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丽水进路*

郑海友,朱琳璐

(1.丽水学院;
2.丽水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省丽水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先后八次深入丽水大地,针对丽水地域特征和发展实际,每次都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只要你们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2006年7月,他第七次调研时特别嘱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①转引自邓崴、施晓义、项捷等《秀山丽水正青春》,具体参见:《浙江日报》(2017年5月29日)。。多年来,丽水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积极开拓“两山”转化通道,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为“两山”转化实践的先行者与示范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针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发展不可持续并最终引发生态危机这一难题而提出的思想理念,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性。这一理念的思想意涵十分丰富,但其核心要义则是把优质生态环境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或精神文化价值,从而使两者统一于满足人们不断丰富的多层次物质文化需求。因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主旨是创造出多样化优质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产品的多维价值转化,或者可以大致概括为“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1]。

其一,经济生态化。所谓经济生态化,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置条件,摒弃传统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由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由线性发展向循环发展转型,由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转型。经济生态化的实质是扬弃资源环境损耗度高的经济形式,运用先进科技、文化、制度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从而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生态化并非是要放弃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求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经济生态化包括生产的生态化和消费的生态化两个方面。生产的生态化要求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建设生态产业经济体系,而消费的生态化则要求摒弃虚假消费、奢侈消费、一次性消费等,倡导理性消费、节约型消费和环保型消费等。

其二,生态经济化。所谓生态经济化,是将生态环境资源、气候资源、自然资源等作为有限的资源,以经济价值形式予以量化和定价,使之以合乎生态、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效益的形式转化为物质财富。生态经济化的出发点是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性利用,途径是实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向生产要素转化,激活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目标则是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展开的对象性存在,人开展实践活动创造的任何物质财富(经济价值)都离不开自然。从经济活动本身来说,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也为生态的经济化提供了理论上的合理性。然而,传统的经济活动将生态环境资源、气候资源、自然资源等视为无限的、廉价的、免费的产品肆意消耗与使用,采取的是外部不经济的发展方式,这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因而,廉价使用自然资源和免费使用生态环境资源、气候资源,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在逻辑上是相悖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具有现实的不合理性。此外,传统的外部不经济发展行为,还损害了其他人的生态利益,特别是对于拥有良好自然禀赋、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往往是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非正义性。因此,以经济形式给生态环境资源定价,采取有偿使用的方式,走生态经济化道路,具有合理性与正义性,而这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条直接的、重要的途径。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在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内容上具有部分重叠性,而在路径实施上具有明显差异性。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核心要义。多年来,丽水市坚定不移走“两山”转化道路,把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作为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并将其列为丽水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丽水山清水秀,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习近平总书记赞其为“秀山丽水、天生丽质”①转引自邓崴、施晓义、项捷等《秀山丽水正青春》,具体参见:《浙江日报》(2017年5月29日)。。相应地,立足于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实现优质生态产品价值,是丽水市必须面对的一大历史任务。历届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坚守绿水青山的同时,努力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丽水样本,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优等生。[2-3]

其一,坚守绿水青山,打造“美丽浙江”大花园的核心区。首先,统一科学认识,确立生态立市、富市、强市的发展战略。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丽水调研时指出,一定要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放眼长远,不能丢掉生态优势。此后,丽水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生态是最大优势,牢牢坚持绿色发展战略。2003年推出“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2020年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等贯穿到丽水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整个制定过程,真正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

其次,恪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原则,大力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在工业方面,淘汰了数千家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在浙江省率先推出《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制度》,坚持走绿色化的生态工业发展道路;
在农业方面,淘汰资源环境代价高的农业生产形式,立足山区特色,坚持走精品化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在服务业方面,充分运用当地生态优势,坚持走现代化的生态服务业发展道路。

再次,努力打造生态环境智治模式,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丽水市运用卫星遥感系统、“花园云”平台、网格化管理技术等,初步打造了“天眼守望”“地眼监控”“人眼监督”的立体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智治网络,确保生态环境污染行为无所遁形、生态环境异动信息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危机干预及时到位。正是这种对绿水青山的坚守,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经连续17年位居浙江第一,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十,水环境多项水质指标达标率为100%,成功打响了“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养生福地”的城市金名片,当之无愧地成为“美丽浙江”大花园的核心区。

其二,促进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大花园里捧出“金饭碗”。丽水市作为“美丽浙江”大花园的最美核心区,具有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是推进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和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丽水市在促进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不少创新性成果。

首先,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持续转化、长效转化、稳定转化的重要保障。多年来,丽水市在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机制工作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并于2018年4月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点赞。[4]2018年7月,为了进一步深化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讲好绿色发展的丽水故事,丽水市与浙江省发改委、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际研讨会。2019年1月,丽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开始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与探索。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丽水市于2020年底升格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

其次,创建生态产品价值量化体系。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以经济形式量化“绿水青山”的价值、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现实统一或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仍是一项有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此,丽水市政府通过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丽水学院等机构合作,推出了适合地方实际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和生态产品价值总值(GEP)核算体系。

再次,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市场化运作是践行“两山”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方式。事实证明,要想更好地激发生态产品交易活力、增强生态产品竞争力、优化生态产品质量、提高生态产品生产动力,就必须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丽水市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到华东地区、长三角地区、浙江省等区域用能权、排污权交易的市场体系建设,参与到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制度建设和生态产品政府采购机制建设等,不断建立健全丽水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交易制度、交易机制,从而为“绿水青山”通过市场化途径转化为“金山银山”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提高效度。

最后,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既要守住“绿水青山”,又要创造“金山银山”,这就需要不断拓宽视野、创新思路,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丽水市围绕着建设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科学谋划,积极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平台;
利用先进科技和数字化技术打造山区特色品牌,不断优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的发展;
积极推出“生态贷”“GEP贷”等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型产品,为生产生态产品增量提质;
创新建立“生态飞地”“科创飞地”“产业飞地”“世外桃源型科研飞地”等异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把丽水的好山好水好景致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近年来,丽水市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过程中,以走在前列、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解决了许多前进道路上的现实难题,形成了一些可供其他地区参鉴复制的做法经验。具体地说,它们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理念”“促进两大融合”“用好三把钥匙”和“实现三个转化”[5]。

其一,坚持一个理念,也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丽水市的自然禀赋非常优越,拥有江浙第一高峰,森林覆盖率高达81.7%,是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和福安江的源头,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长期以来,作为浙江省的欠发达山区,如何用好绿水青山这一宝贵资源,实现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是丽水市委、市政府艰苦探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丽水的发展实践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丽水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正是多年来的坚持不懈,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丽水市走出了一条GDP与GEP共进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

其二,促进两大融合,也就是红绿融合与文旅融合。丽水市在践行“两山”理念过程中,充分运用地方文化资源,致力于区域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的融合式高质量绿色发展。一方面是红绿融合式发展。丽水市属于浙西南革命老区,下辖的九个县(市、区)均为革命老根据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丽水充分运用这一宝贵资源,在全国率先提出“红绿”融合发展思路,为全国革命老区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提供了样板示范。另一方面是文旅融合式发展。丽水市依托自身的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发掘下属9个县市区的文化特色、地域特点,采取了大景区发展策略和产业融合式发展策略,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发展,打造出了“丽水山居”“丽水山耕”等精品项目。

其三,推动三个转化,即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金融资本、富民资本转化。丽水市积极拓展发展思路,引入多种政策举措,盘活了区域生态环境资源。首先,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丽水通过制度设计和科技手段运用,对林权、河权等生态资源进行确权,明晰主体权利义务,划清了生态资源的使用界限。权利主体利用所获生态资源权,通过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或市场交易等方式创造利润,从而使生态资源不断转化为生态资本。其次,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金融资本。丽水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于2016年成为全国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通过GEP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农地抵押贷款和生态信用贷款等绿色信贷方式,将生态资源不断转化为金融资本,为农民解决了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再次,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丽水坚持生态惠民政策,不断优化公共生态资源,推动生态农业、农家乐、民宿产业、生态旅游业等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四,用好三把“金钥匙”,即跨山统筹、创新引领与问海借力。丽水市地貌以“山”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要想立足山区特征,发挥生态优势,做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文章,就必须找到解决现实困难与问题的钥匙。首先,针对丽水地广人稀、生产力“散”、聚合力弱的问题进行跨山统筹。所谓跨山统筹,就是运用总体性的思维方式,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布局等方面,促进生产力的聚合,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区域竞争力。其次,针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创新引领。通过科技、制度、管理创新等方式,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再次,针对丽水山区不是沿海城市,相对其他地区较为闭塞、开放发展不够等问题,问海借力。丽水利用山海协作工程搭建的平台,凭借自身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借力沿海发达城市走出山区、走向海外。问海借力的方法,可以有效助推丽水以更开放的形式打造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的“两山”转化平台和转化通道,比如近年来打造的县域“飞地消困”“飞地消薄”等项目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其他地区的可复制样本。

猜你喜欢 丽水市丽水银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云南画报(2022年3期)2022-04-19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文萃报·周二版(2021年31期)2021-09-13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21年6期)2021-07-25丽水发现新物种学苑创造·A版(2021年5期)2021-06-28丽水古堰画乡文化交流(2019年10期)2019-11-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峡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爸爸的爱作文大王·低年级(2018年10期)2018-12-06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当代贵州(2018年28期)2018-09-19瓯江丽水焦点(2017年3期)2017-04-10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14年12期)2015-01-06

推荐访问:进路 丽水 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