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申晓慧,姜 成,陈云风,李生强,张 鹍,徐雨亲

(宜春学院 江西,宜春 336000)

“新农科”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2018年由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目标之一。之后国家教育部又相继推出《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正式发布了新农科建设的实践方案和行动指南,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林高校的学科建设与改革创新[1]。在此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以此为契机,深化育人体系改革,探索学科建设发展,提高专业升级。农学专业是高等农林学校的基础专业,是发展最为完整的农业科学领域的传统专业之一。然而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前提下,随着“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等的发展,涉农企事业对农学人才需求水平越来越高。农学专业本身也在不断提升与改革,一方面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培育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视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想农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全面适应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瞬息万变的局势,我们必须要重构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4],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传统农学专业改造升级。其中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升级是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以宜春学院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为例,通过对该课程在农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探讨传统农学专业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借鉴。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不断创新发展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是应用型农业高等院校植物生产类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农田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如何进行作物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管理措施,它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作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农学类专业人才毕业从事作物研究及相关作物生产类工作奠定基础。与植物学、耕作学、杂草学、植物保护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等等均具有学科融合性和交叉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以及课程思政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1.1 现有教材知识更新慢,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轨

作为农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目前使用的作物栽培学教材仍是沿用传统教材,教材版本虽多但内容大致相同,《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且主要介绍并讲授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对提高作物高产高效的应用为主的课程,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而现实是教学内容跟不上现代化农业科技发展步伐。教学章节安排缺乏知识系统性,知识内容安排仍然是按照传统方式,根据作物形态特征特点,按照生长发育规律,形态建成安排生产栽培技术方法和手段。教材内容缺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知识更新慢,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步伐严重脱轨。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拓展,所掌握的实践内容和方法不能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致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科研创新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训练,综合素质难以得到培养。

1.2 教学模式简单,缺少综合性现代化的实践教学

对农学这一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言,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然而目前本门课程教学模式简单,教学内容安排上以理论课时为主,现场或基地实践教学与操作环节薄弱[5,6]。例如,本校农学专业该课程实践教学中目前只开设了专业实验课程,且仅有16学时,又由于试验基地条件有限,试验作物也较单一,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没有机会完整的陪伴作物整个生长季节,缺少亲身体验和亲自下田劳作的经历,使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不能有机结合,最终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7,8]。此外,实践教学资源及实践教学方式与农业产业前沿技术吻合度不够紧密[9]。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是仅仅停留在农田生产基地上实施,缺少现代化教学基地和农业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学生不会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作物增产增效。面对没有创新的理论和较落后的实践教学,缺少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实践创新素质的培养。

1.3 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课程思政”元素

在新农科背景下,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相关教学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部分,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感方面显得尤为重要[10]。同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有效举措[11]。然而在《作物栽培学》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仍然以原有教育模式进行讲授传统栽培学知识,严重缺乏“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即使有融入,仍然存在思政方面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认识不够等限制,很难把握好思政元素融入的节点时机,容易产生在授课过程中脱离教学内容而进行政策宣讲和道德说教,使思政过于生硬或突兀,缺乏一定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不能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深层次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学团队在教学理念方面缺少对“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师在传授作物栽培学基础知识同时,缺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价值观及环境保护意识等思政内容融入到课堂中,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缺少对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加强。

针对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适应“新农科”背景下农工交叉有机融合的要求,结合多年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分析,从信息技术引入、模块化实践教学构建及课程思政融合等方面提出《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改革对策。

2.1 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模块化教学构架,更新理论教学内容

《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一直以来以传统模式进行作物形态、生长发育及种植技术介绍。在新农科背景下,将现有课程内容引入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内容,构建农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重组和更新,克服传统模式中课程内容存在自我封闭、自成系统而体系庞杂的缺陷,将农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新知识、新技能改造发展传统农业产业[12,13]。细化更新作物栽培学基础理论知识,按作物生产进程分别融入数据库原理、物联网与云计算、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内容,将知识内容模块化[14],具体组合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农科、工科相结合的智慧栽培学内容构架

2.2 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章节,增加多元化综合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更新后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革新教学策略,围绕教学任务,针对“新农科”背景下现代化企业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作用,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按照农业控制教学模块、农业管理模块教学模块及农业自动化教学模块进行分类整合,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任务、内容和教学学时安排(见表1),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智慧教学工具,将课程内容更直观、更生动的展现给学生,提高学时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表1 模块化教学内容及教学学时安排

以“教学为主,实践为辅”的传统教学理念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农科”背景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作用才是提升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竞争力和办学特色的关键举措。如在专业实训课上,充分利用作物栽培学知识,种植相应的作物,通过模块式教学研究,学习作物整个生长季的生长发育动态,了解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有针对性进行解决。还有就是可以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原则,学生从大一入学即进行指导老师选择与分配安排,学生跟着指导老师进行某一方向深入科学研究,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慢慢培养科研素养,提升研究兴趣。此外,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带动,也可以充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改革后的《作物栽培学》深度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学生可以组合数计学院学生进行跨学科组队,发挥学科交叉作用,开拓创新思维。如宜春学院开展的大创项目包含了“互联网+”模式下各种农业创新创业项目,在制定项目计划,和具体实践过程中进行专项化的课题攻关。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化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3 在新农科背景下,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

在培养学生提升专业生产技能的同时,在思想培养方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学生四个自信,通过有机融合“课程思政”,使每堂课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在《作物栽培学》的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多角度挖掘、提炼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一是将栽培学的发展历程和“二十四节气”等相关农业科普知识紧密结合,运用在作物生长与发育,播种与收获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归属感,让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在课程教授过程中通过讲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农学名人先进事迹,培养学生从事农业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及无私奉献的“农学精神”[15,16];
三是充分利用身边的人和事的感召力,如“农业生产一线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等,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力,创新技术的应用。此外,还可以通过挖掘古代传统农业文明的精髓,如研读《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剖析其中蕴含的生态平衡、生物防治等价值理念,融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科”背景下,为了更好提高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宜春学院农学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学生紧跟新时代农业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为新形势下农业生产转型时期的农科类大学生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新方向,提高了教学效果;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增强了学生的强农兴农意识和爱国情怀,提高农科类大学生培养质量。为了持续提高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发展潜力,还需要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改革的长效机制,及时解决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新时期农业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作物栽培农学农科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古今农业(2022年4期)2023-01-30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农科问答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古今农业(2021年2期)2021-08-14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古今农业(2021年2期)2021-08-14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初探新农业(2020年18期)2021-01-07《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广西农学报(2020年2期)2020-08-03

推荐访问:农科 农学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