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阅读与分析作文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6)

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阅读与分析作文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6)
盗传必究 一、阅读与分析 1. 或日:“无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l厌I,而卒l蚤l天。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I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l或l择地而蹈之,时然后而出言,行不由匿l,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义。(每词2分,共10分)
——《史记·伯夷列传》
厌:
蚤:
是:
或:
径:
答: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
厌:满足(饱、足)
蚤:早 是:这 或:有的人 径:小路 (2)翻译划线句子。(5分)
答: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常常(总是)帮助好人。”(5分)
(3)概括本语段的主旨。(5分)
答: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完全是蒙人之说,实不足信。(5分)
2.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么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
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一《想北平》
(1)这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文中写北平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答:抒情。比喻、拟人。(2分) (2)作者爱北平,他爱北平的哪样?却为什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8分)
答:作者所爱的是整个儿与作者心灵相融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包括名胜在内的整个儿 北平。作者对北平的爱是一种整体的感觉,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与心灵相粘合的。”(4分)作者对北平的爱之深,是爱在心里,是最诚挚的爱,是一种心情和感情。所以作者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因为,毕竟语言是理性的,而感情,是超越于语言的功能的。(4分)
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日:“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埯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一《史记·伯夷列传》
(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
疾:
冯:
趣:
称:
施:
答:
疾;
担心 冯:凭(只)
趣:同“趋”,指出仕 称:称述 施:延续 (2)翻译划线句子。(5分)
答:(居住)在陋巷,想要通过磨砺自己的行为而立名的人,不依附德高望重者,(名声)怎么能够在后世延续(流传)?(5分)
(3)以本段所述,结合全文说明司马迁写作此文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对传统的天道观提出质疑,为那些“砥行立名”的“间巷之人”作传,能让他们流芳百世;
同时借古讽今,鸣自己的不平。(5分) 4.《山海经》上就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安全快乐?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底好国民又不同。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连这位貌似旷达的老隐士也这么说,可见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

---《春末闲谈》
(1)“刑天”在文中喻指什么?(2分)
答:喻指的是誓死反抗不怕牺牲的民众。(2分)
(2)联系全文,请概括《春末闲谈》一文的思想。(8分)
答:文章分析了治人者和被治者的矛盾,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其治人术以及实际发挥的是麻痹反抗的神经的主张作了剖析和辛辣嘲讽,深刻论证了一切统治方法的“麻痹术”实质及其“不能十分奏效”,热烈歌颂了人民的斗争精神,体现出“五四”运动高潮之后,二十年代初知识阶层的思想分化和斗争,鲁迅艰难求索的思想处境和社会行动。

(8分) 5. 夜筚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解释选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每词2分,共10分)
缒:
鄙:
共:
厌:
肆:
答:
缱:用绳子吊着重东西往下送 鄙:边邑,用如动词,以遥远的地方作为边邑 共:同“供”,供应 厌:同“餍”,满足 肆:延展,延伸 (2)翻译选段中画线句子。(5分)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3)选文是说辞的经典,分析这段选文的层次。(5分)
答:第一层从军事地形学的角度陈述灭郑对秦国无益,反而进一步壮大了晋国的力量,这对一直想称霸的秦穆公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第二层说放弃攻打郑国对秦国的益处;

第三层以历史事实说话,说明晋侯的话不可信,打消了秦国妄图从伐郑之中分一杯羹的念头;

第四层再一次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为秦穆公敲响警钟。

6.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说服秦公用了几条理由?请归纳。

答: 四条理由:A.从军事地形学的角度陈述灭郑对秦国无益,反而进一步壮大了晋国的力量。B.说放弃打郑国的好处。C.拿历史事实说话,说明晋侯的话不可信。D.说明晋国贪得无厌,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为秦敲警钟。(3分) (2)烛之武退秦师的关键是什么? 答: 烛之武退秦师的关键是能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紧扣“利害”二字,让对方确实感到打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所以能让秦穆公重新审时度势,最终作出撤军的决定。(2分) (3)联系全文,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答: 文中的语言,尤其在对话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首先,用对话来写人物和事件的发展,比如烛之武,作者始终没有直接评论,完全通过对话来体现,有佚之狐的举荐,有他自己的说词和郑文公的对话。、突出了烛之武柔中有刚、有勇有谋、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形象。其他人物,如佚之狐的话可以看出其“善于识人”,烛与郑的对话中郑文公的“不能用人”及只急切中以国君的居高临下的“知错”态度,终属难能可贵。文中最后晋文公的话,也表现了他善于权衡利弊,自我克制的性格特征。除开篇叙述形势外,整个故事的推动发展从佚的“荐人”,到郑的“用人”,以及晋公的“吾其还也”的情节,全以对话表现。

其次,文章也是寓褒贬于对话之中,作者不发议论而倾向自现。(5分) 7.北京正是春末,也许我过于性急之故罢,觉着夏意了,于是突然记起故乡的细腰蜂。那时候大约是盛夏,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铁黑色的细腰蜂就在桑树间或墙角的蛛网左近往来飞行,有时衔一支小青虫去了,有时拉一个蜘蛛。青虫或蜘蛛先是抵抗着不肯去,但终于乏力,被衔着腾空面去了,坐了飞机似的。……而且,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她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用了神奇的毒针,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螫,它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这才在它身上生下蜂卵,封入窠中。

——《春末闲谈》
(1)细腰蜂在文中喻指什么?(2分)
答:细腰蜂喻指的是封建统治者的种种麻痹术。(2分)
(2)联系全文,请回答,为什么说文章虽名为“闲谈”,实质却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8分)
答:从行文表面看,确有东拉西扯,琐碎“闲谈”的一面,但现实针对性也十分明显:
首先,文中尽管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却是有着明显的现实所指的。文章将“遗老的圣经贤传法,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并举,类比于细腰蜂在小青虫的运动神经球上的一螫,认为这些主张实际发挥的是麻痹反抗的神经,服务统治阶级的功效。这样的现实所指,体现的是“五四”运动高潮之后,二十年代初知识阶层的思想分化和斗争,而《春末闲谈》这样的杂文,正是鲁迅用以展开斗争的工具。

文章的更主要的现实针对性,仍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的思想目标和工作方向上,那就是:开启民智,促进自由思想,养成更多的“执干戚而舞”的刑天那样的“精神界之战士”,“无头也会仍有猛志”,使“阔人的天下州难得太平”。(8分) 8.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日:“客何好?”日:“客无好也。”日:“客何能?”曰:“客元能也。”盂尝君笑丽受之圜:“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固:“长铰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日:“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 霜:“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丽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日,“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1)解释选段中下列词语的含义。(每词2分,共10分)
存:
属:
食:
揭:
过:
答:存:生活 属:通“嘱”,嘱托 食:用作动词,拿东西给人吃 揭:高举 过:访问 (2)翻译选段中画线句子。(5分)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答:孟尝君派人供给他吃的和用的,不让他缺少什么。

(3)分析选段中孟尝君与冯谖对话的文本意义。(5分)
答:孟尝君与冯谖的对话,以及冯谖之后的三次弹铗而歌,从“史”的角度来说,无甚意义;
然而,从记人的角度来说,则关系重大:不如此则人物不生动不鲜活,不如此则不能显示出冯谖之深谋远虑,孟尝君之宽容仁厚。

9.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
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蹶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杨 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指出选段中所使用的两种鲜明的文学手法。(2分)
答:
对比、拟人 (2)就选段,谈谈作者如何在“杨柳”这一物象上寄托了民本思想。(8分)
答:选段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作者厌恶牡丹、芍药等一般花木的“向上”,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相反,在作者看来,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在对比之中,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既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又表达了对高而能下的杨柳的赞美之情。

作者经由杨柳下垂的姿态联想到不忘根本的精神,由树及人,使主题得以深化,进而批判了作威作福、趾高气扬的统治者,歌颂了身处贫贱而具有优秀品质的普通民众,寄托了鲜明的民本思想。

二、作文 1. 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奠言在致辞时感谢了诺贝尔评委“坚持自己的信念”,结束语为“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经验,谈谈你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作文评分标准;

(38-40分):主题(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具体,见解独特,结构严谨,文笔优美。文面规范,基本上无错别字。

(32-37分):主题(观点)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文笔通顺。文面规范。错别字控制在五个字以内。

(24-31分):主题(观点)尚明确,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匀称,表达清楚。文面尚规范,偶有语病。

(15-23分)主题不明确,内容空洞,结构松懈,语病较多。

(15分以下):主题严重错误,文理不通,结构混乱,词不达意。

2.逃离北上广曾是80后白领打拼的流行心得。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工作压力过重等等使生活成本变得昂贵,怀揣梦想进入大城市打拼的大学生在受挫之后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选择与感悟。它也向我们每一个人,展示出现代生活的艰难与严峻。然后是在此基础之上,重新审视已有的生活,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幸福之源的需要与彻底清醒。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作文评分标准:(同上)
3.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

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非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作文评分标准:(同上)
4. 在瑞士,婴儿降生,医院就会在户籍卡中输入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住址。由于婴儿和大人一样用统一规格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

瑞士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他们认为,对一个人,尤其是对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讲,他所拥有的财富,除时间外,不会有其他东西。

一个人出生后,到底拥有些什么?说到底,无非是几十年的时间。所谓生命,也就是一个逐渐支出时间的过程。有些人需要地位、财富,就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权力、金钱;
有些人需要闲适,于是就在宁静和安谧中从容地度过自己的时日;
有些人……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作文评分标准:(同上)
5. “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现在年轻人都过的是洋节”,有人大代表建议,将孟子生日即农历四月初二设立为中华母亲节,农历九月初九定为中华父亲节,以“抗衡”洋节。也有人认为,硬设节日孝敬父母没有必要也未必有效。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作文评分标准:(同上)
6.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跪姿俑,之所以成为镇馆之宝,是因为保存得相当完好。据专家分析,其完好的原因就是它的跪姿,这种低姿态使得它经受住了几千年的考验。

作文评分标准:(同上)

推荐访问:电大阅读与写作1答案 电大阅读与写作2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阅读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电大网上阅读与写作答案 电大阅读与写作答案 电大阅读与写作1网上形成性考试答案 电大阅读与写作(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央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2)试题2 新疆电大试卷号工商管理专科经济数学基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