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存问题及对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存问题及对策,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存问题及对策

 

 浅谈 小组合作学习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实践反思

 宁夏西吉县回民小学

 王志雄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自我县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教学实践以来,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这说明我县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了课堂。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正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才能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关键词:

 小组

 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我县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教学实践以来,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这说明我们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新的学习式引入课堂。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应运“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时,就可

 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说话声,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怎么。” “我认为怎么。”“我知道应该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而不是“我们小组”。其实这是一种无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 4 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要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这样的小组合作就完全是形式的。仔细反思我们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1 、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 学生参与不主动。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学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有的小组一看就知是在公开课、研讨课时临时凑合而成,缺乏必要的训练。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有些学生只顾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懂合作,甚至不愿合作,各做各的,各说各的,这样根本就

 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只是一个形式,根本不叫合作学习。

  2 2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选择不恰当。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1、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样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2、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3 3 、

 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在一些活动中,由于学生年龄小,不能从大局出发。再加上孩子自我约束意识弱等本身的性格特点,难免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出现争执,表现出各人争功的现象。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4 4 、在大班额中,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班额过大,空间资源明显不足,造成分组困难,过多的小组使教师不能很好的协调与

 管理,给学生的交流、资源共享与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5 5 、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否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将达不到好效果。很多时候,教师站在讲台上,让下面学生开展学习与讨论,在看似热闹的场景中,实质上学生有没有开展有效性的学习活动,上面讲台上的老师是不知道的。

 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建立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

 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 4-6 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其次组内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主持人、记录员、

 发言人等。主持人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发言人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第三 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异质性混合小组为多。在组成小组成员时,一些学优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此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要激发其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学优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有可能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主宰着整个小组。为了不使学困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性。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第四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

 惯,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时间,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有疑问时,及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大胆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整他人的观点;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的发言要点;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第五、教师要提高自己合作学习组织的技能技巧。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如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合作学习中,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

 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足为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才能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参考文献: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中加西部教育专家组编写 《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作者简介:王志雄,现在宁夏西吉县回民小学任教,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市县级骨干教师,自治区第二批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在《宁夏教育》、《小学教学研究》、《教师之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论文多次在全国及自治区竞赛中获奖。曾获“全国小语会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

 此文发表于《宁夏教育》2007 第 3 期

推荐访问:浅谈 对策 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