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5.1大一统国家兴盛与社会经济繁荣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

 一、单选题

  1.“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人版图。”材料赞颂的是( )

 A. 岳飞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文天祥 2.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

  第一章 铁血丹心御外侮 ﹣﹣古代篇 第一节 戚继光抗击倭寇 第二节 ▲ 第三节 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 …… 第二章 战火硝烟忆英烈 ﹣﹣近代篇 第一节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二节 邓世昌捐躯黄海 第三节 左权血洒抗日战场 …… 第三章 建设家园话豪杰 ﹣﹣现代篇 第一节“最可爱的人”黄继光 第二节“铁人”王进喜 第三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郑和七下西洋

 D. 铁木真统一蒙古 3.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苏州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

 A. 棉纺织业基地出现

 B. 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 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4.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都对 1368—1840 年的历史特点进行了概括,正确的是( )

 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经济高度发展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反映了清朝前期( )

 A. 农业生产发展

 B. 耕地面积扩大

 C. 人口的增长

 D. 商业繁荣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清政府于 1684 年设置了( )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台湾府

  D. 驻藏大臣 7.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

 A. 苏商和晋商

  B. 浙商和晋商

  C. 徽商和晋商

  D. 苏商和徽商 8.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推行的政策是(

 )

 A. 垦荒政策

  B. 强化政治

  C. 加强海外贸易

  D. 加强军事 9.雍正曾对军机处作出规定:“满汉成员只能查阅本民族文字的奏章。如有逾阅者,必得请旨批准方可。军机大臣钤封印信,也必得在几方监督下进行。”该规定旨在( )

 A.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B. 消除满汉大臣间的矛盾

  C. 限制军机处的权力 D. 提高军机处的办事效率 10.《清顺治朝实录》载:“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六年以后……方准征收钱粮。”这一措施(

 )

 A. 阻碍了清初农业的发展 B. 导致清朝社会矛盾尖锐 C. 推动了清初经济的发展 D. 减轻全国农民徭役负担 11.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

 A. 苏商和晋商

  B. 浙商和晋商

  C. 徽商和晋商

  D. 晋商和徽商 12.观察下面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填空题

  13.明末先后发生了________、 张献忠、________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1644 年, ________ (称"李闯王")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并于同年攻入北京,推翻________朝。

  三、问答题

  14.概括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的表现?

  15.列举明清统治者是处理西北边疆民族关系的事例与举措?

  四、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阅读下面的历史人物图片。

  材料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

  (2)材料 2 中,所谓“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

  (3)这位历史人物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圣功岂在尊明朔”指维护明王朝的统治,“确保台湾入版图”指确保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判断这个历史人物是郑成功,郑成功率领舰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ABD 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 项郑成功是题干材料赞颂的人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是“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铁血丹心御外侮”“戚继光抗击倭寇”“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恰当的标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 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 1565 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 年,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 1662 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7 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1685 和 1686 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 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选项 B 符合题意;

 鉴真东渡日本是中日和平交流,A 排除; 郑和七下西洋,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C 排除; 铁木真统一蒙古不是反抗外国侵略,D 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铁血丹心御外辱”是重要的答题提示。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3.【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知,明朝时期随着苏州纺织业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的生产地区,苏州盛泽镇便是当时的一例,从材料可以看出绸丝牙行数目较多反映了当时丝织业的快速发展,D 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丝绸业的发展,和棉纺织业基地出现无关,A 项错误。

 从材料不能看出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B 项说的绝对,排除。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汉朝时期,C 项错误。

 故答案为:D 。

  【点评】本题需要结合材料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反映上来当时丝织业的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通过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答案。

 4.【答案】

 B

 【解析】【分析】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不符合史实;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368—1840 年是我国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C.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经济高度发展 ,不符合题意;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可以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5.【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材料“……贾户数千家”可知,这是说数十里中,经商的人家有几千家,可见商业繁荣,故 D 符合题意;

 “贾户”是经商人家,故 ABC 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俗语为切入点,考查清代商业繁荣。关键是弄清“贾户”的含义:商人。

 6.【答案】

 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康熙年间清政府将台湾纳入版图后,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于 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布政使司,故选 C;

 宣政院是元朝时设立管辖掌管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排除 A; 澎湖巡检司设置于元朝,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排除 B; 驻藏大臣是常驻西藏、管理西藏事务的官员,排除 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在台湾建制的有关知识。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 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 1662 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政府于 1684 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布政使司。

 7.【答案】

 C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新安”即徽州,简称“微”,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 “山右”是山西省旧时别称。可知“新安”和“山右”所描的商帮分别是徽商和晋商。是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帮。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题干“明清时期”、“商帮”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可知,“新安”即徽州,简称“微”;中国古代地图坐北朝南,正好与现在的地图相反,即标示方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山西省地理位置在地图上为太行山的右方,故也将山西称为山右。山西简称“晋”。由此可确定“新安”和“山右”所描的商帮分别是徽商和晋商。

 8.【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从顺治元年起,就把招抚流亡,鼓励垦荒作为推行的政策,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垦荒,促进农业发展,故 A 项正确。BCD 项与题意不符,A 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需选项进行分析,题意体现的是重视农业生产,所以选项中的垦荒政策符合题意。

 9.【答案】

 C

 【解析】【分析】A.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符合题意;

  B. 消除满汉大臣间的矛盾,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严格限制军机处人员的权利,其目的是实现君主专制最大化,故选项 C符合题意;

 D. 提高军机处的办事效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这是文言文,需要学生先读懂题干含义,再对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10.【答案】

 C

 【解析】

 【分析】“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六年以后……方准征收钱粮。”这一措施是指清政府发给垦荒者印信执照,明确产权,保护垦荒者的土地所有权,并且减轻赋税负担。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所以 C 符合题意,A 不符合题意。

 推行垦荒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B 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全国农民徭役方面的信息,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1.【答案】

 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是安徽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江南新安指的是安徽,是商帮的中心所在,山右则是山西。故 C 符合题意;

 ABD 项在古代的称谓均与材料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明清商品经济得到明显发展,主要表现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徽商和晋商就属于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12.【答案】

 D

 【解析】【分析】从地图可以判断出这是我国清朝的疆域图,明清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该时期的时代特征集中表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生要识记清楚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就在每一单元的单元标题中。

  二、填空题 13.【答案】

 高迎祥;李自成;李自成;明

 【解析】【分析】明末先后发生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1644 年,“闯王”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同年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故答案为:高迎祥;李自成;李自成;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需要准确识记明末农民起义的史实。

 三、问答题 14. 【答案】

 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②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

 【解析】【分析】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传统的大城市(北京、南京)日益繁荣,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

 故答案为: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②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明朝中期以后,江南数千户、上万户的繁华市镇比比皆是。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推荐访问:兴盛 社会经济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