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宇宙选文(word版有答案),(1)

 2021 中考语文阅读系列——宇宙选文

 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 曹俊 ①日本“顶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27 年开始收集数据。该项目由日本主导、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参与,目的是阐明物质的起源及基本粒子的“大统一理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②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粒子之一。基本粒子是已知的最小粒子,它们不能像原子那样被分成更小的粒子,是构造宇宙中一切的基本元素。而中微子又是最轻的物质粒子,迄今还未能测出它的确切质量,但至少比电子还要轻 100万倍。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核物理过程中都会产生,就连我们每个人也会因体内的钾-40 衰变而每天发射约 4 亿个中微子。

 ③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不管是人体还是地球,在它看来,都是极为空旷、可以自由穿梭的空

 间。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科学上探测也极为困难。因此,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过程,饱含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④1930 年,奥地利科学家泡利为了解释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的现象,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认为就是这种“永远找不到的粒子”偷偷带走了能量。经过 20 多年的寻找,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莱因斯因此获得了 199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⑤1968 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地下 1500 米深的废弃金矿中进行实验,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证实太阳无穷无尽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1987 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第一代神冈实验中,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他们二人因此都获得了 200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戴维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却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此后,小柴昌俊的学生梶田隆章发现,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⑥中微子为什么比预计的少?1998 年,梶田隆章在升级后的第二代神冈实验中发现,大气中微子比预期少,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了其他种类的中微子,这一现象就是中微子振荡。他也因此获得了 20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⑦中微子振荡现象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尽管质量极其小,但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在宇宙早期,正反物质应该成对产生,数量是一样的。但在现在的宇宙中,并没有发现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为什么宇宙只由正物质构成?反物质到哪里去了?这是宇宙起源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中微子振荡会带来一个意外的结果,即正反粒子的行为可以不一样,很有可能造成反物质消失。因此,全面了解中微子振荡,是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的重要一环。

 ⑧由于中微子难以探测,解决这些谜团需要巨大的探测器,获取更精确的数据。日本前两代神冈实验坚持自己的优势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持之以恒地探索,取得了巨大突破。此次启动的第三代实验“顶级神冈”将建造一个 26 万吨的水探测器,造价约 8 亿美元。此前,中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和美国的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也已开始建设。三个实验间既竞争又互补,联合分析能显著提高发现能力。新一代的中微子实验,也许有一天可以揭开宇宙起源的谜题。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基本粒子中微子最大的特点是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科学上探测也极其困难。

 B.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探测到中微子,进而发现了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不守恒的现象。

 C.“太阳中微子数量比理论预言少得多”的发现,被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D.文中几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事例,体现了大胆预言、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索精神。

 13.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2 分)

  14.请解释“中微子振荡现象”,并说明其可能产生的结果。(4 分)

  答案:

 12.D 13.划线句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中微子质量和电子质量进行对比,突出说明了中微子是最轻的粒子的特点。

 14.中微子震荡现象是指大气微子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其他种类中微子的现象。其可能产生的结果有: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会影响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中微子震荡可能会造成反物质消失;也许有一天会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19 题。

 ( ( 一) ) 抗体药物: : 精准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小宇宙” 张晔 ①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抗体药物因为独特的靶向性而被率先研究开发,中和抗体通过与新冠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来保护细胞免受侵害。

 ②对抗体的研究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后期,学者们在研究病原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感染者的血清中有“杀菌素”,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体。科学家根据抗体来源的特性,把能刺激宿主产生抗体的物质命名为抗原。后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抗体是一种由β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特殊氨基酸序列的,能够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③1975 年,英法两国科学家将鼠源的β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从一株单一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就叫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第一代单克隆抗体就此诞生。这种抗体特异性高,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性质均一,易于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干预疾病发生和进程,也能激活人体的“小宇宙"对抗疾病,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④“日前,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制备技术,使得抗体药物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人体。”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周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人体内有 T 细胞和β细胞这两大类免疫细胞,其中能产生抗体的是β细胞。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如果能从康复病人的β细胞中寻找抗体,就可以有效对抗病毒。”“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使得我们也可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富集重链和轻链的 V(D)J序列的β细胞,从而找出潜在的病毒反应抗体。”信达生物转化医学副总裁徐伟告诉记者,有了这一技术,寻找抗体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⑤当有效的抗体被筛选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就可施找到我们想要的抗体药物。

 ⑥单抗药物机理清晰,对靶点的选择性高,特异性强。好的单抗药物可以高效率击中靶点,减少副作用。近年来,抗体药物已多次应用于“阻断”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侵入,主要思路就是支持免疫系统的工作,或者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阻止病毒入侵。

 ⑦“日前最关键的工作还是寻找特异性强的中和抗体。”徐伟认为,虽然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宣称找到了一些新冠病毒抗体,但是还必须通过临床检测才能验证其是否可准确识别新冠病毒。

 ⑧其次,就是验证抗体的中和能力。“新冠病毒感染的原理是通过病毒颗粒表面的 S 蛋白与人体 ACE2 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被转录酶复制,重新组装成大量新的病毒,又去继续感染其他细胞。中和抗体需要能够结合 S 蛋白,阻断和受体的结合。”徐伟说,但是有的抗体可以识别新冠病毒,也能连接病毒,却不能有效中和,这样的抗体不具备药用价值。

 ⑨寻找到特异性中和抗体并完成一系列体内体外检测和安全性实验后,拿到该抗体的特有氨基酸序列就可以开始构建稳定细胞株。制药企业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其实这就是一个细胞工厂,让细胞去生产大量抗体,满足了临床上对于抗体药物‘公斤级’产能的需求。”徐伟介绍说,生物制药企业必须具备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保持体系,否则生产出来的抗体药物活性和稳定性都得不到保证。

 (选自中国科技网,有删减)

 9.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抗体就是血清中的杀菌素,抗原就是刺激宿主产生抗体的物质。

 B.能产生抗体的是人体免疫细胞中的 T 细胞和β细胞。

 C.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性质均一的抗体叫作单抗。

 D.高效率击中靶点,减少副作用是好的单抗药的优点。

 10.简析第⑥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 分) 11.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日前 ,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制备技术,使得抗体药物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人体。

 12.文中认为大规模生产抗体药物治疗新冠肺炎之前,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3 分) 13.除药物抗疫外,请再举出两种防疫措施。(2 分)

  答案:

 三、现代文阅读(共 34 分) 9. D 说明:本题 3 分。

 10.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抗体药物“阻断"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侵入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抗体药物可以阻止病毒入侵。

 说明:本题 3 分。

 11.“目前”从时间上将科学家研究出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制备技术加以限制;“较好”从度上将抗体药物的应用进行限制,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说明:本题 3 分。

 12.寻找特异性强的中和抗体;验证抗体的中和能力;完成体内体外检测和安全性实验后,构建稳定细胞株。

 说明:本题 3 分。

 12.示例:采取消毒措施,杀灭环境中的病毒;隔离病人和疑似感染者,切断传播途径。

 说明:本题 2 分。

推荐访问:选文 年中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