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训练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训练题 一、 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要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这(

 ) ①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②是因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③是因为提升发展质量必须依赖外援 ④有利于我国在国际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正是通过这扇“开放的大门”,中国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为世界增添蓬勃生机。这表明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 ①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②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主张在全球发展中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观察漫画《踏浪而来》,在 5G 时代继续促进 发展,我国的正确做法是

 (

 )

 ①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 ②积极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③抛弃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新兴产业

  ④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联系,吸引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总部落户大湾区。这(

  )

 ①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②是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大力贯彻

 ③表明中国乐于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④旨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在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

 )

  A. 综合国力的较量

 B. 军事实力的竞争

 C. 人才的竞争

 D. 经济文化的竞争 6.中国空间站计划于 2022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5 月 28 日,中国正式向世界各国发出邀请,欢迎各国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这表明(

 ) ①中国是唯一进行太空探索的国家 ②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发展 ③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 ④利用空间站是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的终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对漫画“中美贸易战”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美贸易竞争应遵循公平原则 ②中美贸易只有竞争,没有合作 ③中美贸易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④中美之间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这需要我们(

 )

 ①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②积极谋求自身发展,并惠及各个国家 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④与世界各国分享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建设和谐世界,坚持合作共赢。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关心世界发展,树立全球意识

  ②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③面对成绩,树立忧患意识

  ④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的是

  (

 ) ①有一个稳定的适宜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

 ②经济全球化以及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③经济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李克强总理在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国 积极谋求发展,就必须

 (

 ) ①引领、主导全球规则的制定

 ②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④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美国表示将持续开展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我国外交部表示,航行不是“横行”,反对借“航行自由”之名行违法挑衅之事。我国外交部的发言表明我国 (

 )

  A. 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大国

  B.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 二、 非选择题 13、按要求回答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了“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以下是几段节选内容: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

 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面向未来,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不断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多机遇。

 “我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据此,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拟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 1)两个“共同”体现了中国秉持怎样的理念?

 (2)中国将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这一承诺让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3)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中国近年来作出了哪些实际行动? 14、 4 月 2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⑴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⑵ 依据材料,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⑶ 材料启示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树立哪些意识? 15、材料一: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通过逐渐融入国际秩序而体现自身不可或缺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参与全球化进程。近年来,中国思想、中国方案在全球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新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全球治理、与中亚国家一起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倡导建立经济东亚共同体、推动建立金砖国家峰会体制、主导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全球框架下的跨区域合作机制的网络化建构,等等。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从一个“参与者”“建设者”转变为“领跑者”“引领者”。

 材料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如今又写入了宪法。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⑴ 据材料一,指出新世纪中国为提高自身影响力采取了哪些举措? ⑵ 据材料一,谈谈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从一个“参与者”“建设者”转变为“领跑者”“引领者”,说明了什么? ⑶ 据材料二,谈谈中国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已任,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答案 1-5BCBDA

  6-10CBDDB

 11-12DC

 13、(1)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和平发展。

 (2)①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②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积极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3)①深化改革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②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继续优化营商环境; ③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14、 ⑴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⑵ ①搭建合作平台,实现共享共建共赢。②促进区域内国家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共同发展。③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④加深彼此友谊,实现和谐共处,促进世界和平。

 ⑶ 国际意识、全球观念、开放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等。

 15、⑴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全球治理、成立亚投行等。

 ⑵ 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的繁荣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致力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等。

 ⑶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等。

推荐访问:下册 学年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