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武奕廷(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农业中小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最大的痛点就是融资问题,供应链诞生之初,就把农业与金融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能为农资采购、设备租赁、种养加工等各个环节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资金支持,为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创建与运转提供支持。2018年4月,商务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提出:“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相关企业等开展合作,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发挥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提供安全通道,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成本相对较低、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推动政府、银行与核心企业加强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加强供应链金融监管,打击融资性贸易、恶意重复抵质押、恶意转让质物等违法行为,建立失信企业惩戒机制,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规范运行,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其中,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也成为新形势下农业中小企业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供应链金融(英文Supply Chain Finance,缩写SCF),就是银行把企业当成管理核心,对该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物流、资金流进行统筹管理,使企业可能会遇到的不可控风险得到及时转化,从整体上提高供应链企业的风险可控性,在企业日常运营中及时获取详实信息,在信息的支撑下尽最大努力控制风险。供应链金融在农业范畴的发展,能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小企业、个体农户遇到的资金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之中,龙头企业以自身的良好信用作为担保,以封闭式的方式为处于其供应链各个节点中的中小农业企业客户提供授信管理活动,提升商业银行对中小农业企业客户的信用评级,避免遭受到严重的信用风险,使银行利润与中小农业企业客户的融资可得性得以增加。

农业供应链金融不仅能为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提供新思路,同时也能达到开拓业务的目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涉及的客户数量比较多,大量客户构建起较长的资金链条,需要协调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这要商业银行采用整体化、协同化的方式对资金安全、信用程度等进行管控。农业供应链之中的各个成员应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授信闭环,从原料采购与生产到生产加工的进行,再到销售产品,每个环节都要顾及,商业银行以不同类型的融资主体为核心,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整合到一起。

(一)供应链成员的道德风险

在农业供应链中起到枢纽作用的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策略对整个供应链资金流量起到主导作用。若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与个体农户采取互利共赢的经营策略,使整个供应链资金平稳运行,则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可形成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局面。相反,若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在融资成本、经营规模两方面的优势,对上下游企业与分散于不同节点的农户利润进行挤压,整条供应链将失去稳定性,出现巨大动荡。伴随着龙头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或是在信贷方面遇到较大困难,供应链中客户不能及时还清贷款,龙头企业即使做出了担保也难以体现出价值,金融机构将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用风险,甚至进一步导致流动性风险。

(二)农业产业风险

从农业政策环境上看,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对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和推进有导向性作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直接影响了涉农金融系统的运营速度和稳定性。从农业产业运营上看,农户种植一般规模比较小,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台风等不可抗力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困扰,在畜牧业生产、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极易出现较大的波动,一旦这些情况发生,农户将无力还贷。农户获得贷款之后,会将资金用于种植与养殖两方面,这本身就属于弱质产业,在发展中不得不依赖于自然环境,如果把自然环境风险转化为信贷风险,农户违约发生率将持续增加,银行将出现大量坏账,甚至会对整个供应链造成不良影响,威胁到其稳定性。

(三)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

由于供应链中可能涉及中小企业、个体农户数量多、分布零星,而中小微企业等无法提供透明而规范的报表,使金融机构无法切实了解其生产与财务状况,甚至即使投入较高的信息成本也不能把握住真实情况,会出现信息资料不全、难以辨别真伪的情况。而信息不对称将会使金融机构无法随时对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物流、资金流进行统筹管理,监测不到企业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风险,导致企业及金融机构同时遭受损失。

(四)金融机构自身的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以较快速度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供应链上下游生产规模实现了快速扩张,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与时俱进。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供应链金融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结构,参与的中小企业、个体农户数量持续增加,但绝大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都比较弱,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错误,使金融机构员工在相关业务处理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面临较大的操作风险。尽管金融机构能加大对物流与资金流的控制力度,但仍有许多不能照顾到的操作风险细节会造成损失。

(一)综合考虑农业供应链参与主体多样化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途径控制信用风险

农业供应链参与主体较多,契约设计极其复杂,为信用风险的发生埋下伏笔。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内容:一要加强信用建设,打造良好的信用生态系统,以这种方式督促所有参与者恪守合同条款。二要拓宽涉农保险业务覆盖面,引入农业保险机构,为参与者解除后顾之忧做好准备。三要增强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农业供应链中的成员要紧密联系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培养大量农技人才,让更多农业生产者具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农业保险机制的辅助下避免由不可抗力造成损失,使参与者的还款能力有所增强。四要得到农业政策的支持,在政策引领下对生产活动进行组织,在政策导向下组织生产活动,而且要把握住政策发展方向对生产活动进行调整,使产品价格能更好地适应政策变化,增强还款能力。五要形成稳定而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信息共享、监督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

(二)加强金融机构工作队伍建设,避免因操作风险引发供应链金融风险

一要对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设定合理流程,对每一项业务开展中的权利与义务做出规定,增强业务操作效率。二要对员工业务操作进行培训,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复杂的流程开展,信贷人员除了要掌握丰富的金融知识外,还要对农业行业的发展情况有足够的了解,要具备系统把握整条供应链运行特征的能力,也需要了解龙头企业的具体情况。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银行要把参与农业供应链业务的所有人员纳入培训范围之内,也要参照业务特征把农业供应链中的业务进行类型划分,打造高水平的服务团队。在这一过程中,也要为信息平台建设投入更多资源,使所有银行员工都能使用农业供应链运行中生成的数据信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准确决策。三要强化监督考核并打造层次化监督体系,提高操作人员执行效率,消除操作风险。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升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使之发生了巨大改变。为此,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降低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成为可行之策。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基于金融大数据技术构建起完善的征信机制。政府层面要在形成征信机制过程中进行指导,把所有参与农业供应链中的主体联结到一起,构建庞大的客户信息网络,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政府要关注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经营情况,对其是否具有协调性做出判断,增强融资资金的封闭性、自偿性,使农业供应链的经营效率有所提高,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成员信息,提高信用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基于网络技术构建起完善的考核机制,实现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以综合化的手段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管理,使所有业务人员的操作都能体现出规范性,最大化消除操作风险。三是,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的合理性。例如,对每一项服务过程中牵涉到的权利与义务做出规定,确保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农业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解决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则是关系到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问题是影响农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对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通过采取有效途径控制信用风险;
第二,加强金融机构工作队伍建设,避免出现操作风险;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只有为农业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金融,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农业中小企业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农户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金融风险状态扫描银行家(2021年8期)2021-09-06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科学与财富(2021年36期)2021-05-10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进出口经理人(2021年8期)2021-02-12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大社会(2020年3期)2020-07-14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推荐访问:供应链 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