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教案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 整十、 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口算整十、 整百数乘一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X|k |B| 1 . c|O |m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

1.解决“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 ⑴问: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怎样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

⑵谈话: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计算400×2,结果是多少?再在小组里交流。

⑶班级交流。

谈话: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说出算法,教师板书。

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 ⑴问:怎样列式? ⑵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⑶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⑷班级交流,总结算法。

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之间的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观察图意,搜集信息,明确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图画,引导搜集信息,明确要求问题。

问:“沿着四周走一圈”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班级交流评讲。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中插图,搜集图中的信息。

独立思考,解答题目。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 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又是怎样学道这些新知识的?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情推理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教具:黄花片(6朵)、蓝花片(5朵)、红花片(8朵)
学具:方块(20个),三角形(5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牵引导入 1.春天美丽的花儿都开放了,看!(课件出示)花坛里的花开得真漂亮呀!这不还引来了几个小朋友,他们正在数花呢,(出示课件,)你知道了什么? 2.师:比较每种花的朵数,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
(1)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黄花比红花少多少朵?)
(2)红花比蓝花多多少朵?(蓝花比红花少多少朵?)
(3)黄花再添多少朵就和红花同样多? (4)黄花比蓝花多多少朵?(蓝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3.谈话:刚才小朋友们提的都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学生答)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一种比较两个数量的方法,那就是“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4.那么倍表示怎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可以通过摆花片来研究。

二、认识“倍” 1.师摆花片:蓝花2朵,黄花6朵 师: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可以把它们圈起来表示一份)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请小朋友伸出手比划一下。

2.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你是怎么知道的?哪位小朋友上来圈一圈。

谈话: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黄花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3.再次感知 追问:为什么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3倍。

蓝花有几朵?黄花有几个2朵?我们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请小朋友看着图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说,教师板贴。

4.如果我添上1朵蓝花,现在把蓝花看作一份,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5.小结:看来,要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首先要知道蓝花的朵数,再看黄花里面有几个蓝花那样的朵数,那么黄花就是蓝花的几倍。

6.操作 (1)要求:第一排摆3个方块,第二排摆6个方块,问:第二排方块的个数是第一排的几倍?怎样分就能一眼看出是2倍?追问:你为什么3个3个的分呢? (2)要求:左边的小朋友摆三个三角,右边的小朋友摆15个方块,两人说一说方块的个数是三角的几倍? (3)要求:同桌两人互相合作,左边的小朋友摆三角,右边的小朋友摆方块,要使方块的个数是三角的4倍,看谁的方法最多? 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蓝花和红花是怎样的关系。

1.(课件出示蓝花和红花),你知道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自己在下面想一想该怎样圈就可以一眼就能看出是几倍。

2.问:你是怎样圈的?为什么2个2个圈在一起?红花朵数是蓝花的( )倍? 3.问:如果不摆花片,我们应该怎样去想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呢? 小组讨论一下,并说说为什么? 汇报交流。(板书:8÷2=4)
明确:要求红花是蓝花的几倍,就是求8朵红花里有几个2朵,也就是把8朵红花第2朵一份平均分,所以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指出:倍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的,不是单位名称,所以不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倍”。

四、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你是怎么看出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5倍的?(把绿带子看作一份,红带子有这样的5份,所以红带子是绿带子的5倍。)
2.想想做做3 独立完成 思考:第二幅图中你是把几个胡萝卜连在一起的?为什么第一幅图中2个彩球连在一起,而第二幅图中要把4个萝卜连在一起呢? 3.想想做做4 教学反思 :
第3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让学生理清数量之间相互转化关系。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乐学数学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根据下面图式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 ○○○ ○○○ ○○○ □○□=□ △△ △△ △△ □○□=□ ★★★★★ ★★★★★ □○□=□ 师:你们可真棒!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摆图形的游戏吧! 2.提出学习目标 a、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b、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小组内互相交流。

2.全班展示 (1)例2 学生动手摆小棒,用小棒摆正方形。

你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4根? 摆两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是几个几?摆三个、四个呢? 师: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让学生反复说几遍)
问:4的3倍是几个几? 你能摆出4的3倍吗?但不摆正方形。说一说自己摆的是几的几倍。

师:指着2个4根问:它可以说成什么?谁能摆出4的2倍? 师:把下面的说成几的几倍或几个几。

3个2、2个5、4个6、3个5。

2个3倍、5的1倍、4的6倍、3的4倍。

(2)例3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应该怎样摆?谁有办法?学生展示。

汇报:第二行摆几个圆?为什么?怎样摆能清楚的看出来? 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数学算式怎样计算出来?为什么? (3)例4 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说线段图表示的意思,应怎么解决。

三、拓展知识外延 1.教材76、77页的做一做。学生先自己摆一摆,再说一说第二行该怎样摆?怎样算的? 2.老爷爷昨天买了2个鸡蛋,今天他买的是昨天的3倍,请你算出他今天买了几个鸡蛋?学生计算,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练习十七的第1、2题。学生看清题意,然后计算。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学习例题 ⑴观察例题图,说说小华和小红在做什么? 问: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⑵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笔算,小组交流。

⑶班级汇报:
列竖式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⑷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班级交流,由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复杂之处在哪里? 1.小组讨论: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X k B 1 . c o m 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班级交流订正。

让学生数一数每题的积各有几位,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 问: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要求口算哪些题,口算给同桌听,一人口算乘2的题,一人口算乘3的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说图意,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用竖式计算得数,然后口头回答问题。

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的笔算方法。

2. 引导学生由复习迁移、类推到新知的学习。

3. 引导学生通过笔算,感觉美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指名学生板演):
24×2= 213×3=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课本13页例6)
2.抽学生回答从情景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
灰天鹅:48只,白天鹅:是灰天鹅的2倍;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探讨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根据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出示完整题目: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倍。白天鹅有多少只?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8×2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
48×2=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估算 48×2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4捆,另摆8根,表示48。接着再摆同样一行小棒。要求2个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个性化意见172个8根少, 再算出2个4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

先算2个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个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么48×2=96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

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
如果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如果十位上满十就向百位进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2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出示试一试:
4×152=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 (2)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3)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 序及进位法则。用竖式计算时,注意什么?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第14页1、2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14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归纳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算理。

2.归纳一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应注意的地方。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
1. 口算 400×2= 300×= 100×2= 5×300= 400×6= 300×9= 700×9= 53×3= 学生边回答边说出口算的方法。

2. 笔算 24×4= 48×3= 这是两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学生在做完后师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个位相乘时,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下一位进几。)
二.创设情境,构建新知。

谈话:刚才同学们可真细心,真会观察。其实不仅仅是数学课堂上有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的数学知识。不信,你瞧!(课件出示例题:小华家到体育场的场面)
咦,小华在做什么呢? 学生:在跑步 他可真是个爱锻炼的好孩子!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
生1: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生2: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生3:他们俩家相距多少米? 生4:大生家比小华家到体育场远多少米? 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生:小华每分钟跑152米,用了4分钟,怎样列式?算式:152×4= (一)合作探究学习 152×4=的计算方法 你能估算出小华家到体育场有多少米吗? 生:400多米;

500多米;
600多米…… 师:到底有多少米?怎样才能得到准确值呢? 生:需要计算才能知道 对,我们可以通过列竖式来计算,同学们把竖式列出来。板书竖式)你们能计算出这个竖式的结果吗?请大家试一试 学生尝试探索计算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老师巡察学生的探索情况)
(三)全班汇报。

今天就我们要解决的这道乘法计算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一个乘数是三位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那么, 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百位上到底应该写几?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结合方块图:从个位起,用4分别乘152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4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8,在积的个位上写8,4和十位的5相乘得20,这里的20表示20个十,也就是2个百,在积的十位上写0,并向百位进2,4和百位上的1相乘得4,这里的4表示4个百,再加上十位的进位数2个百是6个百,所以在积的百位上写6。(板书,强调要补充完整横式)
师:刚才哪位同学估计600多米,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四)自己探究学习152×4=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我们会计算152×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 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怎样列式?生:248×4= 师: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248 × 4 =992 3.观察、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想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处?什么不同处? 师: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汇报。

师: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要认真、细心地演算。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 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指出: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个位和十位都出现了进位的情况,这就是乘法笔算中的连续进位。

三、解释应用与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独立完成,算完之后口头说计算过程,课件随学生发言出示,你做对了几题?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要注意哪些?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小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计算时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满十,就向下一位进几。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学生自己做,指名板演。(及时纠错)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出示)
分组计算,出示答案。比一比两题的积分别是几位数。

第一组的两道算式,乘数同是3,为什么得数有的是三位数有的是四位数?(第一道算式百位数乘3不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百位数乘3需要进位,所以„„)
第二组也同样如此。(课件出示: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指名说说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需要口算哪些题呢? 游戏:口算抢答。

5.完成想想坐坐第5题。(课件出示)
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信息?要求这个问题该怎样思考?把你的想法和大家 交流一下,并列式计算。

6.看一看聪明的你能拿到这份礼物吗?(黑板出示下题)
教学反思:
第7课时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一个数与0相乘得0”。

2.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月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0的算理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你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今天有3只小猫去钓鱼,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有什么收获。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探索“0和一个数相乘得几” ⑴出示小猫钓鱼场景图 问: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看出来的?“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可以怎样列式? ⑵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⑶问:你能改写乘乘法算式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个0相加等于0,改写乘乘法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⑷想一想:0×7= 8×0= 指名口答。

问:你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⑴出示看台图 问:这个看台一共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求出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 ⑵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⑶一个看台102个座位,学校体育馆有4个这样的看台,估计一下,学校体育馆大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小组交流,并说说估计的方法。

⑷算一算,到底有几个座位?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⑸班级交流评讲。

问:积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样得到的?与刚才估算的结果接近吗? ⑹试一试:104×4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在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在书上,做完后小组里交流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检查,在书上订正,然后全班交流。

问:你认为做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最容易发生哪些错误?怎样避免这些错误?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看图说一说,4个书架各有多少本书?你有什么发现?你能估计4个书架大约一共有多少本书?说说你的估计理由。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将学生提出问题板书出来,要求学生选择问题并解决。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教学反思:
第8课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的简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3×2= 7×2= 13×2= 3×20= 7×200= 21×4= 口算后讨论: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出示例题插图 问: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⑵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问:你是怎样由4×12=48想到4×120=480的? ⑶小结。

2.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指名板演。

⑵指名板演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⑶问:第一题中乘数250末尾有一个0,积15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第二题算过7×9得63后,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写2个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

独立完成在书上,并进行评讲。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

组织讨论: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组织学生口算,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几百几十和几相乘的口算方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 5题。

引导学生读题。

问: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让我们计算什么? 学生填表。问: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五、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5.6题。

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 第1课时 认识千克 教学内容:教材第28~3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难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秤,知道秤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的单位千克,活动体验1千克大约有多重,使学生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与数学联系着。

教学重点: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质量观念,知道千克的符号为“kg”;

2.了解用秤(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能力;
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千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质量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如何判断物体的轻重 1.同时出示一本厚的书和一本薄的书。

老师问:这两件谁重呀?为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用眼看一看(观察)
2.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盒子,一个里面装有物品,一个里面是空的。

老师问:这下又是谁重了?为什么? 学生说。

这时大家出现了两种答案,并有争论。关键是在于这两样东西差不多大,关靠眼睛看不出谁重谁轻。谁能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快速的判断出到底谁重呢? (用手掂一掂)
让学生上台用手掂一掂。(两名)
板书:用手掂一掂 3.刚才两名同学用手掂出了它重一些,那么它到底有多重呢? 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 学生说:(用秤称一称)
板书:用秤称一称 二、认识秤 1.谁能说说你见过了哪些秤,大概是用来称什么的? (学生边说边出示挂图)
老师简单地介绍各种秤的名称以及用途。

再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而且最为方便的是那一种秤呢? 学生说:台秤。

2.出示台秤,还有台秤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和挂图。

老师说:大家观察一下,看看这个台秤,都有些什么组成的? (有学生说道:上边有“kg”这两个字母。)
三、认识千克 1.老师说:既然大家观察那么认真,发现了那么多东西。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个新的单位“千克”,请大家看小黑板上的内容。

出示小黑板。

(小黑板上内容是“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 作单位。

可以用符号 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完成小黑板。

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并要求记住。

老师补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把“1千克”称为“1公斤”。

2.出示一个1千克重的物体(铅块)。

师说:现在我们来称一样东西,请大家认真观察。

把铅块放在台秤上边。

(学生观察)
师问:台秤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说:指针指到“1”了. 师问:指针指到“1“,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说明了它重1千克。

(板书 1千克)
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吗? (让学生上台指一指)(1名)
四、课堂练习(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师说: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图中的内容,再完成题目。

(学生做题)
师问:第一幅图中盐水鸭有多重? 学生答:1千克。

师说;
第二幅呢? 学生说:5千克。

师说:大家再仔细看看,看看谁有新发现? (净含量)
师问:什么是净含量? (让学生说)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这是贴在电梯里的一个标志,谁能说说这个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要把它贴在电梯里? (有一个1000kg)
这说明了什么? (电梯最大能载重1000kg,千万不能超载,否则会发生危险!)
出示卡车图。

在这辆卡车上面有没有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千克? (5000Kg)
这个5000Kg的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辆汽车的最大载重量是5000Kg) 注意:有学生把“1000kg”和“5000kg”说成是“1千克”和“5千克”。应要纠正,并强调“kg”是千克的符号,千克时一个完整的单位名词,不可拆分。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说出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

这一题要提醒学生:称不同重量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种类的适合的秤。

五、实践活动 (一)称大米 1.老师先示范。

2.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然后分别拎一拎,感觉一下1千克的重量,最后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感觉? (二)称书本和文具 1.先整本整本书称 2.不够时可以再加上一些文具,直到称够1千克的东西 3.观察,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 (三)估计物体的重量 1.出示1千克的枣子、2千克的香蕉、3千克的苹果,分别用袋子装好。

2.让学生上台拎一拎,估计重量,然后老师称一称。

六、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啊?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
七、课外作业 利用国庆长假期时间,陪家长到菜场买菜,看看买到了哪些菜,分别各重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认识克 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

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体会1克有多重。

教具准备: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 二、新课学习 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举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 3.一把直尺呢? 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 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橙子:150克 哈密瓜:1250克 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盒大约重多少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9000克=( )千克 7千克=( )克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像这样的僵局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教授新知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板书:长方形 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老师发现还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发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指名回答并在展示台上演示。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角形的直尺比一比,课件演示)
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应用拓展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4、剪出一个正方形。

(1)照样子剪出图形,再看看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一个正方形? 5、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6、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反思: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图画,引出对旧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创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出示钉子板,加强学生对图形的感知,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上台展示自己。让学生走出教室,带上纸和笔,把自己看到的平面图形记下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将它看作是一种文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第2课时 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2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和等活动,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课件、尺、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量一量,想一想,填一填。

2.摸一摸。

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快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周长)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书签的图片。

同学们能画出每张书签的边线吗? 同学们,沿着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2.打开教材39页,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

求周长就要先测量出各边的长度。

3.教材第39页“试一试”。出示树叶。

一只小蚂蚁想围着这片树叶爬一圈,你知道它应该怎样爬吗?请你在叶子上画出来。

你知道自己画的这条线的长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测量的?要注意什么?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

(2)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

(3)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与练习 1.描一描。

出示“想想做做”第2 题中各种形状的图形。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的边线。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独立描出上图形的边线。

展示交流学生描的情况,再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2.算一算。

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是交流算法,再在班级中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出不同和算法。

3.你能用不同方法求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吗? 做“想想做做”第4题。说明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做一做。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先量出上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且将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4.课后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相对比较弱,而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本节课利用学生们喜爱的书签和熟悉的篮球场导入新课,让学生指出它的周长和说出长方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动手操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本次教学中借助指出书签一周的边线这一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先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需要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动手测量算出长度,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后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这样理解以后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页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哪一促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提问:做这两题时,你们先干什么?又干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追问:做这两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以及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说一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在学生汇报他们各自的算法后,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在学会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试一试”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算法不能灌输给学生,更不需要揭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第4课时 练习六(1)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页练习六1-5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2.进一步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算法。

3.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解决。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点名让学生回答。

二、基础练习。

1.做“练习六”第1题。

学生自己读题。

让学生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同桌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2.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让一个学生说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六”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课堂作业:
(1)一个正方形的花园,边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所有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4×4=16(厘米) (6+4)×2=20(厘米) (5+6)×2=22(厘米) 2.40+30+50=120(cm) 25×4=100(cm) (20+15)×2=70(m) 4.(6+9)×2=30(米) 5.9×4=36(厘米) 教学反思:
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由浅入深,逐步拓展。第1题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练习,用来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2、第3题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变式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第4、第5题考察的是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周长的含义,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进一步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算法。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解决。

第5课时 练习六(2)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页练习六6-11题。

教学目标: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75-36= 3×15= 12×6= 5×13= 13×4= 4×21= 18×2= 7+23= 2.长方形周长如何计算?正方形呢? 请大家取了数学练习本先估计下封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准确不准确。(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要量出哪些数据)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六”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讨论:如何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要画出这个正方形,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如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2. 完成“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后同桌先交流检查,再集体订正。

3. 完成“练习六”第10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菜地的一面靠墙,可能是哪一面?这样篱笆的长度还有几面?哪一面靠墙篱笆最短? 4. 完成“练习六”第11题。

(1)出示第1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3个问题:拼成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2)出示第2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问题:如何拼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如何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又是多少厘米? 5.完成思考题。

(1)观察图形,和同桌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指是哪几条边? (2)围成这个图形的几条边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 (3)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你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三、 课后作业。

课本45页“动手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中你学会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6. (10+6)×2=32(厘米)  画正方形略,所画正方形的边长是32÷4=8(厘米)。

8. 39 45 72 65 52 84 36 30 9. 6×3=18(厘米) (18+6)×2=48(厘米) 10. (8+5)×2=26(米) 5+8+5=18(米) 11. (1)(6+3)×2=18(厘米) (2)4×4=16(厘米) (8+2)×2=20(厘米) 教学反思:
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关注原来图形的周长和拼成的图形的周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推理能力。最后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第四的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课时 口算除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体现主人公的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 探索口算方法;
掌握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计算王国里游玩,愿意吗? 2.摘苹果的游戏。复习旧知。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点击课件出现例1的情景图)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瞧,我们学校买来了什么?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了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

(3)汇报,师评析。

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 。

生2;
对,80÷20=4 。因为8÷2=4,所以80÷20=4 。

(4)检验正误。(课件出现结果)
师问: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 齐答:4个。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口答。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检查正误,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又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学例2。(出示课件)
(1)情境中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学校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好!瞧,学校又买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

(2)探索、讨论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该例题的教学较上例题放得更开了,旨在培养学生用迁移类推的能力。)
(3)汇报。

生1:120÷30 =4 ,我想4个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 。

生2: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12÷3=4,所以120÷30=4 。。

师:说的很好。你还真善于总结。让我们一起来检查结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对吗?(课件演示)
3.小结。

同学们,在解决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用乘法做除法或用表内除法做除法。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 想一想:83÷20≈ 122÷30≈ 80÷19≈ 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并借助已有的口算与估算经验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推上口算的主体地位。)
(2)交流,并总结。新|课 | 标 |第 |一| 网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师:大家真不错,说的非常好。那么,谁愿意总结估算方法?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师:你总结得真好。请你告诉大家,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什么样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做一做” 40÷20 = 143÷70 ≈ 360÷40 = 632÷90 ≈ 2、帮小动物找妈妈。课件出示题目。

3、智力比拼。根据数字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计算。

4、智力赛跑。三分钟内看谁最先做完30道口算题。

(四)全课总结 好了,通过这节课,最后,请你用“我学会了”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80÷20=4 (1)因为20×4=80 所以80÷20=4 →想乘法做除法 (2)因为8÷2=4 所以80÷20=4 →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120÷30=4 (1)因为( )
所以( )
→想( )
(2)因为( )
所以( )
→想(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的: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位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口答:
(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面有几个8? (3)20里面有几个十? (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个20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师:快开学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学习用品。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会用竖式计算吗? 3.谈话: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情景图左半部分。

①问:从这两个男孩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40÷2= ③师:40÷2等于多少?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

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A.因为4÷2=2,所以40÷2=20。

B.4个十除以2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

C.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就是20。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问:你在做题时是横着做的还是竖着做的?为什么竖着做?
  让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3)小结:刚才学习的这些口算就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①问:这两个女孩也在买铅笔,她们一共买了多少枝呢?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46÷2= ③师:估计46÷2的商是几十多?你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A. 摆学具:拿出4捆6根小棒,先分整捆,每人分得2捆是20枝;
再分单根,每人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B.口算:
40÷2=20 6÷2=3 20+3=23 帮助学生把操作抽象成分步口算:
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     40÷2=20 再分得3枝            6÷2=3 合起来是23枝          20+3=23   问:这几题你也能说出口算过程吗? 96÷3 84÷4 55÷5 ⑤师:其实46÷2这题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回忆分小棒的过程,你会用竖式算一算吗?4人小组讨论竖式的写法。

⑥问:谁来完整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师:笔算46÷2,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学生讨论)2乘2得4,4减4得0,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这里不写0。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接着除,接着会算了吗?(竖式略)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笔算过程,笔算46÷2,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商又写在哪里?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师:在买铅笔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应的口算和笔算,下面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1)让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预设:
解法一:48÷4=12(元)
63÷3=21(元)
12〈 21 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解法二:由图中的信息知道,杨树苗买的棵数多用的钱数少;

而松树苗买的棵数少用的钱数多。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五、当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 。

教学难点:两种验算的算理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商品的画片,做游戏:这里有3元一块蛋糕, 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做一做;

1.买这样的一块蛋糕要多少钱?买两块呢? 2.如果我有12元钱?能买多少块?27元钱能买多少块?你是怎么想的? 3.36元可以买多少块? 二、新课学习 1.一起讨论:怎么样证明36÷3=12是正确的呢?12×3=36 2.试一试:
这些除法算得对吗?9÷3=3 63÷3=21 94÷2=47 3.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65÷3=21(块)……2(元)
想一想:你能验算吗?21×3+2=65(元)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与同座位同学合作,互相验算。

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3.一边说一边做第一4.5两题。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首位不能整除的)
教学内容:教材第56~5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方法;

3. 学会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商。

教学重点: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再除。

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与个位上的数一起再除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把这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 二、新课学习 1.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2.我们一起来写出算式:(弄清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
3. 52÷2=26 (个)
4.让我们来验算一下。(让学生自己选择说明或是计算的方法)
5.边说边做:
78÷3= 84÷6= 92÷2= 80÷5= 6.验算上面的计算题。

7.根据三个数量,请你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想想做做第5题)
8.估算:你能估计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多少吗? 64÷5= 85÷3= 95÷4= 91÷2= (10多) (20多)
(20多)
(40多)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四、小结: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个位商写0的计算 、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

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把62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 二、新课学习 1.让我们写出算式来。(剩下2个羽毛球,商怎样写呢?)
62÷3=20(个)……2(个)
2.让我们来验算一下。

3.边想边做:83÷4= 63÷6= 92÷3= 61÷2=(注意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4.算一算,比一比:
42÷2= 41÷2= 63÷5= 53÷5= 5.找找错在哪?(想想做做第3题)
6.想想做做第5题注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灵活点。

7.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让学生体会余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合理运用,不要求讲进一法)讨论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第二页想想做做1.2。

四、小结:
大家今天有什么收获啊?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最后两题。

52÷5= 43÷4= 82÷4= 74÷7= 2.有75千克的大米,每次搬运10千克,至少要搬运多少次?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列表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列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会用列表或列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问:什么叫策略?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1页例1情境图,学生读题,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分析题目。

小组讨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 结果预设:
(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2)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加5… 提问: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其他成员。

指导学生完成书上表格。

现在你知道第三天和第五天分别摘了多少个了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3)你们会用列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吗?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小结。看来“列表”是个好办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容易就求出第三天和第五天小猴摘的桃。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列表”的策略有什么优点? 2、小结策略。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1)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板书:弄清题意)
(2)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从条件想起)
(3)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列表”的策略有什么优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2、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样理解“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 学生交流,从16米高处落下,弹起高度也就是16米的一半,用16÷2。

学生填表解答。

3、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你能找到芳芳和兵兵的位置吗?(在图中画出来)
数一数他们之间有多少人? 4、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说说从条件开始可以怎样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据“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先算出有多少块白地砖,再根据“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算出花地砖有多少块。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5、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弄清题意。

估计每个正方形里,每行画4个圈,可以画4行。

先估计第几行正方形画不下。

第一次画2个圈,第二次画满第一行,第三次画满第二行,第四次画满一个正方形,第5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

动手试着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在解决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教学反思: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能使信息显得很有条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列表的价值,并能寻找数量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于进一步学会用列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难点就在于怎样正确地运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较复杂的信息。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画图的策略理清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解决问题解决的策略,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应用什么策略? 列表。

师:大家体会到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那么,这节课再学习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观察情景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用的信息。

学生讨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个已知条件:(1)绿花有12朵。

(2)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3)红花比黄花多7朵。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2.分析问题。

要求红花有多少朵,首先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求出黄花的朵数,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了。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

根据线段图所示,可以很容易解决“红花有多少朵”这一问题了。

3.解决问题。让学生列式,想一想怎样算,指名板演。

(1)黄花朵数:12×2=24(朵) (2)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4、教学“想一想”。

出示问题: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样解答? 谈话: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再解答。

学生小组交流,列式解答。

12×2=24(朵)
24-7=17(朵)
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比较、小结。

谈话:刚才的两个问题,都是从条件想起,再解答问题的。这两题的解答过程, 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小结:
(1)都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2)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也不同。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线段图,小组交流,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2题。

从条件想起,用的时间少代表跑得快,用的时间多代表跑得慢。

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先求杜鹃花和茶花的总盆数,再求这个总盆数的2倍也就是月季花的盆数。

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独立列式,说说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全班订正,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黄花朵数:12×2=24(朵) 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可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运用画图的策略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课时 练习十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系统化。

2.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善于观察、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根据条件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能选择正确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十”。(板书课题:练习十)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6题。

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1题。

出示条件,让学生说说可以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从图中我们可以先求谁的身高?(小英)再求谁的身高?(小军)
4、完成教材的77页“练习十”第3题。

学生读题,前两项费用总和怎样算?怎样算食宿费? 5、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4题。

学生理解题意,算一算,填表。

6、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5题。

出示题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7题。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准备怎样求梨的重量,怎样求苹果的重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8、9、10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讨论,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的11题。

出示题目,怎样理解“一律半价”,半价后花生、开心果、香瓜子各是多少元? 独立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4、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教师在学生表达不清的情况下,适当补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二、基础知识训练 1. 26 48 16 21 45 56 15 13 2.(1)拔河的有多少人?5×12=60(人)  60-16=44(人) 答案不唯一 (2)合唱组有多少人?26+8=34(人)  34×3=102(人) 答案不唯一 3. 136-15=121(厘米) 121+21=142(厘米) 4. 540+380=920(元)  920-130=790(元) 5. 24 31 35 34 6. 60÷5=12(元)  12+4=16(元) 三、解决问题 1. 梨:280×2=560(千克) 苹果:280×2+70=630(千克) 2.(8).12×3+7=43(辆) (9).48+50+54+49=201(毫米) (10).鸭:(54-20)÷2=17(只) 鸡:17+20=37(只) 3.(1)26×3=78(元) 78÷2=39(元) (2)72÷(12÷2)=12(袋) 4.思考题 (73-49)÷2=12(元) 73-12×4=25(元) 教学反思: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六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1课时 平移和旋转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P80~8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模拟示范以及观察图片,加深学生对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移和旋转。数出平面图形平移和的格数,以及画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飞机、溜溜球、各一个;
师生都准备一个圆盘、一个指针,学生准备“动手做”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出示美丽的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平移 1.出示例1图 (1)依次出示3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和国旗的运动)。

提问:你感觉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沿着直线的运动。

指出:像图中火车车厢电梯国旗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

(板书:平移)
举例: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二)认识旋转。

1、出示例2图   提问:你能看出图中表示的是哪些物体的运动吗?   引导: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做的是怎样的运动呢?你能用手势表示这些运动吗?清小朋友来说一说,并且表示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交流并表示运动方式。

提问:你知道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吗?这几个物体运动时,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固定在那里而没有移动到另一处呢,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围绕一点转动。

指出:像图中电风扇叶片、螺旋桨、钟面指针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课题位置板书:旋转)旋转的特点是绕着一点转动。

(板书: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追问:电风扇叶片绕着哪一点转动?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呢? 举例:小朋友还在哪里见到过旋转现象? 2、学生“试一试”。

 (1)做转盘出示“试一试”中的转盘,让学生用事先先准备的转盘面和指针,照样子做一个转盘。

   提问:你是怎样做成这个转盘的?圆面中心为什么用一个掀钮固定?  (2)动手旋转    引导:请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做一做:把指针从指向A点旋转到指向B点,再把指针旋转到指向C点或者指向D点。

   提问:刚才指针是什么运动?是绕着哪一点转动的?请小朋友再把指针从指着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周回到A点。

   还可以怎样旋转一周回到A点?请大家做一做。(学生逆时针旋转)
   追问:怎样的运动是旋转? (三)比较    引导:请大家用手势表示平移,再用手势表示旋转。

   比较一下平移和旋转,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小结:我们刚才研究了物体的运动,认识了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这就是平移和旋转。沿着直线移动的运动,是平移,绕着一点转动的运动是旋转。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把通过平移能和绿色树叶重合的图上颜色。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方格图,让学生说一说平面图上的方向,让学生说说两枚棋子各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

4、完成“动手做” 指出:不管向哪个方向旋转,只要是绕着一点的转动,就是旋转运动。

四、课堂总结    谈话: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能说说平移和旋转有什么不同吗?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在日常生活中,像火车车厢、电梯、国旗等物体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平移。

在日常生活中,像电风扇扇叶的运动、飞机螺旋桨的运动、时钟钟摆的运动,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转动的,我们称这种运动方式为旋转。

教学反思: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的最佳途径则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去获取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去体验、思考、讨论,在教学活动中经历、感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设一切条件设计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2课时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83~8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操作、观察并获得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用对折、观察的方法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感受获得图形特征的基本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识别、欣赏、制作等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在显示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轴对称蕴含的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1.出示教材第83页的图片。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启发:如果我们把每张图片沿中间的线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把这些物体对折,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轴对称现象。也就是说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师:在你的周围还有具有轴对称现象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86页。

旨在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

2.举例。

启发:想想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轴对称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二、操作感悟、认识新知 1.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请同学们在教材第107页任选一个图案剪下来,把它对折。

学生动手做一做。

教师提问:通过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

质疑:什么叫“完全重合”? 归纳: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2.画一画,剪一剪。

出示教材第84页例4,并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对折,照样子画一画、剪一剪。

师:剪出的是轴对称图形吗?用这种方法,你能再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思考后开始动手操作,最后,学生展示自己剪出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3.试一试。

把教材第109页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集体订正。

三、观察判断、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讨论、确认,再交流,并且要求说明理由。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上面一行图案都是怎样剪出来的?那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呢,能用线练一练吗? 4、猜汉字游戏 5、做“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讨论确定,再派代表交流、说明。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对称轴。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2.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第七单元 认识分数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87~8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

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 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⑴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

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⑵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自学课本。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⑶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w W w .x K b 1.c o M ⑷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⑸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 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
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教材第90~92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几分之几的含义及其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折一折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你们还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来表示分数吗? 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
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
4.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 二、试一试 1.学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X|k |B| 1 . c|O |m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比一比 谈话:上节课我们比较过1/2和1/4的大小,还记得吗?那么你能想办法比较出3/5和2/5的大小吗?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四、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1-5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

五、读一读X|k |B| 1 . c|O |m 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你知道吗?” 六、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93~9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问题。”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其中的 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5块!”丁丁快速地说。“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这个问题可把丁丁难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 1.简单的分数加法。新|课 | 标 |第 |一| 网 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谈话: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的2/8涂上红色,再把它的3/8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

组内讨论,交流想法。

评讲: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没变? 2.简单的分数减法。

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

组内交流算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指名说出题意。让学生一起列式并算出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校正,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读题完成,指名说出题意。

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说出题意。

在小组内一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共同解答。

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 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X k B 1 . c o m 引导学生去填一填,再比一比,然后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不必揭示分数基本性质的名称及其抽象的内容。)
第八单元 期末复习 第1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教学内容:
第98-99页的内容回顾和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回顾内容。

你能把这学期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2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指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板书)如果乘数中间有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0,这样比较方便。

3、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6      42×6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板书:300    240)
提问:都是40多乘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50和接近40)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3、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第5题和第6题,并和同学说说第7题是怎样想的? 板书设计:
1. 300 63 90 3000 72 80 2. 84 450 86 72 240 60 4000 42 32 72 70 6300 3. 813 603 630 3736 3248 3680 4. 504 294 870 2240 5. 450×3=1350(克) 6. 安排二年级比较合适。

教学反思:
这节复习课主要复习乘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层次清晰,一开始我都先请同学来说该怎么算,说出每种的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道其所以然,并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由于学生的基础都较为扎实,不仅表达的完整,而且算的速度也相当快。除了会算以外,我还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第2课时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安题组口答,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9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书。

(2)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书。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1)让学生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板书:30多  200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算的? 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范围内。

让学生笔算、验算。(指名两人板书)
(2)下面的除数各是多少? (     )÷7=12   (     )÷9=30……8 学生计算,交流发放和结果。

3、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的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第三题为什么要用乘法? 4、做期末复习第13题。

让学生独立解题、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板书算式)
提问: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么想的?(余下的1个不够再穿1串)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布置。

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第14题,并说说第14题可以怎样想。

板书设计:
8. 20 40 12  200 80 18 9. 200 12 31  14 22 12  80 100 14  40 12 16 10. 22 21……1 20……1  212 137 37  71……3 80……2 107 11. 92÷3=30……2     412÷8=51……4     249÷7=35……4 807÷4=201……3 12. (1)24÷8=3 (2)16÷8=2 (3)16×3=48(个) 13. 97÷4=24(串)……1(个) 14. (60-24)÷3=12(盆) 教学反思:
本课时知识点太多,也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解决问题中,所以,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赛,比一比看谁算的快,计算题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必不可少的,学生争先恐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一开始便具有十足的数学味,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的掌握。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数学情趣的激发,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文化的熏陶都应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去。带着思考,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使原本平淡的一节课变得丰满,富有情趣和哲理。

2、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使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解答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绪飞扬,得到了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本课的练习紧紧围绕本单元的几个知识点来展开,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避免了为练习而练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通过有效分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复习课比新授更难把握,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复习课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练习的目的,避免为练习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数学化。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指出: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板书)
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
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 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交流思考。

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摆法? 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提问: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下列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15. 1+2+2=5(厘米) 1+2+3+2=8(厘米) 1+1+1+1+1+1=6(厘米) 16.(20+8)×2=56(米)  教学反思:
应特别重视图形之间的比较和沟通,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都呈现出极强的系统性,充分理解内在的关系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和缩小各自特点的比较说明,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在对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指导方向,结合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特点,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培养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点体现出来。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呈现,可以看作三条主线,其后又延伸出更多的知识点,这种表现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最为突出。教师可充分利用知识特点,以“树形图”或“表格”的形式直观呈现,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并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第4课时 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第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
体会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千克、克和分数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千克和克 1、回顾千克和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千克吗?1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个鸡蛋          (2)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1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是怎么想的?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呈现第20题,让学生填空,并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5、做期末复习第22题。

口答。

(1)5/9里有5个( )/(  ); (2)7/10里有(  )个1/(  );

(3)4个1/5是( )/( ). 6、做期末复习第23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7、比较分数大小。

(1)在○里填写“>”或“<”。

1/4○1/5   1/9○1/3  
6/7○4/7   3/8○5/8 (2)下面分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5   1/6    1/6 8、口答期末复习第24题。

提问:上衣的布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 三、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9. (1)千克 (2)千克 (3)克 (4)千克 20. 3000 9 8000 2 21. 20+20+50=90(克) 90÷2=45(克) 23. 对折的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分成的份数 2 4 8 16 32 64 发现对折的次数越多,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越小。

第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
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回顾策略 1、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三、应用策略 1、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2、做期末复习第2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3、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25. (42+18)×3=180(本) 27. (56-8)÷3=16(米) 28. 45幅 61幅 86幅 思考题 (200-1)×5=995(米) 教学反思:
在复习课内容设计上要有层次性,并且没有进行分组对比,从而导致题型过于多和乱,必须把题型更加有整体性与系统性,而在共同体中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参与进来,自始至终我一直灌输的太多,使那些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这样就失去复习课的查漏补缺的目的和真正意义,经过大家的研讨课我也有了对复习课的重新认识,比如1.复习课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的网。教师要对学生整理知识进行必要指导,让学生感觉整理的知识是有系统的,不能简单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不是“整理”,要从知识的“面”的角度整理,整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