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技术类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袁婷婷

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技术2.0的意见》。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并将2019年定为新文科建设启动年。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看,作为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回应,打破学科壁垒,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标。新闻传播学科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在新技术革命发展的今天,应该积极向其他学科、向技术进行开放。

对于新闻传播学科而言,技术课程的开设既是为了满足业界对技术和人才的需要,同时又是响应国家的号召,解决学科内卷化困境的一场对新闻传播学科和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深刻变革。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新闻传播学科想要适应时代发展变革的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需要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将技术课程引入其中。

(一)开设课程现状分析

通过对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级别为B级(不包括B-)及以上的24所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新闻传播技术类的相关课程进行考察,发现当前在这24所新闻传播学院中,共开设了498门技术型课程,既包含理论型课程,又包括实践型课程。其中,传统媒介类技术型课程182门,媒介融合类技术型课程135门,数据类课程67门,纯技术类课程114门(多媒体技术课程73门,新兴技术课程41门)。

从学科开设情况而言,技术类课程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数据应用类课程,二是数字媒体的相关知识,三是新闻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课程,四是理论型的技术知识介绍课程。

可见,目前技术类课程的开设已经涉及了新闻生产的全过程,从新闻来源、新闻生产、新闻传播与分发到最后的新闻呈现,但是综合来看目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关于技术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侧重在内容生产和内容呈现这两个方面。内容生产方面主要是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部分课程多为基础性的操作或者理论型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大致技术有一个初步了解。在内容呈现方面,主要是从涉及与视听传播有关的技术入手,探讨哪些技术能更有效地促进视听传播的呈现与发展,从而学习熟知这些技术。此外,硕士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任务存在显著差别。在硕士生阶段,相较于实践应用型,理论研究型的学习和教学占比更大,对实践应用型的技术类课程开设不多,技术实践型的课程主要开设在本科阶段。

从整体情况来看,各个新闻传播学院技术类课程开设具有多样性。为了应对技术类课程的开设需求,有些学院会直接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把技术类课程的开设融入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之中。同时技术类课程的设置也会依据各专业下分属性的不同,结合每个专业的自身特点对应开设。除以上开设方式,还有些学院会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实行“‘2+2’双培计划”等,即保持原有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课程体系不变,缩短教学时间,将四年改成两年,并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加入相应的技术类课程。此外技术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补充开设,例如采用“工作坊”“夏令营”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

(二)开设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学院都开设了涉及传播技术的课程,但是课程开设的程度和深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课程的开设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对技术的涉及还是处在表层阶段。因为目前技术课程的开设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技术到底应该摆在什么样的位置。

1.技术课程的设置问题。是教技术,还是教技术素养;
是教技术操作能力,还是教对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技术课程的开设,我们可以看到业界与学界的实际教学过程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学界总是落后于业界的发展和需要。但我们可以将主力放在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进行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教学,教给学生超越技术的规律性、知识性的东西,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逻辑思维能力。当其进入业界之后,能够在知识基础上继续发展,从而能很快地“上手”。此外,相比于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为重要。除了熟练运用多媒体新技术从事新闻制作的专业型人才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专业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还应培养学生在大数据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等。

2.技术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日新月异的技术更迭之间的关系问题。面对技术对新闻行业的冲击,目前学者们对此看法有三种,既有呈现技术乐观主义倾向的,也有技术悲观的,还有技术中立派。就目前的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而言,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技术乐观主义派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将其由过去的知识型培养转换为能力型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并结合新闻传播学的“新文科”属性,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需要重视职业知识体系和教育知识体系的合理搭配。将技术类课程的开设作为一个“引路人”,将学习的主动权放到学生手上,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面对技术对业界和学界的冲击,我们要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搞技术至上,通过研究转化为最新的知识,加强知识生产的能力,从而开设合适的技术类课程。

3.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结构合理化建构问题。技术课程的开展给新闻学、传播学的知识结构框架和新闻传播教育理论带来了冲击,然而随着技术的冲击,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知识理论也应适时地做出相应改变。新兴媒介技术对新闻传播学科来说,带来的是转型,转型的关键就是融合。回顾新闻传播学科融合的历程,新闻传播学科从最初层次的文理艺多学科交叉融合到重构教学体系,再到夯实新闻传播的同步实践教育体系,开设技术类的课程。新闻传播学院作为教育机构,基于对现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态势的判断,应该认识到学科转型一定是集成性、流动性、协作性的,知识结构合理化只有通过建立一个跨学界、跨学科、跨行业资源关联整合机制,才可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增质、增益,更好地促进技术类课程的开展。

除了以上问题,技术课程的开设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存在,例如教育资源应该如何分配,技术训练与理论学习应该如何分配等,关于技术课程体系的开展与设置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

(三)开设技术课程面临的挑战

1.学界与业界存在壁垒,缺乏实践平台和资金支持,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由于新闻传播学科的应用型学科特色,新闻传播专业强调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实践,带有明显的媒介机构需求导向。但是就现在的教学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传播学院仍然以普通的人文学科的模式来建设新闻传播学,除了少数资金力量雄厚,有经济支持的新闻传播学院,其实验室或者实践平台仅仅局限在采写编评的项目上,新技术的引入、普及以及应用都具有相应的难度,硬件设施与设备难以跟上时代的需要。即使能够拥有,但是对于学生的普及具有一定的难度,致使局限在少部分学生才能参与实践,难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技术实操的培训也难以开展。

2.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师资能力有限。目前,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一般主要是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毕业的老师,其对技术的应用和掌握能力也较为薄弱,能教技术的师资力量十分有限。一些新闻传播学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做出适当调整,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会选择具有计算机背景或技术背景的老师,但是具有此种背景的老师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有交叉学科的背景,专业知识和技术知识过硬,并且能够将二者融合教学,具有这种能力和背景的师资较为匮乏。

此外,新闻传播学院任职的部分老师是毕业之后直接去高校当老师,并没有去专业的媒体进行过实习或其从业时间较短,存在着实践能力不足,对行业的发展了解较为浅显的情况,这样也不利于技术教学或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技术的不断更迭演变和传媒业态不断转型导致的技术学习挑战。技术的不断更迭也为技术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技术的更迭和发展变化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传媒业态也会不断地受到挑战,进而会快速转型升级。在这样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选择什么样的技术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之中,技术课程体系的教学是否需随着业界的不断变化而进行升级更新,与此同时技术的变化升级对师资和教学体系的制定、配套提出进一步要求,届时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怎样进行合理化、及时性设置,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

(一)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

就目前的实施情况而言,技术课程的开设与普及具有一定的难度,各学院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教学。学院可以依据技术课程的不同难度,以选修或者课程包的形式集中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或者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技术课程有一个接受过程,又便于学院了解课程的开设效果和学生的掌握能力,得到及时反馈。通过这种授课形式,学院可以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资源成本来开展技术课程体系的实验课程,还可以进一步摸索技术课程开设的规律和方法。

除此之外,各学院还应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或提供更多的外出实习的机会。若由于经费限制等问题,可以在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相关的要求,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实习。只有真正地从个人内心意识到技术问题对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其更好发展。另外还可以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教学方式,借用互联网延展教学空间,从而拥有更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这种方式的应用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实务教学的交流量和互动量。

(二)整合资源,实行校内自建或校际合作

现如今,学科之间的界限已被打破,学科内容也逐渐呈现出相互融合和交叉的特点,很多学科出现了“知识越界”的现象。所以只培养掌握某一项专业能力的传统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面对现状,各学院应树立融合思维,整合校内已有的资源,打破专业壁垒,积极开展院间合作。发挥各个学院之间的优势,整合师资、设施等力量,通过双轨制教学或合作设系等方式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还可以开展校际合作,相关高校通过“结对共建”,开展协同合作。对此,各个新闻传播学院应做到因地制宜,立足于本校的办学资源和特色,结合自身学院的培养方案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拥有自身鲜明特色和已确定培养目标的院校,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深耕发展,将自身特色做大做强。没有自身特色的学院可以开辟特色,瞄准目前业界人才需求,全方位对接专业技能模块。例如就目前网络与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而言,业界急需但稀缺融合新闻生产、网络舆情监控与公共传播等专业型人才,但是目前国内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够与之对接。那么这些院校就可以设置对口专业课程与实践模块,力图在深厚的学科理论素养基础上延展出丰富且务实的专业应用技能。这样的话,根据每个院校专业设置的实际开设情况和自身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助于相关院校获得国家项目支持、社会资源支持和先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院校之间也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和共享,各相关院校可以进行合作或开设相应的线上课程,以云课程这种成本较低的方式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技术类课程的授课,从而解决师资、教学课程等问题。

(三)实行校媒合作,协同培养

目前随着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很多省市级媒体都在创建自己的融媒体中心,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拥有相应的技术设备。对此各个学院可以联系当地的相关媒体,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实行校媒合作,协同培养人才。鼓励学界老师和业界老师进行联动,共同备课、共同建设课程框架、共同填充和更新内容。促使媒体从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形成互补,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程开设的有效性和课程内容的有用性,进而促使技术课程的顺利开展。在校媒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制等有效形式保证媒体参与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常态化,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设备和师资的问题。此外各学院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联合多方资源,依托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的实习基地,广泛开拓互联网公司、新媒体公司等新兴组织的合作关系,联合外部力量打造一个跨学科背景的创业创新研究平台,组建深度合作和跨界的联合培养机制。在该机制下培养的学生可以无缝对接新媒体业界,与业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接轨。

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类课程已经纳入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体系之中,并且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应坚定维护自身学科的主体性地位和核心功能价值,在专业型课程和技术类课程方面坚持专业型课程为主、技术类课程为辅,把握好度,朝着应用型方向培养人才。当然,这些措施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高校,技术类课程的开展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才能真正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融合性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技术类传播学院课程体系 调查综艺报(2022年12期)2022-07-02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广西教育·A版(2022年3期)2022-04-12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刘建海标志设计作品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7期)2018-11-09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中技术类课程教学探讨魅力中国(2018年22期)2018-08-06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世界家苑(2018年7期)2018-07-28NP1连同NP2文教资料(2017年14期)2017-07-29调查综艺报(2017年4期)2017-03-29

推荐访问:路径 课程建设 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