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检测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检测题 2014.03.03

 1、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B.C.D.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B)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④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 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C.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 祸兮福倚 福兮祸伏

 8.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9.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放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泰、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之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地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①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

 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④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这反映了: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事物都是表里如一A. B.? C. D.

 13.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A.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无条件的B.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D.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15.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16.“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17.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18.北京农业在借鉴全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依靠大城市辐射,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农业,从而走在全国前列。这说明( )

  A. 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C.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外因通过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19.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21.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制约,是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契机,而且可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从哲学家的角度讲,着重抓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以带动其他工作,符合辩证法的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观点

 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点

 C.矛盾特殊性质是造成事物存在差别的内在原因的观点

 D.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24.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事物具有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C.①③ D.②④

 25.“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常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个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班级: 姓名: 分数:

 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丙组同学讨论图时发生了争论:部分同学认为“经济建设更重要,国家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部分同学则提出“社会建设更重要,应该加大社会建设投入”。

 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11分)

 27.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交部门协同国内有关方面大力加强经济金融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会议,全面介绍中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诚意与决心,也表达了中国为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诚意与决心。

 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7分)

 28.2013年12月10日至12月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认为,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增长动力源、价格变化方向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观察当前和今后经济形势,不回避问题,努力抓住机遇,从容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为此,2014年经济工作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抓紧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债务风险、民生工作等六大主要任务;要冷静扎实办好自己的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运用矛盾观点,分析上述材料。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DCBDB ADBDB DABBC BDBDB DDBCB

 26.①对立: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不同。在财政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支出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建设支出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②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片面强调经济建设或片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都是错误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27.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工作中强调“贯穿一条主线”是抓住了重点和主流,同时强调“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对外交工作统筹兼顾,这既分清了主次,更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8.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的观点。对2014年世界经济的分析,既看到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良好态势,也看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 ⑵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不回避问题,努力抓住机遇,从容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⑶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确定2014年经济工作思路和政策。

 ⑷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二者相互连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改革创新试点先行,找出规律、凝聚共识,全面推开。

 ⑸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2014年经济工作抓紧粮食安全、结构调整等六大主要任务。

 ⑹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会议认为,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增长动力源、价格变化方向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推荐访问:唯物辩证法材料题 唯物辩证法 实质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