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宣讲播撒爱,,陪伴妇幼共成长 播撒知识

  公益宣讲播撒爱

 陪伴妇幼共成长

 ——**县妇联开展关爱妇女儿童系列宣讲活动纪实

 一直以来,妇女儿童工作都面临着约到基层越难开展,越到边缘越没有声音的难题。在市妇联的精心指导下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妇联联合县委宣传部“民心讲堂”,以“传政策、拉家常、聚民心”为宗旨,主要围绕“民生政策的解读、妇女儿童的维权、道德风尚的弘扬、健康知识的普及”等方面,开展关爱妇女儿童系列宣讲活动,探索一条用宣讲普及政策、用活动凝聚人心的妇女儿童工作新路子。截至目前,关爱妇女儿童宣讲活动已开展3场,收益群众3000多人。

 一、 以满足需求为导向,做好三字文章。

 关爱妇女儿童宣讲活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紧贴百姓理论诉求,循着群众声音设置课题,群众关注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群众喜欢怎么讲我们就怎么讲,让群众听清弄懂。

 一是在“准”字上做文章。在内容精准度上谋突破,重点就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风尚等内容做到 “两侧重”、“两着力”,侧重宣讲惠民政策和妇女维权,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宣传身边好人好事。除了内容选精定准,还注重内容与对象的精准对接。给职业女性讲维权知识,给青年人讲创业政策,给学生家长讲家风家教家训……内容既要高大上,更要平民化,确保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

 二是在“活”字上做文章。重点解决了“谁来讲”、“哪里讲”、“怎么讲”三个难题,确保老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在宣讲人员的配备上,通过和县委宣传部联合,依托他们300余人的宣讲员,根据每一场的宣讲需要灵活组织宣讲队开展宣讲。在宣讲地点的选择上,变过去请群众到会场听为送讲上门,宣讲地点多选在人员集中的戏台和古樟树下,设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农家庭院、生产车间、学校和广场等地。在宣讲方式的创新上,力求做到“官民同步”,即有组织有规模的开展重大理论宣讲和发动群众自编理论歌曲以广场舞、腰鼓队、串堂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自发宣讲同步。

 三是在“实”字上做文章。努力做到“宣、调、帮”并重,打好组合拳,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宣讲不走过场、不作无病呻吟,“大人物讲小故事”、“身边人讲身边事”,用鲜活事例、适度方言、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来推动宣讲效果落地生根。在调解方面,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家风家训等内容的宣讲,积极调解政府和百姓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的各类纠纷。在帮促方面,则在帮妇女儿童解决困难问题的同时,重点帮促干事创业、共同致富。

 二、以夯实阵地为重点,构建“三个平台”

 县妇联不断加强阵地建设,构建服务平台,以优质服务激发基层宣讲新活力。

 一是重点办好12场宣讲活动。我们全年安排十二场宣讲活动,既有几千人的规模较大活动,也有几十个人的小规模宣讲,对象涉及学生、家长、职业女性等。就目前开展的三场的活动来看,学生和家长们对家风家教家训内容更为关注,职业女性关心身体健康和妇女职工权益保护,农村妇女更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三场活动也引发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中国网、江西新闻网、江南都市报等均有报道。

 二是倾力打造固定宣讲点。在全县群众基础好的地方设立宣讲点,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将服务延伸到最基层。乡村宣讲点的服务对象是基层百姓,宣讲队伍主要是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组合而成的流动宣讲队,主要宣讲和农村妇女工作联系紧密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基本上是“哪里需要哪里讲”、“走到哪儿讲到哪儿”。

 三是精心打造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妇女儿童之家”微信平台,每日更新“**妇女儿童之”微信公众号内容,线上线下互动,打造“立体服务平台”,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学习服务新平台。

 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健全“三种制度”

 以宣讲服务提升妇女儿童工作水平,既要组织者、宣讲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又要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宣讲工作制度化。制定全年宣讲活动计划,聘请宣讲名家指导,并抓好宣讲员培训,强化政治素质,提升宣讲

 能力,让宣讲员成为一支让党放心、群众欢迎的队伍。同时,采取以讲带训的方式,举办多形式的宣讲,让宣讲员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二是管理考核规范化。建立台账,对宣讲情况进行统筹,事前有计划,事中抓执行,事后做总结,由县妇联的主要领导对宣讲效果进行评议,将活动成效纳入对当地妇联工作的考核。

 三是关爱保障常态化。对优秀宣讲员,积极向其所在单位和县委组织部门推荐。在工作上关心,尽力提供工作上的便利和帮助。对于民间艺人,给予合理的补助,每宣讲一场人均100元。为宣讲员提高必要的宣讲设备,解决其出行交通问题和餐饮问题,让宣讲员无顾虑、乐宣讲、有干劲。

推荐访问:播撒 宣讲 妇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