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金融类专业教学优化探析

张冠男

(厦门华厦学院商务与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十三五”期间,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1]。这“四个转到”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发展的目标,也是应用型本科金融类(下文简称“金融”)专业教学优化所应遵循的路向。经过数年的应用型建设,本科金融专业虽然构建了基本的教学体系,但是与“四个转到”的要求尚差得较远。因此,深入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的优化问题,对增强金融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切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教学优化动因

决定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一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决定其专业建设与服务的取向。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由地方政府或民间创办,学生也大多来自特定的区域,其办学宗旨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这是地方和区域赋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职责。二是金融业在经济新常态与产业发展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地方和区域金融业的发展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外在驱动力。三是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及业态。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在加快数字化改造和升级,要求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是新时代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不断优化的原动力。四是应用型金融专业本科生多元就业与发展的需求是教学优化的内生动力。金融专业本科生对课程、技能的学习取向多为高质量就业,同时,为了在信息与知识倍增的新时代谋求更适合个人发展的机会,许多应用型金融专业本科生选择考研或出国读研,还有的注重跨专业内容的学习和积累,为毕业后跨领域发展做准备。上述各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逻辑前提和路向。

(二)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含义

金融专业课程与教学的优化,是在国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原则指导下,根据科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等因素,对现有教学定位、教学计划及方案、课程与教材、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硬件、实验实训实习、校企合作内容与方式等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与改进,使专业课程及教学不断适切或融合需求的过程。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是通过教学优化而实现的。这表明,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课程及教学优化是多主体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学——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与传统的学术型本科教学相比,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的就业导向明显,参与教学的主体多元,业界信息渗入全过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空间随课程而多向转换,信息技术等手段全程参与,通过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促进金融本科生专业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显性技能与隐性技能、专业素养与发展取向等同时生成。因此,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其意义在于推动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创特色出品牌。

(三)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应坚持国家教学质量标准与多元需求相结合。《金融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比较全面地规范了金融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要求、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教学评价等内容,是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重要依据。[2]虽然该标准没有具体指明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规范,但明确强调“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制订不低于本标准的教学质量标准,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2]。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定位有别于学术型高校和技能型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学定位,它应该是对接性和动态性的,因为新科技不断出现,区域产业不断转型,区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不断升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会出现新的情况,因此,金融专业教学定位必须随之对接并动态调整优化。

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是否得到了优化、提升了质量,教师不仅要测验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水平,而且要把区域内金融企业对本科生实习和就业综合表现情况的反馈、本科生学习发展需求满足程度和毕业生发展情况等的反馈,作为教学优化效果考评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两个反馈”的变量比较,考核教学优化后各环节与这些指标的契合度和适切度,以此验证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有效性和质量提升程度。

(一)教育转型意识滞后,教学优化行动缺乏自觉

适应科技发展、经济社会转型、就业结构变化等趋势,是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高等教育首先要确立的思想观念。影响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深层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学术型教学观念和思维习惯。金融类专业在传统社会观念里是一种研究经济、货币、投资、保险等具有高深学问的“高大上”专业,人们普遍认为,本科金融专业不应该有应用型和非应用型的区别。观念的滞后,难以“真正实现从传统本科办学模式转型发展,依然是以科研和理论教学为重”[3]。有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表面上实行的是教学转型优化方案,但具体教学过程中实行的仍是传统学术型教学的套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以卷面考试代替对金融本科生专业和实践能力的评价。由于教学思想没有真正转到“应用型”上,教学中就不可能自觉地实施应用型教学模式,也不可能兼顾职业和就业需要,更不可能自觉地按照应用型的规律和要求对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教学的转型和优化“依赖于领导、教师的观念更新”[4],因此,专业教师如果在教学优化的内容和方向上模糊,必然导致学生专业学习和发展目标茫然。

(二)教学定位比较模糊,专业教学特色和个性难以体现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了金融专业,然而,不少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定位模糊不清。一是无视学校金融专业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盲目攀比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定位和教学模式;
二是在教学定位上未充分考虑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特点,对特定区域金融业发展与应用型金融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
三是置区域经济、科技、产业与金融企业等的变化甚至转型于不顾,固守教学既有定位,未能及时跟进,贻误调整优化的时机,致使教学体系滞后于区域金融人才需求;
四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虽然有较适切的教学定位表述,但是缺乏贯彻的定力和韧劲,教与学自觉不自觉偏离定位;
五是在教学定位的表述上不能全要素特色构建,有些照搬研究型高校或其他应用型高校同类专业的教学定位表述,难以对接本区域金融企业和本校金融本科生的需求;
六是有些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虽然有良好的教学基础,但是将教学定位集中在研究生学位点的追求上,因而把教师的关注点引到了学科理论研究上。教学定位的模糊和偏差,重要教学要素和资源与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平衡、不匹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实现。[5]这导致一些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低效性。

(三)缺乏系统性优化,专业教学难见明显成效

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优化,是课程组合、教学模式、教与学、人与物、校与企、时空情境、反馈与评价、设备等硬件、管理体系与机制等要素的系统互动过程。如果在这个系统互动过程中,偏重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而忽略大小系统指向一致的同频共振,则根本谈不上教学优化和质量提升。“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能否将各种方法恰如其分地组合运用,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6]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的优化既有校地、校企、院系、师生、生生等多元主体的组合,也包括看似非专业性的诸如沟通交流、创意策划、应用写作、职场礼仪、信息搜集加工等素养性教学内容的融合。但是,有些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刻板地执行上级教学标准和方案,使整个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缺乏明确的共同指向和有机整合,顾此失彼。有的把现行的金融专业教材等同于专业课程,整个教学以完成教材的讲授进度为重点,其他教学要素及各要素如何优化融合却鲜有问津。教师误把教材内容当成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其“理念上的混乱导致实践上的盲目,这是教师‘教教材’这一现象的根源所在”[7]。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优化任重而道远。

(四)缺乏协调共治机制,专业教学优化难以持续

研究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问题,不能忽略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系统的作用,这是因为教学系统运转是否顺畅、师资是否优质、教学硬件是否配套、校地校企合作是否紧密、教学与评价制度是否恰切有效、教学文化环境是否匹配、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否有保障等,都与应用型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与管理直接或间接相关。具体说来,一是有些应用型高校教学考评导向偏离金融专业的应用型教学特点,例如对教师的评价偏重金融学科理论课题、项目、论文数量等非教学的内容,致使教师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倾注于行政部门感兴趣的内容。二是有些应用型高校行政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疏离本校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方向,照搬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高校的文本,致使金融专业教学转向而行。三是一些应用型高校行政机构与教学单位设置,更多考虑的是纵向管理的方便性,而忽略了横向融通的服务性和协调性,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政出多门、各唱各调,教学一线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一致性。四是有些应用型高校行政部门不重视金融专业教学的各种资源拓展和积累,把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具体的专任教师,甚至还与教师的绩效待遇相挂钩。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与区域、企业和其他高校等的协调,是为了实现区域间优质师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信息、经验和管理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进教学优化和质量提高。[8]然而,由于行政机构管理的简单化,加之校内资源配置权不掌握在具体专业教师手里,普通教师无法也无权直接完成校地、校企和校校的教学资源对接,导致校地、校企和校校合作难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一)动态优化教学目标定位

完整的金融体系,是地方和区域经济健康常态发展的基石。因此,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须与区域金融业互动融合发展。区域金融业对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和金融本科生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定位的重要参照。第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做到对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金融企业发展动向有全面的把握,对各种企业金融类岗位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需求加以细分归类,以此作为应用型金融专业发展和优化教学的依据。特别是要高度关注金融企业紧缺人才的需求,它往往是专业潜在的增长点和方向,对优化金融专业教学目标定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对金融业态变化的研究,关注具体业态变化对专业教学定位的影响。新业态往往因新科技的运用而出现,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不断创新,催生了新的金融科技业态。对这种变化,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系统要保持高度敏感,及时跟进并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优化。第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重视在新的形势下学生为未来发展而考研深造(或留学读研)和跨专业发展的需求,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发展愿望。第四,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不断追踪毕业生就业和跨界发展的轨迹,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评估经济社会需求与专业教学的关联性和适切性,为进一步优化教学定位提供客观依据。

(二)动态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人才培养是靠具体的课程教学实现的。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的优化,是在教学目标具体定位的基础上多种课程及内容与具体教学方式的特定组合,而不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简单执行,或照搬其他本科高校的现成课程和教学模式。国家教学质量标准规定了本科金融专业基本的课程类别和教学内容,但仅仅教授这些是解决不了地方性、区域性、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性等诸多具体需求问题的。日本佐藤三郎认为,课程概念是国家、地方和学校等多个层面构造的教学内容,包括潜在课程在内。[9]因此,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要善于在课程及有关内容组合与教学方式选择等方面不断优化,切实增强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针对性。

一要把国家规定的公共理论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等实施到位。这种“实施到位”,要结合地方与区域金融业需求和学生思想、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实际,将有关课程和内容进行重组融合。二要根据区域需求和师生的实际,做好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优化。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开设的金融专业可能相同,但不同地方、区域和金融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取向的选择有很大差异,有的金融企业人才需求甚至是跨专业的。这便是保持动态性整合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理由与出发点。三要把地方(或金融企业)课程纳入教学内容,特别是区域性的案例教学应成为教学优化的重要方面。许多金融企业每年都安排对员工进行特殊需要的业务培训,有的还编印内部培训的系统教材。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应主动引进金融企业的培训课程,使之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这是教学优化的应然选择。四要细化优化实践实训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增加个性化、针对性的实践实训内容。实践实训教学要从内容、途径、方式等多层面优化设计,通过模拟、情境演练、技能竞赛、项目实施、团队组合、实践报告、小论文、创业策划等多样化的训练,增加应用型金融本科生的岗位工作体验。同时,将创新创业内容渗透到实践实训教学过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智慧和能力。五要从学生的专业素质养成和为未来职业发展蓄能的角度,多方面提供并优化校本专业课程或职业性微课程,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前沿科技成果及其应用、国际金融趋势、交流与沟通、团队合作、市场调研、专业写作、区域金融新产品与新服务项目等内容的教学和训练,并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不断科学组合优化。同时,还应把本科生的考研深造和跨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纳入教学优化内容。

(三)重视教学优化研究

如果没有深入而系统的教学研究,那么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发展和教学优化就没有根性和内生动力。应用型高校金融专业教研是专业赖以发展和教学优化的重要支撑,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对金融专业教学的优化研究要有明确的科研规划、健全的组织体系、明确的课题和项目,并应搭建平台,配套政策措施,完善激励机制。此外,金融专业教研同样需要与地方、区域金融企业横向合作,将区域金融企业的最新信息及时吸纳到教研课题和项目中,应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教研平台,设立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的应用性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研究应重视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案制订、教材开发、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育人、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等优化研究;
二是与区域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区域金融人才结构与需求、产业及其业态发展策略、校企合作模式、金融人才培训、区域金融产品开发、金融科技应用等研究;
三是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学生创新创业、金融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质量、学生跨专业能力培养、毕业生职业发展等调查研究。良好的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研氛围和生态,有赖于多种教研平台的搭建。因此,国家、省、市等教研课题应多为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师提供机会,高校学术期刊应广设应用型教研版面,有关学术组织应多举办教研论坛,应用型高校及其金融院系应定期组织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研讨会和校企教学合作交流会,不断扩大国际教学研究交流,以教研成果助力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的优化。

(四)优化校企合作教学机制

亲近产业和金融企业是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应然路径。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应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和金融企业的发展体系,做区域金融业发展的合作伙伴。这不仅能发挥应用型人才供给的优势,而且能发挥在区域科技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区域金融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应用型金融专业来说,校企合作教学机制密切与否,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和教学优化的成效。因此,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要在专业教学、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教育等多方面,与金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并完善耦合机制。这种机制在于组织体系健全、职责清晰、专人负责、利益相关、教学合作内容具体、载体多样、互动经常、运转顺畅、效果可验证。专业建设和教学优化方案,应广泛听取地方、区域金融企业的意见建议,特别是涉及地方、区域金融企业联动的项目和教学内容,要在得到企业认可后使其纳入教学合作计划和行动。应用型金融专业教学机构与区域金融企业应建立双向业务交流等合作平台,通过合作平台及时达成共识,解决教学合作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除此之外,还应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重点,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例如对区域金融企业的业务改革调整、金融新科技的使用、金融新产品的上市、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新模式等信息,应通过合作渠道及时获取并优化有关课程内容。为增强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数字金融等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战性和针对性,任课教师要主动搜集引入区域金融企业的具体案例作为教学补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聘请金融企业的管理者和业务专家承担教学任务。

(五)优化校本教学考评内容与方式

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提质,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结构合理、要素齐全、标准科学、测评客观、组织严密的综合性校本考评体系。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决定了教学考评主体和对象的多元性。虽然应用型本科高校对金融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有考核要求和评价指标,但是就业市场与区域金融企业对金融本科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评价反馈,以及金融本科生对学校及其院系所提供的学习条件和服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的评价反馈,往往不被学校内部教学考评重视,而仅对本科生学业与思想政治表现进行单一的定性考评,很难保证应用型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考虑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考评体系建设时,要结合实际探索校本考评模型,体现考评要素的相关性、系统性、完整性、动态性,将校系两级的职责履行、教学软硬件、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实训实习,学生认知力、学习力、专业操作力、创新力、就业竞争力、跨界发展力,区域人才市场与金融企业对毕业生和专业教学的反馈等内容,全部纳入教学优化考评指标体系,并聘请区域金融企业专家参与。学生学业质量考核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10]课堂测验、作业考查、实训测验、实习记录、市场调研、项目策划、金融产品设计、方案拟订与实施、小组讨论发言、论文或报告撰写、技能竞赛名次、期末考试等评价方式都应灵活使用。通过多元系统性考评和优化,全面保证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六)优化协调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核心定位,是以高质量的人才供给能力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而这种能力恰恰来自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因此,教学优化要从应用型高校的职能出发,纵横两条线确定行政和教学机构的工作定位,形成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指向明确、纵横耦合、高效运转、反馈及时、应用型特色鲜明的教学管理体系。从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优化的视角出发,学校及其部门应不断强化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功能和内外沟通协调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各部门要随着金融专业教学优化进程而动态性跟进,做到软硬件服务先行,为教学创造最优的条件。同时,将属于学校层面协调的工作主动做细做实,如金融专业实践课教师选聘、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市场拓展、创新创业项目促成、学生考研和跨领域发展、教学急需的软硬件建设、区域性教科研课题落实等问题,都需要具有整合配置各种资源职能的高校行政部门出面沟通协调,才能合力达成教学优化的目标。

综上所述,应用性本科金融专业教学的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与之相关的各层面因素都联动、互动起来,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才能满足区域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对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优化提质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未来的研究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应用型金融区域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分割区域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1年3期)2021-03-25“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1期)2020-07-24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君唯康的金融梦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12期)2018-12-29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6期)2017-11-09P2P金融解读中国工程咨询(2016年10期)2016-01-31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股市动态分析(2015年50期)2015-01-05

推荐访问:探析 类专业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