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登革热灭蚊工作

  目录

 简介2

 工作目标2

 应急小组2

 灭蚊药械3

 灭蚊方法3

 孳生地的处理3

 七、施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简介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广泛流行。目前,广东省地区多个城市出现登革热疫情,中山市也发现多例登革热病例,根据《广东省登革热流行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方法》,结合当前的防控登革热灭蚊实际情况,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及传播,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在工地现场,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大力清除蚊媒传播,预防登革热发生和传播,采取快速灭杀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重点的综合防制措施。

 三、应急小组

 针对登革热防控工作,成立应急小组,组长:卢竞锋;副组长:谢绵镇;组员:黄河、张明州、王彬。应急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负责疫情现场控制、监督检查、疫情报告、信息沟通等相关工作。

 应急联系电话:

 应急联动电话:110、119;

 急救:120;

 项目部应急联系电话

 四、灭蚊药械

 药品选用,室内可选用双硫磷、氯菊酯和苯醚菊酯。室外可选用双硫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

 器械可选用背负式喷雾器、烟雾机、手推式喷雾机。

 五、灭蚊方法

 施药方法:将可用药物按产品说明书稀释一定倍数,喷洒于重点部位的蚊虫孳生栖息场所。

 处理周期:每天处理1次,连续3次,以后每三天1次,直至应急程序结束,根据蚊虫监测结果考虑是否再进行处理。

 重点滞留喷洒:蚊虫孳生栖息场所

 药物及推荐使用剂量:高效氯氰菊酯40-80a.I.mg/m2、顺式氯氰菊酯20-40a.I.mg/m2、溴氰菊酯20a.i.mg/m2、高效氯氟氰菊酯20a.i.mg/m2和氟氯氰菊酯40-80a.i.mg/m2的可湿性粉剂、胶悬剂等。

 六、孳生地的处理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蚊媒,埃及伊蚊主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种积水容器内,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盆、罐、竹节、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积水。

 孳生地处理方法:

 翻盘倒罐,清除闲置无用积水。清除废弃的容器,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逐一翻转倒放。

 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清除绿化带和卫生死角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

 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每3天换水1次,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

 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3天换水1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大型缸、池,可放养食蚊鱼等,也可投放双硫磷等有机磷缓释剂。

 密闭市政管网的管道井,必要时使用双硫磷、倍硫磷等杀幼剂。

 治理轮胎。轮胎要求整齐叠放存放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喷杀成蚊,并在轮胎内施放马拉硫磷、双硫磷等杀幼剂等。

 对于一时无法清理的积水,可采用投放马拉硫磷、双硫磷杀幼剂等。

 七、施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应合理选用杀虫药品种、浓度。使用药物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按规定的浓度使用药物。

 施药人员每天实际操作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喷雾器事先做好检查,要求安全完好,严禁边用边修。

 用过的工具,应用清水洗净,晾干妥为保管。

 配药或施药时,须用工具搅拌,严禁用手接触。修理工具时,不许用嘴吹喷雾器的喷头。

 应用防护品,做好个体防护

 穿长袖工作服,带帽、风镜、口罩、手套和工作鞋等,防止皮肤和衣服沾染药液。

 施药时不要吸烟和吃食物。

 喷药后,吃食物和饮水前要洗手和洗脸。

 喷药完成后,用香皂洗澡,更换衣服。

 注意不要污染食品。

 施药时,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脱掉工作服,洗手、洗脸、漱口,在阴凉通风场所休息,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推荐访问: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登革热 灭蚊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