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探究

杨梦婷,李大伟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非物质文化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以技艺、场所、事物作为载体,展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成就。近年来,以文化遗产作为创作题材的创意设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丰盈的物质生活提升了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能力,人们对于文化的渴望和消费与日俱增,文化创意相关产品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文创产业对文脉传承、美育、文化交流、旅游产业等领域的助推作用,使其成为人们青睐的消费领域。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大量文创产品随之涌入市场,然而观其现状,文创设计手法却表现出愈加明显的模式化态势,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尤其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开发设计实践当中,常出现对传统视觉语言浅显的再现及拼凑、功能与形式的生硬融合、对传统符号的复制粘贴等现象,过于强调历史与文脉,却忽视了产品的创意性。调查表明,市场上大部分文创产品过于强调设计对象外在的视觉元素,尤其在文化遗产再开发的设计实践中,生硬挪用传统符号及视觉语言,缺乏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深度挖掘,使文化创意产品显现出重“文”轻“创”的窘态。因此,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美术亟待以新的形式来适应当下人们的精神追求。

为提高文创产品的创意性及创新性,本文基于设计学科,以独特及创新的视角展开对嘉兴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演绎,以多个案例来论证和阐述如何进行相关设计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学习、文献查阅、研习等方法建立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强调创意及创新的重要性,进而展开满足当下审美及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设计。

基于以上背景,如何演绎出与现代语境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成为课题组的研究主题。课题组充分利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时代审美旨趣与主流文化,展开对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演绎。提出新的文创产品开发理念,致力于开发与当代主流文化、审美意趣相适配的文化性创意产品。

本项目基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嘉情禾韵又有时——艺术设计视角下嘉兴地区物质文化遗产的提炼及演绎》展开,项目组查阅嘉兴文化遗产名录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相关文创设计项目共计26个,整理设计素材和相关产业信息,梳理产业现状。经数据分析及调查发现,嘉兴文创产品具有较大市场,创意元素取材自江南风韵、水乡文化、蚕桑文化、民俗风情等众多领域,但表现内容单一,创新程度相对较低。如何将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演绎成为符合当代语境的创意产品,是设计工作者及相关从业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项目组通过对嘉兴地区文化遗产的提炼及演绎,开展了关于滚灯、蚕猫等民间文化的设计实践,并申请相关专利及实施项目方案。

文创产品开发的关键点并非文化元素本身决定,而是通过形、色、质等要素将创意点表现出来,以及通过文化性与产品联结,表现出“创”的层面是文创产品成功的核心点。项目组构建了以要素提炼+社会语境分析为基础,以语义+符号+形式为实践的演绎研究路径,以期能够创造出融合创新性、文化性、审美性等特征的产品(见图1)。

图1 演绎研究路径

3.1 创作要素提炼

文化性是设计的重要表现层面,文化要素的提炼对其现代化演绎具有重要意义,以非物质层面及物质层面共同构成。物质层面的视觉元素是文化遗产的展现形式,是辨识不同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特征,包括色彩、形态、材质等方面。色彩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蒙德里安的“风格派”绘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作品的色彩,都是其艺术风格最为直接的表现;
形态也是文化遗产的外在具体传达,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独具特色的形态呈现作为表现载体。色彩、形态、材质都是物质遗产的外在显现,而文化性则是其内涵的表达。文化内涵影响着产品的深度,优秀的文创产品设计是基于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仅仅聚焦于对外在视觉元素的表达,无益于体现文创产品的深度。文化内涵不仅包括民俗礼仪和人文风貌,同时具有情感寓意。以海盐滚灯为例,作为劳动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竞技舞蹈和表演形式,既有南方地区典型的婉约小巧,又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寄情于舞;
秀洲农民画也表现出劳作、纺织等民俗文化。

因此,项目组强调以文化为导向的要素提炼,在设计过程中深挖每一个文化遗产的内核,以文化性、内涵性、精神性为创作目标导向。例如,在对嘉兴余新蚕猫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项目组锚定蚕猫“恫吓老鼠,防止鼠患”的作用,将猫对鼠的天然压制关系视为内核,结合网络文化及网络用语进行表情包的创作(图2)。在此基础上再赋予蚕猫外在形态、色彩、纹饰等特征,保留其传统气质。

图2 蚕猫搞怪表情

对于文化遗产的再创作,在提炼表象视觉元素的同时,更需注重内在要素。只有对其精神性要素进行适当的提炼,才能实践具有内涵的文创设计。

3.2 社会语境分析

审美旨趣随时代发展而改变,审美规律也一直处于游移变化的状态。当代信息社会的主流审美以多元、交融为主要特征之一,呈现扁平化、多样化、去中心化、信息化的趋势,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审美内涵。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下,抛却繁杂的装饰和写实,解构、中性的审美旨趣成为主流。同时,技术也是影响审美的重要因素,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任何艺术都包含着技术。信息时代技术的价值尤为凸显,无论是AI技术亦或生成技术,都展现出独特的科技美学。技术的适当运用不仅可增强视觉冲击,更能体现其产品的时代语义[2]。将技术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中,是文化遗产当代演绎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了解社会语境对于文创产品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这显示出社会背景、主流文化、技术手段等要素对设计实践的重要影响。

海盐滚灯作为一种表演祭祀的舞蹈,将灯滚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图3为例,项目组着重提取滚灯滚动的动态效果,以传统形象为依托,对海盐滚灯的造型和功能进行新的延续和创新。该方案中外部大圆被设计为螺旋上升的灯管,运用磁悬浮将灯芯悬于外部大圆的中心,磁悬浮灯芯保持转动表现海盐滚灯舞蹈“滚动”的主要特征。台灯底座设置触控按键,既保证底座视觉上的一体化,又简单高效地实现对台灯的操控。该方案以简约的造型及技术要素,不仅体现出当代社会语境下的审美旨趣,同时呼应了滚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将科技性、文化性、趣味性进行了有效融合。

图3 3D动态滚灯渲染图

3.3 设计实践

将提炼要素及社会语境通过专业手段转化为设计实践,是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关乎到文创产品的创意性、艺术性和人文性。语义是一件文创产品艺术内涵的体现,通常藉由产品的形态、材质等外显因素体现,项目组首先考虑到产品的语义与符号层面,避免产品使用不恰当的文化元素。同时也拒绝生搬硬套的元素嫁接,尤其体现在视觉符号层面:项目组刻意规避了对纹饰、形态等视觉符号的直接应用,转而以更为契合当下审美的形式语言来进行展现。形式感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文化性或精神性的内涵都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语言来展现,因此创作者的美学和专业素养便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材料、工艺以及技术手段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的来说,文化创意产品不仅仅要内含文化价值,同时必须要体现创意价值。将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要素经过挖掘提炼,结合当下的社会语境,给予适合的语义、技术手段、工艺等要素,才能创造出具有深度的文化创意产品。

4.1 基于海盐滚灯的产品设计

海盐滚灯起源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古时海盐地理位置濒海,海盐人为防海盗侵扰崇尚习武,进而使得海盗不敢贸然侵犯。人们以滚灯竞技比武彰显村坊实力——民间曾有抢滚灯竞技比武的习俗,夺到黑心灯的村坊被视为武艺高超、实力强大[3]。进入现代社会,习武耍灯的原始动力不复存在,滚灯老艺人逐渐减少。现滚灯演变为浙江民间在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一种竞技舞蹈,本质上属非物质文化遗产,滚灯本体被具象化为一种独特的物质形态。根据海盐滚灯的独特属性,项目组深度挖掘滚灯所承载的文化内核及精神内涵,在保留滚灯基本的嵌套结构上,最大化将其非物质层面元素进行设计实践。

在案例一中,项目组基于滚灯的历史及内涵,提取力量感和黑心灯两个重点,把握传统民间技艺的符号与形制展开创意设计。以海盐滚灯嵌套式的传统形象造型为依托,对海盐滚灯的造型和功能进行了延续和创新,使其兼具实用性、功能性和美观性[4]。为更直观的体现海盐滚灯表现的力量感,将原本的大圆套小圆改成更具力量和现代感的多边体套小圆的结构,将整体设计成为台灯的形式赋予其新的实用性功能(图4)。该方案中透明材质的几何体为主体,表面由极具现代感的黑色金属几何线条交错构成,增强对力量感的强调。金属条将内部悬浮球散发出来的光分解成曲折的光束,营造一种奇特的神秘感和科技感[5]。

图4 几何形滚灯3D渲染图

案例二基于海盐滚灯的另一个精神内涵:劳动人民期望以其抵御凶猛的海潮,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据分析,当前大量文创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创意设计仅停留在表象的视觉元素之上,随着人们审美提升及市场扩大,打破外在视觉元素的窠臼,对其再演绎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方案围绕海盐滚灯的精神价值展开,将滚灯的视觉化赋予听觉化功能,以传达其精神性和非物质层面要素,使之既保留了传统文脉,又体现出现代感及科技感。在深度挖掘海盐滚灯的文化内涵后,基于借滚灯抵御风暴大潮的祈愿,依据当地居民曾利用毛竹笼和石块来抵御风暴大潮的传说,设计出“平风滚灯”。该创意突破性的运用声音来表现海盐滚灯的精神内核,以不断滚动的砂球和滚动时发出的声音来模拟静静的海浪声(图5)。通过白噪音的形式帮助人们安心睡眠。同时表现出风平浪静,以及滚灯对于防止海患的作用,表达当地人民对安稳生活的殷切向往。平风滚灯将柔和的海浪声作为滚灯的现代化演绎重点,暗示着美好愿景的实现,用更加现代化的方式再演绎,以重构、组合、夸张等多维度的具象表现方法对其做出改变,以适应现代审美潮流,实现其美学价值和市场价值。

图5 听觉化滚灯3D渲染图

4.2 基于海宁皮影戏的产品应用

海宁皮影作为嘉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剪纸艺术塑造趣味的人物造型和富有特色的海宁腔深受农村观众的喜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为了使海宁皮影能够延续历史文脉,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中,项目组利用动作捕捉和交互技术来实现皮影戏的当代演绎,将新技术注入到传统艺术之中。该方案通过特定设备将观者的动作捕捉下来,通过交互设备[6]将动作赋予剪纸人物之上,实现观众与剪纸人物之间的联动。参与者与海宁皮影戏之间产生紧密结合的互动效果,达到影与图像互动的效果。技术的赋能使得皮影不仅限于观看,更体现了参与性和趣味性(图6)。

图6 皮影交互效果图

文创产业争相发展,导致大量文创产品流入市场,设计质量必然良莠不齐,然而创造具有创意理念及深度内涵的产品并非易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演绎路径,无疑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进行提炼并辅以社会语境的分析[7],用专业手段将二者融合并辅以语义与符号特征,是较为有效的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海盐项目组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华人时刊(2022年5期)2022-06-05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疯狂英语·读写版(2021年5期)2021-06-15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Reproduction(2021年2期)2021-04-01《岁寒三友文创海报》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不落灰”的文创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铧芯文创锦绣·上旬刊(2019年7期)2019-10-21海盐可可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24期)2019-08-15福盐,海盐中的贵族现代青年·精英版(2017年10期)2017-11-10

推荐访问:嘉兴 产品开发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