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三重维度

杨 睿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北京 100071)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和总结党的历史必然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是正确党史观的哲学基础。正确的党史观是唯物史观在研究党史中的应用。只有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从这三重维度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增强历史自觉。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唯物史观在对社会历史考察时,从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出发,来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动因,揭示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

1.把人物、事件和问题还原到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和考察。我们看待党史中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也要从背后找到社会存在的原因,坚持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和总结。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提出,研究中共党史要“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因此,我们看待党的百年历史也要把人物、事件和问题还原到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和考察。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2. 合理划分历史时期,科学评价阶段特点,动态分析党的历史全景。历史是具体的阶段性的演进,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合理划分历史时期、科学评价每个时期的阶段特点、动态描绘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总结好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前提和基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决议》用历史分期的研究方法把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还原到其所处的历史时空,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分别面临的主要任务、取得的重大成就、产生的重要意义。这些总结和概括尊重历史事实,以客观的评价和动态的分析,全方位地呈现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图景,系统地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3.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探寻坚定历史自信的实践依据。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不同,《决议》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百年恢宏壮丽的奋斗历程时,每总结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成就后,都用一个“庄严宣告”阐述党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向全社会亮出党百年奋斗的优异成绩单。同时,《决议》特别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用较大篇幅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这些论断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士气,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向党内外、国内外展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们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就要从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党的历史,就要树立大历史观,坚持用客观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把历史事件、人物和过程放到历史的大趋势和发展的大方向上进行考察,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科学的历史结论。

1.在历史大趋势中把握党百年奋斗的主题。纵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史、中国近代180多年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以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赢得人民信任、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在坚持初心使命上矢志不渝、坚定如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一主题,百年来党带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2.在时代大潮中看清党史发展的主流本质。观看主流和大势,就是认清历史事件主要的、本质的方面。坚持唯物史观,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党的历史,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既不能因为成就巨大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局部失误和暂时曲折而否定整体成就。我们要认识到,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过程异常艰辛,既是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一百年,也是乘风破浪创造辉煌的一百年;
党在百年征程中,既取得过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也犯过严重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但是,从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上看,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史。这一点在《决议》对党的四个时期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得到充分揭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昭示着党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3.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坚持唯物史观,用客观全面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还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进行虚构、重构、曲解和丑化。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思潮,其目的并不是真正为探寻历史真相和历史规律去研究历史,而是要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考察历史的方法违背了唯物史观,通常将历史归结为个人主观活动的结果,伪造史实、滥用材料,割裂历史语境进行断章取义,混淆历史主流和支流,片面夸大挫折和失误,以偏概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其分析方法是片面的,其历史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想怎样书写就能够怎样书写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让历史事实说话,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用党百年磅礴壮阔的历史主流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旁门左道进行最有力的回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学习总结党的历史,必须把过去发生的事和未来要做的事联系起来考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党史,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历史大潮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自觉运用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立足现实谋划未来。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不仅关系到如何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而且关系到党如何立足现实、擘画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总结经验,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分析。不这样的话,思想统一不起来,认识统一不起来。总结历史经验统一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团结一致向前看。”《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唯物史观认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决议》从历史规律性和历史主动性统一的高度,深刻总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教育引导全党抓住历史机遇,风雨无阻向前进,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更加伟大的事业。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只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自觉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立足于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发展大势,自觉定位历史责任,自主谋划历史宏图,主动担当自己的历史使命,就能抓住历史变革的机遇,掌握历史主动,促进社会进步。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把党的伟大成就当作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依据,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洞察历史规律的思想武器,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贯通把握历史、现在、未来,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意气风发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魄力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以超凡的历史智慧和高度的历史自觉书写新的历史。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历史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青年文学家(2016年29期)2016-11-23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历史上的九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9期)2015-09-22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

推荐访问:唯物史观 视域 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