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介入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

游妙彦,姚阳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 400000)

乡村城镇化与区域城市发展存在不平衡,需要依靠国家政府作出正确政策规划引领,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县域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改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全国各地兴起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建设发展热潮,为顺应乡村建设的提升愿景,大批学者、艺术家深入乡村内部对其进行产业升级、文化保护、非遗传承、环境提升等,用艺术介入的形式渗入乡村内部促使优化升级,继而延伸至整个乡村的规划建设。

1.1 发展模式单一,产业急需升级

在二元体制的影响下中国乡村的发展境况从封闭逐渐转为开敞,但是这种快速转变忽略了乡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特性。乡村旅游开发忽略了自身乡土内涵的挖掘,习惯于模仿成熟地区的开发形式,继而出现大量雷同的文创产品,导致产业不具备乡村原有的文化特点,造成同质化旅游开发,极易产生市场风险,缩短乡村旅游的生命周期。

1.2 文化特色不足,传统技艺流失

如今为了加快乡村的建设进程,对于文物的修缮以及非遗文化传承方面认知匮乏,保护情况不佳,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乡村固有文化正在流失。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破坏、传统风貌消失、建筑体量高大、建筑类型混乱、修缮工艺粗糙、文化价值缺失、乡村景观装饰艺术缺乏、重物质轻精神的意识严重等。

1.3 基础设施缺乏,乡村配套不足

乡村的基础设施配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整体缺乏规划,村舍外观形象方面缺乏设计感,在原本设施布局的基础上改建成类似城市的现代建筑设施,难以满足现代审美需求,导致乡村的自然环境整体呈现出不融洽的景象。

1.4 艺术氛围缺失,村舍环境不佳

由于村民大多以自建房屋为主,每个村舍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形成独立的个体,村民所建房屋大多以自己的喜爱或节约成本为主,导致村舍整体环境不佳,建筑风格混乱无序,村民在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时,并未考虑传统民居的生活环境会限制其乡村发展交融,村舍环境品质不佳。

城市建设模式不适应乡村的发展,生产方式以及产业模式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内部结构的差异导致乡村的建设模式滞后。通过艺术融入乡村建设,介入性艺术学的价值更多地表现为现实世界的积极介入和日常生活的审美构造[1]。艺术介入乡村作为改造乡村发展方式的路径之一,具有跨度领域广泛、普适性强、贴近基层群众、接壤乡村建设的特点。艺术介入是一种温和的内生路径[2]。

阿诺德·贝林特[3]在《艺术与介入》一书中对类似模式进行了解释,“欣赏性的知觉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活动,甚至不是个人所独有的行动,它建立在人与对象相互介入的基础之上,而这里的人与对象双方都很积极而包容。”也只有当感知者也就是乡村主体进入了作为介入对象的艺术世界,介入艺术才实现了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联结,这也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基本逻辑机理[4]。

2.1 乡村经济发展需要

乡村的建设始终都是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乡村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长足稳定的支撑作用,乡村振兴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将艺术介入的手段引入内部建设,加速艺术介入乡村的进程,将拥有良好物质文化基础的乡村,通过艺术加工形成品牌文化产业链,建立村民与艺术家旅游开发联合机制,解决村民经济问题,拉动经济长足稳定发展。既满足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又能解决乡村内部村民的就业需求,实现创收、就业共赢。

2.2 乡村社会伦理重构需要

乡村在长时间发展中形成了固有的生产发展秩序,但是随着时代更替,新的社会方式逐渐形成,众多外来文化涌入乡村,破坏了乡村的固有秩序,而乡村的生活方式又无法与新的外来文化融合,造成文化链接脱节与割裂。乡村社会伦理的重构,需要艺术的介入去调和冲突下的矛盾。艺术利用其共通性、融合性、超越性,将乡村中存在的矛盾进行良好的调和,搭建乡村与艺术之间连接桥梁。

2.3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遵循自然,满足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小程度开发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摈弃陈旧观念的乡村建设,合理解决生态问题,用温和的艺术介入方式从根源进行生态保护。通过现代乡村景观艺术设计的有效介入,适应乡村本身的自然环境并提升整体风貌,优化整合各类建筑空间以及环境资源。

3.1 艺术开放性原则

艺术的开放性指参与人群、艺术方式、创作主题、作品放置4 个方面。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选取创作元素和文化内核应不拘泥于民间手工艺以及历史人文,深挖乡村所特有的民间传说、优质的传统精神以及村民生活习俗等。培养村民艺术修养,鼓励村民自主参与艺术装置等作品,作品放置地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放于田野、村舍、废弃用地等。

3.2 文化乡土性原则

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去解决乡村实际问题,融入当地文化,用艺术的形式助推乡村的建设发展,为未来乡村的设计和规划工作带来创新的跨学科新思路。在考虑乡村建设的同时,需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实施艺术建设方案,保证乡村营建有着明确的地域特征和可识别性。

3.3 参与互动性原则

艺术与乡村融洽发展,需要和村民共同协作商议,这也是艺术乡村建设活动能否成功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艺术乡村建设需要村民与艺术家采取联合开发机制,村民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能增加他们的乡村认同感与归属感。村民也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站在自身角度提出相应的意见,弥补艺术家所欠缺的乡村本土感受。

4.1 打造超级IP,优化新型产业空间

“内容的挖掘、产业的孵化和运营的变现”是IP 的三大维度。通过“占位、故事、形象、营销、产品、场景、变现”7 个环节实现超级IP 从零开始助力乡村文创(见图1)。乡村产业构建基础还可以围绕“文创、旅创、农创”进行充分融合规划,结合在地乡村的实际情况,让“三创”成为乡村产业的新型产业空间。通过设计师、艺术家的介入,学习传统技艺并探索新理念与新设计活化传统民间艺术。推动日常生活用品向传统手工艺品、衍生纪念品辐射,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改造升级,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乡村旅游市场发展与产业融合,从而提升乡村的产业经济发展。

4.2 尊重传统文化,弘扬民间优秀技艺

当下的乡村文化处于文化并存状态,需要在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优化现存文化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主体思路。传统文化是乡愁的载体,更是乡村历史中人类智慧、情感、文化、技艺的结晶,对于优秀的民间技艺需要利用现代艺术思路凝练精华和保护传承,为其留续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初载体,利用现代艺术优势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升级。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设乡村艺术装置

公共艺术装置以简洁、形象的艺术语言概括乡村社区的文化内涵,在艺术介入乡村规划中,公共艺术装置的设计应考虑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将艺术美融于乡村的自然美景中。同时,公共艺术装置的题材应反映村民生活状态、民俗风貌、乡土特色等内容,充分体现场所特质,注重视觉美感和装饰性,营造乡村惬意的生活环境与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4.4 提升农宅品质,营造艺术氛围

通过文化艺术的介入为宜居乡村的建设提供助力,让每个村民能够真正融入到乡村艺术生活的氛围感中,通过现代文化手段、艺术方式等来有效实现艺术符号资源价值转化。以轻质化的乡村场域艺术创作,对外塑造艺术气息浓郁的文化新村形象,包括乡村墙体美化,乡村农宅修复提升等,利用艺术的形式对不同的空间进行设计提升。

5.1 万盛经开区丛林镇绿水村文化艺术发展现状

丛林镇绿水村有着精确的乡村定位,以健全治理机制为根本,壮大食用菌产业为核心,发展旅游产业,建成有蘑菇主题的亲子乐园,是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但是通过“十校结百村,艺术美乡村”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到,绿水村品牌知名度不高,乡村景观缺乏系统规划,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不足,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设计感。

5.2 设计内容

5.2.1 绿水村LOGO 方案设计。以绿水村中的“特色菌菇、梯田景观、宏伟山脉、东升旭日”为标志基础设计元素,菌菇与旭日代表乡村菌菇产业特色以及乡村发展希望,梯田与山脉展现乡村的美丽乡景以及农田野趣,整体构思表现绿水村的田园风光、菌菇特色、农耕文化,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发展愿景(见图2)。

5.2.2 绿水村VI 方案设计。在绿水村的VI 方案设计当中同样参考标志的设计元素,通过乡村的自然田园美景以及特色产业文化为基本设计元素,绿色山脉与梯田展现绿水村的农趣美景,菌菇与红日寓意绿水村的产业发展与未来希望,整体方案突出生态理念、和谐理念同时突出表达绿水村的农耕文化、菌谷文化和田园风光。总体设计上从基础系统、办公应用系统、公关广告宣传系统和办公环境系统这四大类型出发,设计基础性质的识别元素,方便绿水村对外推广村落形象。

5.2.3 绿水村吉祥物IP 设计。该方案以绿水村的“菌菇、柑橘、茶叶、蜜桃、竹子”为基本设计元素。整体吉祥物形象以当地特色的菌菇形象为主,在此基础上,菌菇的外形进行了卡通形象的加工,使得菌菇的形象更加可爱,能受到村民或消费群众的喜爱(见图3)。3 个吉祥物形象寓意着绿水村在文化振兴乡村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发展特色文创产业,寄托对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5.2.4 绿水村艺术装置方案提升。创作蘑菇线条雕塑,呼应乡村特有的菌菇文化,结合绿水村的“蘑菇”元素,搭配橙色与绿色等色彩进行调和,使得整个装置鲜亮,富有标志性,整个装置放置在入口处,具有强烈的艺术性以及视觉识别性。结合绿水村当地特有的蘑菇文化、井文化,实现用艺术介入达到乡村文化植入的目的。

5.2.5 绿水村艺术墙绘。美化乡村外墙,提升乡村景观环境。前期创作以贴合乡村风貌的插画艺术作品为主,后期使用丙烯、喷枪、画笔等工具将插画设计稿应用到乡村墙面的美化上,色调贴合乡村固有色彩,画面丰富生动,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5.2.6 绿水村文创产品设计。利用绿水村后期开发出的各类吉祥物形象、村落标志、乡村风貌剪纸、创意插画等,对生活随行、创意邮品、办公用品、家居装饰4 个大的方面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乡村文创产品符合产品定位,并结合绿水村自身的梯田风光、菌菇文化使得这些文创产品更加具有独特性以及艺术感。

在新时代的乡村建设当中,需要理清艺术与乡村之间的逻辑建设思路,深入走访乡村,厘清村民的主体意愿和建设导向,按照实际情况一村一策,合理规划乡村发展思路,以艺术为媒介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艺术乡建也具有着重要的示范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菌菇绿水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赶着青山和绿水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2年3期)2022-06-14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06-01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雷锋(2022年2期)2022-04-12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韦禾菌菇飘香 健康美味护航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青山绿水幸福长东方少年·布老虎画刊(2021年8期)2021-08-23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青荷盖绿水 芙蓉披红鲜 历代文学作品中的荷花紫禁城(2020年6期)2020-07-24

推荐访问:艺术设计 振兴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