目前中国其在制度完善及相关会计规范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 2007 年1 月 1 日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会计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在股权激励方面的会计处理也趋同于国际,其实施过程中股权激励制度的种种不完善也在逐渐显露。

 本文分析了股权激励现状及会计处理的存在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中捷股份、伊利股份作为分析案例,对我国股权激励方面会计处理方式的完善性进行了探讨,针对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从企业内部、外部环境角度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思路,希望在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问题上,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股票期权 激励计划草案 公司业绩 会计处理

  II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of listing Corporation in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centive stock options, stock options are reasonable on the different accounting treatment,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even influence the capital market is also growing. China in the introduction of equity incentive in addition to face many common problems , there are still some of our unique problems need to b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and related accounting standards. Especially in January1,2007,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accounting system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equity incentive accounting treatment is also similar to the international, in fact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incentive system is not perfect .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equity incentive status and accounti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theory, combined with ZOJE shares, Yili as case analysis, discusses our country"s equity incentive to improve accounting methods, accounting for equity incentive aspects of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from the internal perspectiv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ome feasible solutions, hope the accounting issues in equity incentiv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Stock option

 Stock option incentive plan draft

 The corporate performance

 Accounting treatment

  - 1 - 引

 言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普遍化,对股票期权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在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于 2005 年 12 月 31日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后,财政部也于次年 2 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11 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股份支付”),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及其会计处理提供了指导和依据。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产生了巨额期权费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利润。同时,公司管理层为了能行使股票期权,有目的地粉饰财务报表,以便达到预先规定的行权条件。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主要结构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接着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方法与国外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普遍存在的问题,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案例分析,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建议 。

 国外经验说明,泛滥的股权激励所导致的过度金融投机泡沫暗含着巨大的风险。对中国来说,选取怎样的股权激励模式,如何对股权激励进行会计处理,实施什么样的股权激励会计政策可以使上市公司和高管实现双赢?本文拟根据国内外的会计准则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来研究股权激励的会计问题,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 2 -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

 1.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

 目前股权激励方式已成为上市公司最普遍的激励制度,在证券市场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就有超过 90%的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相比于国外,我国证券市场起步稍晚,股权激励制度化较滞后,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同花顺网站对 2006-2015 年度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统计来看(表 1.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也取得了不少进步。

 表 1.1 2006-2015 年度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统计

 其中 2014 有 228 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出台,而 2015 年有数量达到 557个,分析所有的股权激励方案后发现,上市公司目前主流的激励模式有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等三种,据统计,2014 和 2015 年分别有 99.57%、99.63%的股权激励方案采用了以上三种激励模式或混合型的激励模式。

  实施股权激励也是很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实现长期有效激励管理层的方式。股权激励按性质可分为: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三种激励模式,并且都为金融衍生品与激励方式相结合的产品。而在实务操作中,股权激励模式也可以分为:期权激励、限制性股票、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股票、虚拟股0100200300400500600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2006-2015年度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统计

  - 3 - 票等。

 1.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现状

 从国际实践来看,股权激励伴生的激励成本及其会计处理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而在我国,自 2006 年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及会计准则解释 3 号、4 号,目的在于规范与完善我国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问题。随后,监管部门也不断完善出台相关规定指南,在理论上给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提供了法规依据与指导。

 由于我国股权激励是从国外引入的,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法规尚不完善,根据我国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发展现状分析,股权激励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问题是我国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理论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于会计确认方法和会计计量方法有较大的争议,且集中在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的选择上。随着股权激励的发展与经验总结,我国采取了国际上会计处理方法趋同的股份支付方式,明确规定采用费用观确认股权激励,同时采用公允价值法进行计量,规范了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确认方法与计量方法。

  但是,从市场实际操作来看,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中捷股份股权激励问题,就突出体现了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由于信息披露失真导致的严重问题。同时,在股权激励费用化处理方面,伊利股份因股权费用化处理方式不正确而导致企业巨额亏损。由此可见,企业在实施层面仍存在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理解不到位及对会计处理规定存在异议的现象。

 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准则 中外 对比分析

 1 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法

 2006 年 2 月,财政部会计司第一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11 号——股份支付》。根据规定,股份支付交易应当在表内作为费用进行确认;在计量上,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后续会计处理方面,应当区分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及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一步规范了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确认方法与计量方法,我国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原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已与国际准则趋于一致。

 股份支付的界定: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确认原则:在授予日后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即确认成本费用;需要一定等待期的股份支付,则在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最佳估计数进行成本费用确认。

 披露原则;披露股权激励的基本状况,及其对财务和经营业绩可能带来的影响。

  股份支付准则: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准则对以不同方式结算的股权激励规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果股权激励计划以权益结算,企业确认激励费用时应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如果以现金结算,则应增加企业的负债,同时,以现金结算的股权激励计划,要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2 2.2 中外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准则对比分析 目前,各国会计准则正逐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但是由于受各国自身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国会计准则又有各自实际情况与差异性。在股权激励方面,费用的确认、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的选取、股权激励会计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各国会计准则均存在差异。

 2.2.1 股权激励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方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上基本形成了以公允价值计量、股票期权费用化的观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4年12月通过了对股票期权计划方案的修订,新准则要求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时必须费用化,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直线法

 对费用进行摊销。目前德国会计准则、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也规定采用这种确认和计量方法。不同的是,关于股权激励计量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允许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内在价值法,国际会计准则-IFRS 2 规定,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应当采用内在价值法,并将内在价值的变化确认为损益,而中国没有提及内在价值法的使用,只是指出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在这点上我国还需向国外进行学习和改进。

 2.2.2 公允价值确定方面

 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公允价值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难点,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主要采用的是 B--S 期权模型和二叉树模型。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其公允价值应当按照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应当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其公允价值,至于采用什么样的估价模型,中国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FAS123 针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的困难性,提出采用 B--S 期权模型来计量股票期权。国际会计准则-IFRS 2 规定,权益工具计量日的公允价值应当基于可获得的市场价格,对于难以获得可靠市场价格的权益工具应当采用期权股价技术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也没有给出明确的估价方法。

 2.2.3 股权激励披露方面

 各国会计准则都要求企业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股权激励的基本内容,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 FASB 都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公允价值估价模型的选择方法以及各变量的确定依据等信息,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在这方面没有明确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改进 我国股权激励准则的 建议

 从以上中外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法对比分析可得出,在公允价值的确认以及股权激励的披露方面我国与国外还存在一些差异,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制定更为完善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2.3.1 完善 会计准则制定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可以借鉴美国 GAAP 和 IASB 的经验,从实际市场研究出发,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保证会计准则质量的股权激励计量属性。中国会计准则也明确规定采取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时,企业应当

 以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并在当期确认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在准则制定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准则制定的中立性。

 2.3.2 2

 公允价值 有效确定

 我国对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规定主要依赖金融工具准则,因此对股份支付中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规定也只是限于原则牲规定。另外我国会计准则对于无法取得公允价值的情况下,也没有强调可采用内在价值法以及其他相应规定。当前,尽管《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股权激励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具体操作中难度在于公允价值的确定,一方面利用 B-S 期权定价模型外,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可以考虑引进更多有效的资产定价模型,也可以加入内在价值法的运用,以实现公允价值有效性与真实性,用来对选择模型的适用方式作出规范。

  2.3.3 3

 规范 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问题是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国际上其他国家上市公司也有一些股权激励方面的丑闻,美国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面,也要注意学习国外的有效方法,采用多渠道的手段,多方面的监管,来减少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做到不倾向于某方利益,保证准则的权威性,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到与国外发达国家同步规范化,这样才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有效开展。

 3 我国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激励公司高管、员工为增加企业价值而努力工作,同样,也容易成为公司高管为自己谋取更高利益而操作公司财务报表的工具。由于股权激励制度毕竟是由西方引进来的,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股权激励的可行权数量估计、可行权条件满足及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准则没有对不同处理方式提出相应要求说明,导致企业在实施层面存在较大随意性,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会计处理相关的问题。

 第一,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透明度不高。在实际应用中,股权授予日与准则有一定的偏差,且授予日的会计处理与实际仍存在争议,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相关信息透明度不高,在会计处理信息披露方面不够完全,具体表现在例如采用的资产定价模型,相关参数参考未进行真实有效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公允价值估价模型的选择方法以及各变量的确定依据等信息披露不完全等。在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一些公司有意或者无意对会计处理信息进行隐瞒或者虚报,导致了不少问题的出现,也是中捷股份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

 第二,股权激励费用化处理不规范。在确定股权激励费用的时候,要对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为国内由于股票市场的不稳定,参数估计口径不统一,导致权益工具的单位公允价值较难确定,一些公司在进行股权激励费用化处理的时候,出于公司利益既得者方面利益的考虑,会蓄意进行片面性的参数设定,使得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进行了不合理的费用化处理,未能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2007年伊利股份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不合理的费用化处理,就凸显了会计处理中费用化处理不恰当引起的问题。

  第三,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受管理层操纵较大。在企业自身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很多企业个人或者利益既得者的利益诱惑,驱使管理层相关利益既得者在进行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会计处理过程中,采用有利于公司管理层大股东的激励方案以及会计处理方法,人为的对会计处理进行操纵与施压,反而违背了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立初衷,导致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中的等待期偏短,经营者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行为,也使得会计处理中,无法做到事实求是,真正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3.2 我国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原因分析

 企业在股票激励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产生了巨额期权费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利润,还有公司管理层为了能行使股票期权,有目的地粉饰财务报表,以便达到预先规定的行权条件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几方面原因:

 3.2.1

 信息披露 失真

 股票期权的披露应该体现真实、可信、相关的原则。但是股份制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手段相对隐蔽,同时,财务报表也可能含有一些虚假的信息,关联方关系信息披露不真实,隐藏企业中出现的异常交易和事项。股权激励成为高管进行利润操作的手段,公允价值计算与实际情况相违背,无法反映企业经营和业绩情况,这就导致根据市价计算的成本费用不公允,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使得企业利润虚减,资本公积虚增。

 3.2. 2 业绩考核体系不规范

 我国当前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是以财务指标为单一依据的评价体系,结果就是容易导致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期行为,不能全面体现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经营业绩和风险,部分企业既得利益管理层可以因为眼前经济利润,操纵短期指标,这样不仅达不到激励的效果,而且也不符合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目的,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股票期权激励费用与期权数成正比,与可行权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也成正比,一些公司通过不同的技术处理 “调整” 股票期权激励费用,这样,在同等情况下,授予激励对象的期权份额越大,可行权数量的最佳估计数相对也会越多,股票期权的激励费用必然增多。伊利股份案例就是因为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和费用摊销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导致的债务表巨额亏损的问题。股权激励中会计处理若产生负面影响,就必然会导致期权失去了激励作用,在被激励对象为企业贡献不足的情况下行权将会影响企业现有股东利益。

 3.2.3 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部分公司制度还不成熟,尤其对于部分国有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国有股比例较大,大股东的决策不能得到有效的制衡,导致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未能真正发挥作用,结果就是中小股东难以获取更多利益。另外,国有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是不能由政府直接经营的,这导致国有股所有权缺位,管理者更多的为自身的利益着想,激励计划的实施不能客观有效,使得国有上市公司的薪酬体系难以形成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而对于其他私营公司,管理层关系也很复杂,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更容易被部分既得利益者操纵,从而影响整个股权激励的合理性与客观性。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的是股权激励出发点就有可

 能偏颇,因而对后期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造成很大的干扰。

 3.2. 4 相应的监管法规不健全

  股权激励方案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普遍的当今市场,这些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目前,在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时,其授予股份、信息披露和股份出售等过程都没有严格的监管。准则并没有对因素数据的参考标的做出明确规定,进而导致相关因素数据选择有较大的随意性,对通过股权激励虚构业绩和操纵内幕交易等行为还没有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责任,使得激励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容易被操纵,为少部分人牟利。同时,对于起到外部监督作用的中介机构,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还不成熟,与上市公司间的独立性也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局限于其机构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削弱了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3.2. 5 证券市场不规范

 一般来讲,公允价值法必须依附于发达的资本市场,以使价值的确认更可靠,更值得信赖,而当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形势比较复杂,股票的价格尚不能有效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但从财务报表,股权激励方案的了解大都停留在表面,使得公司股东难以准确衡量高管的经营水平和贡献,同时高管对股票期权的价值也难以评估,导致激励效果大大缩水,制约了股权激励的有效实施。另外,由于上市公司繁多,公司财务透明化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证监会对于股权激励公告的审核以及监管,导致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漏洞让部分利益既得者有暗箱操作股权激励实施的空间。

 4 上市公司股权激 励会计处理问题案例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研究,本文选择了两个公司作为研究主体,一个是中捷股份,一个是伊利股份。前者因为股东违规操作导致股权激励中止,后者因为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成为国内首例由股权激励导致企业亏损的案例,对这两个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案例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1 4.1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4.1.1 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及进程

 中捷股份股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颁布以来第一例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从 2006 年 4 月 27 日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到 2009 年 8 月由于公司股东的违规操作,导致中捷股份宣布回购并注销已发行在外的股权激励股票。历经三年之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计划中止,在证券市场引起不小震动。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可以整理出中捷股份股权激励计划的进程如下表 4.1 所示。

 表 4.1

 中捷股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进程

 中捷股份股票期权基本内容如下:

 授予 10 名激励对象 510 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五年时间点 股权激励计划进程 2006 年 4 月 27 日 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 2006 年 7 月 24 日 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并调整股权激励计划 2006 年 7 月 24 日 授予日 2007 年 3 月 27 日 2006 年年报公布 2007 年 6 月 24 日 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调整议案 2007 年 8 月 9 日 授予股票期权的 80% 2007 年 8 月 13 日 激励对象向公司交足了行权资金 2008 年 2 月 22 日 第一次行权股票期权的 80% 2008 年 2 月 27 日 行权股票上市,锁定期为六个月 2008 年 4 月 30 日 重大会计差错公告 2008 年 4 月 30 日 2007 年年度报告公布 2008 年 8 月 8 日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2009 年 3 月 12 日 回购并注销已行权的股权激励股票的预案

 内的可行权日按照行权价格 6.59 元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中捷股份股票的权利。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中捷股份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 510 万股中捷股份股票,占激励计划签署时中捷股份股本总额 13760 万股的 3.17%,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权日后的第一年,激励对象不得行权;满足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在授权日后的第二年的行权数不得超过其获授股票期权总量的 80%,当年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可在以后年度行权;其余 20%的股票期权可以在获授股票期权后的第三年开始行权激励对象必须在授权日后五年内行权完毕,在此时期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作废。

 4.1.2 中捷股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一)授予日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临时会议第二十一次会议确定2006年7月24日为股票期权激励的授予日。授予日股票期权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中捷股份所采用的是 B--S模型。

  其每份股票期权的理论价值为 2.99 元,663 万份股票期权总的价值为1982.37 万元。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论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除立即可行权的,在授予日都不做会计处理,所以中捷股份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二)等待期内的会计处理 在等待期内,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发生的成本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同时增加“资本公积”。2006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日,稀释后的每股公允价值为2.8340元,按新准则2006年公司预计80%的股票期权行权,计636.48万股股份,共有 18037843.20 元计入管理费用,不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8037843.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037843.20

 (三)行权日

  2007 年 8 月 13 日激励对象向公司缴纳足额行权资金时入账,行权数量占总 股票期权的 80%,共 636.48 万股,行权价格为 4.02 元/股,激励对象缴纳的资金共为:25586496 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5586496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037843.20

 贷:股本

  63648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7259539.20 对于剩下的 20%股票期权,由于 2007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9.14%,未达到公司要求的不低于 10%的行权条件。因此剩下的 20%

 股票期权费用在 2007 年未确认,后面由于公司股东违规操作,2008 年 7 月 19日,中国证监会立案查处了中捷股份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案件。

 4.1.3 中捷股份股权激励问题总结

 中捷股份的股权激励方案按照新准则的会计处理,对于当时来讲是一种新的方向,但是由于股权激励的披露问题、股权激励范围较窄等问题导致股权激励中止的意外事件。

 信息披露问题主要表现在中捷股份对股权激励计划的披露不够详细。通过对比中捷股份 2006 年度至 2008 年度财务表表,在 2006 年年度财务报表中,中捷股份公司只披露了授予数量、行权价格、授予对象等一些基本信息,未披露期权公允价值的定价模型、模型参数的确认依据、以及行权条件等。而在 2007 年年度财务报表中,虽然披露了公允价值的定价模型为 B--S 期权定价模型以及模型应考虑的因素,但是对模型参数的选取仍无说明。在 2008 年年度财务报表中,公司披露的股权激励内容和 2007 年大致相同。因此从股权激励期间的公司财务报表来看,中捷股份对股权激励的信息披露并不完全,一定程度上被激励人员可以操纵企业的财务数据,达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信息披露的不完全,容易导致激励对象的利润操作,以及投资者的信心下降。在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股票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业绩的情况下,股票期权在防止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同时损害股东利益,降低代理成本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道德风险,所以导致了股权激励中止的事件。

 股权激励范围方面,中捷股份采用定向发行的模式,激励对象仅限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十名人员,股权激励范围明显圈定于高级管理层,在这种激励范围下,就不可避免导致高级管理层出于自身原因,进行不恰当的股权激励实施,对股权激励信息进行虚假报告,谋取少数人利益。

 2 4.2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1 4.2.1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方案及进程 2006 年 12 月,伊利股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 5 000 万份,涉及标的股票 A 股普通股数量为 5000 万股,占当时股票总额的比例为 9.681%。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 5 000 万股伊利股份股票。激励对象为公司总裁、总裁助理和核心业务骨干。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2008 年 1 月 31 日,由此将导致公司2007年度报告中净利润出现亏损,在2007年度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33064万元的基础下,由于公司 2006 年 11 月却共授予激励对象 5000 万份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为 14.779 元/份,对公司产生的损益影响总额为 73895 万元。因此,造成公司账面出现亏损。计划时间表见下表 4.2 表 4.2

 伊利股权激励计划时间表 时间点 发生事项 2006 年 03 月 10 日 提出股票期权计划草案 2006 年 12 月 28 日 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股票期权计划 2007 年 04 月 30 日 2006 年年报发布 2007 年 09 月 11 日 董事会确定股票期权授予日 2007 年 12 月 22 日 董事会发布公告测算期权费用对损益的影响 2007 年 12 月 28 日 64480 股行权 2008 年 01 月 31 日 发布预亏公告 2008 年 03 月 11 日 公布 2007 年年报 2008 年 04 月 29 日 修改年报中股利支付的会计处理

  4.2.2 伊利股权激励相关会计处理

 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方案按照新准则的会计处理,在资产负债表日把权益的公允价值作为费用计入到利润表中,行权以后公司将增加激励对象行权支付的现金,同时公司增加股本和资本公积,这将导致公司资产结构和权益结构发生变化。根据伊利股份测算,公司股票期权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 14.779 元/份,而公司预计所有激励对象都将满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规定的行权条件,全部股东行权后的损益影响总额为 7.3895 亿元(即 14.779 元/份×5000 万份=73895 万),而2007 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实现净利润 3.3064 亿元,由于按预计盈利情况计算,正常经营活动的全年利润无法抵销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带来的负面影响,2008 年 1月 31 日伊利股份公告 2007 年度预计亏损,伊利股份前三季度盈利三亿,而年底却爆出巨额亏损,伊利股份成为国内首例由股权激励导致企业亏损的案例。

 按照股票激励行权计划,伊利股份股利支付费用摊销按年份分三年摊销(2006 年~2008 年),比例分别为 0.68%、62.26%、37.09%,按首次行权 25%,其余 75%两部分各年费用分摊情况,如表 4.3 所示。而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2007年伊利股份摊销 4 亿余元,摊销整个股权激励权益成本的 62.62%,导致公司亏损。

 表 4.3

 伊利股份股利支付费用摊销情况 年份 属于 25%部分 (亿元)

 属于 75%部分 (亿元)

 当期摊销费用 (亿元)

 但其摊销费用占总费用比例(%)

 2006 0.02025 0.0304 0.0506 0.6849% 2007 1.8271 2.7711 4.5982 62.2603% 2008 —— 2.7407 2.7407 37.0890% 总计 1.8474 5.5421 7.3895 100.0000%

 4.2.3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问题总结

 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问题主要在于股权激励费用化计算不准确,具体表现在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案例中,确认了 5.54 亿元的股权激励费,从用而导致伊利股份在 2007 年产生巨额亏损。股权激励费用化关系到股权激励的成本问题,必然会对上市公司激励选择产生很大影响。费用化准则要求股票期权必须计算公允价值,并且作为成本费用计入到利润表中。资产负债表日把权益的公允价值作为费用计入到利润表中,因此减少当期利润,并同时减少每股收益,导致市盈率上升;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司的权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市净率并不会发生变化。行权以后公司将增加激励对象行权支付的现金,同时公司增加股本和资本公积,这将导致公司资产结构和权益结构发生变化。

  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方案宣告与实施期间的市场反应表明,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方案并没有得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市场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宣告与实施的反应较为消极,并且首次行权前后出现明显的反差。另外,由于伊利股份的股权较为分散,国有大股东的缺位,在目前律法等方面监控存在较大漏洞、约束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可能为作为内部人的管理层将企业利益个人化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建议

 上市公司作为股权激励的主体,也肩负着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责任,解决会计处理中间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从公司内部出发来分析解决问题。针对之前对会计处理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股权激励会计处理:

 5.1 强化会计处理信息披露

 总体来说,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相关信息的披露应该体现真实、 可信、 相关的原则,以有利于与财务表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作出经济决策。总的来说,在目前股权激励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股权激励的优越性和其局限性,从而针对其局限性找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完善股权激励。

 加强信息披露需要具体的落实。首先,明确激励对象,区分企业实际控制人和普通高管的激励政策,进一步制订实施细则,强化激励效果;其次,公开会计处理相关资产定价模型,公允值计算参数与变量,在财报中对会计处理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披露,不隐瞒事实,不暗箱操作;再有,对于行权条件制定,企业不能随意性变化,应与公司的未来情况相结合,相关企业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规范企业制定合理的激励方案。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经营和市场发展情况,建立对激励目标的调整机制,从根本上控制激励成本,避免由于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而给企业股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上文所描述的中捷股份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信息披露问题,我们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思考,尽量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5.2 规范股权激励费用化处理

 原理上,股权激励费用化一方面增加了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账面价值;另一方面,股权激励费用化也无形中降低了管理层的利润操作。2007 年伊利股份财务报表账面价值的巨额亏损,引发了投资者对股权激励费用化及其摊销的探讨。而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薪酬成本计入相关费用,且股权激励费用需在等而在实际运用中,股权激励费用化对公司经营业绩以及股价的影响因股票而不同,除了个别股票因为费用化处理不当,会导致公司年报账面价值出现巨额亏损外,大多企业的账面价值所受影响并不大。除了股权激励费用化的问题,其费用化摊销也成为一难点问题。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等待期较短的现象,尤其对于伊利或者其他股权激励费用较大的公司,若费用化全部在等待期内摊销,无疑加重了其分摊的负担。所以参与股权激励的公司通过控制等待期的长短,对每期费用化摊销的额度进行控制,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5.3 优化公司管理层机构与业绩考核体系

 一方面,公司管理层作为股权激励的主体,在股权激励制定与实施,会计处理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上市企业应当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得股东会等权力机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并且保持独立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加强对薪酬委员会管理,促进其客观和独立性,要保证企业的独立董事与股权激励计划无直接利益关联,并加强其职权的直接性,避免受到干扰,保持其薪酬委员会的专业性。

 另一方面,坚持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来进行业绩指标考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需要考虑到企业当期的发展目标按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设置科学的业绩目标,避免由于业绩评价指标单一而达不到激励效果。在确认行权条件时,应考虑股票期权激励费用对相关财务指标特别是利润的影响,业绩考核体系是否完善决定了股权激励能否顺利实施,该制度的建立应按照上述两个原则相结合的方法,将企业的整体目标细化到每个员工的身上,运用科学的业绩评价办法。在上述案例分析中,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方案宣告与实施期间,市场对公司股权激励的宣告与实施反应较为消极。其内在的原因是,在外部环境监督与保护,以及内部治理不健全的环境下,股权激励可能成为内部人的管理层个人寻租而不是最大化股东利益的工具,就出现了设定较低的股权激励行权条件,授予数额巨大的股票期权,只为管理层获得利益。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股权激励利益趋同效应,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公司持续增长,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5.4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过程中,要加大力度监管股票期权激励中的行权条件,尤其对其会计处理方面。督促公司建立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完善考核体系,规范公司的财务监管,确保公司财务的真实性。避免人为影响、操纵股价上市公司在制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过程中应合理制定符合本公司的行权条件,并考虑确认期权费用对行权条件的影响,同时,不应随意变更预先规定的行权条件。监管方也应要防止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对利润及公司业绩指标进行操纵。还应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关于实施股票期权的公司的会计业务处理问题,确立必要的法律框架,从而为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奠定法律基础。

 通过完善证券市场、建立法律法规制度等措施,以避免公允价值法的错用。提高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增加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政府要减少对证券市场的过分干预,同时证监会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批,防止高管人员财务造假和操纵股价的行为,充分发挥其监督与约束作用,增加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此外要加强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状况的监管,如期权数量、受

 益人、行权条件、行权价及附加在股票期权上的限制性条件,同时对股票期权的行权状况和股票的出售情况予以跟进,使相关信息更加透明化,有利于社会各方面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进行监督。

 结论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促进企业发展,使经营者和股东利益相一致的制度安排被广泛应用,激励高管最大限度地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股票作为股权激励的载体,在证券市场上流通,所以规范的市场机制是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基础环节。股票价格是通过公司业绩来反映的,公司业绩越好,股价越高,从而高管的激励效果也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确定、授予对象的业绩考核、行权方式等因素都与证券市场息息相关。从 2006 年以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正在为更多的上市企业采用,也逐渐趋于成熟。然而,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和相关准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推进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中不免暴露出了许多复杂问题和特殊情况,通过上述对股权激励会计现状的各个方面的分析论证,可以终结概括出造成我国当前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的成因有以下几点,希望上市公司及有关部门能够加以改进,同时监管机构也需要引起关注,寻求解决方案。

 通过对中捷股份,伊利股权激励事件分析,形成中国股权激励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简单观点和看法,希望中国的股权激励机制日后应更趋向于中立,保证公允价值的运用,保持与国际会计处理惯例的趋同,保证其对企业利润影响对企业的国际竞争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期待本文能够对中国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股权激励制度的完善有所贡献,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李淑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以 M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为例[J]. 会计之友. 2012(33) [2] 陈嘉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

 [3] 郭景泉.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J]. 中外企业家. 2013(14)

 [4] 唐梦. 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4(21)

 [5] 徐根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6)

 [6] 张红宵.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会计处理方法. 智库_财税研究 ,2014. [7] 平静、陈朝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会计问题探讨[J].市场动态,2014. [8] 王卓瑛.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会计处理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0. [9] 刘璐芳.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D].山西财经大学,2013. [10] 王旗.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11] 高静静.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 [12] 卢婷.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 [1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部.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 2 号[Z].2008. [14]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部.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 3 号[Z].2008. [15]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Z].2005. [16] 国资委,财政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Z].2006. [17]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18] 周绍妮.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特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10): 58. [19] 卢燕.新准则下伊利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多重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 2009(03) [20] 张治理,肖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择时问题研究明.管理世界,2012(7):180-181. [21] 徐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及其倾向性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81-87. [22] William R.Scott.《财务会计理论》.陈汉文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3] Wayne Guay. “The study executive equity incentive in listed compan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5):151-184. [24] Aboody D,Kasznik R .CEO Stock Option and the Timing of Corporate

 - 20 - Voluntary Disclosur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 29(1): 73-100. [25] Bergstresser, Daniel, PhiliPPon, Thomas .CEO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J].Journal of Financial Eeonomies,2006,80(3): 511-529.

推荐访问:上市公司 会计处理 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