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皮肤病_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

  黑素是皮肤呈褐色的主要色素,它由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产生,在黑素细胞的黑素小体中生成。个体和种族之间的肤色差异与黑素小体的数目及它们在表皮黑素单位中的分布有关。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以下七类:①色素痣及肿瘤;②先天性疾病;③物理、化学因素;④皮肤炎症性疾病;⑤内分泌紊乱及其他内部疾患;⑥异物性色素沉着;⑦浅部真菌性疾病引起的色素增加。由于其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现列述如下。
  
  1色素痣及皮肤肿瘤
  
  色素痣及皮肤肿瘤所致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包括各型色素痣、黑素瘤及一些表皮肿瘤,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皮肤增生伴色素沉着。色素痣及皮肤肿瘤在临床上有时不易鉴别,如恶性黑素瘤与交界痣或复合痣的鉴别有时很困难。根据一项回顾性分析报道,至少有7%诊断为恶性黑素瘤的病例,在以后的病程中证明这种诊断是不正确的。对预后如此严重的疾病,似乎仍应遵循如下诊断原则,即宁愿“过诊”,而不要“低诊”。因交界痣或复合痣也可发展为恶性黑素瘤,而这种进程又比较缓慢,故必然存在一个不能明确划分的中间阶段。一般来讲,痣细胞痣的损害通常直径小于6mm,镜下可见损害两侧界限清楚,痣细胞主要呈巢状,少数单个散在,既无细胞的异型性,也无核丝分裂相,各细胞巢的大小与形状也较一致,差异不大[1]。虽然黑素细胞痣确有恶变倾向,但发生率极低,因此不必对典型的黑素细胞痣进行广泛预防性切除。据估计,每个黑素细胞痣恶变为黑素细胞瘤的几率1/100 000,而由恶变引起致死率为1/500 000。对老年人发生的痣若色素逐渐增加,常需行病理切除,以便做进一步诊断。
  
  2先天性疾病
  
  2.1皮肤异色病型:其皮损的特征为皮肤网状色素增加、萎缩及毛细血管萎缩性皮肤病。
  2.1.1色素性干皮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对日光异常过敏。其原因是细胞对于紫外线和一些化学物质所致DNA损害的修复功能存在缺陷。初生时可无异常,1周岁后逐渐发病。皮损主要位于经常照晒阳光的部位,如面、颈与手背部。病程可分为三期:第一期:皮肤轻度弥漫性发红、脱屑,并有小片色素增加,状如雀斑;第二期:皮肤萎缩,色素斑驳,毛细血管扩张,颇似慢性放射性皮炎;第三期:常在青春期前后开始,出现各种恶性肿瘤,多为鳞癌、基底细胞癌,少数亦可为恶性黑素瘤。疾病早期需与雀斑鉴别,另外要与其他光敏性和过早衰老性疾病鉴别。据国外资料记载,约2/3的色素性干皮病患者在20岁之前死亡[2]。
  2.1.2先天性皮肤异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多为近亲结婚,主要见于女孩,出生后3~6个月发病。皮肤病变好发于面、手足及臀部,初为淡红色水肿性斑片,继而网状或点滴状萎缩、色素增加,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对光过敏,可发生大疱及角化病,同时尚伴有毛发稀少,幼年白内障,先天性骨发育障碍,身材矮小,偶有甲营养不良,出牙缺陷及性腺功能不全。夏珏[3]报道1例11岁女孩Rothmund-Thomson综合征,其父母非近亲结婚,以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颈、胸背点状着色斑表现为主。
  2.1.3遗传性硬化性皮肤异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儿以泛发性色素沉着斑点伴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角化过度,肘窝、�窝、腋窝部皮肤带状化,并常有其他处皮肤局限性硬化、手足皮肤硬化或杵状指为特征,本病见于黑种人。
  2.1.4先天性角化不良症:可能为性联遗传,几乎见于男性,儿童期发病。皮肤出现网状色素沉着、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主要位于身体上中部,有时累及四肢。此外,并有甲营养不良,粘膜白斑及多种外胚叶与中胚叶发育异常,如手足多汗、大疱性结膜炎、食道憩室、再生障碍性贫血、智力迟钝、脾肿大及骨骼发育不全。本病预后差,可发展成血液病或癌而致死,仅有营养不良及色素沉着的患者,其预后尚佳。
  2.1.5 de Sanctis-Cacchione综合征: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皮肤出现色素性干皮病样表现,同时伴有侏儒、小头畸形、智力进行性减退及性腺发育不全。
  2.2 弥漫性先天性色素增加性疾病
  2.2.1色素失禁征(Bloch-Sulzberger综合征):为一种X联结性遗传,女性发病倾向显著(超过37:1),因为男性的此种基因在X染色体中为纯合子,罹患较重,多为死胎。本病病程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于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红斑水疱,主要分布于四肢,排列成行。约经2个月后,渐进入第二期,水疱逐渐由条状皮损所代替,时间约2个月。在此时期或以后数月,进入第三期,出现广泛的泼墨状或旋涡状不规则形色素增加斑,主要位于躯干。患者常伴有某些先天性异常,尤其是出牙不全,片状脱发,斜视或小眼畸形。色素失禁征患儿皮肤改变显著,眼部及神经系统病变严重,应得到早期诊断治疗[4]。在临床上,色素失禁征可与Ito色素减退征(无色素性失禁征)混淆,两者有相似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但是,Ito色素减退征的特征是皮肤色素性改变,缺乏水疱或疣状损害。
  2.2.2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征:婴幼儿时发病,在手背、足背、前臂、小腿或躯干部出现黄褐色至棕黑色斑,夹以色素减退的斑点,似网眼状。病变持续终生不退,无自觉症状,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Oyama等[5]总结了185例此病患者,其中114例有家族史,另有约1/5为散发病例,偶尔也有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报道。此病主要发生于东方人,但欧洲、印度、非洲加勒比海和中东地区也有发病的报道[6]。
  2.2.3进行性肢端黑变病:婴幼儿时发病,手背、足背出现弥漫性色素增加,如墨汁状,渐趋扩展,可伴有癫痫样发作,患儿父母常有近亲婚姻史。
  2.2.4皮肤色素沉着、多汗、毛发角化、牙釉质发育异常综合征:儿童期皮肤出现细网状色素增加斑,石板色、棕色或污褐色,可发展到全身。同时于肢体伸侧、背部出现毛囊性角化性丘疹,并伴有多汗及牙釉质发育异常等症状。
  2.3局限型先天性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
  2.3.1 Albright综合征:本病包括皮肤色素增加斑、播散性纤维性骨炎与女性早熟三种症状。皮肤色素增加斑与神经纤维瘤的咖啡斑相似,疏散分布,多位于躯干、臀部与股部。实验室检查:如骨骼广泛受累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需与神经纤维瘤的咖啡斑相鉴别。
  2.3.2神经纤维瘤:其色素增加斑为多数圆形黄褐色色素增加斑,通称为咖啡色斑,其间可有细小的棕黑色斑点,境界清楚,多位于躯干部,其形态与斑痣相似,但有神经纤维瘤的存在。其发病机理现已明确涉及常染色体显性突变基因发育异常,基因呈完全外显。有报道此病个别有恶变[7]。
  2.3.3 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般于生后即有,在唇部尤其下唇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棕黑色斑,0.2~0.5cm。此种色素沉着斑也可见于颊粘膜、牙龈、口鼻周围皮肤,偶可发生于手足部。肠道息肉主要发生于小肠,也可发生于胃及大肠,早期无症状,以后可有腹痛、呕吐、肠套叠、呕血、黑粪,少数可有癌变。除此之外,患者尚可有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斑秃、脊椎突、外生骨疣、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异常。如伴有普秃、甲营养不良者,特称为普秃、甲营养不良、皮肤色素沉着、胃肠息肉综合征。
  2.4雀斑样型先天性色素增加性疾病
  2.4.1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为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出生后不久即可在皮肤上出现多数雀斑样皮损,呈1~5mm直径大小的暗棕色斑,主要位于躯干部,其他部位也可发生,形如豹皮,无自觉症状。
  2.4.2进行性心肌病性雀斑样痣: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率。出生后皮肤出现寻常性色素增加斑,似雀斑,逐渐扩展,到青春期可迅速增多,以后渐趋静止。患者发育缓慢,身材矮小。因心肌病变,可致突然死亡。有些患者尚可伴有隐睾症、尿道下裂、卵巢囊肿及卵巢生殖力不全。 心电图检查可有异常波动。
  2.4.3面中部雀斑样痣:在鼻部与眶下部位出现密集的雀斑样皮损,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
  
  3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色素增加性疾病
  
  各种光线的照射、化学药品的刺激、机械性刺激等均可引起程度不等、范围不一的皮肤色素增加。其病变多局限于面、颈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呈片状或弥漫性灰褐色至棕黑色斑,可伴有毛囊性丘疹、脓疱或毛细血管扩张等。常见的能引起皮肤色素增加的物质有:沥青、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物、油彩、染料、橡胶促进剂、砷剂等。
  
  4皮肤炎症性疾病引起的皮肤色素增加
  
  皮肤的多种炎症,在其病程中或消退后常常引起皮肤色素增加。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这是一种临床症
  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黑白相间,而在早期常先有皮肤红斑,上覆少量鳞屑,界限不清,多呈对称性大片状分布。好发部位为乳房、臀部、腋窝等处,偶可累及粘膜。其病因分为三类:①先天性;②继发性,系继发于其他皮肤病,主要是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及SLE。也可以继发于淋巴瘤,或银屑病,现认为此病是早期蕈样肉芽肿斑片期的一种表现[8];③原发性。
  
  5内分泌紊乱及其他内部疾病引起的皮肤色素增加
  
  5.1黄褐斑:多由内分泌紊乱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孕妇最
  为多见,Perez M等[9]认为,雌激素、孕激素或促黑素细胞激光水平的增加是女性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此病也可见于经常照晒阳光的人。病变多对称性发生于颧部、口鼻周围或额部,呈黄褐色斑片,界限清楚而不规则,表面无鳞屑,基底也无炎症,无自觉症状。
  5.2眶周色素沉着征:可能为一种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两侧上下眼睑色素增加,并可扩及眉毛与颧骨部。除此之外,无其他客观症状,亦无自觉症状。
  5.3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本病罕见,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皮肤弥漫性棕褐色色素增加,而粘膜不受累。患儿皮肤进行性苍白,纳差、嗜睡、烦躁,表现为一般贫血症状。如同时伴有马鞍鼻、上唇厚、眶距增宽、头发稀疏及小头畸形等发育异常,称Fanconi综合征。血象呈重度贫血,骨髓有核红细胞极度减少,红细胞成熟障碍。
  5.4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双侧肾上腺皮质严重破坏。皮肤色素增加是常见症状之一,且为诊断所必不可缺的条件。其色素增加为弥漫性,古铜色至棕黑色,以暴露部位、皱褶部位、乳头、外生殖器、会阴等处明显。口腔、唇、舌、牙龈、上腭粘膜也可有大小不等的点状或片状色素增加。实验室检查尿17酮、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低,血浆17羟皮质类固醇明显减少。
  5.5 Riehl黑变病:皮损初起多在额部、颞部、耳后等部位出现瘙痒、皮肤潮红,以后渐变为淡褐色或紫褐色色素增加斑,并渐向面中部、躯干及双上肢扩延,皮损对称分布,粘膜常不受累。实验室检查:17酮、17羟的排泄可轻度减低。组织病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嗜黑素细胞显著增多。
  5.6黑热病及黑棘皮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经由白蛉传播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球蛋白增多。晚期面颊部、口周皮肤及颊粘膜可有色素增加。
  黑棘皮病可分为恶性黑棘皮病、遗传性黑棘皮病、良性黑棘皮病、假性黑棘皮病、药物诱导黑棘皮病和痣样黑棘皮病等六型。恶性型伴发于恶性肿瘤。能清华等[10]报道1例恶性黑棘皮病合并胃癌,指出恶性黑棘皮病皮损与内脏肿瘤关系密切,肿瘤严重时皮损加重,肿瘤切除后皮损自行消退或暂时减轻。患者皮损初起均呈灰褐色至黑褐色色素增加,皮肤干燥粗糙,呈乳头瘤样增生,对称分布于腋窝、颈部、乳房下、脐窝、腹股沟等处,无自觉症状。黑棘皮病有时需与表皮痣相鉴别。
  5.7 Niemann-Pick病与 Gaucker病:这两种病都是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在其病程中常有皮肤黄棕色色素沉着,然其都有肝脾肿大等其他内脏病变。皮肤棕黄色色素沉着是由于表皮基底层中黑素颗粒的增多引起。
  5.8血色病:本病罕见,系由于过多的铁质在体内许多组织器官沉积所致,常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及脏器功能损害,严重时产生皮肤色素沉着、肝硬化、糖尿病及心力衰竭四种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清铁浓度与饱和度均增高。病理检查:真皮浅层大多数患者可见有含铁血黄素沉着。
  5.9褐黄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亦可由药物引起。药物引起的称为外源性褐黄病,与遗传有关的称为内源性褐黄病[11]。由于患者体内缺乏黑酸氧化酶,因此酪氨酸的代谢停留在尿黑酸阶段而不能降解为无色的乙酰乙酸,以致尿黑酸沉积在各组织。先天性者多在婴儿期发病,获得性者发病较晚。病理检查;真皮内有淡褐色色素颗粒沉积,这种色素颗粒对硝酸银不着色,而甲酚紫及亚甲蓝可使其呈黑色。
  
  6异物性色素沉着
  
  6.1金属性色素沉着症:常由于职业关系长期接触某些金属物质或因疾病长期应用某些金属制剂所引起。一般常见的金属性色素沉着症多由金、银、汞、铋所致。其颜色视金属制剂的种类不同而异。金剂多为蓝灰色、青紫色或淡紫色,银剂多为蓝灰至铅灰色,汞剂为黄绿色或铅灰色,铋剂多为蓝灰至黑色。
  6.2文身:有些人蓄意将某些染色物质刺入皮肤,形成各种图案,称文身。可分为业余性文身、专业性文身、医源性文身、创伤性文身。所用的色素一般为无或很少有刺激性的植物性、工业合成的有机物及矿物性化学物质,如炭末、墨水、赭石、浓黄土及朱砂等[12]。
  7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色素增加
  7.1掌黑癣:以往将其病原菌分为两种:一种为威尼克外瓶霉,另一种是曼逊枝孢霉。近期有学者认为掌黑癣致病菌仅一种,即威尼克外瓶霉,因为曼逊枝孢霉已被证明是引起花斑癣的糠秕马拉色菌的异名[13]。其原发皮损为黑色或棕色斑疹,界限清楚,无鳞屑,亦无炎症。好发于手掌、躯干、颈、足部。病情缓慢,无自觉症状,真菌检查可阳性。
  7.2花斑癣:病原菌为糠秕马拉色菌。散在分布于胸、背或颈部,新皮损色深,呈灰色、黄色、棕色、淡褐色或褐色,老皮损色淡发白。新老皮损同存在时,黑白间杂呈花斑状,颇具特征性,为花斑癣典型表现。刮片检查易查见菌丝或孢子。
  
  [参考文献]
  [1]陈锡唐,刘季和,邱丙森,等.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455-475.
  [2]Norganer J,Idzko M,Panther E,et al.Xerodema pigmentosum [J].Eur J Demaol,2003,13(1):4-9.
  [3]夏 珏. Rothmund-Thomson综合征1例[J].Chna J Lepr Skin Dis,2007,23(2):156.
  [4]李 莉,宋国维,徐放生,等.色素失禁症15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8):472-474.
  [5]Oyama M,Shimizu H,Ohata Y,et al.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 (reticulate acropigmentation of Dohi) :report of a Japanese family with the condition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of 185 cases[J].Br J Dermatol,1999,140:491-496.
  [6]Alfadley A, Al Ajlan A, Hainau B,et al.Reticulate acropigmentation of Dohi: a case report of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J].J Am Acad Dermatol,2000,43:113-117.
  [7]郭 坚.皮肤神经纤维瘤病恶变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4):122-123.
  [8]奥多姆,詹姆斯,伯 杰.安德鲁临床皮肤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05.
  [9]Perez M,Sanchez JL,Aguilo F.Endorcinologic profile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lasma[J].J Invest Dematol,1983,81:543.
  [10]能清华,孙传涛.恶性黑棘皮病伴胃癌及多发性寻常疣一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2):79.
  [11]Levin CY, Maibach H. Exogenous ochronosis:An updte on clinical features, causative agents and treatment options[J]. Am J Clin Dermatol,2001,2(4):213.
  [12]杨光成,李 勤,龙 笑.复杂文身激光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03,5(9):1215-1216.
  [13]刘志香,张 洁,张新洁,等.胸部掌黑癣1例[J].中华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17(3):201.
  
  [收稿日期]2007-09-15
  编辑/李阳利

推荐访问:皮肤病 色素 鉴别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