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信息化机房整体建设方案》

XXXX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 广西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XX月XX日 目录 第一章 网络综合布线(一套)
4 第二章 中心机房(1间)
8 一、设计目的 8 二、设计思想 8 三、工程施工图规划设计引用以下专业标准 8 四、机房施工场地选择 9 1、布局原则 9 装饰篇 9 电气篇 11 暖通篇 12 安防篇 13 综合布线改建篇 15 第三章 校园广播系统(1套)
15 1、系统概述 15 2、设计原则 16 2.1、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16 2.2、科学性和规范性 16 2.3、安全性和可靠性 17 3、设计目标 17 第四章 视频监控及门禁、食堂管理系统(1套)
17 第五章 信息发布系统(一套)
18 1、建设背景 18 2、用户需求 19 3、系统组成 20 第六章 普通多媒体教室系统(10套)
20 一、用户需求分析 20 二、系统构成 21 第一部分:前投影系统 21 第二部分:钢制台控制管理系统 22 第三部分:音响扩声系统 23 第七章 公共多媒体教室系统(一套)
23 一、多媒体会议系统规划要考虑的问题:
24 第八章 课堂录播系统(1套)
27 第九章 教学资源云平台(1套,10终端)
34 云基础设施(IAAS)
34 基础服务平台(PAAS)
36 应用平台(SAAS)
39 学校管理系统 45 第十章 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52台学生机,2台教师机)
48 1、项目建设背景 48 2、项目需求 49 3、项目设计原则 50 4、项目设计目标 50 第十一章 DIS实验室(1间)
51 DIS实验系统介绍 51 第十二章 生物数码显微教室(1间)
51 第十三章 办公用计算机(50台)
53 第十四章 电子阅览室(1间,50台计算机)
54 阅览室规划 54 实验室总体设计 54 1、电子文献查询 55 2、网络浏览 55 3、新生培训 55 4、复印、打印和刻录 55 5、 反馈与讨论 56 二、实验室环境设计 56 1、实验室平面布局 56 2、实验室逻辑结构 56 三、硬件、软件需求 57 1、硬件要求 57 2、软件要求 58 第一章 网络综合布线(一套)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人类步入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时代———网络时代,数据、话音、视频、多媒体等信息量急剧膨胀。信息传输的高速、安全可靠及各任意点之间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对信息传输介质及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当前及将来网络技术对建筑物布线的挑战是在设计之初必须考...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人类步入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时代———网络时代,数据、话音、视频、多媒体等信息量急剧膨胀。信息传输的高速、安全可靠及各任意点之间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对信息传输介质及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当前及将来网络技术对建筑物布线的挑战是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的课题。综合布线系统以其极大的灵活性、适用性、可靠性、完整性等优点代替了传统的布线系统概念,并在我国很快为各级主管和技术人员所认识。

  校园网综合布线需求分析
(一)设计目标
民族二中建设校园网一期工程建设,将达到以下目标:构架千兆校园网主干,实现教学办公综合楼、教学楼、图书馆楼群的互联;每个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均可实现100M的校园网接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校园网获取校园网信息; 校园网将采用200M光纤接入中国新联通网络;校园网将设置WWW服务、FTP服务、E - MA IL服务;校园网必须安装内容过滤器,以过滤网站不良信息;校园网将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防毒系统,以有效地杜绝病毒的传播;校园网必须能进行全网的智能化管理,使系统管理员能够方便、高效地实现网络管理;校园网的一期建设必须为以后网络建设预留发展和扩容的空间;要求全网的交换机设备必须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服务器也统一品牌。全网综合布线产品必须全部统一。

  (二)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民族二中校园网结构具体分析之后得出网络中心设在中心机房,因此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的核心交换机将采用千兆可控网管型交换机接入。同时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配置千兆汇聚交换机连接到核心交换机。对于核心机房也就是网络中心要求全部铺设防静电地板并做好接地和防雷措施,除此之外还安装一台UPS备用电源以及8小时的后备电池作为停电之需。

  (三)系统设计原则
1. 实用性:实施后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及其所有的子系统的通讯线路和接口都满足国际标准。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界面,并且网络管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也使得安装成本可以用来降低对整个校园网长久的运行花费,从而取得良好的远期经济效益。

  2. 灵活性:系统中任一部分的连接都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智能控制设备之间的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减少了对传统管路的需求,信息口设备合理,可即插即用,同时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设计来实现与管理这一系统。

  3. 模块化:所有用于连接设备的适配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不需要掌握很多有关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就能够连接这些设备。模块化结构设计使得用最小的附加布线与变化可实现系统的搬迁、扩充与重新安装。

  4. 扩展性:由于系统的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智能控制设备随技术的发展,将来都可能很方便地将其连接到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去。那么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对建筑物内的环境提供完全的兼容支持。

  5. 可靠性: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的材料、组部件设备实现,并谨慎施工和测试,以保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是可靠的。

  校园网综合布线总体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

  (一)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布线由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的连线组成,是插座到用户终端的区域,包括所有用户实际使用区域。信息插座采用地面安装形式,也可以采用墙面安装方式。信息插座选用RJ45 型插座。墙面安装插座盒底边距地300mm,在地面插座盒内和墙面信息插座旁安装单相三孔电源插座。工作区子系统为满足信息高速传输具体情况,全部选用超五类系列信息模块,性能全部超过国际标准ISO IS 11801的指标。而数据点采用超5类RJ45信息插座模块,其功能100MHz时其最差线对近端串音衰减高达44dB。

  (二)管理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连接水平电缆和垂直干线,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关键的一环,常用设备包括配线架、理线架、跳线和必要的网络设备,其作用是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移动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跳接。为方便维护,必须要对整个布线系统的电缆、连接硬件、空间、走道等进行统一管理。许昌学院校园网设计方案中,将各个楼层的信息点通过PVC管槽走墙边通向各个楼层的配线机柜,机柜里放置超5类24口配线架,对各个信息点的接头进行跳线配置,再通过配线架与交换机相连。采用超5类24口配线架,可安装在19标准机架上,只占用1U空间,占用地方小,搬运迁移方便。

  (三)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1. 干线子系统选型 垂直干线的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同时又能适合用户今后的要求。为此,我们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支持数据信息的传输。其功能在于多用途室内布线光缆是由若干根单模或多模单芯紧套光纤围绕中心加强构件胶合成缆芯后,外加绕包层,再套上PVC或低烟无卤(LSZH)材料外护套构成。由于多模光纤光耦合率高,纤芯对准要求相对较宽松。当计算机数据传输距离超过100米时,用光纤作为数据主干将是最佳选择,并具有大对数电缆无法比拟的高带宽和高保密性、抗干扰性。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光纤技术的发展,光纤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光纤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Gbp/s以上,可满足学院校园网信息化的需求,适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2. 干线电缆布设方法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作用是把主配线架与各分配线架连接起来,在许昌学院垂直干线子系统中连接计算机中心机房至楼层配线间的主要是主干光纤和大对数电缆。目前拟用多模光缆进行,由于构架千兆校园网主干,也方便日后的网络扩展,干线电缆将使用明铺金属线槽由连接设备传递到设备间并送至最终接口。而计算机数据线路采用6芯室内多模光缆。其优点是传输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频带较宽,也是为了适应将来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垂直干线电缆(包括双绞线和光缆)沿弱电竖井中架设的金属线槽内(规格为200mm ×100mm)敷设,电缆与金属线槽每米设一固定点。

  (四)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数据系统的中心单元,实现每层楼汇接来的电缆的最终管理。设备间是在每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主要用于汇接各个IDF,包括配线架、连接条、绕线环和单对跳线等。设备间子系统所有进线终端设备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为满足各种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系统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光纤跳线组成结构航的线路连接,并通过各种网络协议支持着各种计算机网络。

  (五)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防止其它建筑的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本建筑的保护设。在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中各楼间的距离都超过了100米,而当计算机数据传输距离超过100米时,用光纤作为数据主干将是最佳选择,并具有大对数电缆无法比拟的高带宽和高保密性、抗干扰性。因此各楼间的连接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支持数据信息的传输。在民族二中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中,将使用光纤把各教学办公综合楼、教学楼、图书馆互联,并集中于网络中心,其敷设方式室内采用金属桥架,室外采用暗埋深沟填铺的方式进行。在设计中进入主设备间的所有光纤、大对数电缆、网通电缆都采用金属桥架或钢管进行硬件保护,同时采用IDC线对保护器对铜缆予以电气保护,避免人员和设备免遭外部电压和电流的伤害。

  (六)线槽及线缆布设要求
1. 安装前注意事项
主机房内预留接地端子,接地线与建筑共用接地系统连成一体。各楼层配线柜单独接地,接地导线截面为20mm2,各段金属桥架和钢管应保持电气连接,并在两端做良好接地。

  2. 符合规范化标准
结构化布线的实施设计不仅要做到设计严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还要使其造价合理,符合规范化标准。国际和国内对结构化布线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一系列规范化标准,这些标准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的定义,规定了其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3. 线槽线缆布设要点
PVC管道布设:管道可以明敷或预埋,在线路中间要注意管道的拐弯半径必须满足线缆最小半径要求。金属管道和强电系统保持足够距离,并且保护接地。

  金属桥架安装:金属桥架用于本设计弱电系统的线缆敷设,所以其大小要求考虑所有弱电系统线缆的使用,要注意桥架的拐弯半径必须满足线缆最小半径要求。金属桥架要尽量和强电系统的管线保持足够距离,并且保护接地。

  布线线缆:每个系统线缆在管道和桥架内要求分开布放、绑扎,在布线缆时,避免拉力过大和不匀,线缆头要有标签编号,方便识别。

  校园网主要设备选型
由于高校校园网网络结构复杂,所以该方案在网络结构上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一)网络设备选型
1. 网络中心设在校启智楼二楼
学校网络中心的设备应当具有很高的可管理性;同时学校的用户数比较多,如果这么多用户同在一个子网内,势必会造成广播数据干扰正常的数据传输,造成网络的阻塞、丢包。划分虚网(VLAN)是解决广播干扰和隔离不同部门的一个解决方案,为了在虚网间进行通讯,必须在网络中心有三层的路由机制。由于一般路由器的数据路由速度很慢,因此使用三层交换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2. 汇聚层交换机设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中心部位,起到管理本楼用户的作用。汇聚交换机应支持全面的网络管理、VLAN、端口镜像、Spanning Tree、IEEE80211x身份验证等功能。

  3. 因为多媒体教室的用户较多,且需要实现组播,所以多媒体教室的汇聚交换机必须支持组播功能;另外,为了提高网络速度,在多媒体教室中建议使用支持堆叠的交换机。

  4. 实验室、研究所、阅览室等环境可以使用非智能型交换机。这部分交换机为第三级接入级交换机,通过汇聚交换机将这些交换机每台设置为1个VLAN,用于隔离广播。

  (二)服务器选型
根据校园网服务器的应用特点,服务器选型应该按照如下原则:
(1)要求反应时间短,能快速响应和处理用户的访问需求。(2)具有强大的信息吞吐能力、多Web站点和内容缓存、能在一定投资下提供更多的访问服务和提高用户满意度。( 3)易于发布和实现信息共享。(4)易于建立和运行Web应用,简化业务进程。(5)具有可靠的品质,保证Web服务不间断。(6)易于设置和管理,使网络管理变得更容易,易于扩展,满足业务的扩大需求,保护用户投资。在该方案中,许昌学院校园网服务器选用DELL系列服务器产品。

  性能分析
通过对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可以为校园网提供完整的网络布线系统,同时也提拱监控系统为学生提供了生活的安全保障,并且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发展,实现高速数据通信、传输,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和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在内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网络中心包括网络系统、监控系统等为一体的中心机房,方便网络管理员对整个校园进行维护管理,还可以节省在维护、更新资金,方便数据交流,为生活、娱乐、学习、工作上提供便利,让老师、学生得到快速的网络服务。

第二章 中心机房(1间)
一、设计目的 本项目是为民族二中建立一个规范的计算机技术场地系统工程的施工图说明。

施工地点:民族二中。

施工范围:中心机房。

施工等级(标准): 按B机房建设标准规范。

施工主要内容:对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行业标准、规范实用、扩充性好的计算机技术场地及配套设施进行施工。以满足宜宾市金融信息及数据收集、处理、交换和现代化办公使用。

二、设计思想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技术场地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规划施工方案是否规范和完整是保证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配套设施稳定可靠运行、提高各种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延长设备及部件寿命的基础条件,也是机房工作人员良好卫生环境的保障。

因此,施工图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专业装修、水、电、通风、技术安防、工程概预算等各专业的紧密协调,坚持综合规划、规范设计、专业选材、严格工序的原则,保证计算机场地整体布局合理、局部之间结构紧凑、相互协调、配电线路规范、接地系统良好;
整体性能实现使用方便、照度适宜,用电安全、防火、防尘、防震、防雷、抗静电、防电磁干扰等技术指标,并使工程达到较高的效费比。

三、工程施工图规划设计引用以下专业标准 1.国家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机房楼层平面图及现场实际情况 四、机房施工场地选择 计算机机房施工现场应设在电源稳定、交通方便、远离工业污染和易燃、易爆厂(库)区、周围无强振物、强噪音区和无强磁干扰的环境中。施工场地应选在机房中央或距离机房不远的地方,不宜设在离机房太远的地方,如底楼或顶楼。本次施工现场设在机房内,符合机次机房的施工要求。

本机房施工设计标准按照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地市州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设计。

1、布局原则 1、根据相关标准,分布工作空间及各类设备的安装场所,要确保主要工作区环境要求,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机房内设备运行稳定、人员工作安全。

2、利用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合理分区、缩短走线、保证负荷、有利扩展、美观整洁。

3、计算机机房基本工作间的数量和面积的大小,及材料的多少。根据机房机房施工的规范进行施工。

本次机房施工总面积:
装饰篇 机房属专业装饰,其装饰材料必须满足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本装饰施工方案图设计为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能吸音、高阻燃,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不易变形的材料和场地下进行施工。

施工内容主机房的层高为3080mm,梁下高为2620mm,本方案设计吊顶距梁上80mm,地板的高度为200mm,室内净高2500mm,踢脚线高度110mm,既保证了视觉效果,又在装饰材料、照明、空调等方面节约了资源。

顶部:
拆除原有顶,并在原始建筑顶面作防尘处理,新装轻质金属龙骨基架,吊顶装饰施工设600×600×0.8内衬吸音阻燃纸的“特丽达”铝合金微孔工业顶板。

铝合金微孔板特点: (1)美观适用,以金属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生产,质感良好,色彩柔和,连接平整,与其它材料配合使用,融为一体,装饰风格协调,艺术效果好。

(2)属A级难燃装饰材料,不会燃烧,耐火极限7min,符合机房消防安全的需要。

(3) 吸音性能良好,表面微孔的设计对吸收中高频的噪声效果良好,内层吸音纸主要对低频的吸收。所以铝合金微孔板能为本设计机房提供一个良好的消声和尘埃过滤功能。

2.墙面 机房内四周墙面施工图设计为阻燃纤维板基层,成都“吉祥” 4㎜厚铝塑板饰面。并附110mm高度的防火踢脚板线。钢瓶间设为乳胶漆墙面。

铝塑板材料特点:
(1) 耐火性好、强度高、易清洁,硬度:3H,50kg/cm冲击力不脱漆、无裂痕,耐酸、碱、油、沸水,10000次洗刷无变化。

(2) 防火级别B1级,属难燃材料,符合机房装修规范。

(3)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并具备降噪功能,节约机房能耗。

(4) 美观简洁,利用成品规格与机房的净高,590mm的板块分割与顶地协调搭配。机房的层高为2400 mm,踢脚线高度110mm,铝塑板的高度为2440mm,保证了板块设计从顶到地面无中接缝,线条流畅,视觉和谐。

防火踢踢脚线材料特点:
(1) 耐火性好、强度高、易清洁、硬度大、冲击不脱漆、无裂痕,耐酸、碱、油、沸水。

(2) 防火级别A级,属难燃材料,符合机房装修规范。

3.地面 地面和吊顶作防尘处理(涂刷防尘漆);
地面刷防尘漆后,上面铺设20mm厚“宇奔”保温层;
铺架符合GB 6650-86国标的600×600×35 “沈飞”全钢抗静电地板,配装大流量可调风口板,形成地板下空气流通及降温;
缓冲区铺设600×600广东“新粤”地板砖;
缓冲区地面与机房及通道地板平面间设计为 “黑金沙”花岗石台阶。消防应急门门口设“芝麻白”花岗石斜坡,最高处与地板等高相接。

全钢抗静电地板特点:
(1) 底板通过500KN的液压机三次拉伸成形,底板和上板的焊接由八台全自动十点焊机一次焊接成功,表面三聚氰胺喷涂,中间填充料采用无毒的425号硅酸盐水泥发泡技术,在减轻了地板自重的情况下相应的增加了地板的承载性能 。

(2) 全钢活动地板的承载能力强,不易变形等特点,具体参数如下:
型号:HDG.600.35.Q.G 43kg/m2 系统电阻:R<1.0×106Ω 动载荷:5330N;
静载荷:6700N;
极限载荷:
20120N 均匀载荷:83863N/M2;
挠度变形:(1.6~2.0)mm;

防火等级:A级隔热功能:0.14w/mk;

隔音功能:Rlw56dB (3)金属底部支架与横梁形成网架式结构,稳固无响动,并有助于扩散集中载荷和接地屏蔽功能。

(4)在机房的各区域内安装适量的通风地板,通风量根据各功能区需求,可调整。走线孔据现场按实加工,并注意对边口进行防腐及修整。

4.门、窗、隔断 (1)门:机房入口主门与消防应急门施工图设计为960×2100“星月神”钢制门。

5.技术场地的特殊处理 ⑴ 防尘处理 为保证空气的洁净度,机房内所有房间的吊顶上顶、墙、柱面均作防尘处理;
地板下柱、墙、均作防尘处理,并在机房的主入口设置鞋柜,进出人员须换鞋入内,因地面原为水磨石故机房地面仅做清洁,不做防尘处理;

⑵ 保温处理 为了保证所有机房区域内衡温,机房地面铺设保温层。

⑶ 防火处理 所有木作隐蔽部分均作防火处理,主入口及主要通道口设防火门;

⑷ 防腐处理 所有紧贴墙面的木作隐蔽部分作防腐处理。

⑸ 防鼠措施 机房内地板的门井处要密封可靠。

地板出线口用钢板盖封。

(6) 防水处理 机房区域均做防水处理,并且在机房的邻窗面及两个出入口处用砖做防水坎。此外,空调的安装应考虑加湿水管和冷凝水的走向,并在空调下方和水管路由旁筑不低于30MM高的挡水墙。

电气篇 一、施工图设计依据 本方案设计根据:
我行的业务需求。

各专业安装技术要求。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54—9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二、电源质量 根据国家的标准,计算机场地电源质量一般执行A级标准即:
稳定电压偏移范围+2% 稳定频率偏移范围+0.2HZ 电压波形畸变率3-5%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0-4MS 各相负载应均匀分布,三相负荷不平衡度<20%。

并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推扩、升级等可能性应预留备用容量。

三、供电系统施工图设计 1.供电线路 可靠的配电系统是计算机场地环境的关键,为了避开电网近端较大负载对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影响,本设计机房为专线配电。由甲从总配电房铺设一根阻燃电缆至中心机房电源间。

2.机房配电箱(柜)
配电箱(柜)是机房配电系统的重要设备,计算机场地设置一台“宏润”专用配电柜供电。配电柜设在电源区,以调控整个机房区域内动力负载供电。

3.配电线缆铺装 所有配电线缆全部采用国标绝缘铜芯线缆。配电线缆用金属管(槽)套护。主线槽设计为200×100桥架,由电源间铺延至网络间和主机房。各路支线缆采用 “鹏凌”G20专用钢管套护,线路交叉处采用杭州专用镀塑金属软管套护,线路分线处采用台湾”86×86专用喷塑接线盒。钢管之间、桥架之间、钢管与桥架之间应做可靠连接,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两端良好接地。

为确保用电安全及接插方便,供电末端接插器选用台湾“稳不落”专用插座配用金属管盒在地板下安装。

为了方便日常清洁和维修用电,在地板面上安置适量的地弹插座。

强电线缆与信号线分离铺设,垂直相交.所有配电线路按国标留有余量。

金属管、桥架作全密封防鼠防虫处理,并根据地板的高度架离建筑地面一定的高度。

暖通篇 一、施工图设计依据 1.机房设备布局 2.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数据 3.国家现行相关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4.成都市室外气象参数 二、设计范围 计算机房的空调系统及通风系统。

三、施工图设计内容 机房作为特殊环境,既要密封又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以保证机房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维持洁净区域空气微正压,避免灰尘无孔不入。因此设置温控和新风补充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设计执行国家B级标准,全年18-25℃,一般可按98大卡/m2计算。

1.计算机关机时机房的室内温湿度 项目 级别 A级 B级 温度 5~35℃ 5~35℃ 相对湿度 40~70% 20~80% 温度变化率 <5℃/h,不得结露 <10℃/h,不得结露 2.计算机开机时机房的室内温湿度 项目 级别 A级 B级 夏季 冬季 全年 温度 23±2℃ 20±2℃ 18—28℃ 相对湿度 45—65% 40—70% 温度变化率 <5℃/h,不得结露 <10℃/h,不得结露 适用房间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根据设备要求采用A级或B级)
备注 辅助房间按工艺要求确定 1.主机房设一台3P空调。所有空调外机安装到专用通道上。

新风是按13-18%用量,人均40 m3/h标准补充,机房按10人计算。选用 “五牛科技”双效过滤、中洁净度、低噪音、低能耗的新风机组。机房设计风量为2500 m3/h的新风机组。空气循环为下送上回方式,实现新风补充调节及正压防尘等功能。即以地板下形成的空间为静压箱,新风主机安装在主机房1内。通过可调风口板均匀地将新风送到机房各个区域,并通过顶部风口实现新风循环。

网络间、监控室的顶上墙面分别设计两个600×600正压回风装置,并通过其顶部的回风口调节各区域的风压,当室内与室外的压差大于9.8 Pa时该装置能自动打开,以实现机房区的新风循环,保持正常的压力。

安防篇 一、消防系统 根据国家机房消防准标和实际情况。

机房消防设计为自动报警消防系统。机房总进入处各设置一个声光报警器,在每个区域门口设置一个放气指示灯和启动按钮。机房主门、应急门出口处设应急逃逸指示灯。

对土建要求 1)防护区内设有30秒使人员疏散完毕的通道。

2)防护区内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从防护区内打开。

3)地下防护区及无窗或固定窗户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立机械排风装置。

感烟、感温双感报警系统 感烟、感温报警器分三层设置: 分别在机房内的吊顶上、吊顶下、地板下,共计8个感烟报警器。

配置16位的消防报警控制器。使机房内消防报警系统自成体系统,将机房内的消防报警系统直接接到整个大楼的消防系统(引一路消防报警、控制信号到大楼一楼消防值班室,并实现大楼消防系统验收)。

二、电磁屏蔽及防窃密 为防止电磁干扰及信息窃密,机房内活动地板金属体、金属天棚及龙骨架、金属门窗均设计为可靠接地。这种设计巧妙的利用了地板、铝塑板金属层,可在不需要增加很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机房的屏敝功能,以防电磁干扰及信息窃密。

三、防静电设计 为有效地防止静电对设备及系统可能造成的干扰和损坏:
1.机房铺装符合国家《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标准的全钢抗静电地板。

本方案选用国优产品钢模地板,规格600×600×30,该产品不仅承载能力强,而且具有良好的防静电,其防静电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际有关标准。

2.机房四周安装30×3㎜铜带并与地板的部分支架可靠连接。

3.地板、铝塑板金属导电层与其金属支架短接,并可靠接地。

4.机房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40-60)%。

四、机房接地系统 1.设计标准 接地系统是计算机机房设备稳定工作和防雷工程的基础;
良好的接地和合理的接地方式能够有效地发挥防雷器件的作用。本方案根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银行计算机机房及柜面设备安全防护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规定要求》,计算机机房内宜将四组接地采用共地方案,既将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计算机直流接地、防雷保护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整个计算机机房实施一点多线式接地方案,机房内设计环形接地。

2.地线引进 从大楼强电井引进一根ZR-500V-50mm2的交流接地线缆引至机房交流接地地、安全保护地、计算机直流接地、防雷保护地处。引上线穿Φ40电线管进入机房配电柜接地排。机房内所有的电气设备外壳、金属管道、玻璃隔断金属龙骨、吊顶龙骨、金属门、地板支架等均与此接地牢固连接。接地线采用BVR-10 mm2多股铜芯绝缘线。

各接线端子均采用压接端子联接,不允许有松动。

五、机房电源防雷系统 1.雷害的成因及分类 雷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其瞬间功率可高达109-1012瓦特。强大雷电流将产生极高的热的、机械的、电磁的作用,造成地面建筑及设备的严重破坏,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广泛应用,雷电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事例成倍增长,并造成重大损失。

2.雷电损害电子设备的途径 直击雷:
闪电直接击中架空在野外或山上的电源线,电话线或天线上,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线缆融化,设备的元器件烧焦,炸裂,雷电高压沿线路直接入侵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感应雷:
在雷电放电过程中,无论是云对云、云对地之间放电都将产生强大的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在临近的架空线路、接地线路和导体上产生感应过电流和过电压,当耦合到电子设备上时,可直接击毁设备。这种由雷电引起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感应雷。感应雷一般没有直击雷那么猛烈,但因其是通过静电感应和磁感应产生作用,故可在较大范围内多个局部同时发生雷灾。感应雷发生的概率大大多于直击雷,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常因动力线,网络通讯线感应过压或过流而损坏,故对计算机类设备而言,感应雷的危害往往大于直击雷 。

雷电反击:
当前建筑接闪器(避雷针、网,带)接闪雷电时,在强大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网泄放大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分立接地及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于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坏最为严重。

3.防雷工程措施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感应雷电过压幅值在无屏蔽架空线上最高标准达20KV,所以在建设计算机房时应做好防雷工程,以防患于未然。

机房防雷工程一般要做以下几步:
机房接地:
根据国际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共用一组专用接地装置。

电源防雷:
计算机电源系统设计为三级防雷,(1)第一级(泄流保护)用于防直接雷击,采用 “雷安”LAY380-40电源避雷器,接于从大楼配电房到机房配电室配电柜处;

(2)第二级(过压保护)采用原有“雷安” LAY380-20电源避雷器,安在UPS供电配柜处。

线路防雷:
机房布线不延墙敷设(详细 见强电、弱电布置图),以防止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墙雷电流时,瞬间变化的磁场在机房内的线路上感应出瞬间的高脉冲浪涌电压把设备击坏。

综合布线改建篇 一、计算机技术场地网络布线系统改造依据 网络布线系统(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智慧化建筑物内的信息。它是智能化建筑物连接各自动化系统的各类信息必备的基础设施它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设计、实施统一标准,完全满足智慧化建筑高效、可靠、灵活性的要求。该工程网络布线系统属于新增网点改造工程、布线系统全部采用美国“AVAYA”六类布线标准。

中心机房共布置10个双口信息插座网点。机房内弱电主线槽设计为200×100桥架,(铺延路线见图),各路支线缆用Ф20专用钢管套护,线路交叉处采用杭州Ф20专用金属软管套护。网络数据线与电源线分离铺设,垂直相交。本方案采用“AVAYA”双口信息插座模块,连接线采用 RJ45—RJ45连接线。所有布线采用“AVAYA”六类线。

第三章 校园广播系统(1套)
1、系统概述 校园广播系统是学校重要的硬件基础设施,通过广播,学校可以播放广播操、眼保健操、升旗音乐、音乐铃声、欣赏名歌名曲、进行德育教育和外语教学、转播广播电台节目等,从而陶冶学生情操,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可以说学校日常工作的每一天都离不开广播听力系统。

从功能来分,校园广播系统已经历了单分区系统、手动控制多分区系统,再到目前最先进的全自动多分区系统等几个发展阶段。全自动多分区系统可以独立控制播放的各个分区,如操场、教室、宿舍等,对不同区域在同一时间播放不同节目,实现分区的自动切换,无需人工去打开或关闭等优点,该系统正逐渐成为校园广播系统的主流和首选。

从信息传播的方式来分,广播系统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可寻址调频广播系统和分区定压广播系统两种。可寻址广播系统传输的是调制后的音频信号,调频立体声广播,可控制性很强,可以任意编组,任意指定广播但调频系统的室外音箱部分故障率较高。定压广播系统是最早的一种广播系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设备更加完善,性能更加可靠,信号稳定,音质好但可控制性弱,只能实现分区广播。

定压分区广播系统的实现原理 1、将各种音源设备(CD、卡座、话筒)接到调音台或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由调音台(或前置放大器)进行混合或选择输出给定压功放。

2、定压功放先将音频放大后由内部输出变压器转变成120V或240V的高压音频信号进行传输,升压的目的是可以有效降低线路损耗,达到远距离传输。

3、定压广播传输线宜用电阻小、强度大的铜芯线,信号终端采用定压广播箱,高电压的音频信号经广播箱内的变压器降到了适当大小,使其与喇叭的阻抗相匹配,实现声音的正常播出。

分区由调音台或矩阵交换器完成。

2、设计原则 2.1、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2.2、科学性和规范性 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执行的主要规范内容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标准SJ2112-82。

参照《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广电部PGRJ-25-86。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扩声系统工程预算定额》。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摘录)》
GJG/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2.3、安全性和可靠性 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以及对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必须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公司家或代理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3、设计目标 1、系统满足考试听力功能。

2、系统满足作息铃声、课间音乐、眼保健操、广播操及升旗自动广播功能。

3、系统满足分年级教学广播功能。

4、系统满足消防及紧急事故广播功能。

5、系统设置多种音频接口,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它音频系统相互连接,教室音箱有现场扩音输入接口,操场、旗台设立话筒回传口。

6、系统满足工作模式可编程功能、节目内容可随时修改、曲库有500首学校常用曲目。

7、系统设多路分控,学生广播站或校长广播话筒可对任意区域广播。(选配)
8、系统采用总线制布线、校园分区域广播。

第四章 视频监控及门禁、食堂管理系统(1套)
视频监控是安防系统中比较重要的子系统,也是任何一个大型的公共场所必配的安防设备。门禁系统可配合监控系统摄像机、矩阵或DVR实现对受控门点的图像抓拍、监视功能。


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是硬件方式,即采用门禁系统输出继电器干触点给模拟电视监控系统的矩阵报警输入模块和DVR的报警输入端,以实现对受控门点或相关部为的的图像抓拍和监视功能。这类联动方式是以往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

  第二种是软件方式,具有支持数字视频服务器(编码器)功能的门禁控制器,与数字监控系统同时实现从设备协议层到软件数据库层的双重数据交换功能。还有一种软件方式,即直接在DVR中的视频采集卡的SDK写入门禁管理系统软件,通过门禁系统软件功能项关联到DVR设备。以上两种软件方式各有利弊,前者优点是系统反应速度快,不会存在延时,缺点是视频资料必须保存在本地的管理主机中,对主机硬盘的容量要求较高。后者的优点是本地的管理主机不必保存视频流资料,需要时只是调用远端DVR中的数据即可,缺点是关联的视频会存在1-3秒左右的延时,不能对通道处异常情况之前的视频进行调用。

  门禁系统联动视频监控主要可以实现以下三种功能:
  1、视频录像
其可以关联到的门禁系统动作包括控制器或子设备被拆除、非法开门、门开超时、胁迫开门、无效卡、刷卡开门、按钮开门、撤防、布防、各种其它报警状况等,一旦控制器检测到如上信号,则会立即启动视频监控设备对通道现场的事件进行视频录像,记录时间长短可自由设置(一般都包括事件前、事件中及事件后等的视频录像),且管理主机会实时将录像的信息反映到门禁软件监控界面上。根据实际需求,视频录像资料可保存在本地的管理主机里,也可保存在异地的DVR中。

  2、视频抓拍
与视频录像可关联到的动作一样,区别是本功能项仅仅将事件进行视频抓拍,且抓拍到的图像为事件实时信息。

  3、状态监控
此功能要求门禁系统的管理主机必须处于开启状态(视频监控系统根据门禁产品的实际功能可处于开启,也可处于关闭状态),门禁软件的实时监控画面与各通道处的画面保持一致。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控画面对通道现场的状态进行同步观察,其功能与DVR的监控功能类似。

第五章 信息发布系统(一套)
1、建设背景 信息发布系统是随着数字显示技术、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信息化系统。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被称为与纸张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并列的第五媒体。

信息发布系统与其他四种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是通过显示设备的安装地点,选择特定人群进行内容传播, 可以针对收看人群的特点设计专门的内容,使观众得到最及时、准确的信息,例如在银行播放各种利率信息,车站播放车次信息,商场播放商品打折信息等等。

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平面显示设备的普及,特别是越来越庞大的用户市场促使近年来信息发布系统开始在很多行业得到应用。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使命,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需要向学生及时的发布各种各样的校园及社会信息。传统的黑板、公告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信息量增大、信息快速更新和信息发布统一管理的要求,并且发布方式不够引人注意经常会使学生错过了重要的消息,校园信息发布系统能够在学校的不同地点以醒目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发布各种信息,这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形象,更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实时的多媒体内容,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实现了高效的校园信息传播。同时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比较快,网络、机房等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就为校园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可以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建设信息发布系统,原有的显示设备也可以集成到系统中使用。

由此可见,校园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必然会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用户需求 学校内接收信息的主要人群有:学生,教师和到访者,其中学生是最主要的信息受众。

学校内人群相对集中的地点主要是:校门口,教学楼,行政楼,学校院区,会议室,图书馆,宿舍和食堂。在这些地方安装显示设备发布信息,可以保证信息的覆盖人群最广。每个显示设备连接一台数字媒体播放器,由播放器控制显示设备的节目播放。

分布在校园各处的数字媒体播放器需要统一管理,而播放的信息内容也需要统一制作发布。校园信息发布系统提供专门的软件可以实现这些需求,并且可以通过网络登陆系统实现多个用户的同时操作,并且按照用户所在单位级别不同实现分级管理。

应用分析:
在校门口通过LED屏发布学校介绍,形象展示,欢迎词,公告等;

在教学楼大厅及各楼层、行政楼大厅通过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发布教务数据(课程信息,考试信息,教职工信息等),学校的重大事件,各种通知(包括紧急事件通知),校园新闻,网络电视,天气预报,日期时间等;

在学校院区通过LED屏发布,学校的重大事件,各种通知(包括紧急事件通知),校园新闻,时事新闻,招聘信息,社会要闻,天气预报,日期时间,网络电视等;

在会议室门口通过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发布会议安排,会议简介,会议直播,专家讲座等;

在图书馆大厅通过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发布新到图书信息,图书馆开、闭馆时间,通知等;

宿舍和食堂通过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发布通知,电视直播,生活常识,食堂菜价等。

3、系统组成 1.校园信息发布系统软件:校园信息发布系统软件部署在中心服务器上,是服务端的软件。用户通过网络随时调用服务端软件的功能,完成素材管理,节目编排、审核、发布等任务。

3.数字媒体播放器:本系统中可简称为播放终端或终端,播放终端硬件安装有播放软件,接收服务端发布的播放单、节目单和节目文件并存储在本地,按照播放单安排播放节目并显示到连接的显示设备上。

4.显示设备:支持多种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液晶电视、LED屏、触摸屏、DLP拼接屏等。

第六章 普通多媒体教室系统(10套)
一、用户需求分析 1、主要用途:
该套系统主要应用于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室, 多媒体教室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如:会议厅,视频会议厅,报告厅,学术讨论厅,培训厅等),特别适合信息时代的需要,并在这几年的时间得到迅速普及应用。在初期的建设投入上可能要高於单一功能的投资建设,并且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对系统在设计和施工上都有一定的技术复杂度,尤其对用户方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这就需要一种技术来综合管理不同功能的A/V设备使其相互协调的工作,这种技术就是中央控制技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主要媒体设备。

中央控制管理系统主要特点如下:
(1)、无需专人管理,所有设备集中控制。

(2)、容易操作,安全性能好。

(3)、教学互动,脱离黑板,白板电子板书,免除师生粉尘之苦,方便灵活。

(4)、 功能强大,结构紧凑,该套一卡通系统将除投影机,前投硬幕以外的所有设备集中于钢制讲台,模块化控制,集成化程度高。预留各类接口,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移动存储设备即插即用,自动切换. (5)、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该套一卡通系统采用低压供电,内置漏电保护装置,性能稳定。钢制结构,防盗防鼠防蚁,安全可靠。

(6)、升级方便,服务完善到位,对产品的升级是服务的延续,该产品根据需要及开发的步骤,为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而不断升级。先进的技术体系架构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降低服务概率及层次,完备的技术保障服务及时到位。

2、用户需求 整个系统要求高效率的完成教课及会议任务,结合各个分支系统,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实现现代化的会议、教学、培训、学术讨论,采用电子白板为互交界面,可以形成教学互动。

3、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可实现全智能电子控制,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摆脱黑板,全面互动,一键系统开启,一键系统关闭,课件标注,课件保存,大屏显示,实物投放等等。

二、系统构成 本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系统前投影 2、钢制台控制管理系统 3、音响扩声系统 第一部分:前投影系统 多媒体教室是指可以满足多种教学需要,要保有其开放、易管理、功能全等特点,以利于开展各项活动。多种媒体应包括传统媒体:黑板(白板)、书本、挂图、模型、标本等,还包括各种类会议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闭路电视、计算机等媒体。多种媒体会议是汇集多种现化代信息工具可以配合现代网络信息手段开展会议互动的活动。

投影系统主要设备例如下:
1、投影机:投放所用视频,计算机信号,如电脑、展示台、DVD、闭路电视等,它可以把原图像在幕布上清晰的显示出来,视觉效果十分逼真。

2、展示台:可以把实物通过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

3、电子白板:可以直接屏幕上手写文字,描图、绘图、修改与编辑资料,并保存所写内容。在多媒体教室中配合投影机使用,在任何的课件及应用软件上对显示内容进行批注、批示、使教师的表达更为形象生动、简单直观。同时脱离了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时的粉尘污染。

4、DVD:播放音视频碟片。

5、电 脑:
6、多功能电子白板:  此系统将笔输入技术、触摸技术、平板显示技术、网络技术、办公教学软件等多项技术综合于一体,将传统的显示终端提升为功能强大的人机交互设备。在不同尺寸的书写屏上,用户可以实现书写、批注、绘画以及电脑操作。通过网络交互功能,可以实现异地数据和批注内容共享,与远程音视频会议系统完美结合。此系统在会议、教学、培训、指挥、设计、查询、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钢制台控制管理系统 1、中控台 :
采用1.5mm冷轧钢板材料,全封闭钢制讲台 , 全静电三层喷塑,并带机械锁检修门,升降机安装定位,包括五套电子门锁,漏电开关及所有布线. 2、中控主机: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可以控制投影机的开关,信号切换,投影 幕布的升降,声音大小的控制等等。。。

中控主机包括的子系统:
*1、集成3*2 VGA信号自动切换矩阵,带长线驱动,可以对台式电脑、手提电脑、数字展台等VGA/XGA信号源进行实时自动切换,无需手动按键切换。

*2、集成3*2音频信号自动切换矩阵,带音频信号放大芯片,完成再现数字音频效果。

*3、内嵌式红外学习器,无须配置专业学习器,使用方便,存储稳定可靠。

*4、一路红外控制端口,可以控制投影机或其它红外遥控设备。

*5、一路IO控制端口,连接一卡通读卡器。

*6、一路风扇端口,可连接12V直流散热风扇。

*7、一路PC-SW控制端口,可连接电脑,控制电脑自动开关机。

*8、一路模式控制端口,可轻松实现多媒体模式与非多媒体模式之间的自由切换。

*9、集成电子音量调节和音色控制模块,可对输出环境的音频信号进行音量多级连续调节。

*10、内置强电控制模块可分别控制投影机电源、投影幕电源、设备电源和电脑电源。投影机电源带延时关机功能,更好的保护投影机。

*11、两路RS232控制端口,一路与PC机通信,实现电脑控制软件的控制,另一路用于控制投影机等其它设备。

*12、内置网络模块,具有网络管理控制功能。

*13、全中文软件控制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3、智能门禁电子控制系统:
*1、专业智能门禁,同时控制五套智能电子门锁,可长期通电处于开锁状态(包括锁控电源),具有存储功能,带时钟管理,两路输出,可根据用户随时进行调整(无源或有源),并配备5V/12V开关电源及管理软件。

*2、同时可控制50台电脑统一开关,刷卡即用,可以对电脑、投影机等所有电教平台设备进行保护,刷卡正常开机,并且具有刷卡自动延时关机等功能,操作简单,操作者无须培训即可使用;
安装防盗报警系统(选配)。

*3、集成智能IC卡操作,真正实现“刷卡即用,刷卡即走”和“所刷即所控,所用即所控”。

4、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符合国家3C认证电源管理系统,并且配备安全型防漏电保护开关、专业级过滤型电源插座、稳压电源(选配)、配电箱(盒)等。

5、智能散热系统:智能强力型散热风扇同时加速空气流通、温控智能调速、直流电源管理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 包含讲台内所有信号及电源线的布置和安装。

7、断电延时保护器: 防止电网突然断电又突然来电时产生的浪涌现象对中控、门禁等用电设备的损坏。

第三部分:音响扩声系统 (1)定压功放:把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并输出到音箱设备。

(2)定压音箱:可以把放大的音频信号释放出。

(3)话筒:声音输入设备,跟据连线方式可分为:
(1)有线话筒:语音输入稳定,连续性强。

(2)无线话筒: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随意移动,主要特点是使用方便,便于移动,灵活性强。

第七章 公共多媒体教室系统(一套)
会议系统 一、多媒体会议系统规划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以电脑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提高,给会议工作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尤其是近几年,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可视化信息技术在会议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会议室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如现场会议、学术报告、培训教学等)得到迅速普及。

在多媒体会议室里不管是作报告、总结、汇报、介绍产品等等,用电脑互动操作的图、文、声、影、画展示,充分调动了与会者的感官知觉,大大提高了会议效果。可以说,多媒体在办公领域中,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


数字多媒体会议系统工程是泛指与会议相互关联的声、光、电设备及软件的集成。会议系统设计就涵盖上述方方面面。会议系统的集成是通过认真的分析和理解客户的需求,执行规划设计的项目。运用技术的手段,最佳的解决问题,从而给客户提供最大价值。在预算内、预期内、收获预想的结果。最终使用户得到满意。

会议设计之前,要进行调研和勘查。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会议系统规划要考虑的问题。

1、数字多媒体会议系统使用的目的性 ;

2、数字多媒体会议系统构成的级别 ;

3、服务的范围 ;

3、会议管理的能力 ;

4、与国际应用环境的思考 ;

5、功能价格关系,经济利益 ;

6、系统的质量和服务体系 ;

二、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设计原则:
1.先进型性原则: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使用当中的科学性。整个系统能体现当今会议技术的发展水平。

2.实用性原则: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管理简便。

3.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
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另外,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

三、多媒体会议系统功能设计:
多功能会议系统工程项目设计范围包含对会议室进行会议、音频、视频、摄像、录音录像及远程会议系统设计,实现会议室的多媒体会议功能,满足简洁流畅的会议过程、逼真传神的听觉效果、清晰舒适的视频显示、智能的摄像跟踪、完整的会议记录、方便快捷的远程会议等要求。整个系统大致分为显示与监视、拾音与扩声、信号传输与控制摄像照明灯光、电视电话会议等五个部分。由大屏幕显示、等离子显示、音响、视频监视录像、多媒体音视频信号源矩阵切换和中央集成控制、摄像照明灯光及控制等部分组成。

功能设计:
主要用来召开大中型会议,如新闻发布会,产品展示会,报告会,签字仪式,职工培训等。在功能设计上,要求考虑其多功能性及先进性,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展示功能:能有效表现与展示各个领域的最新内容。这就需要使用当今最先进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文字、语言、图片、连续影像、电脑文档等。

2、完善的会议功能:满足各种级别的会议、学术论坛、报告会等各种形式的会议活动。满足新闻发会、庆功会、签字仪式等公共活动。

3、强大的培训功能:技术培训、教学、产品介绍;
大型年会、月会、公司例会。

4、一般性演出功能:能进行一般非专业性的文艺晚会形式的文艺演出,举行各种晚宴、酒会及舞会等。频信号混合和切换,并将处理结果送回参加会议的终端。

四、多媒体会议系统设备器材的选型原则:
1.选用国际知名品牌器材,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能力的厂家、代理商,以保证系统设计指标和系统功能的实现。

2.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最先进、使用最可靠、应用典范最广泛、最具说服力的产品型号,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和稳定性。

3.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系统使用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使日后的系统升级不需要重复采购设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开支。

4.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为系统日后的维护、升级免去后顾之忧。

5.经济实用的原则,选用性价比高的产品。所选用的产品不但要比性能、功能、品质,还要和同类同功能同性能的产品对比价格。

6.产品要求很强的技术作为支柱。要求设备厂商在大陆地区有专业的产品售后服务和产品维修公司,以便能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能和售后服务体系。

现代型会议室的具体需求。

五、现代型会议室最基本的用途需求主要如下:
满足会议、讨论等方面的需要;

满足演讲、讲座、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需要。

根据具体使用要求的不同,满足其他一些诸如同声传译、远程电视会议、DVD碟片式的环绕声电影播放、卡啦OK演唱等等方面的需要。

以上基本涵盖了目前现代型会议室的用途及使用功能需要,虽然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由于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处理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各种针对不同需求的电子设备越来越细化,需要操作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因此,如果满足上述功能要求,则多媒体会议系统至少要提供如下操作功能:
1、具备良好的现场拾音、扩(放)音、录音功能,简而言之是说得清楚、听得明白、记得牢固;

2、具有良好的现场摄像、放像、录像功能,能播放多种记录载体之上的视频信号;

3、具有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播放、存储功能;

4、具有各种文件、照(底)片或实物等的展示功能;

5、具有使系统操作简单化的集中控制功能等等。

除此之外,根据其他一些具体用途的不同,多媒体会议系统还需要提供诸如同声传译(至少应配备同声传译扩展接口)操作、远程电视会议(至少应配备远程电视会议接口)操作、环绕声解码及扩音操作以及满足卡啦OK演唱的混响效果及混音操作等。

第八章 课堂录播系统(1套)
概述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教室实况、教师课件,按照授课进度录成精品课程,供广大师生、教研员课后点播观研,建立共享资源库,完成知识传承或进行校际课程交流. 产品为自主研发与生产的精品课程录播系统(也称“全自动录播系统”),该系统可以记录教师现场授课的全过程、全部场景,同时自动生成教学实况录像,并以流媒体的方式在网络中直播、保存起来以供广大师生及管理者实时收看。

需求分析 学校教育中校本资源的广泛传播和资源共享已显得愈来愈多重要,课堂录播产品(系统)适用学校的课程录制,也适用于微格教学、教学评估和教学观摩等。它扩大课程的传播范围,能让教师间相互学习和观摩,能使相关领导及时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

现在伴随着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何利用课堂录播系统实现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应用。将课堂录播系统和校园网络紧密结合,实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课例的校本教研,实现示范课的网络直播等应用,是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系统拓扑图 系统功能要求 1.自动跟踪,自动调焦,自由切换 前端摄像部分无需技术人员通过外部设备现场操作,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录制或者教师通过简单遥控达到自动录制效果。教师摄像系统要求采用自动跟踪技术,教师可在教室内自由走动教师摄像机能够自动平稳跟踪并画面切换,当学生和授课老师进行互动或者回答问题时,有相应的跟踪系统采集画面。板书摄像要求有专用的高清板书摄像机来实现定位拍摄以达到黑板上的字体能够清晰录制在画面上中。

输出主画面由智能录播切换主机来完成:默认主画面为教师画面,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讨论时,有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跟踪并切换画面;
当教师板书时,系统自动将主画面切换至高清板书摄像机所拍摄的板书画面;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及教师板书结束后,系统将输出主画面切回教师;
教师操作电脑时可将采集电脑上的PPT等课件;
并能设置时间自动切换回教师主画面实现教学场景的全自动智能化录播。

2.课件实时录制、编辑、点播、直播系统 1)系统能够将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所有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场景、板书画面以及教学主机屏幕上PPT等PC画面实时地录制下来,自动生成完整的课堂录像。

2)系统支持单画面或者三分屏画面录制模式;
录制过程中可以任意暂停。

3)高清晰视频支持,图象质量高;
视频输出码流应在300K-4M,可进行调整,以适应用户不同视频质量的需求。

4)标准化的视频输出格式,生成的课件为标准的ASF格式,与市场上多种点播平台兼容可把录制的课件资源直链接在学校已有的点播平台点播。

5)自动添加片头片尾、课标和校标等;
开始录制或者直播前,允许教师设置片头和片尾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可输入授课教师姓名、课程名称、校标或者课标,在直播或录制过程中自动添加到输出画面中,给学生必要的信息提示。

6)录制效果参数要求可选择,能遵循国家精品课程中的录像参数。

7)支持后台编辑:如果需要,教师可以在后台对录制好的课件进行编辑。

8)能够方便地将已经录制好的课件上传至服务器供学生、其他教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点播观摩。

9)可以在上课的同时将授课过程以流媒体的方式在网上直播。

10)系统部署灵活多变,可以适应当前任何教学环境。

11)管理系统能对流媒体文件、用户进行管理,以及和课程管理等软件相连。

3.技术要求 1)IE直播时不需安装任何插件,实现无插件直播。同时能够及时反馈远程直播数量并保证视频清晰。

2)教师跟踪系统教师身上不能佩带任何物品,系统能自动分别出板书区与授课区,摄像机能据此进行相应的变倍动作。摄像机动作平稳,拍摄时应该杜绝垃圾镜头。

3)学生定位采用无线定位方式,方便安装,无需布线,定位摄像时应是学生特写镜头摄像机在学生按钮按下后变成特写镜头,20秒后自动变成教室全景镜头。

4)录播主机对教师电脑采用VGA硬件卡进行采集,即直接将电脑的VGA输出信号接入录播主机,而不是采用软件抓屏的方式。

5)录播软件的开始、暂停、结束可能通过无线控制面板来控制,能在授课过程中随意按开始或暂停,而不是将教师固定在讲台附近。

6)采音系统应采用独立的采音系统,与扩音系统分离,采用吊装话筒的方式,在讲台及学生区进行吊装,采音清晰,背景噪声低;
无需传递扩音设备,不中断教学。

7)电影模式下录播切换策略应科学合理,默认视频画面应是教师或板书视频画面,学生按下定位钮后切换到学生,老师操作电脑时切换到VGA画面;
提供自动切换与手动切换两种录制方式。

8)板书镜头应能根据探测区域将黑板分成2-3个区域,由板书摄像或老师摄像机进行分区跟踪,摄像机移动或进行变倍操作时应轻缓,保持录制画面的稳定,以避免画面的过度晃动而给观众带来观看上的不适 9)跟踪主机应留有摄像机手工控制摄像头的控制键盘的切换按钮,方便在必要时接入到人工控制摄像头,以满足更精细控制摄像机的要求。

10)录播系统录制好的文件应是基于Windows media能直接播放的WMV或ASF格式的视频文件,而不能MPEG或网页文件。

4.录像指标 1)音频性能指标:频响范围20HZ-20KHZ,信噪比大于60dB,谐波失真(1KHZ,300mV)小于1%,动态范围大于50dB。

2)视频性能指标:视频输出电平1V+ - 0.1V 亮度通道带宽大于5.8MHz? 亮度信噪比大于60dB 亮度与色度信号时延小于5ns 微分相位小于1度难关清晰度大于450线。

3)音频录制格式:ASF标准流媒体格式(采用微软标准压缩方式),最高分辨率必须达到752*576(DVD质量);
流式音频格式,采样频率24位。

4)视频色彩:在752*576分辨率的情况下,可达到32位真彩。

5)录播帧率:PAL制式下25帧/秒;
NTSC制式下30帧/秒。

6)唇音同步:声音和图像之间的时差不超过100ms 教室部署图 播放模式 单画面电影模式IE直播 采用此种模式,用户收看到的只有一个单流视频,但在系统自动切换下策略下,自动根据课程进展,及红外传感器、无线触发、探测中控面板动作、探测PC机鼠标键盘等系统自动切换策略来进行自动切换。可切换的视频包括投影机显示的VGA流、教师特写、教师板书、学生特写、教室全景等来回切换。这是一个单流的Windows Media文件,即WMV文件,用微软件的Windows Media Player可直接播放,无需安装任何插件。

多画面资源模式IE直播 精品课堂/优质课堂的直播就是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讲解实况、教室实况合成一个画面,同步压缩,同步网络传输,帮助学校开展“上大课”的教学活动,一个老师就可以同时教授几个或者更多的班级,有效的利用师资力量。或者利用此系统帮助中小学进行远程的优质课评比、远程听课等。同时,在直播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由专人进行播放控制,添加辅助字幕、调整播放画面等。

课堂录播系统功能描述 1)系统管理平台 实现校园网内的多视频流远程传输、调度、用户注册、授权管理,实现远程录播主机注册、RDP网关控制。是整个系统的神经中枢。

2)远程评估 评课者可在本校校园网内,通过计算机远程观看录播教室的课堂实况。评课者可以多画面细致观看,包括教师特写画面,学生特写画面,教室场景画面,以及教师PC的VGA画面。在观看中,可以任意调节各个画面大小,或者以画中画方式观看。

可以根据微格教学理论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状态、方法进行评测。

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对自己的课况进行回放,进行自我观摩。

3)远程录课 通过校园网远程录课,全程记录整个课程实况,包括教室场景、教师特写、课件。

4) 简单编辑 对录制好的课件资源,通过专业平台进行后期编辑,添加标题、索引、背景资料,进行截取编辑,提供通用播放平台界面等。

5)  课程直播 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讲解实况、现场实况合成一个画面,同步压缩,同步网络传输,现场直播。

6)课程资源管理 在资源录制或者编辑完成后,按照时间、主讲人、科目、类别、权限等自动分类,同时,支持点播时按照相关字段进行检索。

7)课程资源点播 精品课程的录制最终就是为了点播使用,可以在教室中点播,用来完成教学过程,也可以由学生自主点播使用,开展自主学习,可通过系统教学平台或IE浏览器进行点播。

课堂录播系统特点 1、录播系统支持三路视频信号和一路VGA信号的实时采集,通过VGA采编卡进行压缩编码,最后形成流媒体在网络上传输。

2、网络示范课录播平台,可以方便地跨过物理位置的局限,将远程录播教室内的音视频画面,呈现在用户面前,运用RDP网终流量控制技术,合理分配网络流量,实现最小带宽占用下的高质量画面传输。

3、VGA实时采编卡:画中画教学,精品课堂实录/输出 VGA实时采编卡采用高性能的DSP处理器,配合高效率的采集和压缩芯片,实现对标准的VGA(或RGB)画面的实时采集,同时完成多路摄像机信号同步压缩,实现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精品课堂的实录和直播。VGA实时采编卡可以实时采集1024*768的VGA画面,最大可支持1600*1200的画面。

4、录播教室全过程全场景自动录制,实时生成教学过程课件。

录播教室无需过多的人为干预,即可完成授课全过程现场录制。授课结束后,系统将录制的文件存到指定目录下,方便后期编辑制作,极大方便了课程录制,缩短了课程录制和编辑的时间,节约了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促进了示范性教学课的建设和推广。

5、直接将讲稿、多媒体课件、数码展台、笔记本信号、台式机等VGA信号以视频的方式进行采集压缩。

6、不限制课件类型,自动侦测屏幕动态,码率可调。

7、录播过程独立完成,不干扰教师的课件播放。

8、嵌入式软硬件设计,工作稳定可靠。

第九章 教学资源云平台(1套,10终端)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以服务本地区教育机构和广大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为宗旨,以促进新课程改革和技术与课程融合为主线,以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为核心,突出先进性、指导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搭建先进实用的服务平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突出WEB2.0的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性;
在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区教育信息化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资源的准入、评价、交流、共享机制,加快符合本市基础教育需求的优质资源的征集、引进、开发和整合步伐。

作为长期服务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大平台,基础设施层(Iaas层)、云基础服务层(Paas层)和应用层(Saas层)基于整体架构设计,避免日后整合隐患。采用云计算技术,在为更广泛的用户提供云服务的同时,有效节约教育信息化硬件资金与人力投入,减少重复浪费。支持围绕教研教学的实际需求,建设和引进相应的应用系统,并能根据需求的拓展不断扩展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于开放的、可持续提供信息化服务、可长期运营的信息化平台,有志于教育行业的第三方社会团体可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教育服务,并通过市场机制获得合理的回报。

云基础设施(IAAS)
云基础设施(IAAS)原则是集约化、共享、动态。充分整合计算机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
透视降低复杂性,实现计算机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共享;
提高IT生产力并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将服务器等硬件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动态资源池。动态、按需分配给各应用系统。当某应用系统在高峰期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时,动态给予更多的硬件资源支持,而当高峰已过时,自动回收多余的资源,为其他的应用系统服务。而当晚上或者节假日等非正常上班时间,硬件资源大量剩余时,可自动关闭多余的硬件资源,以提高硬件资源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大量能耗。

当硬件资源池中的任何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池中的其他服务器会自动接管该服务器的工作,避免出现应用系统不能使用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动态云计算平台为用户不仅提供基础的计算能力与储存能力服务,还可以包括平台服务,应用服务等多种虚拟化服务,降低用户设备投资费用和维护成本、减少管理复杂度、提高可用性将达到99.9%以上的可用性。

云基础网络规划拓扑 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 采用分层、分区架构,建设万兆级骨干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分核心层和接入层,在云数据中心达到一定规模可增加汇聚层,通过网络分区技术将网络分为数据库系统区域、应用系统区域、云桌面系统区域、运营管理区域等,数据中心骨干网络设备采用万兆网络设备,最终实现高效、快速的数据信息交换。

教育业务应用,如视频流、教育资源等多媒体应用会给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网络系统采用双冗余的万兆核心交换设备,服务器万兆接入网络。

在服务器前端部署负载均衡设备,采用负载均衡设备后,可以智能寻找最佳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服务,从而保证客户得到响应最快服务器所提供的最佳服务。同时结合负载均衡产品中性能增强功能的应用,如连接复用、CACHE、HTTP压缩等于技术,增强了后台服务器的负载能力的同时,减小了后台服务器遭受应用攻击的可能。为了消除负载均衡设备自身的单点故障问题,采用两台以CLUSTER的方式部署。

云计算中心网络安全系统 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系统的安全建设通常包括许多方面,包括物理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安全管理等,而一个安全系统的安全等级,又是按照木桶原理来实现的。根据云计算中心的网络机构和教育应用业务系统的特点,先期考虑部署网络防火墙、IPS、防DDOS攻击、云桌面虚拟终端的防病毒和防火墙等系统。基于可靠性考虑,网络安全设备均考虑冗余双机的方式进行部署。

分布式计算系统 云计算平台以服务器集群为单位,将底层计算资源架构模块化。集群包含了一组服务器。

当服务器计算资源不足时,可以以集群为单位对平台进行扩容。

为便于扩容,服务器系统均采用刀片服务器系统,除了具有利于扩展,按需部署的优点之外,还能节省机房空间,利于空调散热,节能环保。

分布式存储系统 分布式存储平台,为云服务应用提供的大容量存储空间。

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分以存储设备为核心,通过应用软件来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云存储系统的结构模型如下:
采用虚拟化统一存储技术,为云计算中心搭建共享的统一云存储系统。

基础服务平台(PAAS)
金智基础服务平台(PAAS)是一个系统架构科学合理、开放互联的应用服务平台。不仅能解决数据互联互通问题,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而且未来能够灵活地应对需求发展,可以根据需求的发展变化,在此平台上快速开发建设丰富多样的教育应用;
同时保证这些应用有机统一,集成创新,发挥最大效益。

统一管理服务、安全服务、数据管理、建设标准、相关规范与法规体系,避免管理混乱;
通过云服务中间件和云聚合中间件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实现统一用户认证,权限管理,单点登录;
统一、开放的信息展现层(教育云门户、虚拟化社区);
提供基础软件和通用服务,并提供标准接口,可通过无代码开发工具和代码开发工具,快速开发,适应应用变化需求,为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认证中心 身份认证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解决各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口令不统一的问题,期望提供统一的授权机制及一套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让用户用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网络上其有权使用的所有业务系统。同时,集中统一建设身份认证平台,也有效的避免了系统分散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大大减少了总体的投入。

各种应用环境复杂,将面临不同的网络环境、硬件平台、操作系统、软件架构、开发语言、运行模式,身份认证中心必须能够开放的支持应用集成服务,包括对移动智能终端认证服务的支持。所有安全服务,除了加密、解密服务以外,其它安全服务必须对应用开发人员透明。

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中心,集中进行身份认证,提高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身份认证中心需符合4A标准框架:
l 身份管理(Account) 实现统一身份管理平台与共享数据库中学生、教师等对象的用户身份数据同步,并实现平台中的身份变更与入校、学籍异动、离校、校内调动、晋升等业务处理过程保持同步。

l 身份认证(Authentication) 接入平台的应用系统接入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用户可以通过一次登录,漫游访问所有接入平台的受控资源和服务。

l 授权管理(Authorization) 提供统一的权限管理体系,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服务接口,实现用户组、角色、权限的统一存储、分级管理、统一服务。

l 安全审计(Audit) 对用户的登录、资源访问、服务调用、变更等行为进行规则校验和统一审计,记录完备的日志,实现安全监控与行为回溯。

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的建设目标是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基础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和相关行业信息标准为基础,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校数据字典和信息编码标准,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建立安全高效、充分共享的数据中心,消除“信息孤岛”;
规范信息从采集、处理、交换到综合利用的全过程,逐渐形成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为本市领导和有关部门信息利用、分析决策提供支持,为本市的教学管理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1、制定信息编码集,建立共享数据库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的《教育基础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统一师生的信息编码规范,制定信息编码集。同时以学生成长档案、教师发展档案为抓手,整理各业务系统的主要数据,建立共享数据库。

2、制定统一业务系统数据库建设标准 制定业务系统的集成标准,按统一的数据标准和集成标准,指导和协助各部门完善原有系统或重新开发新系统。

3、构建数据分析模型,为教育局、学校领导分析决策提供支持 在共享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分析模型,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并充分利用数据挖掘等手段,为教育局、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信息利用、政策评估和决策咨询提供参考。

4、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保障系统持续运行 逐步建立数据中心的日常维护和运作保障机制,制定管理规范、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服务章程等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数据中心和各个业务系统的持续运行。

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基于真实的社交网络关系,实现服务提供者、使用者之间的在线交互和协同。基于虚拟社区基础服务,可构建行政办公机构群、教科研团队群、班级群、家长群,通过人与人的交互行为,促进资源共享、教研协作、互助学习、竞赛学习等多种协同交流。

虚拟社区面向个人提供动态、私信、即时通讯、关注、粉丝、留言、评论等个体关系服务和基本消息服务,提供日程、通讯录、收藏、个人资料、心情、记事等基础应用,开辟一个集学习、工作、生活于一体的个人空间。

虚拟社区面向各类群组提供工作区管理、成员管理、公告、讨论、投票、日程、通讯录、记事、图档、资源库等通用服务。

搜索引擎 提供搜索全局引擎,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搜索:平台内结构化数据搜索、非结构化数字资源的搜索、第三方提供的搜索引擎集成、面向互联网的内容搜索集成等。

服务门户 服务门户是面向不同用户提供的统一服务窗口,引导不同用户通过注册等方式参与到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的服务体系中。各类注册用户可以检索、在线阅读、下载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和数字图书,下载各类资源制作工具,参与资源的制作、评价,并快速传播资源。教务处、年级组可以在门户上组织各类教研活动,通过虚拟社区实现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的流程化作业和教研过程的多人协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门户采集教研活动过程数据、资源服务行为分析数据。

信息门户是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唯一入口,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相关社会公众等用户都会通过信息门户使用各项服务功能。

消息中心 为上层的应用提供统一的消息交互服务,为各种协作过程中的消息提供基础支撑。上层的应用通过消息中心提供的接口实现消息的传播,由消息中心集中处理消息传播的通道、消息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权限机制。面向用户个人实现各类消息的汇聚,并以站内消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推送到用户终端上。

内容管理 提供内容发布的基础服务,支撑新闻、通知公告等内容的采编、审批和发布流程。

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环节的内容审计功能,提供非法内容的自动过滤和屏蔽,同时支持管理人员人工干预。

所有的文章、文档及多媒体资源通过用户及组管理、数据加密、数字版权管理和内容修改审计等来进行控制、保护和跟踪,实现全局的权限管控。

存储并管理用户或应用产生的文档及多媒体资源,自动根据文档内容进行元数据提取。还可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索引、摘要、自动分类、聚类、关联等操作, 将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和表示,从而获得高层的概念或模型。

应用平台(SAAS)
应用平台(SAAS)构建于基础服务平台(PAAS)之上,具有基础服务平台的所有特性。如统一的建设标准,数据深度整合,弹性架构,标准的梯度扩展接口等。各个应用基于全新的云技术,摈弃单一数据层面的整合,实现业务应用层面的整合(即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注重更好的应用体验。

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基础服务平台之上,扩展和开发新的应用系统;
疏理原有系统,弃粗存精,进行整合。将来随着业务种类的增加和用户数量的增长,系统可以平滑升级,具体的系统设计当中提供了系统扩展方案。当前主要应用系统包括:行政办公系统、学校管理系统、教研协作平台、教育资源平台、教学互动平台、家校互通平台、教育厅局站群管理平台等。

教研协作平台 以“提供教研协作空间、辅助线下教研、驱动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基于个人教研工作及教研团队协作,提供多种教研应用,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建设服务于本地区的教研协作平台。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研修管理系统化,教师评价科学化,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协作空间 根据教育机构组织体系,生成对应的教研协作空间,为教师提供实名制的协作交流空间;

辅助线下教研 提供丰富的教研应用辅助线下的实体教研活动,对线下教研进行补充、延伸、增强;

聚合资源 利用网络教研汇聚和积累大量优质的“生成性”教育资源。

个人教研空间 教研资讯 以微博、动态的方式浏览教育教学最新动态、把握课程改革信息、下载教学资源、发布反馈意见。

信息空间 提供动态教研信息推送服务,如与个人相关的活动通知、公告等;
支持通信录、即时通信、评论和关注等;
支持个人信息资源收藏夹功能,方便分类和分享。

网络日志 发表教育教学见解、撰写个人日志,积累教研资料,其他人可以访问并评论或转发。

群体教研空间 基于虚拟社区基础服务平台,系统可根据实际存在的组织体系(市、区镇、校、年级、年段、学科)批量产生相对应的教研协作空间;
支持自定义功能组织,满足个性化需求。支持名师工作室等各类自建教研空间的注册与审批。

系统提供空间的申请、审批、成员管理等基本管理功能。各类空间用户可通过系统提供的各类应用进行交流、活动组织、信息传播、资源分享、工作协同等。

教研空间类型包括:
教研协作空间 每位教师(教研员)都可建立自己的教研协作组,邀请他人参加。教师(教研员)既可以创建、管理自己的协作组,还可以加入其他的协作组。

学科教研中心 以各级学科教研组为中心建设的共享空间。由学科教研员担任管理者,参加者是该区域内的学科教师。

区域教研中心 一定区域内所有教师教研活动、资源展示的场所。在教研虚拟社区平台上可建立包括市、区(镇)教研中心、学校教研中心等区域性教研组织。

教研应用 组织者可以通过以上群体教研空间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发起并完成网络教研;
可以采用专题方式完成讲座、评比、公开课等内容,在项目活动中可以使用通知、报名、在线调查投票等辅助工具。具体应用包括:
教研活动 提供教研活动的活动征集、发起、通知、报名、邀请、讨论、分享、成果记录及成果资源推送等功能,充分考虑与资源库的深度融合。

数据采集 需要实现在线调查投票等模块,支持插入其他板块应用。通过自定义调查数据生成调查表单,根据网上用户填报内容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分析,支持同一ID号限投。

通知公告 系统支持在教研空间内发布通知公告,所有该空间内的成员均可查看公告详情。通知公告的信息可以通过站内信的方式提醒相关人员。只有空间负责人或管理员有公告发布、编辑、删除的权限。

空间资源库 资源库为学科(区域)教研中心提供资源的上传、资源分类管理、资源检索、资源推荐等功能。系统内所有成员均可浏览资源库资源(设置保密权限的资源除外)。仅本学科教研中心内成员可以下载、上传资源。教研员和管理员负责教研中心资源库的管理与审核工作。

教研管理 系统需面向各级教研管理者提供完整的教研管理功能,包括:
查询空间信息 查询管辖范围内各类教研协作空间的创建、空间成员增减、内容发布、活动开展、资源发布等信息,并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即时干预;

空间数据统计 可统计各类教研空间开展的教研活动、贡献资源、参与人数等一系列教研活动过程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可以多种方式呈现(如报表、图表、仪表盘等);

空间权限管理 在特殊情况下,教研管理者可手工干预并设置管辖范围内各类教研协作空间的状态,如临时关闭空间、停止空间的内容发布等;

非法敏感信息过滤 对于用户输入的文字内容,系统应该提供非法、敏感内容的自动监测功能,并即时推送消息到对应级别的管理人员;

举报 系统应该提供举报功能,即时推送到对应级别和管辖范围的管理人员,以提醒及时鉴别和处理。

教育资源平台 通过“教师共建共享、公共资源接入、第三方资源服务购买”的方式,建设本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库。

建立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和资源审核制度,通过市级、区县、学校三级资源管理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本地区中小学教学资源体系;
以应用为导向,一方面形成各方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另一方面扩展资源的使用广度和使用价值。为各级教育机构、个人提供对各类资源的制作、共享、点播、评论和推荐的平台。

资源标准 资源标准是依照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如:SCROM、QTI、CELTS-42)基础上,保留原有的核心集,并根据本地区的基础教育教学、教研的实际需求,结合本地的资源库建设的规模、适用范围和当地的具体情况编制而来,以促进资源在教研、教学等应用中被有效利用及传播。

资源管理 资源审核 对资源贡献者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过滤和组织,通过有效的资源审核机制促进优质教学知识库的形成。系统需采用市级、区(县)、学校三级资源审核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小学教学资源体系。

知识点绑定 知识点体系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地区教育特色进行针对性细化,制定出本地区各科的知识点标准并与相关资源进行绑定;
支持基于对学生的教学分析对目标用户进行有效的资源的推荐、推送。

标签和目录 对资源多级别、多纬度的分类管理;
包括根据资源归属,对市、区、学校的资源管理;
以学科、年级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资源类型,对课件、教案、试题、课例、讲义、论文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资源属性,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档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具体的资源进行标签管理,便于资源检索和资源应用。

资源应用统计 市教育局、区(县)教育局、学校管理员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用户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资源制作工具 资源库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种资源制作、上传、转换工具,为资源的制作提供便捷,可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过程。主要包括:
课件制作工具 与教材体系配套,围绕知识单元设计课件,支撑教师备课过程所需的素材、工具,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进行编排,支撑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有效开展。

课件制作工具应能够融合教研虚拟社区系统,支持制作过程的多人参与邀请、任务分配、协同、整合,并可以实现课件及资源的分享、相互引用、推荐、评论。

资源收集工具 为各类用户提供资源上传工具,可将资源传递到平台中的不同层级,按照不同层级对资源要求,为资源上传者提供元数据描述的录入功能。

资源平台服务 资源检索 支持基于年级、学科、单元、章节、知识点的结构化检索方式;

支撑基于类型、分类、作者、关键字等属性的精确及模糊搜索方式。

资源格式转换 系统应可以实现对用户上传的音频、视频、文档进行自动化的格式转换功能,以适应资源在不同使用环境(操作系统、浏览器等)中能顺畅使用。

资源权限管理 系统应可以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级管理、授权控制,保证非授权资源的使用安全性。

资源共享 系统应可以依照资源建设者的意图,可将资源共享给个人,也可以将教学资源共享到不同的层级:区级资源库、校资源库、教研协作组等。

资源点评 系统应可以为用户提供资源点评功能,供其他的使用者参考;
点评功能同时提供用户对资源进行评价,更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形成,同时为资源统计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资源收藏 系统应可以为用户提供资源收藏功能,将个人关注的资源链接保留在个人中心,方便用户再次使用。资源的收藏数据同时作为资源分析的数据基础。

资源推荐 系统应可以为用户提供资源推荐功能。教师或教育机构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适合的优秀教学资源,将资源链接发送到学生或教师的被推荐资源收件箱中。

教学互动平台 教学平台的核心目标是研究网络与数字化技术在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等教学全过程的应用模式,研究融合新技术后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因为课程是学习的中心,也是教学安排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的编排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学平台是以课程目录结构来组织教学过程。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有机地按照课程结构进行组织,为教师提供了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工具,让老师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来组织课程内容并提供和课程内容有关联的、有目的互动。

智慧备课 以多媒体教学为核心,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工具,使得教师更方便地制作电子课件,更便捷地引用和分享教学资源,支撑课堂信息化互动教学过程。

活动管理 教师可按照“情景导入”、“教授新知”等教学流程,按序设计教学活动环节,每个教学活动可被编辑管理。

资源引用 系统能根据教师备课的对应知识单元,从教学资源平台中智能推荐相关教学资源,方便教师轻松组织电子课件。

应用嵌入 系统提供诸如“随堂测试”、“讨论”、“投票”等互动式教学应用,教师根据教学环节需要针对性选择。

课件分享 教师可以将自己设计好的电子课件分享到教学资源平台,供其他教师引用。其他教师可对电子课件进行评论、评价,以作教师是否引用该电子课件的参考。电子课件被引用后,还可进行编辑修改,形成新的电子课件。课件的分享、引用、评论,将纳入资源平台数据分析。

互动授课 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电子课件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互动式授课,能适应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投票答题器、“一人一本”移动课堂等多种多媒体环境。针对互动授课的需求,设计了“学习资料分发(网页、图片、文档、音视频等)、随堂练习、课堂反馈、讨论、投票”等几款典型教学应用,并留有按需开发的空间。具体包括:
多媒体文件分享 教师围绕学习主题可以通过教师端向学生端分发“文档、音视频、图片、网页”等多媒体文件,让学生摆脱枯燥无趣的文字阅读,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反馈 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电子终端与教师进行实时交互和反馈,反馈内容支持文字、图片、音视频,教师端列表更新学生提交情况,并查看每个学生的提交内容。

随堂测试 教师在教授每个知识模块后,可以通过随堂测试快速检测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实时调整教学重点。教师从教学资源平台中的试题库(或试卷库)中,通过“智能组卷”方式快速生成课堂在线练习。系统支持客观题自动批改、主观题手动批阅,且提供学生协助教师批阅主观题的功能。系统能即时提供练习结果的统计分析,让教师能够了解到全班答题总体情况以及单个学生的答题情况,从而进行对试卷针对性讲评。

错题收集 系统能自动收集随堂测试的学生错题,供教师将错题布置成作业给学生进行针对性强化练习。

进度控制 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自由切换教学活动,学生端跟教师端在教学活动上保持一致,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进度进行有效控制。

出勤管理 教师通过出勤工具查看每个学生的在线情况。

网络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作业系统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等内容。作业类型支持:练习类作业、任务式作业、小组合作型作业;
作业支持分层或分组,分组和分层可进行动态调整。教师能通过私信、微信、短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信息,学生能了解作业的布置信息和批阅信息。

作业布置 教师从试题库(或试卷库)中选择习题(或试卷),布置在线练习类作业;
也可在系统中直接编写任务式作业;
支持上传附件,作为作业的背景材料或说明;
教师可预设作业提交时间;
作业可复制、共享,以便教师发布给不同的班级,共享到教学资源平台。

作业查询 教师可以从作业列表中根据作业状态、发布班级、发布时间等多种条件进行快速筛选;
教师可以查询作业提交情况和批阅情况;
对于未提交的学生,教师能够发布提醒信息。

作业批改 系统对客观题进行自动批改,对于主观题部分,教师可以给出分数或评语,错题能自动汇总、添加标签。

作业分析 系统支持每道题的班级得分率、错题分析、个体与班级成绩趋势等数据分析,并可以查阅每个学生的作业详情。

学生评价 知识点分析 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学科的教材体系结构统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按教材章节查看班级掌握情况,也可以查看每个学生在各章节的掌握情况。

错题分析 系统根据练习题的错误率自动收集班级学生共性易错题。教师一旦选择教材相应章节,系统便会呈现该章节下的错题。教师可逐题查看错题原因(学生自己对每道题的错题反思汇总),错题详情(错题学生名单)和试题解析。教师也可把典型错题收藏进个人试题库,以便让学生再次练习。

成绩分析 系统根据历次班级学生练习成绩,给出学生成绩动态与班级成绩趋势,呈现:进步、退步和名列前茅的学生名单,教师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曲线;
班级成绩趋势图呈现:历次随堂测试和作业的班级均分分布,同时支持教师选择学生与班级成绩曲线进行比对,以查看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成绩情况。

行为分析 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轨迹,如:错题反思情况、错题矫正情况,课堂互动交流,课后小组合作,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学生的自我完善。

自主学习 在整合本地区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购买、集成等方式引入国内外名校或资源厂商的优质教学资源、网络课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内容支撑;
利用最先进的IT技术和教育教学理论,如:知识测量技术,微学习、翻转学习、自适应学习等学习理论,建设服务于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个性化学习系统。

自主学习包含以下形式和内容:
网校辅学 结合学生评价系统的数据,由系统调度教学资源平台上的名校网校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程学习 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系统化整理围绕一个个知识模块的微型课程。在学生完成智能练习以后,由系统主动推送跟错题相关的课程,供学生及时消化吸收相应的知识点。

互动式学习 以收听和观看多媒体文件(包括PPT,文档,音频、视频等)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评论和提问,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进行回复。

探究性学习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研究性主题,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和其他途径开展探究性学习。

互动空间 按教学班级构建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空间。教师和学生可在空间内实现:答疑辅导、资源共享、在线调查、即时通讯、通知公告等课堂以外的交流互动。

空间动态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空间发布微博,空间实时刷新“微博”动态;
空间的相关应用产生的动态也会实时刷新。

答疑辅导 学生可以在空间内向教师和学习伙伴提问,方式可支持:开放式提问题,所有人都可以回答;
“@XXX”请求某人进行针对性回答,被请求人在自己的信息空间内就能接收到相关信息。答疑权限不仅限于本班的教师和学生,所有访问该空间的用户都可以参与答疑、协助解答问题。“热门问题”可被公共服务平台智能抓取在首页呈现,吸引更多人来一起答疑解惑。

资源共享 师生可以在空间资源库内进行资源共享,比如: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电子课件、微课程、学习素材等放到空间资源库,学生可直接浏览学习或下载后学习,从而可以支撑到“翻转学习”。教师也可以直接通过以“微博”方式点对点地向学生传递学习资源,如:“@张晓梅,给一份关于春雨的课件:春雨.ppt” 在线调查 空间管理员可以通过在线调查应用,可以进行教学活动征集、学习反馈、专项评比等等。在线调查可指定被调查对象,可通过站内信方式通知到被调查人员。用户参与调查后,可查看调查统计数据,支持多种统计图表、图形等。

通知公告 空间管理员可以发布通知公告,被通知人能在站内信中接收到通知公告内容。

学校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立足于师生需求,涵盖行政、教务、总务、德育等主要业务领域,真正实现学校的办公管理自动化和无纸化,实现校内新闻、通知、问卷调查等各类信息下发和各类资料自下而上的统一收集;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校核心业务网络化。

行政办公 提供学校日常行政办公相关的管理功能,可按需定制化开发自定义功能。主要包括:
公文流转 包括对公文的管理、权限管理、收发文管理等 通知公告 发布学校内部的通知公告,可以建立公告类别,各类别可由专人管理也可多人分工管理,普通用户只能查看公告。

我的日程 个人日程安排与管理,可以设定日程提醒。

德育管理 围绕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发展、行为规范、健康生活等方面,提供相关管理功能。

行为规范 自定义德育行规评比表格,由老师或学生开展评比,即时统计评比结果。评比周期可以按天、周、月和学期设定;
评比结果范围可指定,系统汇总数据,做为各考评依据。

德育统计表 按时间段统计学生卫生情况、考勤的情况。可指定学生干部填写,按班级突出统计缺勤,考勤明细便捷查询。

住宿管理 按时间段统计住宿生卫生、晚自修情况,按星级评比。

教务管理 教学质量分析 以不同的职能身份(学校教师、备课组长、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查询各个年级/班级的成绩统计并进行四率分析(优秀率、优良率、及格率、低分率),统计四率人数。

教师分析 根据考试成绩,对同一学科的老师进行排名并根据多次考试成绩,显示老师排名变化。可显示出该次考试的班级小分情况。

成绩输入 为学校成绩输入提供多一种方式,当前学科任教老师输入该学科其他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如高三英语老师可输入其他各年级英语考试的成绩),确保成绩公平。

成绩报告单打印 在系统内自动生成学年的成绩报告单,增添可编辑模版,可自主设定总评成绩比例并给出学期评语。

选修课管理 开课教师进行选修课申报;
教务处审核后,开放学生自选端口;
学生自主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导入任意新学期;
学生本学期即可选下学期课程;
支持选修课成绩单打印。

学生综合评价表 期中、期末综合评价表定制、教导处统计表。学校个性化的学生成长记录,支持批量打印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表。

学生成长档案 过程化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校成绩、健康记录、德育报告、校园活动、创新记录以及综合报告。数据从系统中直接获得并以数字形式进行评价给分。

公开课 教务处查询教师本学期开课统计(可自定义时段),校务处可编辑教师公开课考核标准,即公开课评价模版。

新生报名 用于学校招生阶段进行网上报名、筛选、通知面试等相关工作。可发布到学校网站。家长学生登录网站注册、填写相关资料即可完成报名。学校招生人员在学校管理系统中进行审阅、发送邮件通知等工作。

校务管理 教师考勤 校务处/办公室进行教师考勤管理,可直接添加缺勤内容。当教师无法及时在系统中进行请假申请时,校级领导有权限直接编辑考勤情况。

教职工人事档案 过程化记录教职工发展轨迹,包括基本信息、任教成绩、健康记录、科研创新记录以及综合报告。

用户在线 查看特定时间段,用户登录记录(包括登录/未登录查询、登陆统计等)。可自由设定统计时间段,统计用户登陆次数,并显示未登陆用户名。

项目归类 在创建项目归类时,可选择项目资料的公开性(仅创建者可看到上传或项目参加者可看到上传)。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分权限查看、统计。以权限设置来约束问卷的公开范围,被限制的权限仅能查看、统计自己的问卷。

校服征订 学生订校服、事务部统计、班主任发放。可根据年级、班级、学期进行统计,根据不同服装类型不同价钱计算总价。

校历 校历可按周查看,校历输入增加“备注”栏。校历同时可按周次打印输出。

重复事件管理平台 将学校一年365天重复发生(做)的事件录入系统,予以提前提醒,每阶段落实完成。提高学校对重复发生事件的管理与处置水平,提高管理的效能。

总务及其他 教室申请 预制下拉菜单申请理由,无需输入文字,选择操作更便捷。

固定资产管理 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统计,显示资产明细与用途。

打印申请与审核 在线管理学校教学资料打印。学校可指定时间范围查看打印统计。

网上点餐 覆盖网上点餐全部流程。提高食堂管理效率,节约人力,减少浪费。

AD域集成 学生、教师AD域集成,一卡通数据可以在学校管理系统中读取。

系统界面定制 系统界面定制(标准色)、系统可以在苹果系统中运行、系统版本升级为.net 第十章 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52台学生机,2台教师机)
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培养未来建设者基地的学校,率先承担了应用、研究、开发和培训人才的义务,并建立了以教学为主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系统,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同时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在筹建电子教室时,应考虑能达到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两方面的功能。多媒体教学网络尤其是它的核心多媒体网络教室,充分体现了网络多媒体教学中所蕴涵的完整的教学思想,创造了一个符合学习心理的、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其主要功能有:
·多媒体教学功能 配合相关的教学软件,该功能适合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它将教师机的音、视频信息同步传输于所有的学生或任一组学生。此外,可连接至广域网远程教育信息和其他取之不尽的网上信息等。

·语音教学功能 适用于外语、语文、艺术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该功能相当于一个多功能的语音室。

·交互、示范功能 适用于计算机、电子、艺术等学科的教学。可将任一学生的音、视频信息回传给教师或全体学生,通过键盘、鼠标的交互操作,可对任一学生进行不离座位的手把手的辅导。

·遥控、监视功能 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可相互遥控,以进行点对点的帮助。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可回显学生的屏幕以监视学生的操作。

·锁键、复位功能 在进行授课讲解时,锁定学生的键盘,以保证专心听讲。需要时还可全体或分组复位学生机。

·全体执行功能 教师以命令行为方式执行学生机上的软件资源,相当于远程登陆,适用于全体学生的同步教学操作与示范。

总之,多媒体教学网络在功能上已超越了传统的计算机教室和语音室,配合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取之不尽的互连网上的信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达到课堂上教师讲授与学生反馈的信息实时地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由上述功能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网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网络所具有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都是由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而在多媒体教学网络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要学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水平的练习。

多媒体教学网络提供的多种展现形式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多媒体教学网络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与教师充分交流,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同时多媒体教学网络的遥控功能使学生能相互学习、相互辅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网络以多种媒体为传播信息的渠道,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同时传播大量信息,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2、项目需求 基于目前大部分学校布局的调整和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未能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的计划外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师在课堂上所面对的必然是一群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全体学生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并充分优化学生的个性,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寻求新的教学模式,用以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地区与一个地区的文化、经济背景必然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学模式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最理想的教学模式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但是无论如何变,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在实际教学当中,网络教室以其实用易用的特点,一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优先考虑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基于多媒体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实现语音教室功能,进行外语口语、听力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还具有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功能,方便老师开展教学。

3、项目设计原则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网络工程提出以下方案:
网络结构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使系统易于扩充、管理,便于用户增加、调整、改建。

网络基本构架采用国际流行的INTRANET网络技术,以TCP/IP为基本传输协议,与校园原有网络能够很好的连接、互通。

所有节点以100Mbps速率交换到桌面。

配置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网络管理平台,保证网络系统综合应用的顺利进行,保证多媒体的传输质量。

4、项目设计目标 坚持实用性并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 坚持开放性、兼容性和可互连性,向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协议靠拢,同时考虑支持IPX/SPX 坚持技术的先进性 坚持高可管理性 坚持高可靠性 提供冗余备份功能 能有效进行网络管理 利于网络扩展和技术升级 提供严格受控的远程访问系统 提供完全的网络安全控制 第十一章 DIS实验室(1间)
中学物理DIS实验与传统实验在硬件方面的比较:
DIS实验中所用到的设备大多数是以二十世纪前沿科技作为技术理论支撑,二十世纪下半叶得到实际应用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装备。其中包括:微型计算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软件。

其中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以串行方式通信,采用四路并行输入,可同时接插四种传感器。

传感器中包括电流、微电流、电压、温度、声波、位移、力、磁、光电门等多种设备。

这套设备的特点是能快速、准确、动态的采集实验信息,并实现数字化显示,由计算机辅助进行分析处理。

传统实验中所用到的设备,绝大多数是以十八、十九世纪的物理学知识作为理论支撑。使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式装备,其中主要包括:秒表、米尺、天平、弹簧秤、打点计时器、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计等等。这套设备的特点是每做一个实验必须由多种仪器组合使用,实验进程缓慢,精度不高,且要由人工进行大量的计算来分析处理实验信息。

DIS实验系统介绍 近年来,随着现代传感技术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传感技术已经走进基础教育领域。国内外一些厂家根据中学理科实验的需求,开发出了先进的DIS实验系统,这项新型实验系统为中学理科实验注入了新的活力。DIS(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即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实验软件包+计算机”构成的新型实验系统。DIS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各类传感器将实验过程中的物理量转化为电学量,进而由数据采集器将电学量转化成数字量后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上的实验软件包就会识别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输出。这也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DIS实验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可靠、准确获得实验数据等特点,减少烦琐的数据处理,同时它具有实验过程的回放功能,从而使实验者更加专注于分析实验本身,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第十二章 生物数码显微教室(1间)
新课程标准对生物课的内容做了很大的改动,许多内容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在教学方法上对探究性和互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1)师生、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

2)现有的光学显微镜功能单一,教学内容局限性大;

3)实验现象、实验过程无法保存;

4)好的实验无法再现与共享;

5)教师的指导都是个别的,也无法同时观察到全班同学的实验进展与现象。

数码互动生物显微实验系统——是专为生物显微形态教学设计的互动式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采用了高速音、视频传输与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采用普通的光学生物显微镜,再配上 “光电图像转换装置” ,其获得的图像可达为35万/130万/300万像素,图像清晰、线条细腻、色彩逼真、音质清楚。教师只需通过自己的电脑就可以查看全班学生的显微镜画面,使教学更直观、更方便。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多向多媒体互动系统进行随意交流,教师与学生实现全面互动,使沟通更快捷、有效。如配上投影机,增加一些多媒体中控设备,就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

数码互动生物显微实验系统主要设备及构成:
(按一个标准班48名学生,二人一组设计)
(一)教师用设备(讲台):
1)高配置计算机1套(同时作服务器使用)。

2)普通光学显微镜1台(1000X 以上即可)。

3)光电图像转换装置1套(130万/300万像素)。

4)交换机及教师实验台1套。

(二)学生用设备:
1)计算机 24 套(学生机即可)。

2)普通光学显微镜24台(如:2702 光学显微镜,500X)。

3)光电图像转换装置24套(35万/130万像素)。

4)学生用显微镜如不带光源,则需作光源改造,或配光源。

5)学生实验桌、凳48套。

(三)软件与其它设备:
1)显微图像处理分析软件1套 2)电子教室软件 3)投影机:分辨率>800×600,1500流明以上。

4)多媒体设备:如,视频展示台、银幕、中控、音响等。

(四)其它系统构成:
1)计算机局域网系统(100M/1000M):提供计算机视觉和快速的网络通信平台。

2)多媒体互动系统: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多向语音、图像全面互动。

第十三章 办公用计算机(50台)
为便于各部门各种岗位办公电脑的采购、更换及升级,在满足各种一般岗位与专业岗位性能需求的前提下,基于经济适用的原则,特制定如下硬件配置方案以供参考:
办公电脑配置推荐:配置方案一 台式电脑 处理器:Intel奔腾G3220 Haswell全新架构盒装CPU 散热器:盒装自带 主板:技嘉H81M-DS2主板 (Intel H81/LGA 1150) 显卡:CPU自带核心显卡 内存:金士顿(Kingston)DDR3 1600 4GB 硬盘:西部数据蓝盘 1TB SATA6Gb/s 7200转64M 台式机硬盘(WD10EZEX) 机箱:酷冷至尊毁灭者经典U3版 中塔式电脑机箱 电源:安钛克额定350W VP 350P 电源(主动式PFC/12CM静音风扇/黑化外型设计)
显示器:用户自选 键鼠装:用户自选 办公电脑配置推荐:配置方案二 台式电脑 CPU:
AMD Athlon64 X2 5200+(65纳米/盒) 主板:
冠盟 GMAX780 内存:
超胜 2GB DDR2 800 硬盘:
WD 320GB 7200转 16MB(串口/YS) 显卡:
蓝宝石 HD4650 海外版 LCD:
EMC A71 机箱:
百盛 网飚四号W103 电源:
百盛 绿盾380 键鼠装:
力胜 KB-53 超薄时尚键盘光学组合 音箱:
慧海 D-166 办公电脑配置推荐:配置方案三 台式电脑 处理器:Inte酷睿i3-4130 Haswell全新架构盒装CPU (LGA1150/3.4GHz/3M三级缓存/54W/22纳米)
散热器:盒装自带 主板:技嘉B85M-HD3主板 (Intel B85/LGA 1150) 显卡:CPU自带核心显卡 内存:宇瞻经典 DDR3 1600 4G 台式机内存 硬盘:西部数据(WD)蓝盘 1TB SATA6Gb/s 7200转64M 机箱:酷冷至尊特警366 U3版 中塔机箱 (USB3.0/全冲孔网防尘/SSD)
电源:航嘉jumper400 电源(额定400W/80plus白牌/背部走线)
显示器:用户自选 键鼠装:商家赠送或自选 第十四章 电子阅览室(1间,50台计算机)
阅览室规划 实验室总体设计 电子阅览室总体上可分为四大功能,如图所示。

图:电子阅览室总体功能设计 1、电子文献查询 电子阅览室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能够向师生提供海量的电子文献。为此,计划待电子阅览室建成后,将有重要价值的纸质文献资料制作成为多种媒体形式的电子资源;
购买国内外较为知名的电子文献资源库;
定期更新电子资源。

目前,我校开通了万方、超星、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等电子文献,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还不能完全满足师生们学习、科研的需要。所以计划未来会购买更多、更丰富的电子资源,包括部分外文资源。

2、网络浏览 网络浏览是对本地电子文献的一种补充,将允许学生端通过互联网查询更多的信息。

计划向师生推荐国内外较为著名的知识型、学术类等相关网站,为了规范学生的上机行为,计划将对学生可访问的网站进行限制。

3、新生培训 由于图书馆内的图书的分类、布局等比较复杂,另外电子阅览室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独特,所以计划在电子阅览室建成后,在新学期开学之后将对新生进行图书馆使用方法的培训活动,以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学习资源。

4、复印、打印和刻录 为了向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阅览室还将开设复印、打印、光盘刻录等服务。

5、 反馈与讨论 计划将建设一个用于师生与电子阅览室管理部门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使师生将需求直接反馈给管理部分,从而使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更贴近师生的实际,也更为规范化。

二、实验室环境设计 1、实验室平面布局 图2-2:电子阅览室平面布局 2、实验室逻辑结构 实验室网络结构分学生实验区和教学演示区。如图2-3,对于实验环境平台环境设计如下:
l 在电子阅览室内部署100台客户机。

l 教学演示区部署一台教师机,用来为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

l 服务器负责提供各类本地电子文献资源,并对整个电子阅览室进行管理。

l 通过一台路由器接入到校园网中,可以共享校园网内的资源。

图2-3:电子阅览室环境逻辑结构 三、硬件、软件需求 1、硬件要求 本电子阅览室的客户机配置标准如下:
l CPU:2.4GHz 以上 l 内存:2G以上 l 硬盘:3200G以上剩余空间 l 网卡:100M网卡1块 l 显卡:512M显存以上 硬件设备清单:
设备名称 备选设备品牌及型号 设备数量 计算机 戴尔Vostro成就230s (T220523CN)
联想启天M6900(E7500/2G/320G)
50台 服务器 曙光TC3600,CB60-G IBM BladeCenter HS22 1台 存储系统 华3 Neocean VX1500 HP MSA2000FC 1套 交换机 锐捷RG-S2927XG 华3 S5500-34C-HI 3台 多媒体教学设备 爱普生EB-D290 三星L250W 1套 防静电和防雷设备 普天华信HX03-C100C 科比特KBT-C10D/C10E 各1套 打印机 爱普生2180(网络版) HP P2055dn 1台 常规组网设备 一舟 鼎志 若干 2、软件要求 本实验室计算机机机上需要安装如下软件:
操作系统 Windows XP系列或Windows 7系列 应用软件 多媒体教学软件,Adobe Reader,CAJ阅读器,防病毒软件以,办公软件及其它常用软件等。

— END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