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卸任演讲稿()

演讲发言参考范本 参考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卸任演讲稿(四篇) 目录:
参考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卸任演讲稿一 参考大学生诚实守信演讲稿二 参考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新党员演讲稿三 参考大学百年校庆校长演讲稿四 参考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卸任演讲稿一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记者团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杨xx,xx科技大学大学生记者团第十二届团长。很荣幸也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这三年来在记者团的收获和一些些对记者团的期望。

一年前我结束就职演讲走下台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年后的自己会以怎样的心情和面貌站在这里,自信满满还是泣不成声,豪情万丈还是依依不舍。显然,此刻情绪的复杂性比我想象中更甚。三年前,我像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满怀着热情和期待坐在这里,观看着记者团的前世今生。那时记者团于我而言只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两年前,我坐在大屏幕右侧第三排一边看视频一边抹眼泪,亦非姐在结束演讲的时候说的那句“记者团,我爱你”更是让我几乎哭出声来。一年前,我忐忑地坐在第一排,留心着主持人的每一句话害怕自己错过了上台发言。

纵观上任这一年,我感到有些惭愧和抱歉。当初信誓旦旦许下的承诺,并没有如自己所想一一实现。但是这并不影响记者团依然士气如虹地日益发展着、壮大着。在校内,我们策划的嘉年华假面舞会成为了嘉年华现场大家争相参与的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极大赞赏;
我们有了自己的视频工作部,多名同学通过统一学习掌握了视频拍摄技能,同学们校运会上拍摄的短片在宿舍、食堂的电视媒体上滚动播放,这是从平面媒体到电视媒体的一次勇敢尝试和飞跃;
我们重新规划运营xx客户端,旨在打造属于科大学生自己的实用校园移动app……在校外,我们终于实现了与社会媒体的联合,集体走出校园做新闻:生存挑战赛得到了洛阳乃至全国多方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校运会发布的汉服开幕式消息也在校友圈和各个媒体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与洛阳晚报共同合作的高考采访被整版刊登;
这些,都离不开同学们的无悔付出和老师、领导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学校没有新闻系,但是记者团是一个可以聚集热爱新闻、拥有新闻理想同学的绝佳平台,这是一个播种梦想的土壤,让你挖掘自己身上的无数可能。

一直觉得自己进了记者团,写了3年的新闻,险些进入新闻行业是件挺神奇的事儿。因为自己是个挺煽情的人,感情用事又冲动鲁莽。与新闻记录所要求的客观、真实、理性有些格格不入,我也为此沮丧彷徨,担心自己是不是作了错误的选择。但是犹豫徘徊着,就走到了今天,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我不敢说现在的自己有多么让人满意,但至少,我变得更丰富了。记者团的工作修正了我性格中的很多不足,让我学会冷静客观地描述事实、处理问题。同时,它也带给我很多纯粹、简单的快乐: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独立组稿后走出致远楼那种膨胀的成就感;
也不会忘记第一次做专版得到老师肯定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
不会忘记无数个采访、写稿、改稿的白天晚上,它们让我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充实。

我也一直记得09、10级关心记者团成长、热心奉献的学长学姐们,不是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不会如此迅速地成长。依然记得当初的自己害怕在考核期被刷下每天拼命地看校报模仿写作套路,记得缠着龙飞学长连标点都不放过的改稿子到深夜,记得霍姐手把手的帮我们逐字纠正文章语句,也记得和赛姐在小教室组稿、讨论版面……细想起来,都是如此珍贵的回忆。

我不知道当初大家进记者团的初衷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个初衷现在有多少人还在坚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记者团能给你一种崭新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时刻提醒你你跟别人有多么不一样。就拿我自己来说,如果没有在记者团,我不会用现在的视野和方式去处理那些我曾以为很棘手的问题;
如果没有在记者团,我不会有机会接触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不会认识那么多全国各地热爱新闻、热血优秀的小伙伴,不会有机会去广州东风日产参观采访,不会去xx参加“快乐学校”的支教,不会认识中青报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老师……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不敢想象我的大学生活会是怎样的苍白和单薄,不敢想象我的人生会少了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切,都是记者团带来的。

在此,我要感谢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和培养,让我对新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让我有这样一个极其珍贵的机会锻炼自己。感谢我的两个搭档:魏爽、肖德宇,谢谢你们,这一年来为我的异想天开和头脑发热收拾了很多烂摊子。感谢11级的所有同仁在这几年给我的支持和鼓励,感谢12、13级的学弟学妹给我们的肯定和帮助,没有你们,我在这几年的记者团生涯中不会走得如此平坦顺利,不会收获至此。谢谢(鞠躬)
回想这三年,一路走来,收获满满。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旁人口中那些看似轻松简单的工作背后耗费了多大的心血、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那些无声付出的背后是怎样的收获与成长;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那些一起挑灯夜战早起奋斗的伙伴和战友有多可贵。

而今,我终于也要完成自己在记者团的责任与使命,去迎接新的人生挑战。我希望大家珍惜在记者团的时间,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你想要的,记者团都会创造机会帮助你实现。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地耕耘。

最后,我要再次向各位老师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感谢马部长、翟部长,感谢校报编辑部,感谢韩老师、段老师、李老师、扈老师、郭老师、骆老师,谢谢你们赋予我成长的力量。

最后的最后,还是那句话,愿你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记者团永垂不朽! 谢谢大家! 参考大学生诚实守信演讲稿二 xx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思想道德建设”,“要与市场经济相、与法律规范相、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健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容,搞好诚信教育有着非常的意义。

诚信——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品质和成才的必备素质 诚信是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了的洗礼和升华,诚信教育已在神州大地上扎下深厚的根基,悠长的历史渊源,培养了一大批倡导诚信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儿女为和做着。民族乃礼仪之邦,从来重信守诺,是最讲“诚信”的民族。关于“诚信”问题,孔子曾讲“民无信不立”,孟子曾说“朋而有信,人无信而不交”。

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在的伦理道德观念中,“诚信”的核心是强调忠诚,主要包涵朋友的信义、爱人的忠贞、君臣的忠实等。孔子把教育的定位于培养“士”,亦即君子,且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此。孔子君子的标准有“信”和“守信”,他曾郑重地说:“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信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可见,君子的道德标准,欲成君子不可“无信”。

诚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承诺、,诚信一诺千金。信用是人内在气质的反映,是衡量人综合素质的指标,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德。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指的是人的资信记录,是指人的任的能力,简单的道德人品问题。人时时、处处、事事讲信用,那么他的事业将会走向,人生将会亮丽多姿。反之,处处背离信用的人,经常食言,久而久之他定会失去周围人的支持和信任,会抑郁、志,其人生必将黯淡无光。当代大学生应当把诚信看成与生命一样,视诚信为自身道德品质的生命,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否则,在社会上将难有之地,更谈不上的人生价值,建设现代化的宏伟事业。

诚信民族和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民族是不讲信用的民族,那么民族只能是可怜的生物群落。xx主席“以德治国”,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xx大报告中着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人们在遵守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可见讲诚信,是个人的事,关乎民族进步、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大学生——诚信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在全社会倡导诚信的,在举国上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在全国各族学习xx大精神的,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已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以诚信为处世做人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塑造了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也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某些仍不成熟、不,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仍不理想,问题和弊端,亟待探讨解决。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是的栋梁和希望。帮助经济的大学生学业,健康成长成才,推行贴息的助学贷款政策。多数大学生诚实守信,还贷,这使自信的看到,大学生是最有前途的群体,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但也有大学生却不按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不利。为:片面理解助学贷款政策,将的支持误解为免费的午餐;
个人诚信素质低劣,“就不想还钱,能不还就不还”;
个人花销大,家庭和个人又无资金来源,想还又还不起;
四是侥幸心理,就业不固定,又无担保人,“出了地边不怕见官”,银行很难找到,拖一天算一天。

殊不知,诚信是当今时代个人社会的要求,是做人、处事之本。享受助贷款的大学生是在用的诚信作担保,条件成熟时或者毕业后应当偿还贷款。如今助学贷款已大学生跨入社会的份信用记录,一名大学生,应该: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二)高校图书馆考验大学生诚信 高校图书馆购入的书籍,几年后常常由当初的几十本变成了几本甚至孤本,图书总在递减。据悉,高校图书的流失量平均在借书总数的10%左右。为防图书有去无回,不少高校图书馆纷纷制订应对措施。如:学校样本书柜,用于收藏孤本;
毕业生离校前不还书的,学校将赔偿金额翻了几倍,或规定更细的赔偿制度,但的赔偿制度并不奏效。学生甚至把绝版书籍据为己有,给甚至严重损失。

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足够“按时按量还书”。正如一位大四学生所说,大家对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籍并不当回事,借阅翻看,到毕业时往往已忘了书在何处。说到底,大学生养成讲诚守信的做事准则。

参考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新党员演讲稿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在这里举行体育科学学院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这是新党员加入党组织的必经程序,也是新党员向党表明心声和接受教育的一次极好机会,具有特别的意义。就在刚才的那一刻——我和**新党员一起庄严举起右手,面对鲜艳的党旗宣誓的时候,我更加的感到万分的光荣,此时此刻,我将终生铭记。能够如期转正,我深知是党组织对我的关怀、两位培养联系人对我的培养教育、及各位党员同志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成为了党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并代表所有新党员站在这里表白心声,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种信仰支撑我们的内心大厦,正如必须有物质铸就我们的身体一样。如果没有食物,我们会感到饥饿;
而如果信仰的柱石缺失或是被腐蚀,那最后精神大厦必将轰然倒下。共和国的英雄将是我永远信念的偶像,斧头和镰刀的红旗将永驻我的精神家园。89年前,在中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以坚强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用信仰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在如今的现代化建设时期,大气魄的勾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并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同时,我们党自身也发生了变化,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新一代青年,亲身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也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是生逢盛世,应该感到幸运和高兴。我们要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时机,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为能加入这样一个有着旺盛生命力和坚强领导核心的先进性的组织,而感到十分激动。我们在党组织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不但要从组织上入党,今后还要通过实践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从思想上进一步入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一位新入党的同志,要实现今天的誓言,就必须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热爱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永远保持党员先进性。

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及时事政治。党的xx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理应学习这些理论,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尽力掌握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自觉地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形势,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学习这些理论,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提高自己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自觉性.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把自己锻炼和造就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将体现在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优劣问题上,而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又是第一位的东西,是所有其他素质的核心。古今中外多少伟大的人物,多少成功人士,谈及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无不谈到做人的重要性。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语: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著名教育家,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杨淑子院士经常告诉学生说:“你们到大学来要干三件事,第一:学会如何做人。第二:学会如何思维。第三: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者不可分离,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而做人是基础。做人最主要的是爱国,做事最主要的是创新。做人有三个层次,底层是做人的基本,是人格的问题,中层是遵纪守法问题,顶层是政治思想问题。“上面的这两段话已经充分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

如今在我们的校园内,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放弃了自我监督,自我省察,导致了高文化层次与低水平道德意识之间的落差愈见明显,如让人读出“痞味“的课桌文学和厕所文化,洗过手后放任自流的水龙头,“肃静“牌下的引吭高歌,缺乏对 师长的尊重和对家人的爱心等等一些现象。这些都和大学生的身份太不相称。因此,我们这些学生党员必须时时刻刻检查自己,一日三省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不要辜负了党组织的培养和老师们的辛勤教育。文明修身,修身立德。每天都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向着更高尚的境界前进,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在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征程上,凸现出人格魅力的光彩。

3.宣传贯彻学校的各项制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真正的建设本领,在学习和奋斗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世界革命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不抓紧学习,及时补充新知识,就会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不会在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这不仅要求我们掌握知识,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更强调知识生产,知识创新。要具备创新能力,就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真正实现“活到老,学到老“。据教育部门统计,一个人一生中,大学阶段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其余90%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获取。否则很快即“江郎才尽“。毫无疑问,社会不仅不给无知者机会,而且给低知识者,旧知识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者,不论是“白领“还是“蓝领“,都必须不断更新,提高知识与技能,否则难免遭淘汰。

4.爱岗敬业,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和岗位职责,宣传党的主张,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我们都是面向党旗向党做过郑重承诺的人,因而时刻都要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上都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都要给群众起到带头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感染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通过一个具体党员形象来认识我们的党;绝不能做对不起党的事,给党抹黑的事,而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党增光添彩。

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的修养,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不断进步,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党的培养,为党做出新的贡献。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忠旨时刻牢记心中,听从党的教诲,服从党的诀议,遵守党的章程。我们明白对光辉岁月的珍惜和热爱,我们更明白前进的含义叫做既往和开来,竭尽所有,倾其所能,无怨无悔。

谢谢大家! 参考大学百年校庆校长演讲稿四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同济百年华诞,携手翻开新的百年华章! 公元19XX年,一位名叫埃里希·宝隆的德国医生,在德中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德文医学堂。校董们为学堂取名“同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1XX年后的今天,这所从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撷取校名的大学,以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办学特色,成为学子心仪的圣殿,科技创新的摇篮,国际交流的窗口,社会文明的家园! 百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相连,而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同济师生都有家国同一、同舟共济的切身感受。

早在1917年,一战期间,同济医工学堂被租界当局驱逐。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纷纷支援,华人董事与全校师生鼎力维持。学校在困境中执著前进,教学模式日益彰显特色,于1927年跻身于国立大学之列。

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书桌,培育华夏复兴的中坚,全校师生三年流离,六次搬迁,经千般磨难,历万里行程,最后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在寺庙里上课,在茶馆里讨论,在油灯下实验,在长江边锻炼……八年文化抗战,传播了科学文明,历练了爱国情操。同济师生或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或支援后方,服务桑梓;
或潜心深造,积聚力量,成为重建家园的国家栋梁。**革命时期,广大师生求真务实,积极投身革命,为自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50年代初期,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济的医学、理学、文、法、测绘、造船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为新中国的高教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土木及相关学科的精英汇聚到同济旗下,不同学术流派兼容并蓄,汲取各方之长而百花齐放,同济发展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再次站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前列,迎来了学校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1979年,李国豪校长率先提出恢复与德国的传统联系,建设多科型大学,得到邓**、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学校领风气之先,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在国家和××市重点支持下,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世纪之交,经过新一轮高教布局调整,同济学科基础更加雄厚;
我们恢复医科,重建人文,优势学科持续攀登,新兴学科迅速崛起,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百年同济,虽历经坎坷而精神永存。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百年同济的真实写照。每当危难来临之际,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使同济旗帜不倒,步伐不停。每逢机遇降临之时,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使同济意志坚定,奋勇向前。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是同济精神的灵魂,是我们逆境中坚韧奋起、顺境中攀登超越的力量源泉! 百年同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校初期,教育界前辈、校董袁希涛对学生们提出殷切期望:“中国之大患,曰贫曰弱,救弱莫若医,救贫莫若工。务望诸君,各求深造,以养成将来救国之人才”。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贤,百年同济的沃土培育了25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其中校友院士超过100位。贝时璋、李国豪、裘法祖、吴孟超……,他们都是同济师生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学界翘楚。大学培育了英才,英才光耀着大学! 百年同济,为中国的科教事业树起了无数丰碑。同济首任华人校长阮尚介曾言道:“以今之世,而言庶富之原,舍科学将安归乎?”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同济在中国传播和建立了德国医学流派,开启了现代工程师教育,夯实了中国军工、测绘、造船事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积极倡导科研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大跨桥梁和高耸建筑抗震抗风的世界难题,主持了中国南海首次大洋钻探科学考察,发现了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研发了32位高性能嵌入式cpu,开创了特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汽车……民族复兴促进了大学发展,大学发展支撑着民族复兴! 百年同济,开启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济诞生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之中,渊源于德国,拓展到欧洲,交往拉美,牵手亚非,贵宾纷至沓来,学子竞相负笈;
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意学院,与联合国合作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院、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为学校开拓了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大学沟通了世界,世界关注着大学! 百年同济,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济因上海开埠兴市而创建,因上海繁荣兴旺而发展。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历程中,同济的成长得到了上海的大力支持,同济也为上海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宝钢工程几经波折创造辉煌,洋山深水港反复论证得以兴建,浦江大桥完全自主设计建造,上海世博会规划建设顺利推进;
还有东方明珠顶升,地铁工程贯通,越江隧道掘进,苏州河治理,……上××市建设的重大工程,凝聚了同济多学科的创新智慧,浸透着几代同济人的心血。在上海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的今天,同济正在全力提供科技、人才和文化的支撑;
与相关××区共同探索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以大学知识的外溢和外延,促进××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学校向外拓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修复、加纳共和国体育场兴建,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整体规划等等,都是同济师生的精品杰作。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着城市! 回顾学校曲折奋斗的历程,阅览前辈校友们载入史册的光辉业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们的胸中充满豪情:一百年来,同济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积贫积弱之时,学校以济世兴邦为己任,力求医工结合、发展社会;
民族危亡之际,师生以热血书写青春,以工程报效国家,铸就了丰功伟业;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同济人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济的百年,是可歌可书的百年,是引以为豪的百年! 历史走进了21世纪,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回眸12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批大学于欧洲诞生,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人们曾经把大学比作象牙塔。这不仅是因为其中研究高深的学问,更因为那些学问离普通百姓太远。而今大学之所以受万众瞩目,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日益紧密的结合。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高速前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人们更加亲近科学和掌握科学的愿望。大学应该成为帮助一切有志者实现这种愿望的殿堂。

面对人民的期望,大学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同济未来百年的发展,将继承和发扬百年同济优良传统,坚持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统一,全球意识与民族认同的统一,适应需求和引导变革的统一,朝着国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定迈进。在这个庄严时刻,我们向社会郑重承诺:
第一,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人才。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同济人才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社会实践,体会团队合作,感悟创新过程;
我们不断开辟新途径,形成大学与社会无阻隔、无间断的沟通机制,通过社会反馈不断修正培养目标,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需求,锻炼他们创造、创新、创业的能力。我们有信心帮助每一位进入同济的学子,实现成才的梦想。我们奉献给社会的人才,一定会有深深的同济印痕: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怀;
深厚的基础,国际的视野;
严谨的学风,创新的精神……。他们将会成为行业的中坚,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第二,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探索,是创造,更是教育与传授,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在锻炼和培养青年人才,这就是大学科研的独特魅力。大学有责任成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成为社会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我们深知科技的发展,必须有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济未来将巩固提升强势学科,大力建设基础学科,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瞄准国际前沿,促进学科交融,使传统优势学科更加强势,新兴学科异军突起。我们将努力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争取自身的进步与完美,体现抱负与价值! 第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在21世纪前20年的宏伟战略。新的形势赋予大学新的使命,那就是服务功能的确立与拓展。大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构筑自身特色,主动与区域经济产业对接,主动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技术,为企业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除了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成果和人才,大学没有自己的私利,大学不谋求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在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同时,我们将瞄准国家科技战略,将原始创新的发明创造,应用研究的核心技术,国际合作的最新成果,集成在校园,推广到社会,造福于人类! 第四,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谐世界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崇高境界。在经济日趋一体化而文化愈加多元化的历史时期,交流与沟通、理解与尊重成为世界保持稳定的必要前提。21世纪国际化的大学,理应承担起创造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我们将借助同济之舟,广泛开展与世界著名大学的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换,更多地走上世界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舞台,了解和吸收各国、各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成果,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和当世辉煌。我们立志成为和谐世界的推动者,也必然是世界和谐的受益者! 第五,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是社会进步的“思想库”,是创新理念的发源地,是引领社会的风向标。在同济的校园里,我们让节约成为校园时尚,这种时尚将催生平等的意识,用平等意识奠定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哲学精髓,科学进步的灵魂也在于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我们将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倡导自由的科学探索和严肃的科学争论,使各类人才得以自由成长,各种学术流派得以自由传播。我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1938年7月7日,同济师生流落赣州,在山崖的石壁上深深刻下“同济”两个大字,以示艰辛岁月共度难关的决心。时光流逝,如今刻字人无从寻踪,但“同济”二字虽经风雕霜刻,依然醒目。今天,在迈向新的百年之际,我们把对社会的郑重承诺,镌刻在一代又一代同济人心中,表达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岁月如水,但历史会证明:我们诺言如山!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