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022年1—12期中、英文分类总目次

1.专家特约稿

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实践探索

袁兴中(第1期)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进展及发展趋势

陈 进(第2期)

中非视角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徐永新,祁继红(第3期)

全风化花岗岩与花岗岩残积土的判别及物理力学性质对比

周小文,罗兴财(第4期)

水工混凝土材料研究进展综述

李家正(第5期)

高寒地区水工混凝土防护修复技术与应用

李 珍,熊泽斌(第6期)

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许继军,陈 述(第7期)

“十三五”时期长江流域总磷浓度变化特征

嵇晓燕,彭 丹(第8期)

基于气温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气温等级评价

段文刚,郝泽嘉(第9期)

膨胀土裂隙、强度及其与边坡稳定的关系

龚壁卫(第10期)

流域生态修复科学性思考

张 莉,明 卉(第11期)

2.流域综合管理

河湖长制下跨界河湖联合管理保护对策研究——以太湖为例

罗平安,罗 布,沙志贵,唐 见(第5期)

东江流域河长制下跨省界联防联控对策

李晓萌,许永江,沙志贵,曹慧群,汤显强(第6期)

河湖长制下流域统筹能力建设研究

唐 见,李善德,沙志贵,曹慧群(第7期)

长江水问题基本态势及耦合关系分析

张 翔,刘浩源, 吴志广, 张 鹏, 欧阳硕, 李 建, 王 骏(第9期)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可达性及影响因素

何小芊,刘 策(第11期)

3.河湖保护与治理

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段河槽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柴朝晖,王 茜,渠 庚,黄卫东(第1期)

基于Copula函数的叶尔羌河水沙丰枯遭遇研究

居金浩,彭 亮,何 英,娜扎凯提·托乎提,卫仁娟(第2期)

熊家洲新汊道对七弓岭弯道水动力调整的影响

刘亦伦 ,李志威,谭 岚,陈 帮,王赞成,姜英豪(第3期)

黏性泥沙絮凝研究现状与进展

李 杰,杨文俊,景思雨,陈 越(第4期)

不同来流量条件下藕池河东支水动力调整

柳 恒,李志威,陈 帮,胡旭跃(第4期)

河床中值粒径对桥墩冲刷坑演化过程的影响

高 虎,王秋生(第5期)

多目标协同下水系连通调度模拟

刘 晋,胡永辉,刘 夏(第6期)

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下游近坝段水位下降成因及防治对策

黄建成,黄雪颖,周银军,高 瑜(第7期)

三峡建库前后长江中游河道输沙率变化分析

姚仕明,邢国栋,陈 栋(第8期)

长江通江湖泊演变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进展

姚仕明,胡呈维,渠 庚,柴朝晖,栾华龙(第9期)

三峡水库汛期水沙异步特性及沙峰输移时间研究

王玉璇,金中武,陈 鹏, 许全喜,任 实(第9期)

中国主要湖泊演变趋势及成因分析

刘 震,赵钟楠,张 越,李原园,张海滨(第11期)

4.水资源

三江源典型地区1967—2019年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黎晓东,王永强,刘 万,许继军,瞿思敏(第1期)

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群优化布置

文 韬,崔先泽,范 勇(第1期)

唐白河流域用水量效益函数计算

王发强,付 湘,秦嘉楠(第1期)

青海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太阳黑子的关系

屈 星,许继军,吴光东,霍军军,王永强,张 潇(第2期)

天津城市下垫面降雨损失特性试验研究

杨 巧,汪志荣,潘声远,孙义秋(第2期)

工业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形成机制

许莹莹(第2期)

基于水量平衡的长江上游地区气象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刘玉婷,许继军,姚立强,田 甜,袁 喆(第3期)

基于月水量平衡模型的年径流模拟方法设计及应用

李 帅,杜 涛(第3期)

湖北省水生态足迹时空动态分析

贾诗琪,张 鑫,彭 辉,黄亚杰(第3期)

基于尺度特征融合的随机森林日供水量预测模型

白 云,陈国强(第3期)

温度示踪界面水文过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董林垚,唐文坚,陈建耀,何 敏(第4期)

淮河正阳关以上主要控制站径流突变及原因分析

苏 翠,胡友兵,冯志刚,李文杰,王井腾(第4期)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水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绵阳市为例

龚 杰,赵起超,娄华超,李巧玲(第4期)

基于SWAT模型的巴勒更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

李 凯,王永强,许继军,吴志俊,许 翔(第4期)

丹江口水库兴利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左 建,林云发,邓 山,连雷雷,王现正(第5期)

长江源区降水时空演变规律

蔡宜晴,李文辉,于泽兴,李其江(第5期)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时空变化

何士华,赖毅舟,叶凤艳,沈春颖,潘 锋(第5期)

耦合流域-区域用水总量红线的供水优化模型及应用

黄 草,何斯重,冯迪子,慕 龙,李志威(第6期)

近20年青藏高原水资源时空变化

周思儒,信忠保(第6期)

三峡蓄水对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

赵子皓,江晓东,杨沈斌(第6期)

深圳市观澜河流域雨水资源可利用潜力评估

谢 帅,林 航,王永强,许继军,陈 进(第7期)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

黄 磊,苟青松,韩 萱,侯泽明,邓兴波(第7期)

基于时变Budyko模型的滹沱河上游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苗正伟,路 梅,丁志宏(第7期)

金沙江上游河段水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邵 骏,杜 涛,郭 卫,欧阳硕,王 琨(第8期)

基于长期与中长期嵌套的水库优化调度

孙桂凯,石 锐,刘思怡,王国帅,赵荣娜,莫崇勋(第8期)

雅砻江和金沙江中下游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建模及应用Ⅰ——联合优化调度潜力分析

张海荣,姚华明,鲍正风,汤正阳,华小军,张东杰(第9期)

雅砻江和金沙江中下游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建模及应用Ⅱ——联合优化调度规则分析

张海荣,姚华明,汤正阳,吴碧琼,信天旗(第9期)

基于改进模型的辽东湾东岸营口海域海底地下水排泄量计算

郭巧娜,李孟军,赵 岳,窦 智,周志芳(第10期)

气候变化对可可西里盐湖流域湖泊水量变化的影响分析

李 琳,谭德宝,文雄飞,王 莹,刘希胜,王 岗(第10期)

基于青藏高原冰芯记录的长江源区径流重建

邵 骏,欧阳硕,郭 卫,卜 慧,韩 勇(第10期)

梯级水电站对黑河出山口径流及洪水过程的影响

任小虎,朱 咏,郑 洋,王启优(第10期)

基于GLDAS-NOAH的长江流域蓝绿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史孟琦,袁 喆,史晓亮,李 艺,陈 菲(第10期)

淮河流域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其气候意义

张文杰,聂文婷,刘纪根,许文盛,韩素军,黄金权(第11期)

辽宁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朱正如,湛雅琪,曹永强,姜俊超(第11期)

马尔康市1954—2019年降水与旱涝灾害变化

侯雨乐,赵景波(第11期)

GCMs降尺度及其在讨赖河上游径流预报中的应用

武 磊,李奋华,李常斌,武 建,吕佳南,谢旭红,魏健美,周 璇(第11期)

三峡坝址来水变化及水利工程对其影响分析

庞树森,谢志刚,徐 涛,胡 翔,吕祥熙(第11期)

5.水环境与水生态

贵安新区东部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刘 影,王中美,杨秀丽,罗和平,李宗发(第1期)

关于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理论的总结与思考

罗慧萍,赵科锋,曹慧群,靖 争(第1期)

渭河渭南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赵 玉,李 芳(第2期)

奎屯河流域高砷地下水砷含量空间分布异常的影响因素

宿彦鹏,李 巧,陶洪飞,何雨江,栗现文,马合木江·艾合买提,姜有为,鲜虎胜(第2期)

长江流域水体硅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俞 洋,汤显强,王丹阳,黎 睿(第3期)

除氮菌剂强化碳纤维的挂膜与脱氮效果

龙 萌,王振华,李青云,李冠亚,陈 浩,胡艳平,朱 引(第3期)

新疆奎屯河流域地下水砷超标原因分析

宿彦鹏,李 巧,陶洪飞,何雨江,栗现文,马合木江·艾合买提(第3期)

基于WQImin模型的武汉市金银湖水质时空特性

杨 列,闫霄珂,刘艳丽,朱 静,吴 丽,张祖麟(第4期)

冬春交替期沱江流域水质评价及差异分析

税永红,卢永洪,罗 靖,罗永军,毛红梅,彭黎帆(第4期)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质时空分异规律

陈 浩,靖 争,倪智伟,罗慧萍,罗平安,李青云(第7期)

基于元素特征分析的东川小江河谷Cd污染源诊断

刘 艳,苏 怀,李伟康,董 铭(第8期)

漓江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及水力驱动因子

刘 睿,李若男(第8期)

基于水质目标的洞庭湖区堤垸生态需水量研究

安秋香, 李洪翔, 黄 兵, 黎昔春(第9期)

升钟湖夏季水和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

宋 琳,陈 超,冯晓玉,杨钻云,张 拓,徐 飞,张富斌(第10期)

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与治理策略探讨——以厦门农村为例

徐佩林,朱木兰,张志谦(第10期)

6.水灾害

献县泛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

李大鸣,孟 政,李彦卿,陈 硕,卜世龙,王腾飞(第7期)

考虑致灾后果的溃坝洪水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

孟 颖,唐玲玲(第10期)

弯曲河道型库岸滑坡涌浪传播及其与大坝的相互作用

彭 辉,黄亚杰(第10期)

西平县小洪河2020年7·22洪水分析

张 鸿,马 涛,宋良军,王卫东(第11期)

公元前887年—公元1911年长江流域水、疫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胡兴涛,杨广斌,石秀雄,崔瀚文,李 蔓(第11期)

7.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典型荒漠植被根系对塔里木河岸坡冲刷过程影响试验研究

陈志康,宗全利,蔡杭兵(第1期)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数据的塔里木河流域土壤湿度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杜伟宏,吴天忠,霍艾迪,管文轲,韦 红(第1期)

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植物遴选与配置

周火明,于 江,万 丹,甘国权,卢 阳,金 可(第2期)

黄河流域1982—2015年不同气候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陈 晨,王义民,黎云云,周 帅(第2期)

亚热带山区红壤可蚀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张高玲,谢红霞,盛 浩,周 清,段良霞,吴燕语(第2期)

地表水力特性对植被过滤带中胶体迁移的影响

孙小璐,庾从蓉,孙钰峰(第3期)

基于FLUS模型的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水文响应评估

汤 佳,胡希军,韦宝婧,罗紫薇,赵思文,王烨梓(第4期)

内蒙古植被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特力格尔,那仁满都拉,郭恩亮,阿如娜,康 尧,娜仁夫(第4期)

1975—2020年环巢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分析

赵秋雨,江 鹏,朱志强,吴艳兰(第5期)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彭海月,任 燕,李 琼,魏加华(第8期)

土壤侵蚀时空分布规律及侵蚀热点分析——以陕西省王益区为例

陈四宾,霍艾迪,陈思名,赵志欣,陈 建(第8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植被时空演化特征

李鹏傲,姜永涛,戚鹏程,王丽美(第9期)

深圳市地表水质对植被覆盖的响应

童晓霞,王家乐,蒲 坚,张文杰,黄金权,许文盛,王志刚(第11期)

阿克苏河流域自然植被时空变化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聂 艳,何新莹,谭 盈,蒋军新,刘新华(第11期)

8.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研究进展

邵珠山,张鹏举,张 喆,魏 玮,乔汝佳(第1期)

基于熵理论-可拓云模型的引水隧洞塌方风险评价

李 燕,靳春玲,贡 力,田 洁,朱桂勇(第2期)

考虑黏弹性滞后效应的拱坝位移监控组合模型

徐 丛,王少伟,刘 毅,隋旭鹏(第3期)

木鱼包滑坡形变特征的InSAR监测分析

王尚晓,李士垚,牛瑞卿(第4期)

基于SSA-DBSCAN的边坡安全监测数据粗差探测方法

蒋齐嘉,蒋中明,唐 栋,曾景明(第4期)

三峡坝前水位过程线特征参数的标定与统计特性

何金文,孙钧键,程 军(第5期)

基于多模态分类模型的芦山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

李齐荣,苗则朗,陈 帅,李 珂,蒲明辉(第5期)

水利水电工程锚固支护监测布置优化分析

任大春,王亚军,段 杭(第6期)

散体滑坡涌浪形成与传播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吴长虹,江兴元,杨 义,严 炎,任 意,王中美(第7期)

基于变量筛选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混凝土坝变形预测模型

曹恩华,包腾飞,胡绍沛,袁荣耀,鄢 涛(第7期)

基于关联规则的库岸边坡监测数据挖掘方法

陈 波,詹明强,黄梓莘(第8期)

大华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

王 伟,邹丽芳,周倩瑶,姜宇航,陈鸿杰,徐卫亚(第9期)

高风险落石运动分析及边坡防护综合设计

李源亮, 郭阿龙(第9期)

大坝变形的XGBoost-LSTM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及应用

邓思源,周兰庭,王 飞,柳志坤(第10期)

基于RFM模型的大坝实测性态自适应综合评价方法

何思平,苏怀智,姚可夫(第11期)

9.农业水利

基于SVMs-GA模型的微灌系统管网优化设计

刘 颖,郑荣伟,齐艳芳,陈宏彩(第5期)

10.水力学

一种模拟黏土心墙坝漫顶溃决的水沙耦合数学模型

王 廷,王亚林(第2期)

波浪驱动下箱式浮体运动响应及受力的数值研究

陈善群,张龙珠,廖 斌(第3期)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水库水位预测方法

纪国良,周 曼,刘 涛,胡腾腾,丁 勇(第3期)

非恒定流作用下的阶梯形丁坝局部冲刷特性

钟 亮,姜 利,姜 彤,李国际,陈镜元(第4期)

裸露穿河管道在压重块保护下的冲刷特性

杨庆华,王子聪,杨 乾,张宇倩(第4期)

滑坡涌浪近远场划分及其水波特性分析

张少强,黄筱云,程永舟,沈保兴(第5期)

梯形凹角台阶式溢洪道水力特性

李少伟,张文传,王均星,周 招(第6期)

基于示踪试验的空腔连通性及管道水力参数测定

范时杰,杨艳娜,许 模,范全忠,余 磊,甘小泉(第6期)

闸坝型水库新型泄洪调度方法研究

薛阿强,付建军,肖浩波,陈 刚(第7期)

分层强剪切环境下减阻板对圆柱减阻效应研究

王 寅,傅依达,王春凌,张 洁,徐 明,计 勇(第7期)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多分汊河道鱼类栖息地设计中的应用

杨彦龙,程开宇,施家月,盛 晟(第8期)

基于伪势模型的表面张力对空化泡溃灭的影响

邹建锋,何小泷,袁 浩,汪凯迪,周昔东(第9期)

天然明渠减速流超大尺度湍流结构特性初步研究

张 鹏,段炎冲,王永强,胡 江,杨胜发,李文杰(第9期)

三峡电站日调度驱动的支流振荡对支流水温垂向结构的影响

闫金波,纪道斌,杨忠勇,陶 冶,和玉芳,崔玉洁(第11期)

11.岩土工程

圆砾-泥岩组合地层坑中坑开挖对双排桩的影响

欧孝夺,黄中正,江 杰,罗方正,梁亚华(第1期)

块体离散元颗粒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方法及花岗岩细观演化模拟

王桂林,王润秋,孙 帆(第1期)

广州南沙区软土分布特征及工程性质

刘 伟,陈凌伟,张庆华,黄佳铭,吴龙飞(第1期)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特征荷载现场试验研究

江 冠,冯忠居,赵瑞欣,王富春,王政斌,张正旭(第1期)

基于能耗理论的岩石三维蠕变本构模型及临界分段

卢功臣,祝荃芃,周林林(第1期)

竖向渗透分层取样技术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的应用

薛凯喜,周朝慧,田兴华,多会会,丁 辰,曹 凯,齐小宏(第1期)

四种人工合成纤维加筋黄土的抗剪特性

熊 雨,邓华锋,彭 萌,齐 豫,李 涛(第1期)

水-岩作用下砂岩声发射与红外辐射耦合研究

刘沂琳,王创业,李昕昊(第1期)

考虑层次结构的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表征方法

齐 豫,邓华锋,李冠野,熊 雨,李 涛(第1期)

花岗岩残积土大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阙 云,蔡沛辰,李 显(第2期)

基于孔隙水分布的非饱和土SWCC及相对渗透系数预测模型

王 欣(第2期)

土工合成材料土中与空气中抗拉强度对比

吴 迪,罗 琛,李 丹,徐 超(第2期)

局部超载作用下邻近支挡结构土压力分析

李明宇,辛勇慧,魏艳卿,郭院成,陶云超,赵红艳,杜 宁(第2期)

土工织物反滤作用研究进展

杜春雪,徐 超,彭善涛(第2期)

分级加载下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

杨秀杰,邓凯伦,佘孟飞,刘 宏(第2期)

考虑缩尺效应对颗粒破碎影响的堆石料临界状态研究

杨少博,邱珍锋,王爱国,王俊杰,郭万里,周泳峰(第2期)

层状岩体损伤破坏特征数值模拟

白 琦,代恒军(第2期)

微生物改性水泥土的制备与力学特性研究

曾庆杰,李 悦,黎金杭,林民杰,刘 冬,王延宁(第2期)

考虑通氧环境的预应力锚杆腐蚀损伤时变特征

王小伟,朱杰兵,阮怀宁,程伟健,LI Jia-bin(第3期)

考虑时效损伤的岩石分数阶蠕变本构模型

苏艳军(第3期)

局部动荷载作用下土拱效应的离散元分析

李格烨,徐 超,沈盼盼,张兴亚,罗敏敏(第3期)

软土变形指标与初始孔隙率的相关性分析

李雪梅,杨 敏,李卫超,上官士青,万嘉成(第3期)

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基坑降水方案优化

张国龙,范 越,张 伟,汪 啸,王金龙(第3期)

考虑孔隙演变的软土一维非线性固结有限差分分析

吴思思,罗文强(第3期)

加卸荷条件下大理岩变形特征及能量演化

王 璐,魏俞杰,唐时美,阚子威(第3期)

滨海盐渍土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张建辉,丁子凯,陈宝泽,刘 靖,杨红雨(第4期)

不同铺设及联接型式的复合土工膜围堰应力变形特性

徐 晗,李 波,潘家军,李浩民(第4期)

基于颗粒流程序的加筋尾矿剪切应变带宏细观分析

易 富,金洪松,于汇泽,杜常博,于 犇(第4期)

基于熵权法的隧道施工围岩分级方法

张 波(第4期)

高围压作用下堆石体剪切带形成及相关细观结构演变

吴相豪,梁冰寒,华香玉(第4期)

基于分形理论的非饱和土多相流相对渗透系数模型

曹 帅,宁金成,杨庆国(第4期)

基于OBLFOA-PP-BC的围岩稳定性二维评价模型

陈光耀,汪明武,金菊良(第4期)

露天矿排土场草本植物根系加固效果

刘向峰,郝国亮,于 冰(第5期)

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煤岩组合体力学响应及能量演化规律

徐金海,张晓悟,刘智兵,孙 垒,侯胜军(第5期)

干湿循环作用下铁尾矿砂水泥土强度劣化规律

胡建林,高鹏飞,崔宏环,张玉龙(第5期)

电渗联合化学溶液加固淤泥质软土试验研究

赵洪星(第5期)

仿岩溶碳酸氢钙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

邱维钊,杨秀娟,陶 然,樊恒辉,赵文赫,刘 昊,刘翼飞(第5期)

基于植被恢复的水泥改性膨胀土换填土复合改良试验研究

陈品章,杨海浪,胡 波,刘 军,龚壁卫(第5期)

深海能源土抗剪强度的理论研究

于 航,戚承志,朱守东,赵 发,王晓娇(第5期)

微生物对红黏土强度的改良效应及机理研究

王连锐,陈 筠,杨 恒,黄 阳,黄 洋(第5期)

基于原生微生物MICP的土体加固试验研究

周 杨,张家铭,朱纪康,余 梦(第5期)

基于应变软化的软弱夹层边坡渐进破坏

苏培东,唐雨生,马云长,苏少凡,张 睿,戚宗轲(第6期)

川藏铁路工程破碎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

谭本兴,罗 荣,唐爱松,李玉婕,陈 冲(第6期)

考虑滞后效应与吸附作用的非饱和土SWCC分形模型

李慧鑫,曹文贵,陈 可(第6期)

岩-土交界面处超大直径过江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

姚二雷,刘志芳,苗 雨(第6期)

考虑复合滑动边坡内部剪切约束机制的刚体极限平衡方法

衣天宇,卢 波,邬爱清,徐栋栋,王 瑾(第6期)

隧道式锚碇在碎裂岩体中成洞及承载特性数值模拟

余家富,吴勇进,王腾飞,张宜虎(第6期)

卵石土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刘 健,唐 扬,易 龙,彭元诚,周跃峰(第6期)

改良盐渍土强度变形及其微观特性试验研究

色麦尔江·麦麦提玉苏普,陶士超(第6期)

膨胀土中EPS缓冲层-悬臂式挡墙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数值模拟

王协群,匡文壮,韩 仲,邹维列(第7期)

广义位势理论本构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钟志辉,杨光华,张玉成,温 勇,官大庶(第7期)

大理岩球砾循环加卸载接触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马文俊,曾亚武,叶 阳(第7期)

高温损伤后岩石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朱要亮,俞 缙,付晓强,任崇鸿,姚 玮,刘雪莹(第7期)

降雨型滑坡浅层滑动对土体含水率变化的响应

霍志涛,李 高,王 力,占清华,李 玉(第7期)

细砂岩声发射全波形特征及频谱分析

常新科,吴顺川,程海勇,傅 鑫(第7期)

英国标准和香港地区标准下的澳门深基坑工程实践

谢万东,林佑高,王征亮(第7期)

考虑压实度差异的软岩路堤填料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丁高俊,吴广怀,明 伟,江洎洧(第7期)

水电工程边坡炮孔近区岩体爆破损伤特性

梁 瑞,包 娟,周文海(第8期)

饱和软黏土应变累积特性及经验模型

孙 磊(第8期)

含石率对断层土石混合体渗流特性的影响

谭文辉,董锋鑫,马学文,王鹏飞(第8期)

砂卵石土强度变形特性综合试验及力学模型参数研究

王亚平,卢一为,张二帅,彭元诚,左永振,李浩民(第8期)

RVE孔隙模型细观结构特征分析与对比

杨鹏飞,李 显,阙 云,蔡沛辰(第8期)

地震作用下反倾向层状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稳定性分析

屈 新,苏立君,徐兴倩,吕 谦,娄高中(第8期)

含初始损伤冻结砂岩动态破坏机理及损伤本构关系

王 磊,王远鹏,秦 越,苏宏明(第9期)

基于水平集方法的原状土三维水气两相渗流特性数值研究

蔡沛辰,阙 云(第9期)

两种植物根分布特征及其对露天矿边坡表层的加固效果

刘向峰,郝国亮,于 冰(第9期)

考虑水文效应的不同植被根系护坡效果数值分析

廖田婷,蒋关鲁,张崇磊,单源椿,叶雄威(第9期)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预钻孔浸水处理的可靠度设计方法

王小婵,郅 彬,刘恩龙,熊凯成,王 番(第9期)

非饱和黄土弹性模量与饱和度关系模型研究

郑 洁,郑红卫,王菁莪(第9期)

黄土地区非对称小净距隧道的合理错距研究

邵珠山,王孟辉(第10期)

第三系泥岩隧洞围岩大变形成因及应对措施

池建军,刘登学,丁秀丽,黄书岭(第10期)

循环荷载作用下建筑垃圾土动力性能

李丽华,韩琦培,李文涛,周鑫隆,田 密,秦浪灵,盛宏志(第10期)

内河交汇处沉管隧道基槽回淤厚度研究

傅鹤林,董子龙,洪开荣,安鹏涛,林 锐(第10期)

根系与格栅复合加筋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胡其志,周 勇,马 强,陶高梁(第10期)

预成孔置换强夯法在软土地基中的试验研究

赵永祥,刘 波,高玉杰,王 智(第10期)

考虑尺寸效应和加载方式的砂岩抗拉强度统计模型

杨立云,王志斌,张 鹏,钱桂安,张东宾,林长宇(第11期)

冻融黏土动态回弹模量演变规律及预估模型

魏 密,李雪芹,余承喜(第11期)

水位降落时土坝坝体渗流特性的交互式有限元模型

臧育樱,田 淳,赵燕兵(第11期)

非标准条件下刚性承压板试验变形参数的确定

王中豪,李家龙,郭喜峰,王 帅(第11期)

碎石土斜坡水平受荷桩m取值研究

徐显涛,杨 洵,徐久燕,陈继彬,赵其华(第11期)

浅埋小净距隧道中夹岩柱稳定性及加固方案研究

闫振虎,王 凯,唐 坤,梁 斌,李文杰(第11期)

基于摄影成像的景观平衡石调查及稳定性分析

项荣华,王圣腾,张 帅,汪晓峰,胡 伟(第11期)

12.水工结构与材料

不同类型盐碱对不同水泥基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

李 洋,蒋 科,张振忠,黄明辉(第1期)

基于数值仿真的水闸温控措施敏感性分析

沈思朝,颉志强,王首豪(第1期)

高拱坝混凝土一期控温阶段温度变化动态预测方法

黄建文,李飞翔,袁 华,王兴霞,江谊园,叶林华(第2期)

聚氨酯玛蹄脂混合料的设计及性能

张 倩,吕荣培,马 昭,王永卫(第2期)

基于温度-应力耦合的冻土地区渠道衬砌防冻胀效果及适应性评价

石 娇,张希栋,甄志磊,刘中华(第3期)

基于三维数值流形法的位移边界处理方法

杨石扣,艾华东(第3期)

低应变状态下橡胶混凝土细观裂缝数值分析

李厚民,吴克洋,柯俊宏,汪 洋(第4期)

锦屏一级大坝混凝土骨料碱活性抑制措施的长期有效性研究

董 芸,周泽聪,李鹏翔,刘 畅(第5期)

风浪流荷载下基于AQWA的海上Spar型浮式基础稳定性分析

徐 旭,丁 刚,姚文娟(第5期)

三板溪面板堆石坝流变特性及面板脱空效应

蒋中明,杨江寅,孙 盼,廖峻慧(第6期)

PVA纤维对水工混凝土抗冲磨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赵 杨,孙海燕,王福来,董新越,梁荣创(第6期)

基于组合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在输水管材选型中的应用

郭明杰,胡少伟,单常喜,薛 翔,李 江(第7期)

岩溶库区帷幕灌浆技术及其工艺参数优化

陈华俊(第7期)

基于粘结滑移的衬砌裂缝宽度计算模型研究

贺 欢(第7期)

落石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PCCP应力应变响应

毛昊然,程 琳,杨 杰,马春辉,袁兴国(第8期)

变幅循环加卸载下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力学与变形性能

薛维培,徐 威,刘晓媛,张瀚文(第8期)

K2O/Na2O对不同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及开裂的影响

李 洋,张 晖,蒋 科,袁 俊,殷海波(第9期)

基于ABAQUS的再生混凝土塑性损伤性能

姚泽良,崔婷婷,党发宁,闻 硕,令狐恬晶,祁亚伦(第9期)

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李庆文,曹 行,杨 露,王学志,刘华新(第10期)

回收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南雪丽,陈 浩,姬建瑞,王 毅,陈广钊,李 梅,唐维斌(第11期)

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对抗冲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张 岩,陈 云,胡志刚,陈雪松,翟红涛(第11期)

13.信息技术应用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下的门户网站设计与实现

宋蒲斌,王 奔,王 昶,刘 翔(第1期)

库赛湖水位动态监测及气候要素分析

袁 康,谭德宝,文雄飞, 徐 平(第2期)

WaSSI-C模型GIS可视化模拟系统的设计、实现与验证

邱 琴,孙 伟,李建贵,古丽米拉·克孜尔别克,曹姗姗(第3期)

长江科学院网络安全建设探讨

刘 翔,杨 君,王 昶,宋蒲斌(第3期)

基于深度学习的黑臭水体遥感信息提取模型

邵琥翔,丁 凤,杨 健,郑子铖(第4期)

河湖岸线综合监管系统方法

赖 杭,邹显勇,范光伟,杨 跃,田茂春(第5期)

海岛礁无控制点低空摄影测量研究与应用

邬 金,王 平,王 久,吴星华,苏希华(第6期)

岩溶山区滑坡监测预警云平台设计与实现

陈 磊,李 斌,彭 程,毕晓伟,杨成生(第6期)

基于遥感的鄱阳湖五河滨岸带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徐 坚,李国忠,郑 航,栾华龙,刘同宦,杨文俊(第7期)

盐湖流域空-天-地立体监测系统结合VIC模型径流模拟初探

李 琳,文雄飞,谭德宝,王 莹,刘希胜,王 岗(第8期)

基于GIM的水利水电灌浆工程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与应用

施 炎,黄灿新,王团乐,施华堂,孙云山(第8期)

基于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的中国水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热点与趋势

王越晗,黄雨露,夏 煜,郑家喜(第9期)

基于主波长水色参数的水库采砂遥感监测

秦 雁,吉红香,黄本胜,陈亮雄,周 宇,杨静学(第10期)

基于四种水体指数的艾比湖水面提取及时空变化分析

希丽娜依·多来提,阿里木江·卡斯木,如克亚·热合曼,梁洪武(第10期)

基于文献计量的汉江流域研究态势分析

袁 洁,李乾玺,赵晏强(第10期)

14.仪器设备与测试技术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左右岸高程联测中的应用

黎建洲,张金生,曹 浩,刘 源,李立平,胡 蕾(第1期)

坡体表面点转动方位测定仪的研制及其应用

鲁兴生,王念秦,王子毓(第1期)

高浓度含砂废水旋流器分离效果试验研究

张俊鹏,黄 卫,董亚康,朱亚鹏,陈 雯(第8期)

基于多向场指纹法的金属管道裂纹检测

何晓明,周永杰,刘 润,甘芳吉(第11期)

基于BOTDA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温度补偿

张兰兰,包腾飞,王一兵,李涧鸣(第11期)

15.独立覆盖流形法专栏

精确几何薄曲梁曲壳分析的分区级数解

苏海东,韩陆超,颉志强(第9期)

基于独立覆盖流形法的板壳与实体单元刚性连接研究

苏海东,韦玉霞,韩陆超,颉志强(第9期)

在固定的独立覆盖网格中求解几何非线性问题

苏海东,董 鹏,颉志强(第9期)

16.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专栏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软弱夹层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甘旭东,龚壁卫,胡 波,李 波,刘明华(第6期)

基于MICP技术改良的膨胀土膨胀特性试验研究

刘浩林,李 丹,胡 波,程展林(第6期)

背河坑塘水力条件对河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沈思朝,邱金伟,刘 军,童 军,胡 波(第6期)

17.地下水资源利用专栏

长江中下游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吴庆华,汪 啸,范 越(第8期)

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评价与应急利用——以武汉市为例

吴庆华,汪 啸,崔皓东,范 越,张 伟,王金龙,肖 利(第8期)

中国地下水供水量与经济发展的脱钩趋势及空间聚集性研究

封 丽,吴光东,赵又霖(第8期)

18.导流水力学专栏

导流隧洞泄流能力预测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龚 科,李学海,王世奎,郑 南,任坤杰(第10期)

侧壁角对梯形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

袁 柳,吉庆丰(第10期)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截流模型试验中的阻力相似问题

訾进甲,李学海,陈 亮,董宝顺,任坤杰(第10期)

19.滇中引水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专辑

基于HI应变计的首次断裂带岩体地应力监测

韩晓玉,董志宏,付 平,刘元坤(第12期)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勘察关键技术

陈长生,张海平,周 云,李银泉,史存鹏,王旺盛(第12期)

调水工程富水破碎洞段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杜 俊,廖健都,韩成力(第12期)

Hoek-Brown强度准则在强烈砂化白云岩力学参数估算中的应用

董家兴,周志强,王志荣,赵毅然,李建国,沐红元,左澍琼,赵永川(第12期)

狮子山隧洞突涌介质特性与致灾模式

李 勇,郝俊锁,刘俊峰,赵明蕃(第12期)

基于扭矩贯入指标和神经网络的围岩质量预判方法

吴 帆,张云旆,寇甲兵,刘立鹏,李鹏宇(第12期)

绿泥石片岩隧洞大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例

刘海明,成远登,吴永红,张雨霆,丁文云,王忠伟(第12期)

输水隧洞软岩段TBM掘进挤压大变形与支护受力分析

付 敬,黄书岭,艾 凯,张雨霆,秦 洋(第12期)

香炉山隧洞5#支洞应急抢险段围岩参数反演及稳定性分析

韩 钢,黄书岭,丁秀丽,马旭强,张雨霆,何 军(第12期)

断层破碎带隧洞管棚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陈 培,马旭强,龙 杰,李占彪,黄书岭(第12期)

排水结构设置后软岩隧洞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毕发江,何 军,张雨霆,李 梅,朱徐梅(第12期)

香炉山引水隧洞围岩的蠕变特性及模型研究

杜学才,周 辉,郭鹏云,刘文博,谢 静,赵成伟(第12期)

长距离隧洞穿越活动断裂带的结构安全监测体系和布置设计

张雨霆,王义深,赵利鹏,黄书岭,何 骁,李建贺(第12期)

过活动断裂隧洞抗错断适应性结构响应分析

崔 臻,张延杰,周光新,谢 静,王义深,杨景浩(第12期)

香炉山隧洞龙蟠—乔后断裂带西支蠕滑特性与位错模式

周 辉,赵海涛,李 坚,赵成伟,刘文博,张传庆,王艳张(第12期)

滇中引水工程凤凰山隧洞过活动断裂带结构适应性研究

司建强,王 涛,向天兵,蒋 敏(第12期)

大跨度倒虹吸管桥结构抗震性能

石长征,程 超,王志明,伍鹤皋,胡 悦(第12期)

河谷差异地震作用下拱式倒虹吸地震响应分析

蒋乐英,廖意辉,王志明,吴勇信,李 梅(第12期)

下庄倒虹吸进出口水力特性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周永林,杨青远,程子兵,黄晓勇(第12期)

松动爆破在陡边坡厚层堆积体开挖中的应用

杨红霞,廖健都,曹玉敏(第12期)

城区浅埋隧洞近接施工影响控制研究与实践

向天兵,杨小龙,闫尚龙,司建强(第12期)

隧洞穿越高应力压密散体施工对策及其适应性分析

郝俊锁,尹 黔,李 勇,刘俊峰(第12期)

基于OSU的OTN技术在滇中引水工程中的部署策略

范璐璐,张延杰,王凌航,王娅萍,李奕柏,何 苗(第12期)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黏土劈裂注浆扩散特性

张泽甫,成远登,丁文云,陈 培,张永明,念培红,刘海明(第12期)

深埋隧洞岩爆防控技术及典型工程应用现状综述

欧阳林,张如九,刘耀儒,黄其帅,李建贺,庞智勇(第12期)

推荐访问:目次 英文 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