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题)

  目录

 第一章 3

 1、为什么说辩论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自然观? 3

 第二章 3

 1、自然界存在与演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如何理解? 3

 第三章 4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

 2、谈谈你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 5

 3、结合我国实际问题谈谈生态危机的表现、根源及其解决途径 5

 4、试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 6

 第四章 6

 1、为什么说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6

 2、试述科学问题及其来源? 7

 3、结合所学专业或从事的工作,分析科学研究的过程? 7

 4、试述科研选题的意义、原则及步骤? 8

 第五章 9

 1、如何看待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9

 2、如何理解“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9

 3、如何理解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10

 4、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 10

 5、如何理解爱因斯坦所说;“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10

 第六章 11

 1、如何理解科学的特征? 11

 2、举例分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 11

 第七章 11

 第八章 11

 1、如何理解科学的特征? 11

 2、如何理解技术的特征?你是如何认识技术的自然与社会双重性的? 12

 3、科学发展有哪些形式?如何评价库恩的科学? 12

 4、科学发展有哪些形式?如何评价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13

 5、谈谈你对库恩德“科学共同体”和范式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如何评价库恩德科学发展形势? 13

 6、谈谈你对默顿的“科学社会规范”及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的理解? 13

 第九章 14

 1、如何全面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4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6

 3、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16

 4、如何正确评价“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 17

 第十章 18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8

 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8

 第一章

 1、为什么说辩论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自然观?

 答:(1)这些新的自然科学发现为自然界的辨证存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而且现代宇宙学、板块结构理论、新达尔文主义等理论的出现,也从不同侧面充实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演化发展的思想。同时,当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不仅导致人类社会新的产业革命,引起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变化,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这迫使人们去考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样,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揭示自然界的辨证本性,并在更深的层面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辨证法。

 (2)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现代自然观从实质来说是一种整体论和有机论的自然观。它以现代自然科学提供的新材料为依据,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描绘和说明。因此,必将随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1、自然界存在与演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如何理解?

 答:(一)整体突现规律 系统是有若干要素相互联系而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一经形成,就突现生成独立要素所不具的新质,这种新质不等于各要素性质和功能的机械叠加。系统的本质特征不在于系统要素间的加和性关系,而在于非加性关系。系统之所以成其为系统,就在于系统具有同它的构成要素迥然不同的整体功能。一切化学反应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反应前后的物质性质不同,存在非加和性关系,突现生成了各部分没有的系统新质,这种新质是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效应或组织效应。这种整体效应,既不为部分单独存在时具有,也不为各部分简单相加所具有,只能在相互联系中存在,在有机结合中产生,在动态过程中发展。

 (二)竞争协同规律 竞争协同规律是指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不同系统之间,即存在着整体统一性,又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整体统一性表现为协同,个体差异性表现为竞争。正是竞争和协同的共同作用,成为推动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1)所谓竞争,就是系统间或系统内各要素或各子系统间相互争胜,力图取得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活动与过程。系统或要素为了保持个体不被挫败,不被瓦解,不被毁灭,就是要相互竞争。竞争是系统或要素力图保持个体性的必然结果。其次竞争具有辨别功能。它能辨别系统或要素的优劣。系统或要素相互竞争的过程,是相互比较、较量的过程,通过竞争,比高低,分上下,竞优劣。(2)协同反应的是事物之间、系统或要素之间保持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协同在系统存在和演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协同是维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正是协同作用才使得系统内部各要素丧失独立性,是各要素之间协调一致,从而显示出整体效应。其次,协同使系统的功能放大,由于系统各要素配合默契,协调一致的运行,不仅减少或避免了内耗,调动了各方的积极因素,而且使各种要素产生互补效应,从而使系统整体功能放大,产生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协同产生合力。最后,协同是生物多样性统一的理论依据。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发现了生物物种内部不仅存在着激烈的生存斗争,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和同一个物种内部,还存在着相互合作、协调、同存共生现象,并由此维持着生态平衡。可见,协同和竞争对于系统的进化是非常重要的。推动系统进化的内部动力既不是单纯的竞争,也不是单纯的协同,而是竞争与协同的共同作用。

 (三)系统优化规律 (1)优化是系统朝着前进上升方向的演化。通常人们把自然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自然完善称之为进化,而把人工对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善称之为优化。(2)首先,竞争协同机制,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尽可能多地去占有和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迫使系统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结构,优化自己的功能。但是如果系统中只有竞争没有协同,那么系统也不会达到优化。因为没有协调与合作,就不能形成 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当然也不会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效应,也就无所谓优化。同导致优化的例子很多。其次,自然选择机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也是系统优化的内在机制。最后,随即涨落即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也是导致系统优化的内在机制。当有利于系统系统进化的随机涨落发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时,这种随机涨落就成为促使系统优化、导致系统更加有序结构形成的决定性力量。

 第三章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答:一、(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 首先,人口基数大,素质低。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特点之一。其次,资源短缺,浪费严重。从总量上说,我国属世界资源大国,但是按照人均水平,却又处在世界贫困线之下。再次,环境污染生态债务沉重。由于不合理、不文明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我国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最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面积广大,由于历史的原因,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工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份额较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这些都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首先,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优越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政策,我国的人口得到控制。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因素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最后,由于采取了而有力措施,环境恶化的速度趋于减慢。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三)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首先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也就不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其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普及科技知识和教育,是亿万人民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再次,节约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人均资源量少,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却破坏严重,消耗过大,浪费惊人,从而构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为此,必须节约资源,实行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最后,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想真正遏制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并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就要真正下最大的决心实现“十五”环境保护目标的有关保障措施。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首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辨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人和自然是一个联系的总体。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界又有反作用。其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迫切需要。从人类的前途考虑,我们绝不能听任人与自然关系继续恶化下去。我们应该寻找一条道路,是人类能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保障,这条路便是协调发展之路。(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首先,从主体方面看,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并非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发挥到顶点而对环境无能为力,而是意味着人类没能正确处理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所以,要调整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到不断地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和了解。其次从客体方面来看,全球性问题所揭示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是否已到了人类社会所无法承受的极限呢?事实并非如此,那资源来说,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实际上是说明了人类对其利用的一种历史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种种因素的限制,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已将人工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也将扩大。

 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前景 首先,必须树立人与自然是相互一次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人工自然扩大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就是来自于人这个调控着观念上的错误;为了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索取和掠夺;单纯追求短期行为的小个人不顾可能造成的长远影响等等。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错误概念,即使人类在实践上继续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也不会使自己朝着错误概念,即使人类在实践上继续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也不会使自己朝着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目标上去努力,相反会加剧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其次,必须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2、谈谈你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一些有利条件

 首先,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揭示,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次,由于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政策,我国的人口得到控制。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因素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环境恶化的速度趋于减慢。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首先,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也就不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其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使亿万人民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 主力军作用。

 再次,节约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人均资源量少,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却破坏严重,消耗过大,浪费惊人,从而构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为此,必须节约资源,实行节约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最后,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想要真正遏制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并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就要真正最大的决心实现“十五”环境保护目标的有关保障措施。

 3、结合我国实际问题谈谈生态危机的表现、根源及其解决途径

 人是自然锁链中的最重要一环,是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人和自然构成的大系统中,人类对自然界的自发改造扩展了人工自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对人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的影响。但人们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奢望的驱使下,任意干预自然界自身的调节机制,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和惩罚,也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1)人口激增。这是造成其他一系列问题的首要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没有一定的物质生产资料并生产出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便不能维持人的生存。因此,人口数量的增减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是造成自然环境及资源变化的基本因素。

 (2)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非再生资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也远远超过了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

 (3)环境恶化。这是人类活动带来的又一负面效应。人口激增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使环境趋于恶化,主要表现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严重危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生态破坏严重。当前,全世界整个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处于失控阶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滥伐森林,森林面积锐减。二是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三是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逐年增加。四是水源严重污染,“水荒”进一步加剧。其次,环境污染加剧。

 

 4、试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

 答:(一)、概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根据这个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即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二)、5、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含义:

 (1)、“需要”的含义:就是对人类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既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和全球人们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既体现了当代人际间的公平,又体现了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公平,

 (2)、“限制”的含义:就是通过社会管理机制,对向自然的索取和投入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主要是对人口增长、资源的利用、生活消费、环境污染进行限制,将其控制在可持续发展的限度内。

 (3)、“协调”的含义:既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也只人类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环境污染无国界,生态系统需要世界各国政府的协调一致,共同努力。

 第四章

 1、为什么说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1)科学始于观察: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曾明确提出过科学发现逻辑的一般程序,即:从观察个别事实开始,然后归纳出解释性原理,再从解释性原理演绎出关于个别事实的知识。在这个程序中,科学研究的起点必须是观察。近代科学革命以后,以培根为代表的古典归纳主义学派,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大大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科学始于观察”的看法。以经验为特征的近代科学,也从实践方面为“科学始于观察”的观点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论证。因而观察和实验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观点被近代大多数科学家和哲学家所接受。

 (2)科学始于问题: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的实际过程很难与传统的“科学始于观察”的程序模式相符合。批判理性代表人物波普尔则根据现代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理论上对“科学始于观察”进行了批判,并系统的阐述了“科学始于问题”的观点。波普尔指出,观察和实验都离不开理论,尽管通过观察可以引出问题,但观察过程总要渗透、伴随着预设的问题,观察总是要选择的,它需要有一个挑出来的观察对象、一项确定的任务、一种兴趣、一种观点、一个问题。观察要首先回答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的问题,漫无目的的观察实际是不存在的。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这是由科学研究本身的探索性所决定的。所谓科学研究,实际上就是人们对未知科学提出的解答,无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发展研究都是以解决特定问题为目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研究过程。因此,科学研究的探索性使他们的共性,决定了他们与生产活动的不同。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决定了科学研究总是要从问题开始。

 2、试述科学问题及其来源?

 所谓科学问题,就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体和科学认识客体间矛盾的表现,是在科学认识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疑难和课题。它表现为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理想的目标状态与目标现实状态间的差距。

 科学问题的来源

 (1)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所产生的科学问题。在科学实践中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用传统的科学理论难以解释新的经验事实,于是新的科学事实和原有的理论之间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也就产生了需要探讨的问题。在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导致原有理论的崩溃和新理论的诞生;有时会使原有理论得到进一步巩固。

 (2)科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矛盾所产生的科学问题。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在逻辑上应该是自洽的,但在自然科学中,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内部常常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诸如前提不可靠,推理不严密,理论要素之间存在逻辑上的不自洽等等,甚至从某些原理或前提出发却导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3)不同科学学派和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科学问题。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时会出现这类情况,不同学科的理论各自解释了一大类现象,但他们却隐藏着矛盾的观点。

 (4)经验事实积累到一定阶段时所产生的科学问题。因此,经验事实积累到一定阶段,自然就会提出“如何统一解释和揭示那些曾经被分门别类研究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之类的问题,而这一类科学问题的提出常常给科学带来飞跃。

 (5)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需要所产生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转化,可以成为基础理论研究中重要的科学问题。

 3、结合所学专业或从事的工作,分析科学研究的过程?

 可以把科学认识的整个过程划分为五个基本阶段

 (1)选题阶段

 这是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发现或接触各种科学问题开始的。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和线索,提出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并论证研究课题;然后搜集、阅读文献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最后提出初步设想,拟定研究程序。

 (2)观察实验阶段

 这是获取科学事实的阶段。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能否作出科学发现的先决条件。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已经选择的科学问题的需要搜集和整理事实材料。这里包括直接经验事实的获取,又包括间接经验事实的获取。

 (3)思维加工阶段

 这时提出科学假说的阶段。科学工作者在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感性材料和经验事实以后,规律性作出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

 (4)检验阶段

 这是对已经形成的假说进行实践检验的阶段。提出科学假说之后,科学工作者要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作出预见,提出验证课题,设计新的观察和实验,用科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来检验假说的符合程度。如果发现假说是不完善的或错误的,就要修改或重新提出新的假说,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将假说提升至科学理论。

 (5)理论体系建立阶段。

 这是运用科学方法建立理论体系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把已确证的假说和先前的理论尽可能的统一起来,形成比较严密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系。

 4、试述科研选题的意义、原则及步骤?

 (1)研究选题的意义

 具体来讲,选题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选题为科学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和具体目标,对科学研究起着定向作用。研究者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进行科学探索的主攻方向和长远目标,也决定了研究者在长远目标下选定的进攻突破口和近期目标,从而使研究者明确了研究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2)选题为科学研究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对科学研究起着制约作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是有课题研究的需要决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如何,直接制约着课题研究的完成程度。

 3)选题的正确、恰当与否决定着科研的成败、成果的大小和进展的快慢,对科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研究课题是否正确是关键因素。如果选题不当,科研就难以成功

 4)选题能调整和加速科研人员的知识积累,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思维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了能适应科学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的保障在科研中做出成绩,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必须经常性的加以调整、补充和完善。

 5)选题不仅是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是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决策过程。选题的状况,像一面镜子,集中的反映了研究者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科学工作的状况,反过来对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给予重大影响。

 (2)科学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 所谓需要性原则,是指科研选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科研人员在搞开发研究的课题时,要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同时要注意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改进科学技术方法的需要等等。

 2)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石之轩定课题必须有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根据,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确保科研路线的正确无误。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科学的理论根据归根结底也是以科学事实为根据的。

 3)创造性原则 所谓创造性原则,是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要具有创新性,它应当是前人所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出新成果的科学问题。所谓科研新成果,它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新产品、生物新品种,以及理论研究的新发现、新理论、新见解,等等

 4)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原则又叫现实性原则,是指在所选定的科研课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体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确定研究课题。

 (3)科研选题的步骤

 1)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 这是新选题的准备阶段。研究者在根据社会需要及个人专长选定方向后,首先应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及研究范围的层次。然后尽可能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情况。

 2)提出选题 这时提出问题和明确课题阶段。根据研究的结果,运用选题的原则,从所调研的问题中优选出被选课题,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出需要研究的课题。然后设计出研究方案,提出开题报告。

 3)初步论证 课题选出后,还要对其进行初步论证,即对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对课题的依据、实施条件、社会与经济效益及对科学发展的潜在价值进行具体分析和逐一论证。

 4)课题决策 这是最终确定课题阶段。经过专家对课题的论证与评议,作出决策。课题若通过论证,则可确定为待研课题,反之则被淘汰,或修议该课题,或另选课题。

 第五章

 1、如何看待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由于某种偶然的机会,遇到或发现某些出乎意料的自然现象。一是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来看,机遇属于意外性;二是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来看,机遇具有偶发性。

 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机遇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1)机遇为科学上的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提供先导。由于机遇提供的先导,可以启发人们追究机遇所隐含的大自然的新的信息,这就常常会导致科学上的发现。(2)机遇为科学上的发现和技术上的发展提供线索。由于机遇提供的线索,往往可以在技术上作出重大发明。(3)机遇为科学上的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提供生长点。机遇提供的生长点,总是启发人们深入研究下去,这些新的生长点往往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机遇产生的根源。(1)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源。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偶然性离不开必然性,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必然的纯粹偶然,也没有脱离偶然的纯粹必然。偶然与必然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2)机遇产生的认识论根源。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认识活动。科学的观察,实验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由于人的认识的理论前提的局限性,决定了对科学研究过程的预想只能是片面的,而客观事物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在观察,实验中出现了人们未曾意料到的一些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首先,投身科学实践活动之中,留心意外之事。任何成功都是勤奋加机遇的结果。机遇作为一种机会不是坐等而来的,要在投身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去捕捉。在观察中,既要留心意内之事,努力寻找预定的目标,又要勤于观察,留心意外之事。其次,要有较好的哲学理论修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识别,捕捉及追究机遇,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这是一个人富有敏锐洞察力和捕捉机遇的哲学基础。我们要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使之具有较好的批判能力和高度的判断力。再次,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敏捷的判断力。大量丰富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储备,这是发现,识别,捕捉及追究机遇的知识基础。只有在实践中长期苦心钻研,具有广博知识,造诣较深的人,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具有敏捷的判断力,能够揭示出事物的内在秘密,发现一般人所不能见到的东西。最后,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机遇仅仅显示一点自然信息,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或某种启示,我们要追踪隐藏在机遇中的本质,得到新的科学发展或技术发明,就必须要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

 2、如何理解“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首先,投身科学实践活动之中,留心意外之事。任何成功都是勤奋加机遇的结果。机遇作为一种机会不是坐等而来的,要在投身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取捕捉。在观察中,既要留心意内之事,努力寻找预定的目标,又要勤于观察、留心意外之事。

 其次,要有较好的哲学理论修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识别、捕捉及追究机遇,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这是一个人富有敏锐洞察力和捕捉机遇的哲学基础。我们要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使之具有较好的批判能力和高度的判断力。

 再次,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敏捷的判断力。大量丰富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储备,这是发现、识别、捕捉及追究机遇的知识基础。只有在实践中长期苦心钻研、具有广博知识、造诣较深的人,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具有敏捷的判断力,能够揭示出事物的内在秘密,发现一般人所不能见到的东西。

 最后,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机遇仅仅显示一点自然信息,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或某种启示,我们要追踪隐藏在机遇中的本质,得到新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就必须要借助丰富的想象力。

 3、如何理解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科学假说是通向社会理论的桥梁。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但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暴露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们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够完备时,只有借助于假说的形式,提出猜测性的假定,才能进一步的探索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形成理论。科学理论建立后,又会出现该理论不能说明的新事实,于是又需要提出新的假说,如此循环往复。自然科学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势就是假说。”

 4、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

 对这种“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问题导致观察。只有带着问题去进行观察,才能获得有价值的科学事实——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原始材料。不同的人由于其观点或理论的不同,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而且即使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提法。这就说明,观察在一开始就受到不同观点或理论的影响。

  第二,“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取决于观察者的思想观念或理论。观察者必然会选择他们喜欢的,即与他们的观点或理论相符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而对那些与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不相符的理论和现象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因此,即使是研究同一科学的人,由于个人观点不一样,也会观察到不同的“科学事实”。

  第三,人类从其环境中获得的物理刺激并没有完全的确定性,相同的物理刺激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而这些不同的效应主要取决于认识主体(观察者)自身已有的经验和根据其来转译物理刺激的已有的认知范畴,有时候还取决于这些物理刺激出现的具体环境背景。

  第四,人们在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和整理时,不仅要依赖观察者以往的认识,经验,还要依赖于理论,尤其要依赖于观察者所使用的语言和生长的文化背景。

 5、如何理解爱因斯坦所说;“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一是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对信息的接收的过程,表现出科学观察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而理论在观察中“定向”的作用。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体现出观察的组织模式的作用,而观察的组织模式是由观察者得理论框架、实践经验和文化因素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理论因素。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科学的特征?

 (1)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发现和确定目标,形成问题情境,并围绕问题或目标搜集材料,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目标的信息。

 (2)孕育构思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围绕目标,对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各种思维加工,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但所提出的各种初步设想,或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心理定势的束缚而缺少创造性,或是由于缺少整体性和普遍性,而使得一些关键性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3)潜伏顿悟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转移思考对象,使对原对象的思考从意识活动转入潜意识活动,通过不受约束的潜意识思考,来产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这样往往能够充分发挥右脑的思维功能,并摆脱习惯性思维和已有的心理定势,使思路在潜意识中得到重新整理和调整。这时,头脑中的各种知识单元和潜意识观念不断地进行自由构建和组合,一旦思路接通,就会出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顿悟,即潜意识思维成果在意识中呈现出来,最终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想

 (4)验证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采用逻辑思维,有时还要用实验方法,对所得到的创造性设想进行检验、证明和修正,形成比较完善的概念、假设、模型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并在理论上加以认定、确认和否定。

 2、举例分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

 非逻辑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思维最终完成,二者交织在一起应用。但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相区别的一面。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特点不同。非逻辑思维是一种较少思维束缚、超越思想常规、摆脱成见、构筑新意以达到科学认识上产生于破的思维带有较大的启发性、灵活性、弹性;逻辑思维是重在抽象过程,以理论形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揭示对象本质,具有严密性、自洽性和明确性的特点。

 作用不同。非逻辑思维是实现创造发明的灵魂,能赋予路基思维巨大的生命力;路基思维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基础,尤其在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更不能缺少逻辑思维的作用。

 层次不同。逻辑思维还属于一般的智能结构,非逻辑思维则集中反映创造力,虽然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无关系,但是有很强思维能力的人不一定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反之亦然。

 我们也应看到,逻辑思维也具有创造性的内容,而非逻辑方法的运用,同样渗透着逻辑方法,潜意识、直觉、灵感、形象思维的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借助于逻辑思维的能力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特别是重大理论的发现过程,基本上都经历了逻辑思维(作为基础)——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加以完成)这样的阶段

 第七章

 第八章

 1、如何理解科学的特征?

 第一、自然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属于社会意识形式范畴,但是,它不同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哲学、政治、道德、法律、宗教、艺术形式等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它所反映的是自然界得规律,这些都和阶级利益无关,所以,自然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它可以为任何阶级所直接继承、掌握和利用。

 第二、自然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在理论上把生产力区分为直接生产力和一般生产力两种不同形态。直接生产力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力,一般生产力则是尚未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力。自然科学在位于生产时,表现为生产的精神潜力,亦即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

 2、如何理解技术的特征?你是如何认识技术的自然与社会双重性的?

 第一、技术具有自然的和社会两重属性。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谓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决定了构成技术的根本要素是自然科学知识。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的工程中,技术严格的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技术的生产,都依赖于社会需要的推动;任何技术目的的规定和实现,都受制于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这些因素不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模式。也影响技术的风格和形式。

 第二,技术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在技术中,客观的物质因素(工具、设备等)和主观的精神因素(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是紧密结合的。既不能吧即使仅仅理解为一种物质手段而忽视技术中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不能把技术看做纯粹的精神因素,而忽视物质因素。它是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技术的进步,是其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提高的结果。

 第三,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大系统,其基本的物质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源、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结构中的独立要素,但它本来就渗透与生产力的全部物质要素之中,表现为劳动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劳动工具、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等。因此,技术本身就是直接的生产力。它的状况如何,对生产力总是发生直接地、立竿见影的影响。

 3、科学发展有哪些形式?如何评价库恩的科学?

  科学的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两种基本形式的辩证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两种基本形式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式就是科学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范式、框架内科学理论的扩展,局部新规律发展,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就是科学革命形势,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原有科学范式和理论框架的突破、崭新理论体系的建立,等等。

  从横向方面看,科学发展的形势还表现为通过分化与综合的矛盾运动,是科学日益走向多样化和整体化。

 美国学者库恩用历史的方法,从动态角度考察科学发展的机制和规律,认为科学发展遵循如下模式:

 潜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他认为,某一学科在尚未形成统一范式之时处于前科学状态,当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争论,形成了公认的“范式”,并依靠共同信仰的范式吧大家统一为一个科学共同体以后,该学科便进入常规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活动的任务是不断验证和发展范式,再次过程中发现难以用范式解释的新现象,就是反常。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并成为常规科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人们开始怀疑范式,失去对范式的信任,于是引起危机。危机发生后,一些思想解放。具有革命批判精神的科学家,不再迷信就范式,而是勇于创新,去建立新理论,用新范式取代旧范式,从而发动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以后,科学即转入新的常规科学,进入了在新范式指导下的渐进式发展。科学史就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库恩把科学不仅作为知识的形态也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观察,为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他对科学发展呢中的进化和革命,从发展形态上作了统一的全面的描述,也有可鉴之处。但他对范式及其更替过分突出其不可比性和非理性因素,夸大“常规”科学家和“革命”科学家的对立,从而实际上否认了科学知识发展的连续性、进步性和客观真理性不能不说具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色彩和较大的片面性。

 4、科学发展有哪些形式?如何评价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科学的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两种基本形式的辩证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两种基本形式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的渐进式就是科学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范式、框架内科学理论的扩展,局部新规律发展,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就是科学革命形势,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原有科学范式和理论框架的突破、崭新理论体系的建立,等等。

 从横向方面看,科学发展的形势还表现为通过分化与综合的矛盾运动,是科学日益走向多样化和整体化。

  他认为,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实质上都是一套科学纲领研究。

  拉卡托斯吧研究纲领的韧性说得有些过分,以致难以判明研究纲领合理性的终结的界限,并磨顿了科学革命的锋芒。但总的看来,它的模式是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与科学发展的实际更为切合。

 5、谈谈你对库恩德“科学共同体”和范式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如何评价库恩德科学发展形势?

 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公认的科学成绩和范例等 。

 科学共同体是这些具有相同范式的科学家组成的群体。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提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所以,范式和科学共同体这两个概念是融为一体的。

 库恩的主要贡献在于把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把范式在常规科学和常规科学革命阶段的运动转换成科学共同体在这些发展阶段的运动,并通过科学共同体及其成员,即科学活动的主体之间的互动,来揭示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6、谈谈你对默顿的“科学社会规范”及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的理解?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曾将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行为规范或精神气质,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普遍主义。即深信科学的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不以个人的好恶而去留,也不依阶级、民族、宗教、国籍的不同而转移,科学之门向一切有能力进入的人开放,科学知识向一切人开放。

 公有主义。即承认科学发现本质上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它属于整个科学共同体以至社会,科学家无权独占或收回他的科学发现,科学发现奉行公开原则(包括不保密原则),科学家所换回的唯一“私有财产”就是他的发明权。

 无私利性。即主张科学家应当把认识自然奥秘和追求真理作为科学探索的主要动力,仅仅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科学家应具有求知热情、广泛的好奇心和造福人类的利他主义。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家绝不应不经任何分析批判而盲目接受任何东西,应按照一定规范合理地怀疑现存的事物。科学家有责任评价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允许别人对自己成果的怀疑。

 科学共同体在社会运行中,还会出现被默顿称为“马太效应”的现象,即科学上的优势积累效应。默顿在《科学界的马太效应》一文中,用马太福音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取”来比喻科学界的这一中现象:当几位科学家几乎同时作出统一科学发现时,当两个以上科学家合作完成同一科研课题时,也就是说,在取得大体相同成就的科学家当中,以往名气大的科学家往往容易得到更多的认可,其结果是“富”的科学家越“富”。与之相反,绝大多数知名度较低的科学家获得的研究成果,或是不容易获得承认,或是被推迟承认,甚至被权威拒之门外,他们越来越丧失科学王国的“通货”而变成“无产者”,变成知识生产中默默无闻的人。

 第九章

 1、如何全面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

 (1)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促进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首先,科学及时渗透在劳动者的身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水平。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决定着生产的水平。

 其次,科学技术通过改革和创新生产工具,物化为劳动手段,提高生产力水平。人类要进行生产活动,总是要借助于一定的生产工具。

 最后,科学技术渗透在劳动对象之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使人类有可能发现和开发新的劳动对象,把越来越多的自然物和自然力变成可以改造和利用的资源;也可使人们创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材料,形成新的劳动对象,使进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越来越摆脱其天然存在的形态;还可使人们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提高劳动对象的效率。

 (2)科学技术构成生产过程的组合因素,科技进步促进对生产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以什么样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决定生产采取什么样的配置和结合方式,决定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以什么样的方式形成和进行。科学及时起着一种把各种生产要素以某种比例和某种方式组织起来的整合作用,构成生产过程的一种整合因素。同时,要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生产系统、生产过程,以提高效益,就需要科学管理。

 (3)科学技术影响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改善经济系统运行环境及运行状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才能有什么样的社会流运动形式,才能组织起什么样的基础结构,从而形成什么样的运行环境。因此,科学技术构成了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潜组织要素。

 2.科学技术推动人类劳动方式的变革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现代工业中已出现了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和机器人操作的自动生产线、自行车间甚至自动工厂,人们可以在舒适、安全、优美、清洁的条件下轻松地进行劳动,完成生产任务,一些不可避免的必要的危险劳动和艰巨劳动都可以交给机器去做。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使人们劳动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如果说以前的革命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延伸和扩展了人手和体能,那么当前正发展着的高科技则使人摆脱了那种机械的、重复繁琐的非创造性的体力劳动,而使人可以转向主要从事创造性的劳动

 再次,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劳动场所和劳动时间发生巨大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不与产品直接接触,甚至从工厂转移到家庭进行远距离的操纵生产,许多工作可以在家里完成。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就消费生活来看,在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大幅度地拓展和开发了劳动对象,改进和完善了劳动工具,提高和培养了劳动者的素质,因而也就日新月异地增多和丰富了劳动产品,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相应得到显著改善,开始从“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和发展”型转变。

 就闲暇生活来看,在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根本上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条件,使人们的闲暇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闲暇时间增多。其二,闲暇空间扩大。其三,闲暇内容丰富多彩。其四,闲暇生活由“恢复型”向“发展型”过渡。

 人们交往方式也出现了许多变化:其一,交往空间扩大。其二,交往速度加快。其三,间接交往增多。

 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1.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发展着人类的知识,体现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和深化,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的表现。因而,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发达程度,就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是精神文明的进步。

 2.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思想观念的变革

 科学的进步能扫除宗教迷信和愚昧,有助于人们思想科学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形成积极、向上,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

 科学技术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3.科学技术推动不同文化模式的相互交流和整合

 首先,科学技术对其他文化的传播有先导功能

 其次,科学技术为文化的传播提供手段。

 最后,科学技术影响其他文化促使文化更新。

 三、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结构的变革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创造出新工艺、新工具、新材料,开发出新资源,推出新产品,这不仅影响着生产力诸要素的变化,也影响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在生产领域引起一系列变革,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且还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到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变革,这就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更新

 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上层建筑的变革

 科学技术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科学作为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成果和思想资料,通过参与形成先进的哲学思想,反映经济基础变更的需要,在思想领域为社会变革扫清道路,提供思想武器,促进上层建筑发生变革使之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进而变更社会制度,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

 3.科学技术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首先,生产活动全球化。其次,全球性贸易加强。再次,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又次,投资活动全球化。最后,跨国公司国际化。

 (2)政治多极化。

 (3)世界发展整体化。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在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时代,盛行着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强烈欲望。急剧发展的自然科学、初步兴起的工业技术,为人类实现征服自然的欲望提供了重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使许多重要产业以闻所未闻的速度发展了起来,人类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2)然而,人类尽管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关于自然界的有效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工业文明社会,但却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所有危机。一方面,工业文明一改农业文明“靠天吃饭”的面目,主动地向自然界大量索取;工业文明甚至被人们称为一种“化石文明”,因为它以消耗煤炭、石油等珍贵的化石资源为存在条件。由此造成的资源与环境危机是人类、自然界都不能长期接受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不能直接解决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随使人有可能在初步摆脱生存危机后,去追求人生的价值。但人们在埋头寻找科技知识,努力向外部世界攫取时,却往往沉湎于创造的过程,忘记了创造的目的;于是,科学技术在满足人们欲望的同时,也成了一种人类的异已力量。

 (3)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营造未来的巨大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拥有了毁灭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能力;一方面为人类思想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使人类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中踯躅不前。

 3、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一、社会经济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1)”的战略方针。

 过去,由于我们没有正确贯彻这一战略方针,使经济和科技相互脱节。

 尽可能加强对科学技术(包酷派教育)的投入,力争使科学技术有较大的发展,从而使经济发展获得强大的动力和源。

 3、建立和完善与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政策

 科学技术系统要实现面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经济系统要完成依靠科技进步得自身发展并支持科学发展的功能,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科技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作保证。要是这种体制能够建立起来并顺利运行,还必须有相应的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分配政策等)加以引导和调整

 4、形成一个有利于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只有抛弃陈腐守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才能形成新的、有利于科技、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推荐访问:自然辩证法材料题 辩证法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