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3.3.3化学方程式

 3.3.3 化学方程式 课题

 化学方程式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化学方程式质的含义和量的计算,形成“质”和“量”的相对与统一的观念。

 重点

 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难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思考与讨论:现有 24 份质量的 C 能与多少份质量的 O 2 完全反应?最后能生成多少份质量的 CO 2

 ?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

 计算依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计算的步骤

 已知和求之间有什么联系?利用化学方程式

 规范解题

 练习: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 2 H 4

 )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 2 O 4

 )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 2 H 4 + N 2 O 4

 = 3____+ 4H 2 O。

 (2)计算 9.6 克 N 2 H 4 完全燃烧时需要助燃物 N 2 O 4 多少克。

 常见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类型

 类型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将一定量的苯(C 6 H 6 )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 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 m 的值为 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 X 能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回答:

 能与 64份质量的 O 2 完全反应,能生成 88 份质量的 CO 2

  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步骤和规范解题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D.物质 X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的纯度

 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 20 g 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t 0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0

 20

 19.6

 18.8

 18.6

 18.4

 18.4

 (1)t 0 至 t 1 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4)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 多少?

 类型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量的问题

 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表数据(已知 Fe+S=FeS):

 (1)第二次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什么?

 (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上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多少?

 (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 48 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

 类型四:多步反应的计算(关系式法)

 现有 6.4 克铜屑,将它在空气中加热使其全部生成氧化铜,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微热,氧化铜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硫酸铜,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可得氢氧化铜沉淀多少克?

 类型五:差量法计算

 56g 足量的铁块投入到 100gCuSO 4 溶液中,充分反应,称得铁块的质量为 56.8g,求:CuSO 4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类型六:关于无数据问题的计算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C 和 CaCO 3 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强热充分反应后,若生成 CO 2的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类型七:根据物质质量书写化学方程式

 将 A、B、C 三种物质各 16 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 12 克 A,27 克 C 和一定质量的 D,已知 B 完全反应。若 A、B、C、D 的式量分别为 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

 A. 2A + B = C + 2D

 B. A + 2B = C + 2D

 C. 2A + B = 2C + D

 D. A + B = C + D

 类型八:求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在 A+B=C+2D 的反应中,已知 2.9 克 A 跟 4.9 克 B 完全反应生成 6 克 C,有知道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求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化学方程式计算

 类型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的纯度

 类型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量的问题

 类型四:多步反应的计算(关系式法)

 类型五:差量法计算

 类型六:关于无数据问题的计算

 类型七:根据物质质量书写化学方程式

 类型八:求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反思: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兴趣点。若在计算中做很好的引导,较好地把化学知识和数理思维相互融合,可以良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一、 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时间,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需要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和这些数量中存在的正比例关系。若灵活理

 解了这两组关系,在今天和以后的学习中思路和方法就通透多了。所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回顾的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渐渐意会理解质量关系的运用。

  二、 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课堂中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呈现出自我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显性地观察到学生思维的火花。由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课堂训练题,从相关计算的基础练习到求一定体积的物质再到含有一定杂质物质的计算。在这种层次练习中,就可很好判断出学生学生思维的梯度,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状态,培养他们头脑中递进灵活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中针对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易错点设计一些典型的“病例”习题,让学生进行“病例”分析,指出病因并改正。通过训练可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学效果良好。

推荐访问:化学方程式 下册 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