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新文化运动

 第 第 1 11 课

 新文化运动

 上海市第一中学 夏洋 【内容主旨】

 民初乱象丛生,虽曰民国,而民主共和却渐行渐远,这一切皆源于专制文化于民众观念之根深蒂固。因而一场直指旧的专制文化、思想、观念的运动生发,即新文化运动,它以民主、科学为内容,以白话文为载体,欲于思想上对民众进行启蒙,并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之后的民族救亡意识的觉醒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目标】

 知道在民初专制主义文化仍然顽固,亟需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正是这样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启蒙运动。

 通过文学作品、历史照片、笔记、日记等各类史料,共同构建出一幅民国初年的社会景象,初步了解各类不同史料的应用价值及通过各类不同史料的相互佐证来印证历史的史学思想方法。

 感悟在时代变革中青年于民族、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感悟知识分子拯救国家、追求真理的迫切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难点: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教学过程】

 环节 1:回顾袁世凯复辟以及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承前启后,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切入,得出当时的国家名曰民国,实则专制复辟频现,凸显矛盾并引入新课。

 环节 2:出示鲁迅的小说、《益世余谭,民国初年北京生活百态》及《青年杂志》(《新青年》)等材料,由当时的文学作品与报纸、杂志、照片等各类史料的相互佐证,展现民初的社会百态。为学生展现出民国初年的社会,实乃“新瓶装旧酒”,在崭新的民国招牌之下,社会各类人群的生活却一如既往,民主共和不过是高悬的口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得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人的思想领域的“旧根未除”,所以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是当务之急。通过不同种类的历史材料的辨析,并通过历史材

 料的相互佐证下,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类史料的相互印证的史学思想方法。

 环节 3:出示高一涵《共和国与青年之自觉》的材料。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将国家期望寄托于新的青年人之上。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材料感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新式青年人所背负的职责和使命,并知道这里的“新”指的是思想、观念之新,而非年龄和身体的。

 环节 4:出示王叔潜《新旧问题》的材料。阐释当时知识分子所认为的用以取代传统旧文化的“新文化”即来源于西方的各种近代化思想和观念。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知道“新文化”的总体概念。

 环节 5:出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材料。说明中国的文字(文言文)是“新文化”难以深入民间的主要障碍,一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从而进行新文化传播的运动势在必行。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新文化”也需要一种新的文字载体(白话文)来进行传播,并且这种传播是可以更深入民众的。

 环节 6:出示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吾人最后之觉醒》、《敬告青年》等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民主”与“科学”。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知道在当时鼓吹的“新文化”中,“民主”和“科学”是当时人所认为的得以救中国的两种最重要的思想。而其中的“科学”的含义也从之前简单的技术层面,上升至一种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方法。

 环节 7:出示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中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描绘的未来理想社会的远景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未来蓝图正是一个既“民主”又“科学”的理想社会,新文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进中国后得到升华。

 环节 8:出示油画《北大钟声》,说明这是一个新旧杂糅的时代,也是一个新旧过渡的时代,北大更是一个对新旧都给予宽容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对油画内容的分析和解读,感悟当时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有态度,感悟思想启蒙之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并为下一课的五四运动做必要的铺垫。

 【板书设计】

 共和立,复辟兴 新民国,旧百态 新青年,新文化 德先生,赛先生 庶民胜,马克思

推荐访问: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