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记录[最终版]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3 周 星期 4

 游戏实录:

 早上游戏一开始,几个孩子快步奔向娃娃家,无论男孩女孩都争着要带妈妈的围兜,“我当妈妈”、……没有做到妈妈的的心尧(其实是男孩,他偏不要做爸爸)显得有些丧气,他来到图书架旁边,坐在沙发上翻了几下书又走开了,又来到建构区,小鞋一脱开始摆弄班级中的结构类积木,但没过多久他又出现在了乐乐家。正在娃娃家扮妈妈的乐瑶对他说:“你不是在这里玩的,你不能进来?”心尧回答说:“我是小客人呀。”乐瑶是个聪明的孩子,几次的娃娃家玩下来做客的情节她很熟悉,拉着心尧说要按门铃才能进来。我笑着过去和充当小客人和他们一起玩,帮助孩子展开招待小客人的游戏情节,起初妈妈和爸爸招待小客人都像模像样,但是身边的心尧开始蠢蠢欲动了,他想去自己烧饭自己玩做饭的游戏。之后就发生了和心尧和乐瑶挣抢玩具的一幕。

 分析与调整

 小班幼儿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的游戏还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时期;对模仿成人动作或玩具感兴趣,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喜欢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但游戏还局限于对家庭生活的机械模仿;虽有了初步的角色意识,但角色意识淡薄,角色间的语言交往少;能够模仿着一些简单的角色行为动作,但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情节简单,不够丰富。处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提供足够的平行类玩具,如厨房用具。在我们班我们已经开设了4个娃娃家,但孩子还会有挣抢玩具的情况。

 因此教师为孩子丰富生活经验,为游戏做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而幼儿在游戏时,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也是尤为重要的,我在孩子们游戏时并不想打扰到他们的游戏,因此我常以一个角色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去,这次是做了小客人。我想利用自己的游戏身份为孩子们丰富游戏情节,使得娃娃家中的孩子不仅仅在玩烧饭的游戏。但从实际情况看来,我们班的孩子还处于独自模仿成人动作和摆弄。对于交往显得兴趣平平。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4 周 星期 3

 游戏实录:

 最近两天冉冉很早就来园了,我主动过去问她今天想去哪个家玩,她走到谷谷家拿起小围兜想做妈妈,冉冉前几天再乐乐家做妈妈时她乐忠于煮面条,拿着我们剪好的丝线一碗一碗的煮着。今天的谷谷家我们用的是皱纸用剪刀剪面条,果不其然冉冉又想做面条啦,她拿起了剪面条的纸,开始剪了起来,她慢慢的剪着,一会儿剪歪了,一会儿剪断了,剪了许久才剪下了一根,就这样她又剪了第二根,同样剪了很长时间!刚要把第二根剪下的时候,有一点纸连在了一起,她想把它拽下来结果她用力一拽将纸整个拽断了!她噘起了小嘴,不再剪了,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事起来。

 分析与调整

 小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持久性差,常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放弃活动或对活动失去兴趣,有时是因为在活动中遇到认知、技能障碍,心理上受挫而放弃活动,有时则因为幼儿对某些新材料感到困惑时或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范围内已玩尽时,也容易失去活动兴趣,从而放弃活动。那这时我们的指导策略就是:对症下药,帮助幼儿扫清认知、技能障碍。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应深入幼儿的活动中,细心观察,判断幼儿的活动情况。当幼儿因为遇到认知障碍而停止活动时,教师应先分析其认知障碍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巧妙采用各种启发方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思维,克服困难,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扫清障碍,使活动得以延续。再冉冉剪面条这一案例上,我发现冉冉的技能障碍在于不能正确的使用剪刀,手眼协调一致性还较差,纸的长度对于其来说难度稍高,因此难以成型,于是,我走近她,说:“哎呀,我饿了我想吃面条了,你和我一起做好吗?(将纸的长度剪成一半)并进一步启发幼儿如何抓握剪刀。其尝试了一次,我在观察中发现,剪刀的正确姿势她基本掌握了,在手眼协调一致性上仍较差。但由于纸的长度的减半,其剪的难度也相应的降低了。冉冉一会儿的工夫就剪了一小碗,她还在兴致勃勃的剪着,之后给娃娃家中的爸爸、小客人、奶奶每人都煮上了一碗面条。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5 周 星期 3

 游戏实录:

 小班孩子入园将近一个月了,在户外运动时几个班级常会同时出现在大树底下休息,几个休息了会的孩子开始去玩扭扭车,有我们自己班的也有其他班级的孩子。虽然孩子们各自拥有一辆扭扭车玩,但是在车与车之间的碰撞中孩子们“啊,碰了!”、“哈哈哈”(然后用手触摸同伴的身体),在这种无意的语言和肢体接触中,幼儿之间渐渐熟悉起来,幼儿的交往能力在这些快乐的、轻松的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有的孩子投入了羡慕的眼光,我鼓励孩子们一起去玩,一辆扭扭车可以后面带一个小朋友。孩子们通常会找自己班级中的小朋友,然后坐在他的扭扭车上。鲜少有不同班级的一起乘了一起玩的。

 但是互相碰撞的过程中,他们的笑声和简单的话语,我发现他们开始交往起来。之后在路上看见都会互相很热情的打招呼:“他们是小2班的宝宝。”等等。

 分析与调整

 在户外活动时,往往会遇到几个小班的孩子同时在场地上玩,于是我们想到通过同龄不同班的孩子之间的活动来发展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小班的幼儿由刚入园时的毫无集体观念到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初步的集体的观念的形成,他们对同班的同伴会逐渐熟悉、亲近起来,同伴之间有了初步的交往。但是,对于同年龄、平行班的同伴由于接触的较少,幼儿往往会采取一些极为消极的交往策略。这时又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每个班的孩子们各占一方,各玩各的小器械,并且幼儿之间的交往仅限于自己班级的同伴。类似这样的平行班混班平行活动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7 周 星期 5

 游戏实录:

  一天自主性游戏快结束时,各个家都在收拾自己的玩具。谷谷家一会全家人都没影子了,我发现他们已经去了盥洗室洗手准备吃点心了。看着家里一片狼藉,书还在地上,各种各样的菜放在锅子里,餐具都没有规置好。桌布也没折好。“呀,谷谷家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他们家怎么这么乱呀?是小偷来偷过东西了吗?东西都乱七八糟?”我故意大声的说着,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注意,他们纷纷指着说谁谁是这里的妈妈或爸爸。“我们游戏结束要把玩具宝宝怎么样呢?”我接着询问孩子们,他们大声的说要整理好送回家。之后我耐心的等着他们吃好了点心,把谷谷家一家子人请了过来。4个人收拾开了,我不时的加入他们,让他们认知老师做的标记,看着标记把玩具送到该有的地方。

 分析与调整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特别对小班孩子来说,对于物品的正确使用、归类摆放是有一定困难的。就像上述案例中提到的:孩子们在游戏中把玩具乱丢乱放,结束时还忘记整理,就急冲冲的想去吃点心了。其实这个也是孩子在家的反映,家长在家包办的过多,孩子们也觉得大人收拾是理所应当的是。面对这样的行为,单靠教师呆板的说教时不够的。

 我觉得首先,可以用一些形象话的语言去提醒幼儿。其次,为了帮助幼儿学会归类摆放,养车有序收放的好习惯。在我们班我们为每个矮柜都做了相应的标识。但是在近期的游戏中发现,孩子们在整理物品时,常常忽视那些标识,想送到哪就哪。这可能也是我们老师不够重视,应该在平时更多的引导让孩子关注起来。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8 周 星期 5

 游戏实录:

  静雯每天都喜欢去做妈妈,而班级中女孩子少,每次她都能如愿。她带好小围兜开始做饭。她拿了面条煮了起来,再最后还加了个荷包蛋。前几天有孩子在乐乐家煮了鸡蛋面之后,这便成了流行。但是煮好了之后她拿了好多菜,一股脑的塞进了电饭锅开始烧了起来,连小笼包也一起放了进去。看到这一情景,我作为小客人去乐乐家做客了。

  “叮咚,叮咚。有人在家吗?有人在家吗?”我在门口重复的说着同一句话,家里的孩子笑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如何?“有人在家,快帮小客人开门哦,我脚都站酸了。”终于还是静雯妈妈帮我开门了。但是只有动作上的开门,没有语言上的打招呼。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害羞含糊其辞的各自和小客人打了招呼。之后我借着小客人想看看妈妈煮了什么好吃的给我们吃而走进厨房。“呀,小笼包怎么放在电饭锅里煮呢,妈妈会煮烂的。你家有蒸笼可以一个个排队放在这个里面蒸着吃。”静雯连忙把小笼包拿了出来。之后陆续帮着妈妈在煮着饭。

 分析与调整

 新小班孩子很喜欢玩角色游戏,和他们说角色游戏他们不是很理解。我们用了普通的说法“过家家”,他们看到教室里琳琅满目的玩具就开始有欲望摆弄和游戏。诸如看到锅子的玩具会想到烧饭,看到拖把会想到拖地。那么老师便一定是角色游戏环境的创建者,在角色游戏中老师更应该是一个观察者,在孩子们自由选择好游戏之后,发现“游离在外”的孩子要适当的介绍玩具给他们,引起他们的兴趣或是带着他们参加角色游戏。更深入的观察则是观察幼儿的动作、语言。小班孩子能和“玩具”做好交流我觉得已经是很不错了。如上述案例中的静雯,她做妈妈知道要烧饭,有了这一情节但是对于材料的摆弄她不知道该如何玩。这取决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游戏管则的建立。在以上两点孩子都缺乏的基础上,就会出现孩子乱玩的想象。所以在之后,我把自己的定位从观察者转为参与者。以小客人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引导静雯该如何游戏。这样既能发展娃娃家游戏情节,同时也没有打断幼儿的游戏状态。在参加进入游戏后,我不断的与静雯交流,用交流来解释她的行为,帮助她进一步理解生活,模仿成人的劳动。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语言的交流中逐渐了解到自己的角色身份,慢慢的明白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角色身份的关系。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9 周 星期 5

 游戏实录:

 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到了,有的孩子玩自己拿来的玩具,有的孩子在看书。但是没有书又没有玩具的把宝宝开始无所事事,我则有意坐在幼儿中间想看看有没有孩子主动亲近我找我来游戏,许思杰过来了“老师我没拿玩具,我也没有书”。“那我们来玩《金锁银锁》的游戏吧?”这个游戏是我们教给孩子的第一个民间游戏,我摊开手掌,向下平放,宝宝每人伸出一个食指,几个小小的食指顶在老师妈妈的大手掌底下,一起念儿歌:“金锁银锁,小手缩一缩。”念到最后一个“缩”字的时候,老师妈妈摊开的手掌突然握拳,尽量抓住宝宝的食指。如果宝宝迅速逃开,就胜利喽!如果宝宝的食指被抓住了,老师妈妈就要小小“惩罚”一下:捏捏他的小脸;拉拉他的小耳朵!我和思杰开心的玩了起来,吸引了其他孩子的注意,他们相继拥过来我一起玩,逃开的孩子带着胜利的笑容扑到我的怀里,“输”了的孩子摸摸自己的小脸或者小耳朵,也开心地笑着。之后我请孩子们自己找好朋友来玩《金锁银锁》的游戏。不一会教师里传出来一阵阵儿歌的清脆声音。

 分析与调整

 通过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们亲近老师,亲近同伴,喜欢上幼儿园。《金锁银锁》是一则很普通的民间游戏,游戏情节简单,游戏中的童谣短小精炼、琅琅上口,这样的游戏很适合新小班初期的孩子,孩子一学就会。在游戏中,孩子的手指贴近老师的手掌,“手指连心”老师的爱意在手掌间传送给孩子,“抓住喽!”大手和小手紧紧握在一起,捏捏脸蛋,拉拉耳朵的动作,使得老师和孩子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新小班的孩子面临的第二个考验是:与同伴交往。就如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可是,“交朋友”是一门学问呢,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金锁银锁》这样的民间小游戏,不需要准备玩具也没有场地限制,孩子们随着童谣开始游戏,游戏消除了陌生感,游戏使孩子亲近彼此,游戏使他们快乐,在游戏中孩子们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0 周 星期 4

 游戏实录:

 今天的“乐乐家”里可热闹了,客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忽然,只听“砰”的一声……只见心尧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恩。”他撅着小嘴点点头。“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

 “原来是这样,自己不高兴了,可以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伴,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呀!那没有座位了,我们坐不下可以再去搬个小椅子挤一挤。这样发脾气可不好,那么多好吃的菜都倒了多可惜呀。”听了我这么一说,心尧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我们帮你一起捡吧。”在同伴的帮助下,地上的餐具捡干净了。他和孩子们又开始了游戏……

 分析与调整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这位孩子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在小班 HYPERLINK "/youer/" \t "_blank" 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 HYPERLINK "/youer/" \t "_blank" 幼儿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 ,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作为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孩子遇到在游戏中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1 周 星期 3

 游戏实录:

 “宝宝们,我们玩过家家了好吗?”

 “好!”

 “那快想想今天你想去哪个家里玩,想坐谁。想好了快点把自己打扮好哦。”

 简单的开场之后孩子们纷纷开始玩了起来,我注意到了俊杰,这几天他连续做了爸爸。起初他做爸爸的时候很喜欢烧饭,一直以帮助妈妈为借口把妈妈烧饭的事情自己做了。这些天他开始对烧饭烧菜不感兴趣了起来,到厨房边看了一看没有要玩的趋势,然后跑到了卧室玩了起来。他摆弄着娃娃和卧室里的小布书,不一会看见他穿着鞋子出来了。还拎着我们放在娃娃家中的一个“手提包”(一个手提包式样的月饼盒子)。大摇大摆的出了家门,我看见了问道:“俊杰爸爸,你要去哪呀?”

 他用手拍拍手提包说:“我要去上班了。”

 “哈哈,是吗。好的,再见”

 之后我让俊杰在教室前面的小桌子上玩了会画画作为他在上班。

 分析与调整

 小班孩子刚入园为了满足孩子平行游戏的需要,我们创设了4个娃娃家。提供了足够的平行玩具。在一阶段中孩子们热衷于烧饭,大家都想做妈妈包括男孩子。而近期发现孩子们对于烧饭的游戏开始淡漠了,进了家里第一件事不是烧饭了而是抱着宝宝出去玩呀,又如俊杰一样自己拓展出了游戏情节:我要去上班了。从中发现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在慢慢的提高了,一些生活中所见所经历的事情他们会迁移到游戏中来。

  幼儿游戏情节发展越来越丰富,他们不在满足于摆弄烧饭的玩具了。对于此现象,我们老师观察到了之后,我觉得应该在环境上做一些调整。比如开设爸爸妈妈能上班的地方,又如应接主题《小司机》的开展,开设公共汽车,提供小司机和买票员等职业。让游戏更丰富有趣。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2周 星期 5

 今天娃娃家里有 张乐瑶做‘妈妈’、杨俊杰做‘爸爸’。爸爸在娃娃家中无所事事,刚开始只是站着看她们,之后开始和隔壁谷谷家的孩子搭讪,并将家里的水果和吃的东西递来递去。

 见此情景我过去提醒道:“爸爸妈妈,你们家的娃娃饿了,快去给娃娃准备好吃的饭和菜吧!”俊杰起初没有反映,之后俊杰自己看见了液化气上的小炒锅便拿起个炒菜锅,重复摆弄炒的动作。妈妈却很用心给娃娃喂奶瓶,我称赞道说:“乐瑶妈妈对娃娃关爱,真会照顾它”。

 乐瑶听了很开心。我又建议爸爸帮助妈妈整理小药箱,他也乐意的接受了,不过在按点找瓶盖的过程中发现爸爸有漏数的想象。“爸爸整理小药箱干嘛呀”我问。“娃娃感冒了,要吃药。”说着他便找了一瓶,帮娃娃喂了起来。

 教师要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及时支持鼓励幼儿的表达,不能把我们的一些思想,想法强加给我们的孩子。例如游戏中教师试图引导‘爸爸’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是材料本身吸引了孩子,这也说明材料是游戏中重要的支撑框架。教师要根据主题或其它即使调整,使娃娃家的生活鲜活且具有实质的可操作性。组织幼儿交流和讨论不同角色的任务,使孩子有一定的角色意识。对一些简单游戏行为的孩子要给予启示和示范。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3周 星期 4

 今天卢心尧去欢欢家做“爸爸”,将烧饭的材料全都拿出来,自言自语的说:“我今天要给烧许多好吃的菜。”说完就开始动手烧起来了。

 佳佳也去了欢欢家,觉得无所事事,她今天是姐姐,看到有“爸爸”在烧饭了,没有事情做了,就站在门口和其他孩子打招呼。之后我也当了小客人进入欢欢家,看到浴缸里的若干娃娃和衣服比较凌乱,我家假装惊讶的说道:“哇姐姐你看呀,你们家怎么那么凌乱呀。脏衣服很多的。”佳佳一听很机灵的开始洗衣服了,把一件件的衣服放进洗衣机,之后还在帮浴缸里的小熊洗澡传衣服。好了之后她也没忘记洗衣机里的衣服,没有老师的提醒主动拿出衣服晒在衣架上,让我很吃惊。做好后,她跑到爸爸那儿一起端饭菜。我以“阿姨”的角色表演给他们看如何做一个小客人,游戏结束时和他们一起参与整理。

 孩子对游戏已经比较了解,但游戏行为比较局限,没有了更多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观察和指导中要有提示,有重点,并且以鼓励为主,进一步引导孩子了解不同的角色。小班孩子喜欢模仿,老师都是孩子模仿的镜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教师要多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就像今天,老师的参与使孩子变得积极了,教师的示范和引导给孩子树立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愿意学着积极参与。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4周 星期 4

 “我是妈妈,你是爷爷,妈妈给宝宝穿衣服,你自己到厨房里去烧饭好吗?”倩倩是个能力发展很不错的孩子,今天发她在乐乐家做妈妈,主动与爷爷汤子豪商量道商量道。“爷爷不烧饭的,妈妈和奶奶烧”汤子豪爷爷一脸稚气的说道。倩倩妈妈说:“我们是一家人呀!我现在没空啊,我要给宝宝穿衣服,她要上学了呀。”“那等奶奶来烧嘛!”

 倩倩无奈的跑过来对着我说:“老师,老师,爷爷不肯烧饭。”我上去参与他们的游戏:“我来做客啦!好饿呀!”。妈妈和爷爷开始愣在那里,后来子豪反应快让我请坐。“妈妈”这时也停止整理,来到厨房胡乱的抓起一个水果和一种蔬菜就放在小碟子里给我示意让我吃,还提醒我说:“这些是假的,不能放在嘴里吃的,要假装吃。”我笑着做了一个假装吃的动作:“啊呜、啊呜”。我请妈妈和爷爷也坐下,大家一起笑着“吃”东西了。

 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简单的分工交流,这使我很高兴,从中看出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在提高。但是显然,他们交流协商的能力很有限,因此倩倩跑来像我求助,我并没有直接干预这个问题,让孩子自由的发展游戏反而更好,只是用“饿了”的接口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

 另外这个阶段幼儿年龄小,虽然容易将假想和实际相混淆,把一些娃娃家的造型逼真的玩具当作真的放入口中。但随着生活经验的逐步丰富,一些孩子也意识到这是游戏,是假的食物(游戏中妈妈提醒我不能吃是假的)。在游戏评价中,老师可以提醒幼儿:不能把玩具放入口中,即不安全又不卫生。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5周 星期 5

 一早角色游戏开始了,不久从娃娃家里传来了争吵声,我连忙走过去瞧个究竟。只见静雯和心尧两人都紧紧的拉扯着“娃娃”,互不相让。

 看到我来了以后,静雯急忙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到的,我是娃娃家的妈妈。”

 卢心尧也不甘示弱:“老师,我要做娃娃的爸爸,我要带他出去乘连庄线呀。”这时,我接过了她们手里的娃娃,抱在怀里,“娃娃乖,不哭了。看,妈妈爸爸都把自己的娃娃弄哭了。快跟他说声对不起。”他们点点头“娃娃,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看着他们沮丧的眼神,我说:“刚才娃娃悄悄地告诉老师,说你们两个她都喜欢,所以想让你们两个一起带着她去坐车,你们愿意吗?”“愿意。”他们两个高兴得跳了起来。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习惯独享玩具,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家人都非常宠爱他,放任他,迁就他,因此,他们没有与他人协商的意识和经验,互相之间很容易为了某种共同的需求而发生矛盾。这时,教师如果只留下一个“妈妈”,那么另一个幼儿的情绪肯定会受到影响。而同时让爸爸和妈妈一起带娃娃出去玩,拓展了一个全家出游的情节,不但满足了幼儿各自的心理需求,游戏愿望,也消除了矛盾,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游戏开展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自己拓展游戏情节的能力越来越强,看到这点很令人高兴。而同一玩具的争吵看似是一个问题,但是通过矛盾而使得孩子们懂得分享,懂得交流和想更好的办法一起玩,却是有问题而演变成一个教育契机的好途径。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6周 星期 5

 冬天天气冷了起来,早上来园的孩子也开始晚了,8点开始的角色游戏人数显得有些单薄。没有角色的冲突,孩子们都如愿以偿的做到了自己喜欢的角色。许思杰和双胞胎哥哥浩宇快步来到水果店, 许思杰做老板,浩宇做了员工,开始玩了起来。他们拿着橡皮泥做着水果棒棒糖。思杰突发奇想把一个小棒上插了很多个变成了一个糖葫芦。我鼓励他快点叫去卖呀,瞬间水果店生意红火了起来,客人络绎不绝。

 这时候慢慢的其他孩子来园了,胡继尧一来看到水果店的生意那么好也想进入玩。浩宇先来告状了:“老师这里人满了”。思杰在旁边推着继尧想让他出去。看到这幅情景我上去想想说道:“老板你们水果店今天是不是很忙呢!这么多的客人,你们两个做糖葫芦都来不及了,不如请继尧做员工吧。这样有了两个员工就快多了。”

 思杰和浩宇想了想一致说道:“好。”

 孩子们对于热门的游戏总是很有欲望来参与,来得早的孩子看到水果店有糖葫芦卖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纷纷跑出家来买。而之后来的宝宝他们没有角色身份,看到热闹的游戏角就立马想参与进来,而同时也与平时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游戏规则起了冲突。但我觉得教师不能生硬地解决问题叫继尧去其他地方玩,要有策略,学会站在孩子地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要把自己融入到游戏中,巧妙地进入角色,让孩子通过自己地方法去解决困难,教师则在角色游戏中适时适度地给予帮助,提高孩子克服解决困难的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地进行,并学会自我调整,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

  之后我觉得像这样的案例我可以组织简单的讲评,让孩子们一起针对这样的情况想想办法,提高孩子们的解决困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游戏水平。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7周 星期 5

 今天早上晓辉拿着锅子和勺子十分投入地在煤气灶上烧着饭菜,不一会儿,就看见在锅子里装满了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塑料雪花片。“吃饭了”他把香酥纸做的小馄饨放在小碗中。放了几个还不满足,乐此不疲地又用小碗盛了饺子、汤圆,小小的桌子上放满了食物。这时,坐在一旁的“姐姐”佳佳说“娃娃要吃奶了”,马上拿来一个大的奶瓶,端坐在垫子上,一手抱着娃娃,一手轻轻的将奶瓶朝娃娃嘴里送。晓辉叫佳佳来吃馄饨,她没有理会,继续喂娃娃。晓辉只能自己没有心情的摆弄着餐具自己吃。“爷爷”汤子豪则自顾自的摆弄饮水机。我看到了这幕用客人的身份加入了他们的游戏,我先去水果店买来了水果去做客了。晓辉笑眯眯地做开门状。我说:“谁在烧饭呀,菜怎么这么香呀?”晓辉连忙很自豪的说:“这是我烧的饭菜”!我接着说:“我是小客人,我带来了水果,姐姐你在喂宝宝是嘛,那把宝宝抱着,我们一起吃饭吧!”就这样,大家围坐在一起,兴高采烈的做出吃的模样。

 角色游戏是让孩子们模仿成人行为的社会性游戏,我觉得它主要发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能力等。今天的角色游戏我看见乐乐家中的三个宝宝各自玩各自的,情节单一,晓辉在没有吃他烧的菜后显得对游戏无精打采,不知道接下来该玩什么。这是我介入了游戏以角色游戏的身份帮孩子们拓展游戏情节,让他们能一起有交往的合作玩游戏。小班上学期也将进入尾声,在角色游戏的发展上我慢慢的开始注重发展我们班孩子的交往能力,让他们尝试初步的交往,从而提高他们的游戏水平。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8周 星期 3

 《小医生》的主题在我们班开展一个星期了,在之前的的角色游戏中也有孩子自己拓展了带着娃娃看病的情节,发现小医院的创设应该是会激起孩子兴趣的一个角色游戏,之后我们现在每个家中提供了小药箱,让孩子们能在家中给生病的宝宝做药和喂药。但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一次妮妮拿着药瓶要给娃娃喂药,她一连打开了好几个药瓶,拿出了所有里面的药都要试图给娃娃吃,我上前问到:“妮妮奶奶你们家宝宝生了什么病呢?”

 她说:“宝宝感冒了要吃药。”

 我又说道:“这么多药有一瓶是感冒药,你把所有的药都倒出来了,吃其他病的药也给宝宝吃了,他会不舒服的。”

 一下子妮妮蒙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和怎么做。

 每次玩过角色游戏之后,我们都会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玩了什么、怎么玩的。说的时候是井然有序,也是比较清楚游戏的主要过程,但是在游戏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不是这里不对,就是那里漏了。在游戏中,孩子们是比较自由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游戏,但是是要在跟实际生活经验相符的前提之下,否则真到了显示生活,他们的经验就会被误导。所以,在孩子实际游戏过程中我会发现很多问题,在投放材料时,我们并没有刻意把药片分类,也觉得小班孩子对于拿什么药给什么病吃这个概念还不能自如的掌握。但是在游戏中发现如妮妮一样把所有的药都给宝宝吃时,我觉得有必要把这点放在集体中讲评下,因为这牵涉到了孩子们实际的生活,给予他们简单的生活常识,如:每次吃药一般是1到2片等,而且不是所有的药都能吃这些规则,诸如此类的加强游戏时的规则和过程我觉得很重要的。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19周 星期 4

 一阵哗啦声引起了我得好奇,我巡视了一圈,发现了娃娃家里的“妈妈”倩倩在柜子里翻东西,翻了半天只见她高兴的喊了一声:“我找到了”。我仔细一看原来她要找的是一把梳子和一面镜子,我仔细的在不远出看着她。只见这位“妈妈”左手拿着镜子,右手拿着梳子正给自己梳妆呢!完后,她又象征性的从自己的小包里拿出一个什麽东西在嘴上涂抹起来,然后收好东西在屋里转了一圈拎起娃娃家中红色的手提箱出门了。刚走出去两步就看见她又跑了回来,原来她是来抱家里的娃娃的,嘴巴里还在念念叨叨:“我怎么把娃娃忘记在家里了呀。不哭不哭,我帮你去买个玩具。”

 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能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并能充分利用角色进行投入的表演。“妈妈”的梳妆动作都是模仿于成人的动作,说明倩倩在家中看见过妈妈梳妆打扮,对这些有生活经验。但对于幼儿来讲,只是具备了初步的角色意识,对于角色任务还不能十分明确,所以出现了粗心的妈妈把孩子锁在家里的这一幕。当妈妈意识到了之后,她便自己拓展了这样的一幕:娃娃哭闹的现象。她立马说要给娃娃买玩具来哄娃娃。又反映了孩子能把生活中他们自己有经验的事情迁移到游戏中来。因此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拓展他们的游戏情节很重要。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20周 星期 5

 一早角色游戏要开始了,今天双胞胎哥哥和弟弟在水果店里当老板,水果店开设已经很久了,孩子们对去菜场做老板的兴趣已经没有先前那么浓烈了,

 但是去买菜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双胞胎哥俩现把水果一篮子、一篮子的摆了出来,之后便开始拿起橡皮泥开始做他们喜欢的水果棒棒糖了。我走到水果店想买水果,于是便问道:“两位老板,今天生意好不好。”他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着不回答我。我看了看说:“看来今天还没人来买水果呢,你们叫叫呀,让大家知道你们的水果都很好吃。”接着又问道:“老板,今天什么水果最新鲜呀?”

 浩宇哥哥先说到:“我们的水果都新鲜。”

 弟弟阳阳也胆子大起来说:“苹果最新鲜。”

 “那好吧,我就买苹果啦。”我说道。

 角色游戏是发展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好途径,同样担任的角色双胞胎老板俩,平时哥哥的胆子大些,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弟弟强。

 而弟弟常常会照着哥哥的话重复的说一遍。但慢慢的他们都有所进步了,今天阳阳的回答就不同于浩宇,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了。孩子们在角色游戏这一愉快的氛围中,越来越能放松自我投入到角色中去,尽情的玩了。

  记录者:钱艳霞

 游戏观察记录

 班级:小1班 日期:第 21周 星期 5

 最近医院成了孩子们角色游戏时的热闹场所,因为小医院刚开设不久。孩子们对于这一新开的医院充满了兴趣。医生这一角色也变得抢手起来。今天轮到了冉冉和心尧去当小医生。冉冉像模像样的坐着等待着小病人,而心尧特别喜欢摆弄医院里面的那些药瓶子。医院里面还没有病人来,我就看见他在不停地搓橡皮泥给药瓶子里面添加药片。不一会,小医院里顿时排起了长队。这时候,有人来取药了,心尧很快的问道:“感冒了是吗?这个药拿去,不能多吃,一天吃一次就可以了。”

 记得刚刚开设小医院角色游戏时,孩子们虽然对此很感兴趣但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小医生,如何和小病人去交流。之后我们通过游戏集体讲评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看病的经验,回想看病时医生会对你说的话。慢慢的孩子们开始有了简单的交流。今天的心尧宝宝做医生很着急,看见病人就说:“感冒了是吗?这个药拿去,不能多吃,一天吃一次就可以了。”说明孩子们慢慢的开始会玩了。他对药品药片很感兴趣,所以他的游戏情节也体现在了分药上。但是小医生看病有好多办法不只是吃药。平时帮助孩子们积累经验,分享提升才能使他们的游戏更加丰富多彩,更好玩。

  记录者:钱艳霞

推荐访问:安吉游戏观察记录 最终版 观察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