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有关建设方案参考范文一

初中班级有关的建设方案范文一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级是一个选择、传承、弘扬、聚合及创新民族文化的实体,班级文化是在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班主任及班级成员的理解、认识和创新,围绕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以及班级风气等的集合,是班级的思想、精神和灵魂。班级文化反过来又给学生以反作用力,改造、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灵魂得到净化,品位得到提升,也是学校办学理念能够落实、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坚实基础。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 1.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讲两实践”( “讲传统,讲诚信,讲守则”和“道德实践,创新实践”)活动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弘扬五环中学的文化底蕴,凝聚锤炼五环人精神,提高办学品位,为实现学校“全区一流、质量上乘、管理科学、特色鲜明”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2.结合“建设书香校园” 这一学校文化建设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优良习惯等自身素质,切实推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促进班风、学风、校风的不断进步,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学识与人文融合、个性与共性和谐; 3.张扬个性,凝聚精神,符合班级实际,凸显班级特色,提升班级品位。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及要求 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变零散为整体、呆板为灵动、无声为有声,融个性扬共性,提品位创特色,使班级文化融合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为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应付了事,班级文化建设应做到:
1.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2.要体现五环中学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

3.要主题鲜明,富有进取精神、传统底蕴和时代特色。

4.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以班级内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班级内、外文化建设,真正实现文明、高雅、诚信、和谐的班级和校园。

(一)内文化建设方面 1.班主任专业文化建设 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服务教育,服务学生,以至上的大爱(爱国、爱党、爱民族、爱教育、爱学生),至诚的心灵(爱心、信心、恒心、细心、耐心),至善至真的品质情致(健康、乐观、宽容、豁达、坚韧、丰富),民主亲和的态度(讨论、协商、合作、共进、和谐),巧妙的方式、适当的机会,滋润学生成长的心田。

2.科任教师文化建设 吐故纳新,学高为师,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则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令而从。教师应在教学各环节、工作生活等方面展现为师的崇尚生命,热爱学生,无私心灵、高尚风格、崇高品质等人格魅力,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带动学生主动发展。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因而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行为应具有榜样表率作用;教师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将促成学生的“三观”、精神品质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3.班级思想文化建设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校园、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不断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班级意识和自强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班级理念、班级精神、班级誓言、班训、班徽(标)、班歌、班级标志动作等方面。(这些既要出现在教室醒目位置上,又要用“班报”形式集中展示出来。) 4.班级目标文化建设 班级要有明确的可实现的奋斗目标。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近期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乃至三年目标等。目标如灯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之奋斗,直至实现。这是班级凝聚力、团结力、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要张贴、上班报) 5.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创新是建构和谐班级、凝聚班级人心的根本保证,依据学生特点和班级人员构成的状况,依靠班级组织建构,努力进行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将静态的班级背景发展成动态的教育力量,将班级系统诸因素协同起来达到整体最优化。要重点进行了班级精神的培育,以逐步实现对班级管理从“能人治”到“制度治”最后发展为“文化治”。

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环中学学生管理办法》为模本,制定符合各班实际的《班级公约》,达到制度督行,严明纪律,学习有保障,思想自升华。

6.班级环境及生态文化建设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情趣,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主要做到:
①整洁是文明的第一标志。

②墙面洁白无印迹,地面干净无死角,窗户明亮窗台净,灯管风扇无灰尘,课桌摆放整齐,卫生工具放置有序,讲桌、多媒体常清洁等 ③桌面文化建设:要设计表格,凸现学生有关信息,展现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等。

④窗台不乱堆放,要布置优雅,如摆放花盆等。

7.班级园地文化建设 弘扬时代精神,突出班级特色,凸显班级主题,展现班级风貌,建设好“三个阵地”、“一个专栏”:三个阵地——班务栏、支部园地、黑板报;一个专栏——以“为班争光,榜样有我;为校添彩,金榜题名”主题的荣誉栏。

展现班级特色应体现在:书香、绘画、摄影、学科、科技、艺术、文体、传统、民俗等。

8.班级班团(队)干部文化建设 除新年级新班的首届干部班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班主任结合过去的档案评价指定外,以后每届都采用竞选与民主投票相结合的办法选举班团(队)干部。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承担责任和获得锻炼的机会。按实质内容把班务工作划分为三个系列:其中,思想建设由团(队)干部负责;学习建设、纪律建设、卫生、文化体育建设等由班干部分别负责。班主任统一协调,诸学生干部分工协作,形成一个具有系统合力的紧密团结的有机整体。

9.班级学生文化建设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灵碰撞的火花。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重学生文化的融合,不仅能帮助协调班级成员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更能创设一种使学生有归属感、愉快的班级人文环境。班主任要转变理念,促使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强势群体”;科学民主管理,促使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协商者”;拓宽渠道,实现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学生超越他们已有的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使学生:
①学会求知,侧重于培养:强烈的求知欲与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发展自我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学习目的,有序、严谨、专注的学习习惯,自主、灵活、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

②学会做事,侧重于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自信心与进取精神,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

③学会共处,侧重于培养:关心与赞赏他人的能力, 宽容精神与沟通的能力,责任感与合作的精神,终极关怀的精神。

④学会生活,侧重于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健身的能力,爱生命的精神,自我提高生活品位的能力。

⑤学会做人,侧重于培养诚实的精神与乐观积极的态度,正直与无私的精神,守时与守信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认识与评价的能力,管理与经营生命的能力。进而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变督促为笃学,变接受为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落实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

⑥还可以建立班级档案(或“班志”),创设班级节日等。

10.班级学科文化建设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通过班级学科文化的建设,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

建设班级学科文化的目的是:展示学科特色,培养科学素养。

①语文: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集体意识、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学生办各种手抄报、书法比赛、写作比赛、朗诵说讲比赛、读名著比赛等) ②数学:探究符合时代特征、学生需求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推理思维、严谨的治学素养。(自我测评、自我提高) ③英语:以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文化美文等引导学生打开对外之窗,放眼世界,开阔胸怀,了解世界,洋为中用。(可设演讲会、英语角) ④政史地:从生命尊重、(个人、民族、国家、人类)尊严感、宽容精神、审美品质、生态环境意识、理性批判思维品质、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去发挥学科文化建设的特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办手抄报、知识卡片、知识竟答等) ⑤理化生:以学科文化为视野探索合作探究学习新方式,优化课堂氛围,创设情境,提高理化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细微处风品质、合作中显风格、实践出真知、探索生命历程行等方面的素养。(可举行知识竞赛活动) ⑥艺术体育等:借鉴、创新活动形式,以丰富多彩的欣赏、推荐、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悟性、审美能力,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有条件的学生可培养一技之长。(结合学校课外活动进行) 11.班级礼貌文明、行为文化建设 以礼立身,以德修身。用好行为养成好习惯,用好习惯养成好品德,用好品德成就好人生。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导,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班级、学校、家庭、社会良好风气的践行者。

12.班级情感文化建设——和谐 传承美德,弘扬正气。让人文关怀走进课堂、融入班级管理,多渠道实现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协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重学生情感文化的建设,既可协调班级成员之间、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个体与集体、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更能创设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平等竞争的和谐乐观的人文环境和健康向上育人环境。

13.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制定学期活动计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预防学生间拉帮结派现象的出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个性和谐发展,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开展以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等学科类的兴趣小组活动,以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拔河等体育类兴趣小组活动,以文学、绘画、书法、摄影、演讲、辩论、舞蹈音乐等艺术类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的班、团主题活动,活跃班级的气氛,提高思想认识。如“学英雄•献爱心”、“礼貌显德•文明育人”、“绿色家园•绿色心灵”、“迎世博•添光彩”、“实践•我能行”“感恩•致孝•敬师”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面向社会、学习社会,在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加学习动力。要求他们在假期读几本好书,做几件好事。

14.班级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是生存发展第一要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学生生命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等。

15.班级宿舍文化建设(详见公寓区文化建设方案措施) 16.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榜样,帮助潜能生纠正不良习气。可以采用目标激励、成绩激励、参与激励、竞争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形式。

班级管理中竞争激励的实施应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应防止任何不合理因素包括班主任的偏袒等因素的干扰。二是全员性原则,班级中学生的竞争不应只是少数拔尖“选手”的竞争,而应该是全员参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来竞争。三是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使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17.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中生都具有以下特征:行为反应适度;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具有正确的自我观;自尊;健康的情绪;善与人处;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乐于学习;自我控制;人格的一贯性。为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可设“心灵信箱”,可可建立班级的QQ群等。日常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①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的不同,注重育“心。②抓好高一新生及高二新组建班级、高中新学期开学教育,帮助他们过好“三关”(生活关、学习关、角色转换关)。③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可用班会),加强个体辅导和疏导工作。④勤与家长沟通,使家长能经常孩子进行心灵沟通,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辅导。⑤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学生定出适合自己的期望值。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自责、过敏倾向,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

(二)外文化建设(在此仅探讨狭义的班级外文化,而广义的班级外文化不涉及) 1.学校文化建设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句话形象表达出学校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大影响。就一所学校而言能在学生身上产生终身影响的往往不是分数的高低,也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学校文化的优劣在学生心灵中所留下的精神印痕。学校文化对学生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养成具有导向、规范和塑造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相应地,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丰富者,又是积淀者创造者,同样地对学校文化起着推动作用。(详见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2.家庭文化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第一座学校,也是一个人一生离不开的学校。人之所以成才,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家庭往往在这一“合力”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既要重视对孩子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的教育;又要倡导家长从言传身教做起,以自身规范的言行去净化家庭环境,为子女创造一个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的家庭教育环境。因为良好的家庭知识结构、学习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心理环境、教育环境对学生成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良性影响。环境影响人,同样地学生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应改造着环境,使之互相影响、良性和谐发展。

3.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社区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文化对社区文化又具有推动作用。加强引导学生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用科学、健康、文明的文化建设小区文化,去吸引、熏陶和引导更多的人群。另外,社区文化以其学校所无可比拟的开放性、丰富性,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广阔天地,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以活动为载体提高青少年教育的实效,丰富活动内容。活动是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生命。班级可组织学生与社区开展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活动,如“科普(文化、文艺)”入社区推广型活动,“我能行”社会实践型活动,“感恩”、“回报社区”等主题教育型活动,“模拟法庭”、“‘三五’普法宣传”等法制教育型活动,“做成功家长•成就孩子未来”家长学校型活动,“纪念五四”、“庆国庆”、“迎新春”等寓教于乐型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在组织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青少年在参与中接受生动具体的道德教育。高中学生应把“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内容与社区文化建设密切结合。

科学文明健康的社区文化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能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陶冶青少年的思想情操,提高青少年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转移青少年的注意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力度,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社区文化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补充形式。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师生共同来做。目前,我们面临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难得机遇和挑战,要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全体教职工必须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更为积极的心态、更为饱满的热情带动全校学生投入到学校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潮中去。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