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思想的融合

陈立容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3001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思想的融合

陈立容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300110)

书名: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作者:刘仁胜ISBN:9787802114432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7定价:29元

生态思想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构建和谐、平衡发展的环境。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认为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人类发展必须在生态规律与生态保护的同时开展下进行生产活动,这就需要人们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生态思想的高度结合,共同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发展,实现人类生活在物质层面的需求。而长期以来,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但却忽视了导致生态问题出现的根源,使社会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重,现行的生态管理措施又不能解决复杂的生态化问题。由此生态思想得以形成,并且将生态问题核心因素作为主要目的,致力于从源头处探讨人类生态问题的措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思想的融合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由中央编译出版,刘仁胜编著,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人物,深刻体会到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历程。书中除了对生态马克思主义进行重要阐述外,还包含了作者从攻读博士一直到2007年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课题研究成果及理论建设,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国内积极开展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参考意义。全书包含5章,分别对应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5项理论成果。在序言中,作者就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这一问题为线索,充分调动读者的探究精神,对后面4个章节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进行阐述。在书籍结束语部分,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在生态马克思理论研究成果为答案,对序言中马克思有生态思想这一问题进行回应,形成了首尾呼应。第一章是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阐述了马克思生态学批判理论,介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且在其思想中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出现的源头是资本主义,且否认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主张必须及时修正、补充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生态危机中发挥作用。第二章以资本主义双重危机为题阐述了资本主义第二类矛盾与全球化发展,分析了双重危机的根源,并对解决措施进行初步探索。第三章首先是对改良主义批判,再阐述了基本原则,对生态社会主义发展我具有借鉴意义。第四章介绍了马克思的生态学,论证了马克思与生态学家之间的联系与生态思想的形成、发展。第五章对生态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成果进行介绍,同时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持续发展以及在自然关系方面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思想融合的困境。从实证的角度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思想是呈对立实证与伦理的对立关系,难以融合。但从伦理方面,则主张二者进行深度融合,可以相互弥补发展中的缺陷。但以客观的层面上,生态思想的实证主义对实践结果重视程度更高,但若这仅仅是实证的角度无法全面的解决生态问题,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补充下才得以完善。由此,学界普遍认可了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思想完善作用。以伦理角度分析,马克思理论内容比重过高,容易忽视实践,不能充分体现出实践价值,开展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融合可以对思维进行保障,促进实践价值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最友好的共处方式。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主张自然的重要性,即使在缺少人类活动的区域,自然也会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由此,人类是依赖于自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还强调了人类对自然改造的重要性与后果,应该提高对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生产价值的利用效果,将人类放置在生活的主体地位,以推动人类发展为主要目的开展保护、建设活动。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人们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将自然放置在核心位置积极开展保护活动。据学者表明生态思想的重点是生态的感受,而人类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要立足于生态感受进行改造活动,并非资本主义对自然的利用。生态思想的核心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特定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于人类与生态环境的联系,积极探索自然生态保护途;
而生态思想是从生态问题的源头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人类社会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主义与生态思想不具备之间联系,因为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以自然生态为核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马克思哲学是将生态环境对人类影响作为重点,探讨的是自然环境中利用价值。在本质上,生态思想是以环境产生的保护成果为主;
马克思哲学主义是将保护环境下产生的价值为主。二者虽然开展保护活动的原因存在差异,但最终目标都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我国特殊国情下有着丰富的农业种植面积,所以,地区的土地环境情况是国内粮食产量有影响因素之一,是地区人们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土地资源污染的生态问题,过度开采、工业废物产生、化学物质破坏等种种原因下,土壤理化性质被破坏,地区土地资源污染情况加重,土壤的组织结构被破坏,农业生产力受到影响,这对于我国这种农业大国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明确主体生态思想,实现现代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融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下,社会与自然看似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但二者存在紧密联系。社会是包含在自然现象中,同时也是人类劳动活动的产物。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内容,劳动,还可以加深人与自然、社会2个方面的联系。国内的环境保护、社会经交发展都是在主体生态的重要影响下进行的,由此,及时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思想的融合,并在进行前明确主旨,统一核心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人类在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而生态思想下生态世界核心位置会被客观的环境所干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要哲学与生态思想的高度融合下,要及时确定人类的责任、权益,分析主观能动性对人类开展生态保护活动的意义,并确定生态为人类客观发展的主体。从生态问题源头分析,导致各个生态问题形成的原因包括人类各项生产、生活活动中就问题的处置方式。人类只有在充分认识到主体生态的重要地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后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建设活动,针对存在的各项生态问题采取措施,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主体生态是对马克思哲学中以人为核心以及生态思想重要的自然地位有效结合,转变传统的保护理念,提高对自然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培养人类持续发展。在这一模式下可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协调社会与自然关系。

认识生态危机,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合有极高的价值,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问题来看,生态思想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此,为了推动生态思想的持续发展,就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共同保障现代生态思想进步。在社会主义发展下,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思想的高度融合,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要目标,协调各项矛盾,实现共同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保护实践机制,避免利益的缺失,以及对资源环境的恶意破坏。

从书中系统化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形成、解决措施、思想观念的阐述来看读者可以直观地体会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认识的变化,为当前国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生态思想发展,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陈立容,研究方向为图书资料。

猜你喜欢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5期)2022-10-11马克思像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1期)2021-11-22菱的哲学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哲学 融合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