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福利与保障》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福利与保障》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5)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 1. 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是(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瑞典 2.英国1601年颁发的( )是西方最早的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

A.《国民救助法》
B.《伊丽莎白济贫法》
C.《补充救助法》
D.<国民保险法》
3.永久性全部残废的给付一般采用年金制,其金额一般为本人过去收入的( )。

A. 33%-50% B.60>6-70% C.6696-75% D.70%-80% 4. 1993年,参照国际做法,( )率先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广州 5.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 )最早提出了福利国家思想。

A.穆勒 B.庇古 C.贝弗里奇 D.亚当·斯密 6。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是( )。

A.收益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流动性原则 D.社会效益原则 7.在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各项依据中,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支出和( )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A.居民个人贫困程度 B.居民收入状况 C.经济发展状况 D.财政承受能力 8.( )是一种荣誉性的社会保障措施。

A.社会优抚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9.美国社会保障的模式是( )的。

A.救助型 B.自助型 C.福利型 D.保险型 10.( )议会在1883年首次通过了《疾病保险法>,批准由国家建立疾病保险、意外事故保险和老年与残废保险三项保险法案。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11.( )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孤寡独废疾者届有所养。” A.《礼记·礼运·大同篇》
B.《论语·里仁》
C.《孟子·公孙上》
D.《列子·汤问》
12.社会保障制度最早产生于19世纪初( )的社会救助事业,后为许多国家所采用。

A.德国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13.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社会保障模式是( )。

A.保险型 B.救助型 C.福利型 D.国家保障型 14.上世纪70年代后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出现所谓的“福利危机”?( ) A.英国 B.中国 C.瑞典 D.挪威 15.以下哪个不属于基金制的优点?( ) A.运行机制简便 B.增加社会储蓄 C.无通货膨胀 D.缴费与待遇关联 16.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中( )是普遍运用的投资工具。

A.银行存款 B.政府债券 C.金融债券 D.股票 17. 1993年,参照国际做法,( )率先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广州 18.( )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所采取的基金筹资模式。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筹资模式 C.部分基金制 D.部分现收制 19.下列不属于社会福利特征的是( )。

A.公平性 B.服务性 C.多样性 D.统一性 20.( )是住房保障制度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1.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是( )。

A.社会劳动者 B.全体社会成员 C.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D.有特殊身份的人口群 22.1935年美国通过了( )。

A.《社会保障法议案》
B.《失业保险法》
C.《社会保障法》
D.<国民保险法》
23.从各国的经验看,以下( )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普遍运用的重要工具。

A.股票 B.银行存款’ C.金融债券 D.政府债券 24.柏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著作( )中。

A.《法律篇》
B.《政治家》
C.《理想国》
D.《乌托邦》
25.( )是凯恩斯就业理论和经济学说的核心,也被认为是凯恩斯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所在。

A.有效需求理论 B.经济危机理论 C.非自愿失业理论 D.政府干预理论 26.分散管理模式最典型、运作最成功的是( )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7.( )根据一个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来测定其生活水平状况。

A.弹性系数 B.基尼系数 C.恩格尔系数 D.可决系数 28.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保障对象范围较小,主要是( )。

A.“三无人员” B.城市劳动者 C.农村务工人员 D.国企职工 29.我国传统福利制度已经朝着( )的改革方向迈进。

A.社会化 B.组织化 C.法制化 D.现代化 30.以下( )不属于发达国家的公共住房。

A.公共组屋 B.商品房 C.公营住宅 D.社会房 31. 1601年英国伊利莎白女皇颁布( )。

A.《社会保险法》
B.《济贫法》
C.《国民保险法》
D.《失业保险法》
32.( )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苟子 33.社会福利保障对象是( )。

A.在职职工 B.“三无”人员 C.低收入者 D.全民 34.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所采取的基金筹资模式是( )。

A.部分积累制 B.现收现付制 C.基金制 D.部分基金制 35.世界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方式归结为三大类:缴税制、缴费制和储蓄制,其中实行储蓄制的国家是( )。

A.德国 B.新加坡 C.美国 D.英国 36.我国劳动者失业保险金不低于失业者原有工资的( )。

A. 30% B.40% C.50% D.60% 37.康帕内拉在( )中描写了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大家都过幸福生活的国家。

A.《理想国》
B.《乌托邦》
C.<太阳城》
D.《新社会观》
38.下列不属于安置工作特点的是( )。

A.主动性 B.政治性 C经济型 D.社会性 39.下列不属于社会救助的特征的是( )。

A.手段的多样性 B.义务的双向性 C.目标的低层次性 D.对象的限制性 40.永久性全部残废的给付一般采用年金制,其金额一般为本人过去收入的( )。

A. 56%~65% B.66%~75% C.76%—85% D.86%~95% 41.( )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分散管理模式最典型、运作最成功的。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42.马尔萨斯的社会福利思想包括( )。

A.主张建立劳动保险制度 B.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幸福 C.国家和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D.贫困能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43.德国新历史学派主张应以( )来应对阶级矛盾。

A.激进的革命主义 B.渐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C.通过法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 D.激进的共产主义 44.边沁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有( )。

A.鼓吹经济干预主义 B.贫困问题 C.劳动价值论 D.最大幸福主义 45.以下哪项不属于制度学派的主要内容( )。

A.制度因素 B.法律因素 C.市场因素 D.历史因素 46.关于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学关心的是个人的幸福 B.主张国家应该实行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 C.支持国家干预经济 D.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47.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原则的是( )。

A.公平原则 B.公正原则 C.收支平衡原则 D.稳定性原则 48.( )反对实行《济贫法》。

A.马尔萨斯 B.马克思 C.凯恩斯 D.庇谷 49.( )不是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优点。

A.制度易建、给付及时 B.无通货膨胀之忧 C.再分配功能较强 D.预筹养老金、抵御老龄化 50.下列不属于社会优抚资金的是( )。

A.抚恤费 B.安置费 C.补贴 D.补助 二、多项选择题。

1.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金主要由雇主和雇员承担,实施该项制度的国家有( ) 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瑞典 D.印度尼西亚 E.英国 2.中国古代的福利思想特征包括( )。

A.社会福利官方化 B.民间福利家族化 C.福利系统开放化 D.个人福利家庭化 E.福利系统封闭化 3.社会救助体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A.贫困救助 B.灾害救助 C.法律援助 D.社会互助 E.医疗救助 4.从社会保障的运行来看,社会保障法的主体主要包括( )。

A.国家或政府 B.社会保障实施与营运机构 C.企业、社会团体 D.社会成员 E.官方机构 5.生育保险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 )。

A.产假 B.生育津贴 C.医疗服务 D.社会服务 E.医疗保健 6.按资金筹措方式分,社会保障基金的缴纳方式有( )。

A.缴税制 B.基金制 C.缴费制 D。保险制 E.储蓄制 7.以下关于社会救助的特征正确的说法是( )。

A.义务的双向性 B.对象的限制性 C.目标的低层次性 D.手段的单一性 E.手段的多样性 8.下列关于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结构 C.社会结构 D.地理条件 E.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9.确立最低生活标准的基本方法( )。

A.市场菜篮法 B.基尼系数法 C.生活形态法 D.恩格尔系数法 E.国际贫困标准法 10.按照社会福利的实施范围,可以将社会福利分为( )。

A.社会津贴 B.职工服务 C.职工福利 D.社会服务 E.岗位津贴 11.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营运,除了安全性、社会效益原则外,还包括以下原则( )。

A.收益性原则 B.分散投资原则 C.多样化原则 D.流动性原则 E.低风险原则 12.社会救助体系是由( )几大部分组成的。

A.贫困救助 B.灾害救助 C.疾病救助 D.法律援助 E.社会互助 13.安置制度所包括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

A.退伍义务兵 B.复员军人 C.军属 D.转业志愿兵 E.军队离退休干部 14.社会保险的特点包括( )。

A.强制性 B.补偿性 C.普遍性 D.互助互济性 E.非营利性 15.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政事不分 B.责权不明确 C.企业社会负担过重 D.法制不健全 E.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16.( )选取的是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A.英国 B.瑞典 C.美国 D.日本 E.中国 17.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是( )。

A.动态性 B.刚性 C.适度性 D.基本保障性 E.协调性 18.我国长期实行的就业政策包括( )。

A.高工资 B.高就业 C.高福利 D.低工资 E.低就业 19.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管理模式主要有( )。

A.集中管理 B.分散管理 C.集散结合 D.集散分离 E.以上都是 20. 19世纪德国俾斯麦推出社会保险法改革通过《帝国保障制度》,其来源包括( )。

A.《医疗保险法》
B.《工伤事故保险法》
C.<伤残和养老保险法》
D.《职工保险法》
E.<社会救济法》
21.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E.特殊救济 22.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方法( )。

A.实证分析 B.理论分析 C.政治分析 D.福利分析 E.数据分析 23.农村乡镇敬老院中收养农村“五保户”,具体包括( )。

A.保吃保穿 B.保住 C.保烧 D.保葬 E.保教 24.以下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有( )。

A.欧文 B.傅里叶 C.马克思 D.圣西门 E.凯恩斯 25.社会优抚的特点是( )。

A.优抚对象具有特定性 B.社会优抚的政治性 C.保障待遇的刺激性 D.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E.优抚内容的综合性 三、判断题 1.完全积累制模式缴费与待遇关联,形成激励机制,但却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 ) 2.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 ) 3.社会保障管理过程的核心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 4.西斯蒙第主张实行立法并建立劳动保险制度,以此来保护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幸福。( √ ) 5.马丁路德倡导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要求平均分配财富。(× ) 6.中国古代的福利思想,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赈灾;
第二,济贫扶困。( √ ) 7.法律援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项目。( √ ) 8.我国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定位在“低保障、低水平”原则上。( √ ) 9.国家对社会优抚对象所实施的保障标准比较低,待遇低于一般的社会保障标准。(× ) 10.社会保障法是典型的社会法,因而社会性是社会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征。( √ ) 11.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所以社会保障水平应该越高越好。( × ) 12.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 ) 13.中国古代的福利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14.凯恩斯主义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产物,是直接为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服务的。(√ ) 15.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里反对私有制,却多反对暴力,主张社会改良,反对社会革命。(√ ) 16.哈耶克认为,公有制是最好的制度。他还把公有制同“自由”、“自由选择”联系起来,认为有了公有制,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才会有美好的社会。( × ) 17.中国农村养老发展思路应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发挥家庭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 √ ) 18.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保障对象范围较小,主要是城市在职困难职工。(× ) 19.弗里德曼认为,生产的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 ) 20.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只能以“高水平、广覆盖”为目标。( × ) 21.社会保障水平常常用社会保障支出或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反映。( × ) 22.我国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定位在“低保障、低水平”原则上。( √ ) 23.社会优抚的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是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那些人。( √ ) 24.社会保险制度强调权利和义务严格对等,所以社会保险不具有互济性。( × ) 25.权利转移论、生产者主权论、二元体系论和新资本主义论,被认为是加尔布雷思新制度学派理论的核心。(× ) 26.目前福利国家的改革目标已经基本明朗:逐步降低财政和经济负担,使社会福利政策更符合处于社会边缘的最贫穷人们的利益。( √ ) 27.社会福利活动经由许多政府计划所管理。中央一般只负责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具体的管理与服务则主要由州与地方政府基层机构承担。( √ ) 28.西斯蒙第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探讨社会生产过程,他指责李嘉图为了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消费而生产的观点。( × ) 29.社会优抚包括抚恤、优待、养老、就业安置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 √ ) 30.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最早见于《礼记·礼运》。( √ ) 31.就养老保险而言,从本质上说基金制是“代际瞻仰”。( × ) 32.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二重性,既具有体现国家中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阶级属性,又具有干预和管理社会保障公共需要所产生的社会属性。( √ ) 33.国家财政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直接拨款、承担社会保障运行费用、税收优惠。( √ ) 34.判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标准是单一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保障证公民在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上。( × ) 35.社会效益原则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 × ) 36.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完整、统一、灵活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涉及各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核心内容是建立健全高效率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 ) 37.马丁·路德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与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创立人。( √ ) 38.亚当·斯密主张国家应该实行适当控制的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 39.严格的说,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并没有系统的社会福利思想,他们的社会福利主张也没有上升到理论探讨的层面,而只是停留在社会政策层面。(√ ) 40.权力转移论、生产者主权论、二元体系论和新社会主义论,被认为是制度学派的核心。( × ) 41.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 ) 42.社会保障水平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所以社会保障水平应该越高越好。( × ) 43.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结构不合理。( √ ) 44.传统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企业应该发扬社会责任感,承担起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生活需求。( × ) 45.新自由主义极力主张公有制,反对私有制。( × ) 46.从工伤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来看,在工伤社会保险实施的初期,只适用于危险企业、采矿现场、重工企业的体力劳动者。( √ ) 47.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险“入不敷出”的局面日益严重,为了摆脱困境,各个国家纷纷开始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 ) 48.强制储蓄的养老保险模式也就是国家负责型。(× ) 49.德国议会在1883年首次通过了《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的诞生。(√ ) 50.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可以根据公共服务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社会组织进行生产,即将公共服务类型与社会组织类型进行理性组合。( × )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优抚的改革与发展。

答:(1)完善社会优抚政策法规体系;
(2分) (2)构建多元社会优抚保障模式;
(2分) (3)推进优抚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2分) (4)改革退伍军人安置办法;
(2分) (5)做好社会优抚保障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工作。(2分)
2.简述国外社会保障立法的特点。

答:(1)立法较早;
(2分)
(2)社会保障法制比较健全;
(2分) (3)立法模式各不相同;
(2分)
(4)各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大都经历了从相对单一、少数的社会保障领域立法到综合、全面的社会保障立法。(4分)
3.简述社会优抚的概念和特点。

答: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说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5分)
(1)优抚对象具有特定性。(1分)
(2)社会优抚的政治性。(1分)
(3)保障待遇的激励性。(1分)
(4)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性。(1分)
(5)优抚内容的综合性。(1分)
4.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答: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是建立社会保障合理的管理体制的基本依据,也是管理系统正常、有效运行的准则与保证。社会保障管理应该坚持下列六大主要原则。(2分)
(1)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2分)
(2)依法管理的原则(2分)
(3)社会化管理原则(2分)
(4)属地化管理原则(2分)
(5)政事分开原则(1分)
(6)公正、公开与效率原则(1分)
5.简述社会优抚的作用。

答:(1)社会优抚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保证(3分)
(2)社会优抚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3分)
(3)社会优抚是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2分)
(4)社会优抚具有稳定社会的作用(2分)
6.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答:(1)性质和目的不同(2分)
商业保险首先是一种企业行为,保险公司依法竞争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社会保险是国家政府的一种社会政策,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2)实施的手段和对象不同(2分)
国家和政府用强制手段来确保参保对象参加社会保险制度,而商业保险则遵照自愿原则。

(3)法律依据不同(2分)
商业保险以商业合同法为依据,社会保险以相应的社会保险法为依据。

(4)实施的主体不同(1分)
社会保险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政府,商业保险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团体。

(5)保险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1分)
(6)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财务安排不同(2分)
社会保险是用需求约束的“固定支付”机制。商业保险则不同,它是严格的以支定收的“固定交费”的供给约束机制,投保人要根据每个人的风险系数缴纳保险费,经过精确计算的保险费加利息应当等于支出。

7.简述建立和完善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措施。

答:(1)加大财政投入、加快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
(3分) (2)制定一套规范、统一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3分) (3)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市场化,(2分) (4)应立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分)
8.简述我国社会保障管理面临的问题。

答:(1)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2分) (2)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管理;
(2分) (3)政事不分,监督检查不力;
(2分) (4)责权不明确,管理层次不清晰;
(2分) (5)社会公共福利性组织缺位,企业社会负担过重。(2分)
9.简述缴税制、缴费制和储蓄制三种缴纳模式的共同之处。

答:(1)三种缴纳模式都有严密的法律体系作后盾,确保社会保障收入、支出、运营的规范性;
(2分)
(2)都有严密的、分工明确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体系,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2分)
(3)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多渠道,强调企业和个人义务,社会保障范围力求辐射到全社会的每一位公民;
(2分) (4)为减轻社会保险负担,政府对发展补充保险从政策或法律上予以规定或支持;
(2分) (5)财政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运营。(2分)
10.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优缺点。

答: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制度易建,给付及时。(1分)
(2)无通货膨胀之忧。(2分)
(3)再分配功能较强。(1分)
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1)现收现付制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分)
(2)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收入替代率具有刚性。(2分)
(3)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可能诱发代际之间的矛盾。(2分)
11.简述社会保险的特征。

答:(1)强制性。社会保险是法律规定并由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内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并按规定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2分)
(2)互助互济性。社会保险基金在规定的较大统筹范围内调剂使用,发挥着长期互济的功能。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履行了缴费义务并不是都能得到偿付,有时只是其中一部分单位或劳动者受益,表现为均衡了参加社会保险的所有企业和所有个人的负担,并分散了其风险。(3分)
(3)普遍性。社会保险是为分散劳动者风险、为劳动者提供帮助而设立的,因此其覆盖范围应该是全体劳动者。在一些国家已经实行了全民社会保险,在我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只是在城镇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中实行,但是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一直处于不断扩大之中。(2分)
(4)非营利性。由于社会保险实行强制性原则,所以如果追逐利润目标,就等于借助法律强制来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谋取利益,就会损害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因此,社会保险实行非营利原则。(3分)
12.阐述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及其主要的福利思想。

答:哈耶克,是一位著名的出生于奥地利的经济学家、思想家。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是其他所有新自由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他既是主张经济自由的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又是芝加哥学派的核心成员,同时也是奥地利学派的骨干。哈耶克不仅明确主张自由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且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哈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认为垄断、计划、国家干预始终与无效率相联系。他认为,即便是货币发行权也应还给私人银行,而不能让政府垄断。(5分)
(1)反对计划经济;
(1分)
(2)主张自由市场;
(1分)
(3)主张实行自由货币;
(1分)
(4)社会自由观;
(1分)
(5)机会平等观。(1分)
13.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答:所谓社会保障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及监督的过程。(4分)
(1)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分)
(2)依法管理的原则;
(1分)
(3)社会化管理原则;
(1分)
(4)属地化管理原则;
(1分)
(5)政事分开原则;
(1分)
(6)公正、公开与效率原则。(1分)
14.简述新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2分)
(2)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3分)
(3)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3分)
(4)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分)
15.简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点。

答:(1)在阶级关系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在阶级观点上尽管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总体上是不科学的。(2分)
(2)在依靠力量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统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同样看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新社会的创造者,企图靠乞求统治阶级发善心来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主义方案。(4分)
(3)在建立理想制度的道路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王国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2分)
(4)在对待社会更替的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制度的更替,归结为认识问题。(2分)
16.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优缺点。

答: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制度易建,给付及时。(1分)
(2)无通货膨胀之忧。(2分)
(3)再分配功能较强。(1分)
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1)现收现付制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分)
(2)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收入替代率具有刚性。(2分)
(3)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可能诱发代际之间的矛盾。(2分)
17.简述社会保险的特征。

答:(1)强制性。社会保险是法律规定并由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内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并按规定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2分)
(2)互助互济性。社会保险基金在规定的较大统筹范围内调剂使用,发挥着长期互济的功能。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履行了缴费义务并不是都能得到偿付,有时只是其中一部分单位或劳动者受益,表现为均衡了参加社会保险的所有企业和所有个人的负担,并分散了其风险。(3分)
(3)普遍性。社会保险是为分散劳动者风险、为劳动者提供帮助而设立的,因此其覆盖范围应该是全体劳动者。在一些国家已经实行了全民社会保险,在我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只是在城镇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中实行,但是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一直处于不断扩大之中。(2分)
(4)非营利性。由于社会保险实行强制性原则,所以如果追逐利润目标,就等于借助法律强制来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谋取利益,就会损害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因此,社会保险实行非营利原则。(3分)
18.阐述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及其主要的福利思想。

答:哈耶克,是一位著名的出生于奥地利的经济学家、思想家。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是其他所有新自由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他既是主张经济自由的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又是芝加哥学派的核心成员,同时也是奥地利学派的骨干。哈耶克不仅明确主张自由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且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哈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认为垄断、计划、国家干预始终与无效率相联系。他认为,即便是货币发行权也应还给私人银行,而不能让政府垄断。(5分)
(1)反对计划经济;
(1分)
(2)主张自由市场;
(1分)
(3)主张实行自由货币;
(1分)
(4)社会自由观;
(1分)
(5)机会平等观。(1分)
五、论述题 1. 论述托马斯·阿奎那的社会福利和宗教福利观的主要内容。

答:(1)他反对奥古斯丁和早期基督教将天国和尘世相对立的宗教社会观,而主张缓和两者的对立,把奥古斯丁关于来世幸福和把理想社会置于上帝之城的思想修改为尘世社会的理想,认为社会既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神性的实体,天国的等级制与世俗社会的封建等级是同构的。(6分)
(2)他反对着急基督教关于天恩与人性相对立的原罪说和所谓赎罪的思想对人性的否定。(2分)
(3)自然法赋予人自我保护的自然本能、性和抚养后的本能、求知的欲望和希望过社会生活的自然倾向,这使人身上存在一种与一切实体共有的趋善向吉的自发倾向。(4分)
(4)他认为人是受神法、理性和政治权威这三重秩序支配的,人不仅要受自然本性支配,而且要受理性支配,要具有公民道德和承担人类的使命,在实现自己的世俗目的之后,还要承担宗教的义务。(5分)
(5)他认为君主必须保证幸福的实现,整个社会还必须提供必要的条件来确保人类的幸福。(3分)
2. 述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答:实施《济贫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强迫劳动,解决贫民流浪问题,该法的内容一方面是强迫劳动,另一方面是实行慈善救济,以强迫为主,兼顾救济。(2分)
7《济贫法》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其规定的救济对象有三种:一是有劳动能力的贫民;
二是无劳动能力的贫民;
三是无依无靠的孤儿。(2分)
其提出的主要救济措施是:(1)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
(2)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为他们建立收容场所;
(3)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建立贫民习艺所;
(4)提倡父母对子女的社会责任;
(5)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5分)
根据《济贫法》规定,全国普遍设立收容贫民的济贫院,对贫民实施救济是每个济贫院的责任,教区应在其所辖区域内建立济贫院以救济那些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穷人,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
并有责任为强壮的穷人安排工作;
治安法官负责征收济贫税,监督、检查济贫法的执行情况。每个济贫区都要委任若干贫民救济官,其任务是为所有贫民和他们的家属安排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解决:一是健壮贫民,要求通过做工来实现自给;
二是无工作能力的老弱残障者,以院内收容和院外救助两种方式救助;
三是失依儿童,以孤儿院收养、家庭补助、家庭寄养等方式来抚养。(5分) 旧《济贫法》对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1)它以法律的形式将制度福利化,明确了政府在济贫事业中的主导作用,为各国社会福利的发展提供了参照的样本;
(2分) (2)政府通过征税救济穷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财富的再分配,成为福利制度形成的标志;
(2分)
(3)强调穷人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救济,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最后,规定了家庭和社区在救济穷人的责任,为后来的一些社会福利思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发。(2分)
3. 论述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非自愿失业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的目的是阐明失业的原因及解决失业的有效途径,他试图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寻求解决危机和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5分)
(2)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就业理论和经济学说的核心,有效需求理论的内容包括对有效需求的解释和对影响收入转变为需求的三大心理规律的阐述。(4分)
(3)经济危机理论。他确认“有效需求不足”为痼疾的中心病象,从考察决定生产、就业和收入的因素人手,编制有效需求原理以及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进而分析消费与投资两个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结构。(5分)
(4)政府干预理论。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如果社会失业严重,仅凭市场价格机制无法使社会经济调节到充分就业水平,必须由政府出面干预,其核心是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社会货币总支出,扩大全社会对消费和生产资料的需求,以消除危机,实现充分就业。(6分)
4. 论述社会保障水平超度带来的不良影响。

答:社会保障水平超度是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超过国民经济承受水平,从而超过了社会保障应有的适度水平。(3分)
不良影响有:
(1)社会保障支出过快增长,加上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往往导致社会保障的财务危机,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存与发展。(3分)
(2)国家往往在社会保障政策中扮演“最后出场”的角色,因而社会保障支付危机必然带来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影响政府的信誉,并最终将负担转嫁给下一代承担。(3分)
(3)过高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作为消费性支出,对于资本积累产生挤出效应,造成社会经济的投资不足。(3分)
(4)社会保障水平超度引起雇主缴纳社会保障税收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工成本在不能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承担时,必然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4分)
(5)社会保障水平超度不利于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过高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和过高的社会保险福利水平会造成部分人自愿失业或提前退休,坐享社会保障待遇,这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有损害了社会公平。(4分)
5.论述我国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

答:所谓“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指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对传统福利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基础上逐渐确立起来的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它的特征即社会化。目前,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以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依据,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走社会化、多层次化的社会福利发展道路。这一发展道路包括以下四层含义:(4分) (1)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需要向项目完整、功能全面、服务系统的方向发展。其中,社区服务应当成为整个福利制度的基础,社会化福利则构成整个福利制度的主体,而职工福利则在恢复其本来面目的条件下充当着社会福利的补充角色。(4分)
(2)确立社会福利制度应当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保持协凋性,又要有区别,不能将救济与福利混淆在一起,更不能将福利待遇与劳动所得混在一起。福利制度应当侧重于满足社会成员较高水平或较高层次的生活服务需求,包括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等。(4分)
(3)社会福利应当尽快走向社会化。无论是官方直接举办的民政福利事业,还是单位举办的职工福利事业,均应尽快走出板块状的自我封闭状态,对整个社会开放,并采取社会化的手段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4分)
(4)社会福利应当坚持多层次化。由于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社会成员的阶层分化亦十分明显,因此,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对福利的需求是不同的,国家福利制度的安排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4分)

推荐访问:《社会福利与保障》期末复习 社会福利与保障试卷代号2245 最新电大专科《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电大商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社会福利与保障期末复习题 电大专科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电大小教专科现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监督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好 电大专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期末试题及答案 宁波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