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平移和旋转,人教版

课 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研讨时间 讲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 数学书59页-60页例4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难点: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要点提炼 1. 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

2. 利用电脑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节数 一课时 导 学 预 案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揭示课题)
1. 观察体验。(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预设:照片很小,看不清楚。

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两次,使学生看清照片。

师: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为什么刚才我们看不清,现在却看清了呢? 2.观看主题图。

师:通过放大照片我们看清楚了照片,看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变化图像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探 究 新 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 1.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 预设:2:1比例放大后,就是比原来的图大。

2.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比如正方形,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正方形放大后边长为:3×2=6;
长方形需要把长和宽分别放大是:长:4×2=8,宽:2×2=4 3.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预设:直角三角形可以将它的两条直角边放大:4×2=8,3×2=6,然后在连接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自主探究、先学后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为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做好铺垫。

分 层 训 练 (一)画出长方形按照1:2缩小,把梯形按照2:1放大的图形。

(二)1.填空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cm和4cm,把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的两条直角边将是( )cm和( )cm。

(2)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不变。

(3)把一个300的角按5:1放大后是( )。

2.判断 (1)一个20°的角放在2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角变为400°。( )
(2)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三条边分别变长。

( )
(3)一个等腰梯形按1:3缩小,这个梯形将不再是等腰梯形。

( )
3.操作题 (1)将平行四边形ABCD按2:1放大, 得到平行四边形A1B1C1D1。

(2)
将平行四边形A1B1C1D1按1:2缩小, 得到平行四边形A2B2C2D2。

(三)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200m,宽120m,按1:1000缩小后画在图纸上,那么图纸上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操作题 (1)画出图中三角形按1:3的比缩小后的图形;

(2)画出下图中平行四边形形按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 拓展延伸 把一个长3cm、宽1cm的长方形的个边扩大到原来的n倍,它的周长和面积如何变化? 课堂总结 说说在这节课的收获。

1. 利用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画放大或缩小之后的图形。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温馨提示: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