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前言: “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直至2010年开始在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我国城市化运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从160多个迅速扩张到660多个,城市规模、功能和经济实力也迅速提升,智慧化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共同选择和必然趋势。本次调研报告旨在认识当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定量分析我市“智慧化”程度,明确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所处的位置,找出与发达兄弟城市的差距,对整体建设过程及结果作出客观的评判,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次调研分析采用了第二届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调研 (一)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光纤入户和无线宽带覆盖。截至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光纤网络基本实现光纤到企入户;
城域网出口带宽达1200G,用户端口数538万个,固定宽带160万户,家庭普及率达到96%,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9.1M;
全市已建设WLAN热点2576个,建成2G基站7114个、3G基站7033个、4G基站7641个,3G综合覆盖率达98%,4G综合覆盖率达80%。

2.云计算中心建设。市、辖市(区)两级政府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建立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云计算中心建设和应用。2011年,常州市政府与中国电信XX公司合作建设“云计算应用服务中心”,已完成的一期工程部署了市级30多个部门的60项应用。

(二)智慧产业发展方面 以下数据根据常州统计年鉴(2015):
1.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01.9亿元,全市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423万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达16999美元。

2.人均耗电量。201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395.06亿千瓦时,常住人口为469.64万人,人均耗电量为0.84万千瓦时/年。

3.人均专利数量。截止2014年年底,我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2件。

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DDP比例。2014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5%。

(三)智慧治理建设方面 1.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 我市已经建成了完备的市、辖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网络体系,建成包括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和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中心、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的“一办四中心”新型政务服务管理机制,升级“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功能,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力和服务事项全部交由镇级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2.信息公开情况方面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辖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网络体系,2014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89270条,全文电子化率为100%,受理依申请公开1506件。

3.在线服务能力 4.信息资源利用 (四)智慧城市典型应用方面 针对《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选出了五类智慧重点典型应用进行了调研,形成情况如下:
1.智慧交通 建成“常州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系统”,实现交通系统内部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
建成“六合一”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全市500个信号灯,接入停车场实时信息达200组;
“常州•行”APP、“掌上公交”APP、“掌上龙城通”APP、96196热线等交通服务应用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服务。

2.智慧社区 建成“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纵向覆盖市、辖市(区)、乡镇(街道)和1004个村(社区)四级,横向与民政、计生、综治、残联等19个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2014年在民政部社区建设调研工作中获得好评;
在智能家居、社区医疗、物业管理、家政护理等领域开展智慧化应用建设,服务覆盖50多个社区和20万户家庭;
开展虚拟养老“一键通”工程,已为2万个老年人安装智能拨号设备。

3.智慧医疗 建设健康档案浏览器,整合9家医院的诊疗信息和基层的公卫信息,可实时调阅患者在市各医院的历次就诊电子病历、医疗服务记录和慢病管理等信息;
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接入全市二级以上医院15家、基层医疗机构88家以及部分民营医院,为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提供有利载体;
建成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强化HIS系统应用,新增武进区医保刷卡基层医疗机构73家,实现武进医保的即时结报;
引导医疗机构开通官方微信服务号、“医讯通”APP、“掌上常中医”等服务,受到广大市民欢迎。

4.智慧环保 建成数据中心污染源档案系统,实现污染源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动态更新与共享;
建成综合业务管理平台,部门业务工作实现统一平台归集;
建成全市污染源综合监控统一平台,接入自动监控企业547家、监控点位1373个,实现针对水、气、土壤等因素的24小时联网自动化监测;
建成环境风险信息预警平台,初步实现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环境信访信息、环境现场执法信息和环境风险源信息四色预警,基本形成“一数据中心、三体系、四应用”的整体格局。

5.智慧教育 教育网络体系完备,实现省、市、辖市(区)、校四级教育网络高速互联互通;
建成“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学生个人学籍档案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提供服务,积累资源总量达76605条,访问量达33万人次;
数字化教学、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研发基础教育“教学新视野”师生服务平台,开设102门职业教育课程,免费部署至每一个学校,建成网上自主学习平台《青果在线》,现有在线课程748个,累计在线学习人数超过11万人次。

(五)智慧城市建设保障方面 1.在组织体系方面 “十二五”期间,我市制定并发布了《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年)》、《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统筹推进全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统筹协调工作。

2.在资金投入方面 根据我市《常州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书》的不完全统计,无线、宽带和有线电视共投资104亿,在公共数据库建设方面投资1.2亿元,在公共平台建设方面投资5亿元,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面投资3亿元,在智慧交通方面投资1.5亿元,在智慧社区方面投资7.62亿元,在市民卡发放方面投资2亿元,在宜居建设方面投资2亿元,在产业规划方面投资30亿元,新兴产业预计整体投资在4300亿元。

3.在宣传推广方面 我市自2011年以来,先后与省经信委、移动XX、电信XX等多个合作伙伴签订了10余项的战略合作协议。

二、“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 通信基础设施方面,整体建设水平仍落后于国内一、二线城市,无线网络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仍需提升,家庭实际网络带宽还需进一步提高;
政务基础设施方面,现有政府数据机房支撑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更多委办局的进驻需求,机房服务器利用率不高,统一运维管理和虚拟化改造亟待加强;
政务内网与外网的边界不够明确,政务应用部署缺乏统筹,政务外网与部门专网无法互联互通,影响政务数据传输与共享;
信息资源方面,尚未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和标准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信息资源共享层次较低。

2.智慧产业与“互联网+”融合不足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缺乏融合,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生产、流通、预测、决策过程中尚未深入应用,电子商务等创新的应用模式亟待推广;
本地信息产业整体水平偏弱,本地软件服务能力无法有效支撑全市信息化建设需求;
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管理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在园区招商、企业一站式服务、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支撑手段。

3.智慧治理方面还有待统筹和优化 政务信息归集与发布的渠道分散、缺乏统筹,亟需构建网站群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政务信息发布体系。各项行政审批服务仍然依托各委办局业务系统,业务数据和审批过程信息共享困难,存在重复录入和二次录入现象,对内亟待打通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对外需结合“互联网+智慧城市”战略,将政务服务向移动应用拓展,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4.智慧典型应用缺乏联动和互动 各部门信息化建设仍关注部门本身业务需求,已建成的应用系统各自独立,跨部门的业务协同缺乏相应的信息化手段支撑;
各部门对内部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不足,且缺乏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利用分析,对城市运行状况的综合展示、联动处理、决策支持的支撑能力不足。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其中更需要智慧、勇气和实力,也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一)重视“智慧城市”组织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主要领导的持续重视,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信息化发展的相关重大战略和政策。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遵循国家、省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与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相一致。市政府更应重视智慧城市的组织体系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力,大力开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科技、信息化等知识的学习,注重将智慧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体系完善和智慧信息资源利用的推进与保障能力,全局上把握好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强化“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全面指导“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巨大的财力和良好的城市发展基础作支撑。其中,城市的发展基础包括城市管理理念、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城市的产业形态、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资源禀赋等政治、经济、资源、自然和人文等城市发展要素。因此,我市应对制定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进行不断的优化和递进,积极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城市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修正和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等,从而全面指导“智慧城市”的建设。

(三)优化“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找准“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从概念到落地,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内、国外并未形成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路径,也并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其建设模式、建设内容都还处于探索建设之中,因此我市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在原来示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其他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推进试点、示范,尤其要考虑到示范中技术的先进性和模式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等要素,在示范中探索和总结,积极稳妥推进适合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与内容。

(五)“智慧城市”建设驱动,找准“智慧城市”建设引擎 坚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领智慧城市各项建设和应用的快速推进。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广大市民、企业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捷。将创新科技与前瞻性管理思维有机融合,为城市运作与管理带来更加智慧的解决方案与行动工具,让现代城市运作更安全、高效、便捷、绿色。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