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备课资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

第2课时 精读引领课 ——《望天门山》《望洞庭》+图书《题君山》
一、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 拓展阅读《题君山》,帮助理解《望洞庭》。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复习导入 指生朗读《望天门山》,点评停顿和韵味。

(二)精读悟法,学习《望天门山》
1.默读质疑。(呈现古诗)
(1)默读古诗,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结合注释,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反馈。

景物:天门山(青山)
楚江 孤帆 日 哪些字、词无法理解?(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孤帆:单独一只船。)
3.结合注释、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1)了解山的雄奇:“天门”这个名称让你想象到、感受到什么? (2)感悟动词“断、开、回”表现出的长江的磅礴气势;
看图片,感受“至此回”的画面。

(3)师范读古诗,学生结合景物闭眼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4.诗画对照,理解古诗。

老师说画面,学生说对应的诗句。

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

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1.同桌互助学习《望洞庭》。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美不胜收。接下来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出示要求:(1)结合注释,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想象画面,说说景物美在哪里。

2.全班交流。

(1)重点品味“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作者赏景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2)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感受艺术之美。

3.补充阅读图书《题君山》(《旖旎风光》第32页)。

结合译文,体会作者巧妙的比喻。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断、楚 注意读帖:断——左高右低,左右各占一半。

     楚——上下结构,上下各占一半;
上面两个“木”字左低右高。

2.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3.搜集有关西施的资料,整理成人物简介。

三、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望洞庭 楚 镜未磨 结合注释 断 白银盘 想象画面 青螺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