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用典英译策略——生态翻译学视角

邓小艳

(广州南方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广东 广州 510970)

生态翻译学是近年来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通过CNKI搜索引擎,以“生态翻译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2 908篇相关研究论文,包含646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的硕博论文;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翻译”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篇目388篇;
以“典故翻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247篇。但是,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典故翻译”为主题进行检索仅得篇目6篇,且都是关于第一卷和第二卷的研究;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翻译”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篇目15篇;
以“生态翻译”和“用典”为主题进行检索,仅有两篇期刊论文和一篇硕士论文,两篇期刊论文分别讨论生态翻译视角下修辞格翻译对比研究[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十九大报告用典词句的翻译探究[2],硕士论文讨论的是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政治文本中的用典翻译[3]。通过文献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明显的不足:一、鲜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典故翻译研究成果;
二、国内外学者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对典故翻译的研究关注甚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下文简称《习》第三卷)的用典丰富,包含诗词、成语、历史故事等101处。典故的准确翻译对有效传达典故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这关乎到让世界更正确地了解中国,关乎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良好形象的塑造。毋庸置疑,典故的翻译要考虑到国际受众不同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要做到平衡实事求是与交际效果,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中国特有文化概念和价值观念做出充分的解释[4](P19),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做出适应性选择以及“适应性改造与适应性重构”[5](P2),遵循生态翻译的“平衡”原则,向目标语读者传递典故内涵的同时,保持原语和译语生态环境平衡。这符合“以生态理性为宏观指导的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原理”[6](P53)。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生态翻译学理论方法与用典翻译策略具有天然的联系。本文通过分类搜集《习》第三卷中的典故和细致地文本分析,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对《习》第三卷英文版中的用典翻译策略进行归类分析。

善于引经据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习》第三卷的用典丰富,因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习》第三卷中的用典的英译策略,笔者对《习》第三卷中的用典进行分类整理,建设过程主要包括: (1)用典的界定,本文采用了《辞海》中的解释,“用典:引用典故”;
“典故”第二项释义:“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2)筛选,筛选出《习》第三卷中的相关词语和句子;
(3)录入,对筛选出来的句子逐一手动录入中文和对应的英文翻译到Excel表格;
(4)标注,对所有用典的出处和翻译策略等进行标注。通过统计分析《习》中的用典情况,一共引用典故101处,包含成语、习语、诗词、历史故事等,包含西汉桓宽《盐铁论·申韩》《史记》、东汉王符《潜夫论》、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周易》《礼记》《左传》《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管子》《吕氏春秋》《朱子语类》《贞观政要》、唐代白居易、唐代吴仲舒、宋代苏轼、元代王冕、明代冯梦龙、清代魏源、《红楼梦》、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等,足见所引典故之时代跨度大、范围涉及广。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形式丰富,或明引暗引相融合,或灵活化用原典,或整合连续用典,或赋予时代新意[7](P106),使这些典故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并能彰显文化自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用典具有文学性和文化性,是一种修辞,修辞的目的在于说服与认同[8](P129)。《习》第三卷作为政治文献,用典的目的在于通过引用中华传统典籍中的成语、习语、诗词、历史故事等,言简意赅、丰富又含蓄地表达执政理念、治国方略,改变受众的态度,促进受众认可和接受其政治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典故将先贤圣哲的智慧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引导国际受众了解中国核心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最终实现政治交际的目的。是故,《习》第三卷用典的正确翻译对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翻译理论对翻译现象做出解释的重要视角。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9](P293)。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原文作者、出版商、译者、读者等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习》第三卷是世界人民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社会制度、哲学、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习》第三卷英文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是中外专家的精诚合作之译作。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组建了专门的翻译班子[10](P63),这支高水平的翻译队伍来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中央编译局[11](P90)、外文出版社英文改稿专家[12](P143)等。这些译者无疑代表着国内翻译质量的最高水平。《习》第三卷英文版自2020年6月面向海内外发行以来,已在5大洲70多个国家销售[13](P74),在世界各地英语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和普遍好评。英译本在海外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书中的内容吸引人,其二良好的译文架起了融通中外话语的桥梁[4](P23)。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的素质越高,他们适应和选择能力也会越强,同时,译者的适应和选择能力越强,译作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越高。《习》第三卷高素质的译者能起到架起融通中外话语的桥梁的作用,他们在翻译生态系统的适应和选择过程中,考虑目标语读者不甚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将原语的文本移植到译语生态环境,使原文在译语中获得一种“适者生存”的生命活力与“生生不息”的有机生命[14](P7)。总之,具有影响力的原文作者、内容吸引人的原著、实力雄厚的出版社、高素质的译者等这些翻译生态环境促成了《习》第三卷英文版优良的翻译效果。

《习》第三卷中大量的用典包含四字成语、历史故事以及古诗词等,给译者带来不少挑战。译者需要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笔者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通过微观译例,从“三维”转换和环境“补建”角度来分析《习》第三卷用典的翻译策略。

(一)语言维适应选择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译者有责任尽可能的保持并转换原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同时使转换后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能在译入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长存。这对应翻译方法中的“三维”转换[9](P7)。翻译生态环境由多元素构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和选择行为也是多维度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之间的平衡,在语言维度适应选择下,译者要对语音、词汇、句式、语法、语篇、语用、风格等不同语言层面的内容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

《习》第三卷中有大量的典故形式对仗工整,或连珠四字句,声韵和谐,气势磅礴,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所以译者要对译文做出适应性选择,使译文更适合译语的语言生态环境,使译文更加贴切目标语的习惯。

例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2020:202)

译文:All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make a beautiful spring.(Xi, 2020:238)

例2.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习近平,2020:252)

译文:We should gather energy and strength from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Xi, 2020:296)

例3.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习近平,2020:360)

译文:Heaven and earth do not speak, yet the seasons change and all things grow. (Xi, 2020:418)

例4.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习近平,2020:406)

译文:It embodies Chinese wisdom - thriving by embracing each other. (Xi, 2020:472)

例5.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习近平,2020:385)

译文:In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officers, we must emphasize both integrity and ability, with the former taking precedence. (Xi, 2020:447)

上述例子的中文都含有重复的信息,译者在语言维做出了适应选择,采用省译、减译或合并的方式,对重复或冗余的信息进行了必要删减。省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表意准确”而省略“原文中某些不必要内容”[15](P87)。比如,例1的前后两句表达的含义都是“百花齐放”才是美好的春日景象,于是译者省略了对中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的翻译。例2的“聚”和“借”都是集中之意,“四海”和“八方”都是指世界各地,为了避免重复,译者采用合并的方式,将两句合为一个英文简单句。例3“不言”和“不语”意思相同,译者巧妙地将“天不言”和“地不语”合并译为“heaven and earth do not speak”。例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译者将其译为“thriving by embracing each other”,既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能传递中国爱好和平、追求共赢的国家形象。例5“以德为先、任人唯贤”都强调品德素养的重要性,因而,译者将中文意思凝练,译为“the former taking precedence”,此处的“the former”指向前文“integrity”。上述五例,译者通过省译、减译或合并的方式将意思相近的中文表述进行简化,迎合目标语读者阅读心理,实现译语的语言生态平衡。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在重复修辞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中文“为追求语义突出、结构平衡和音韵和谐而不避重复”,但是英语“视重复为赘述”[16](P138)。比如中文常见同词重复,而英文习惯使用省略或同义替代词来表达。因而,在翻译时,为了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译者从语言维做出适应选择,避免将中文重复的词语逐一翻译。

例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习近平,2020:96)

译文:One should be mindful of possible danger in times of peace, downfall in times of survival, and chaos in times of stability.(Xi, 2020:120)

例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习近平,2020:438)

译文:One should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are upright, sincere, and will-informed.(Xi, 2020:509)

例8.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习近平,2020:325)

译文:The highest attainment is to exemplify virtue; the second highest is to perform great deeds; the third highest is to put forth noble ideas. (Xi, 2020:379)

例9.我们古人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习近平,2020:399)

译文:As our ancestor said, “If you can improve yourself in a day, do so each day, forever building on improvement.” (Xi, 2020:464)例6中的三个“忘”同义,译者用“be mindful of”来引导三个并列宾语结构。例7的四个“友”,译者用一个“who”来引导宾语从句,用三个形容词译出值得结交的三类朋友,成功做到了避免重复。例8中的三个“立”含义不尽相同,立德、立功、立言分别指:树立德行、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于是译者充分考虑译语的语言生态,选择分别译为三个不同的动词exemplify,perform,put forth,既能传递用典语义,又能契合英语简明的特点。例9出自《礼记·大学》第三章,是商汤时代的一件器皿上的铭文,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短短9个字,“日”重复4次,“新”重复3次,这无疑充分体现古汉语中“同义反复”的修辞手法[8](P134),汉语重复修辞的目的是增强情感表达,同时实现文学和美学效果。译者将第一个“新”译为“improve”,译第二个“新”时为了避免重复,选择do,第三个“新”,化动词为名词improvement。“日”,“日日”,“又日”,译者分别译为a day, each day, forever, 充分译出了不断革新的动态过程。采用“替代”“省略”“合并”或“变换”等策略,避免累赘,是译者在语言生态环境下做出的选择性适应。

(二)文化维适应选择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之一,原语文化生态和译语文化生态往往存在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即文化生态,并注重解释与传递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意义,这个过程即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9](P237)。《习》第三卷的典故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译者不易找到同时满足英汉文化的对应词汇,译者要熟悉英汉语言特征,并保持文化敏感度,全面考虑目标语受众阅读和理解的译语语境,翻译时对文化缺省进行语义填补,使典故中隐含的信息明示化,达到跨越语言、跨域文化的交流目的。

例10.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一势一矣。(习近平,2020:86)。

译文:The body employs the arms and the arms employ the fingers without any difficulty, then the country runs as a whole. (Xi, 2020:108)

例11.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习近平,2020:112)

译文:If a dynasty cannot continue to rise, it will fall; if a country cannot improve its governance, the state of order will deteriorate. (Xi, 2020:138)

例12.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习近平,2020:254)

译文:China attracts talented individual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work and compete in an innovative manner. (Xi, 2020:298)

例1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习近平,2020:440)

译文:When Confucius looks down from the peak of the Dongshan Mountain, the local Kingdom of Lu comes into view; when he looks down from the peak of Mount Tai, the whole land comes into view. (Xi, 2020:511)

例1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2020:434)

译文:All living things grow side by side without harming one another; the sun, moon and seasons rotat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aws without hindering each other. (Xi, 2020:504)笔者在自建的用典分类Excel表格中搜索,《习》第三卷一共引用包含“天下”的典故共12句,可见引用频率之高,根据辞海对“天下”的释义:1.古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统治权。2.指全世界。若翻译不准确,会造成目标语读者对中国政治制度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误解,比如例10,若此处的“天下”译为“the whole world”, 将会引起目标语读者的极大反感,不利于中国“爱好和平”“热情友好”“与人为善”的国家形象的构建。另外,例11典故之意适用于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于是译者将两个“天下”分别译为“dynasty”和“country”,译者根据特定的生态文化,做出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维护文化维生态平衡的同时,利于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12中的“天下”是指全世界,例13的“天下”指目光所及之土地,所以译者根据译语生态环境分别译为“the world”,“the whole land”,兼顾了原语和译语的双重需求。另外,例13中的“鲁”是指春秋时期的鲁国,译者将“鲁”译为“the local kingdom of Lu”,因为目标语读者的文化缺省,译者通过文内解释的手段,对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加以语义补偿。例14中的“道并行”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其意旨:四季交错运行,日月照亮天空,各种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而西方国家主要属于低语境文化[17](P93-94),此句原语文化词语内涵丰富,故译者巧妙地将“道并行”译为“the sun, moon and seasons rotat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aws”,解释文化内涵的同时,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使目标语读者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上述五例充分体现译者从文化维来选择适应性的原则,使典故中隐含的信息明晰,“使政策深意和文化因子在交流双方之间顺畅流转”[18](P58),为目标语读者有效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优秀文化扫除阅读障碍,同时努力实现原语和译语的文化生态平衡与和谐。

(三)交际维适应选择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除了语言和文化转换外,译者还要侧重交际维度的转换,关注交际意图的实现,关注原语作者的总体交际意图以及原文语言/文化形式和语言/文化内涵的交际意图是否传递给读者[9](P237-238)。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的根本目的就是交际,倘若译文无法被读者理解,没有达到语言和文化的交流目的,则翻译毫无价值。译者要遵循生态翻译的“平衡”原则,即要关注平衡实事求是与交际效果的关系,了解和把握国外受众的思维特点[6](P52)。在中国和西方,数字都可用作描绘名词数量的量词,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和诗词中含有数字,如果直译则不能充分体现典故的涵义,达不到交际目的,而交际意图的实现是翻译成功的体现。《习》第三卷中有不少含有数字的典故,在此举三例来分析译文的精妙。

例1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习近平,2020:248)

译文: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 will not regret a thousand deaths to die. (Xi, 2020:290)

例16.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习近平,2020:458)

译文:In a boat race, those who row the hardest will win.(Xi, 2020:532)

例17.行百里者半九十。(习近平,2020:401)

译文:One reaching the last leg of a journey, one is only half way there. (Xi, 2020:467)

例15出自屈原的《离骚》,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不惧怕艰难险阻、纵死亦无悔的忠贞情怀。现在人们用于指坚定理想、为实现目标奋斗的心志。对于数字“九死”,译者并没有直译,而是选择英语中的夸张修辞格,译为“a thousand deaths to die”,用夸张的手法来传达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决心。相反,例16“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意旨在激烈的竞争中,最努力奋进的人才能成功,全句强调的是奋进,而非“百舸”的数量之多,故译者用弱化译法,将前半句“百舸争流”译成“in a boat race”非常巧妙,后半句用最高级来凸显努力的重要性。例17中的两个数量词“百里”和“九十”是数词虚化,并不指确切的路程,若直译,目标语受众将很难理解,为何走了百分之九十却只完成了一半的路程。为了更好的传达交际效果,译者化用英语习语中的“the first leg”,用“the last leg”来指代最后的路程,“only half way there”强调最后路程的重要性,这样翻译有助于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也更适应译文的交际生态环境。上述3例体现译者通过夸张修辞或弱化译法等策略在交际维做出选择性适应,充分考虑语言维和文化维的层面基础上,维护原文和译文的交际生态平衡。

(四)环境“补建”

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目标语读者阅读习惯、接受心理以及审美倾向等多重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通过“补建”译语生态环境,使双语文化相互融通、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文、译文适应译语翻译生态环境,最终译文保持长存的活力。环境“补建”的策略和手段可以包括“序言、译者的话、注释、脚注、后记、跋、以及通过粗体、斜体、大写、组合词、变换色彩、插图等。”[9](P281)《习》第三卷英文版很多章节后都附有尾注,这些尾注不乏针对文中典故的补充信息。

例1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2020:67)

译文:“Not bent on praise for its bright colors, but on leaving its fragrance to all.” (Xi, 2020:90)

这句话是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所说,希望他们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此句诗的英译在词序、风格和内容上做了最大程度的保留[19](P36)。但是孤立的这句英文会令目标语读者费解。译者面临着“既要译诗又要体现相关政策内涵的困境”[18](P58)。所以,正如张健所言“需要对外宣传工作者运用背景材料解困释疑,加以交代和说明”[6](P54)。为了使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文,译者结合语境和语义,在文末增加了注释:Wang Mian: “Ink Plum”(Mo Mei). Wang Mian (1310-1359)was a painter and poet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allusion in the poem is to appreciate things for their qualities rather than their looks, and President Xi was indicating that while China seeks no flattery, it expects honest and balanced reporting.-Tr.(Xi, 2020:90)译者通过文末注释的方式,介绍了诗人的基本情况和典故的深层涵义以及习总书记引用典故的用意。这样“修补”了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并达到了使译文“存活”和成长的目的。

例1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习近平,2020:437)

译文:A stone taken from another mountain may serve as a tool to polish the local jade—advice from others may help remedy one’s own shortcomings. (Xi, 2020:508)

对于例19的翻译,如果译者只译出字面含义“A stone taken from another mountain may serve as a tool to polish the local jade”,目标语读者会不知所云,于是译者采用解释性补译手段对这句话进行阐释,增译advice from others may help remedy one’s own shortcomings,读者更加清楚典故的涵义。译者不直接翻译内涵,而是首先翻译典故的字面含义,再解释性补译。此类适应性改造既能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又能使移植文本的生命适应重构的生态翻译环境。

基于细致地文本分析,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大量微观案例分析证明译者在平衡原语和译语翻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采用“三维”转换和环境“补建”的翻译策略对用典进行翻译是行之有效的,也是《习》第三卷英译文接受度高、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好的重要原因。生态翻译学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上能对用典翻译提供指导。《习》第三卷中典故的成功翻译,有助于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有利于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构建,能为同类政治文本的用典翻译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②Xi,Jinping.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III)[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20.

猜你喜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译语用典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天府新论(2022年3期)2022-05-04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1期)2019-05-21习近平用典中华书画家(2018年1期)2018-01-14漫谈诗词“用典”中华诗词(2017年8期)2017-02-06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科技视界(2015年35期)2016-01-04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环球时报(2015-05-08)2015-05-08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环球时报(2015-03-06)2015-03-0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法兰克福书展环球时报(2014-10-09)2014-10-09用典与格律诗创作心潮诗词评论(2014年5期)2014-02-28

推荐访问:治国 用典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