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辛亥革命教案

 人教版辛亥革命教案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 1911 年至 1912 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节辛亥革命前的国内形势

 一、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卖国残民的面目更加暴露,人民的反抗情绪也不断增长。

 二、 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反清武装斗争

 三、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一致选举孙中山为,黄兴于为庶务(负责本部日常工作)。会议还通过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又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政治纲领

 在同盟会的领导和影响下,从 1906 年起,各地革命党人组织的武装起义,先后达十多次,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运动会党为主的武装起义。另一种是以运动新军为主的武装起义

 第二节武昌首义成功,全国掀起革命高潮(1911 年 10 月—12 月)

 一、 清军在武汉的部署和革命党人的起义计划

 二、 二、武昌首义,光复武汉三镇,成立军政府,编组革命军

 三、 各省响应起义,纷纷宣告独立,首先响应起义的是湖南。接着,山西、云南、贵州、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先后宣布独立。

 第三节汉口、汉阳保卫战(1911 年 10 月—11 月)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北京,清政府极为惶恐,汉口保卫战首先是从争夺刘家庙开始的。10 月 18 日黎明,革命军在炮兵支援下发起进攻,很快逼近刘家庙车站,与清军展开肉搏战。10 月 19 日晨,革命军约三千人,以骑兵为前锋,在炮兵支援下,从两翼发起进攻,清军无法立足,丢弃大量辎重,向三道桥退却。革命军占领刘家庙,追至三道桥附近,才停止了进攻。

 保卫汉口之战

 保卫汉阳之战

 汉口、汉阳失守

 革命军为保卫汉口、汉阳,与敌人进行了四十多天的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它打破了清政府妄想以北洋精锐之师,一举将革命起义扼杀在摇篮中的企图。经过革命军的顽强抗击,给维护清王朝的反动支柱——北洋军以重大杀伤,使全国各地革命党人受到巨大鼓舞,为各省组织起义赢得了时间,对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四节苏浙联军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临时政府(1911年11月—1912年4月) 苏浙沪革命党人为了减轻武汉的压力,发展东南地区的革命力量,决定联合攻取南京。

 临时政府的成立和反对袁世凯,

 在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软弱的资产阶级节节退让,由无数革命志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仅仅存在三个月,即被扼杀了。政权落到了袁世凯手里,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辛亥革命战争深远意义:

 命洪流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三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宣布退位。辛埃革命战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统治,从此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人教版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学生对这段历史了解甚少,对孙中山本人的革命活动了解太少,我进一步强调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教授本课时,我先从中山装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带领学生回顾了自中国近代史开始历次的列强侵略战争,及中国人的斗争过程,和对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断探索过程,使学生带着一种既悲壮又激昂的情绪,投入到了本课学习中。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孙中山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活动。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并鼓励学生课下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我先用多媒体出示孙中山的简介,使学生对人物生平有个大致的了解。课本的第一部分是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我请小组推举代表来讲述孙中山的故事,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同盟会的过程。其他学生在聆听中提取相应的信息,最后我总结归纳同盟会建立的时间、革命纲领、机关刊物、三民主义等知识,并强调三民主义对革命伟大的指导作用。

 在学到辛亥革命的结局和历史意义时,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分成两组来讨论。观点一: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

 主"社会转型的开始,是一次成功的革命;观点二: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是如何看待呢?学生参与度很高,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我再进行总结补充。通过此活动激活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本课知识点、重点、难点多,教学时间很紧迫,但教学效果较好。以后还要加强课后反思,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推荐访问:辛亥革命 人教版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