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智能制造装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湖南智能制造装备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MACRO 泓域咨询

 报告说明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装备行业关键技术产业化,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装备行业制造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光伏组件自动化装备整体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自动化装备生产效率和信息化软件产品及相关运营服务已经超越国外同行业公司。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4513.97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0725.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4.55%;建设期利息 426.3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4%;流动资金 3361.9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71%。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405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33611.57 万元,净利润 4024.79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7.53%,财务净现值 1133.57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7.23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我省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域发展黄金期、创新活力迸发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只要我们适应新变化、把握新机遇、引领新常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必能开拓发展新境界。

 报告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投资融资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分析评价意见。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说明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第五章

 选址分析

 第六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

 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第八章

 工 艺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环境保护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

 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方案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建设进度分析

 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

 第十六章

 招标、投标

 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

 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项目总论说明

  一、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湖南智能制造装备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

 5、项目联系人:闫 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占地面积约 57.03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智能制造装备10000 台/年。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是为太阳能光伏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国内太阳能光伏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财建【2009】397 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 号)、《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 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06 号)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等文件中都有明确提及,其中科技部于 2012 年 4 月发布的《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2】198号),在装备方向中提出‚太阳能光伏生产设备是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基础,目前亟需突破产业链部分环节核心设备的瓶颈,提升其关键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成套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在规划目标中提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整线成套装备国产化,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晶硅整线集成‘交钥匙’工程能力‛。根据上述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国家对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越加重视,对于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导向性将更强,扶持力度将更大。

 目前我国智能装备行业难以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智能制造装备整机和成套装备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仍需大量进口。我国 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

 设备以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仍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方面,核心技术难以突破,大部分风电主轴轴承、高速动车组轴承、汽车自动变速器、挖掘机高端液压件和工业机器人的减速器、伺服电机等仍主要依靠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装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合判断,我省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域发展黄金期、创新活力迸发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只要我们适应新变化、把握新机遇、引领新常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必能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4513.97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0725.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4.55%;建设期利息 426.3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4%;流动资金 3361.9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71%。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24513.97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5813.97 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8700.00 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0500.00 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3611.57 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024.79 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53%。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7.23 年(含建设期 24 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9657.61 万元(产值)。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 24 个月的时间。

 七、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二)编制原则

 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报告确定按如下原则编制:

 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制定的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设计规定、规范及标准。

 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力求节能降耗。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八、研究范围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

 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

 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

 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

 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

 8、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

 九、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

 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38019.96

 约 57.03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42582.36

 容积率 1.12

 1.2

 基底面积

 ㎡

 24712.97

 建筑系数 65.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52.81

  1.4

 基底面积

 ㎡

 24712.97

  2

 总投资

 万元

 24513.97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0725.67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8399.62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632.05

  2.1.3

 预备费

 万元

 694.00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26.31

  2.3

 流动资金

  3361.99

  3

 资金筹措

 万元

 24513.97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5813.97

  3.2

 银行贷款

 万元

 87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405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3611.57

 ""

 6

 利润总额

 万元

 5366.39

 ""

 7

 净利润

 万元

 4024.79

 ""

 8

 所得税

 万元

 1341.60

 ""

 9

 增值税

 万元

 1376.72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522.04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4240.3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0907.14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9657.61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7.23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7.53%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133.57

 所得税后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产业发展情况

 (1)智能制造装备的定义和范围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预测、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装备的总称,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根据国务院 2010 年 10 月 18 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将在未来成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力量,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代表了装备制造的发展方向,智能装备则是所有制造业的基础。目前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正逐渐形成。

 (2)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状况

 ①发达国家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状况

 智能制造的概念于上世纪 90 年代首先由美国提出,其后各发达国家紧紧跟随,将智能制造系统列为国家级计划并着力发展。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在数控机床、自动化仪器仪表、智能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等方面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优势明显。

 在数控机床领域,美国、德国、日本三国是目前世界数控机床生产、使用实新一代信息技术力最强的国家,是世界数控机床技术发展、开拓的先驱。在自动化仪器仪表领域,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传感器市场约占全世界传感器市场的90%左右。在智能控制系统领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厂商云集,美国和欧洲以大中型 PLC 产品而闻名,日本主推小型 PLC 产品,世界小型 PLC 市场上,日本产品约占有 70%的份额。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装备量约占世界工业机器人装备量的 60%;德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工业机器人的总数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当前,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通过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工厂,实现了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和服务的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工业 4.0‛成为各国持续关注的焦点,工业 4.0 强调‚智能制造‛,在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条件下大规模生产高度个性化产品,因此数字技术、物联网和数据网等将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②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的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分布在工业基础发达的东北和长三角地区,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云南和陕西等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此外,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产业在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区也都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随着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加,以及国产自动化装备的进口替代效应增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期。智能装备,尤其是工业自动化装备对于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企业生产的高级化至关重要,必然成为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根据《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提出的总体目标是:经过 10 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到 2020 年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 3 万亿元,

 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

 降低。未来 5-10 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行业基础薄弱,对外依存度高

 目前我国智能装备行业难以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智能制造装备整机和成套装备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仍需大量进口。我国 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以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仍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方面,核心技术难以突破,大部分风电主轴轴承、高速动车组轴承、汽车自动变速器、挖掘机高端液压件和工业机器人的减速器、伺服电机等仍主要依靠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装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研发投入不足,只有少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能达到销售收入的 5%以上,与工业发达国家的研发比例相比有较大差距,造成国内企业缺乏重大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缺乏。

 ③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突出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是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全面结合为基础的,我国制造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相对较低,低端 CAD 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得到很好普及,但应用于各类复杂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电子商务等关键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企业所需要的工业软件,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4)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趋势

 ①集成化

 智能制造装备正向技术集成、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技术、硬件、软件与应用技术的集成及设备的成套,同时还体现在生物、纳米、新能源、新材料等跨学科高技术的集成,从而使装备得到不断提高和升级,甚至发生深刻变化。

 ②定制化

 移动互联网与制造技术的不断融合,推动工业制造模式从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定制化众包生产等方式演进,智能制造不仅是单元技术的集成,也是一种以知识为核心、面向客户定制化、个性化需求,管理扁平化、生产组织更为柔性的制造模式创新,产品高端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③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互渗透、深度融合,正在深刻改变产业组织方式。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嵌入‛装备中,实现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感知、采集、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促进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企业间的协同制造,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使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

 ④数字化

 制造业数字化加速推进,对装备工业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具有深刻影响:智能生产技术和智能生产模式,通过‚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把产品、机器、资源和人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动各环节数据共享,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构建新型企业生态价值链。

 ⑤绿色化

 装备在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必须考虑资源、能源的压力,对环境负面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是提高智能制造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排放的关键途径。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 析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世情、国情、省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考验。经济发展加快向更高级阶段演化,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区域战略加快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更加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国家治理加快向现代化目标推进,更

 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治理,更加注重治理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从省内看,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经过长期发展,我省物质技术基础日益雄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科教水平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发展区位优势凸显。随着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和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推进,我省将由沿海开放的内陆变为内陆开放的前沿,具有巨大的商圈辐射优势和产业投资市场价值。发展潜能依然巨大。我省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在推动消费主导型需求结构、服务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城镇主导型城乡结构形成过程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孕育巨大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将极大地释放制度新红利、激活发展新动力。

 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从根本上改变,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并存的局面有待进一步扭转。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综合实力不强,城镇化率、服务业比重和外贸依存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

 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突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存在薄弱环节。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金融服务业仍是发展短板。改革攻坚日益触及深层次体制矛盾和利益调整,经济环境不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改革举措落地需下更大功夫。

 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

 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四、行业背景分析

 (1)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状况

 ①国外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状况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人类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最为广泛方式,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具有充足、清洁、安全、稳定、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一大热点,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IHSMarkit 发表的光伏市场需求跟踪分析表明,2016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量达 77GW。2004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为 3.7GW,2016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则达到了 313GW,2004-2016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44.75%。

 ②国内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自 2009 年开始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以来,光伏产品规模化应用带动了国内太阳能发电的商业化进程和技术进步。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光伏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国内光伏市场,同时对光伏行业设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创新,扶持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

 2012 年 9 月 14 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 号),根据该通知,在每个省建立 500MW 分布式光伏示范区;2012 年 10 月 24 日,国务院

 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提出到 2015 年,中国将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2,100 万千瓦以上;2013 年 7 月 4 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 号),明确提出 2013-2015 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容量 1,000 万千瓦左右,到 2015 年总装机容量达到 3,500 万千瓦以上;2015 年 12 月 15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意见的函》,根据规划,到 2020 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160GW,年发电量达到 1,700 亿千瓦时,年度总投资额约 2,000 亿元,其中,光伏150GW(地面 80GW、分布式 70GW)、太阳能光热发电 10GW;2016 年 3月 23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16】621 号),因地制宜确定光伏扶贫模式,中东部土地资源缺乏地区,可以村级光伏电站为主(含户用);西部和中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建设适度规模集中式光伏电站。采取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方式,每位扶贫对象的对应项目规模标准为 5千瓦左右;采取集中式光伏电站方式,每位扶贫对象的对应项目规模标准为 25 千瓦左右;2016 年 5 月 30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1163 号),国家每年安排专门的建设规模组织建

 设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及电价下降,基地原则上以市为单位,规划容量不小于 50 万千瓦,基地内的光伏电站项目通过竞争方式配置;2016 年 6 月 3 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下达 2016 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166号),2016 年下达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 1,810 万千瓦,其中,普通光伏电站项目 1,260 万千瓦,光伏领跑技术基地规模 550 万千瓦。受益于光伏系统成本的逐步下降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中国光伏市场未来几年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光伏行业进入理性、健康的快速发展时期。2016 年 12 月 10 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6】2619 号),按照‚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扩大市场、完善体系‛的原则,促进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及成本降低,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继续推进太阳能热利用在城乡应用。到 2020 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并网装机确保实现 1.1 亿千瓦以上。

 ③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出口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关税调查 2011 年 10 月 19 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开展第一轮‚双反‛调查,2012 年 10 月 10 日,美国商务部‚双反‛税率终裁结

 果出炉,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征收 14.78%至 15.97%的反补贴和 18.32%至 249.96%的反倾销税。

 2012 年 9 月 6 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012 年 11 月 8 日,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启动反补贴调查。2013 年 8 月 6 日,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告,94 家中国光伏企业按照‚价格承诺协议‛可享受对欧盟出口硅片、电池、组件免征反倾销税。2013 年 12 月 2 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双反‛进行终裁,决定从12 月 6 日起对未参与‚价格承诺‛的出口欧盟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为期两年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税率为 47.60%(非承诺的应诉企业)和67.90%(非应诉企业)。

 2014 年 2 月 14 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开展第二轮‚双反‛调查,2014 年 12 月 17 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我国光伏企业第二轮‚双反‛的终裁结果,分别征收天合光能和昱辉阳光/晶科能源 26.71%和 78.42%的反倾销税,分别征收其他应诉企业和非应诉企业 52.13%和165.04%的反倾销税;同时,分别征收天合光能和无锡尚德 49.79%和27.64%的反补贴税,征收其他企业 38.72%的反补贴税。

 2015 年 7 月 9 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案第一次行政复审终裁结果,中国强制应诉企业的倾销税率为 0.79%

 和 33.08%,获得分别税率的企业为 9.67%,其他涉案企业的税率为238.95%;中国强制应诉企业的补贴税率为 15.43%和 23.28%,其他涉案企业的税率为 20.94%。

 2017 年 3 月 1 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措施延长实施 18 个月,同时主动发起期中复审调查以逐步降低措施水平。

 美国和欧盟作为我国光伏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光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我国光伏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光伏企业通过采取开拓新兴市场、海外建厂、投资下游电站等方式来应对欧美的‚双反‛制裁,同时国内和新兴市场的光伏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弱化了美国和欧盟‚双反‛制裁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冲击。

 (2)太阳能光伏装备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①太阳能光伏装备行业简介

 太阳能光伏装备主要包含硅料提炼设备、硅片生产设备、电池片生产设备、组件生产设备和光伏系统支撑部件生产设备等。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所涉及的装备数量较多,每个环节的装备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该环节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为例,其生产需经过电池片焊接、排版、汇流带焊接、叠层、层

 压前检测、层压、封装、层压后检测、电性能检测、固化、分类、包装等工艺过程,生产出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必须能够经受灰尘、盐、沙子、风雪雨、冰雹、潮湿、湿气的冷凝和蒸发、大气气体污染、每日和季节温度的变化以及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装备要求较高,光伏组件生产装备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光伏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光伏组件生产装备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支撑。

 ②国外太阳能光伏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 SEMI 统计,全球近 200 家光伏设备制造商,有接近 100 家的总部位于欧洲,其中大部分之前是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其余的是美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厂商。美国、瑞士、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在电路结构设计、电气和自动控制设计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具有硅片生产设备、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和组件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光伏装备自动化程度高,代表了当今世界相关设备的最高技术水平。美国 Kayex 公司,日本 Ferrotec 公司和德国 CGS 公司生产的单晶硅生长炉设备,自动化程度、主要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可靠性指标较高;美国 GTAdvancedTechnologies 公司和德国 ALD 公司在多晶硅铸锭炉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德国的 KukaSystems

 和瑞士的 MeyerBurger 等公司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和组件生产设备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③国内太阳能光伏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光伏产业快速增长为国产光伏设备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企业依托半导体设备行业数十年来的技术积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硅材料生产、硅片加工、太阳能电池片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环节,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具备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的整线装备能力。国产光伏装备大多集中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硅材料加工和光伏组件制造环节的设备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细分市场。

 目前我国从事光伏装备研发及生产的企业约有 20 多家,包括精功科技、天龙光电、京运通、北方华创、先导智能、捷佳伟创和博硕光电等企业,光伏装备制造的生产规模已逐渐形成,并在北京、西安和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与进口装备相比,国产装备价格优势明显,交货周期短,使用成本低,技术服务快捷及时,国产光伏装备的广泛应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提高了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我国太阳能光伏装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提升,在全球光伏产业长期看好和国家政策不断鼓励推行国产化光伏装备的背景下,我国光伏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将会稳定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 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统计显示,2013 年我国光伏设备市场规模达到 26.7 亿元,预计到2017 年我国光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50 亿元左右。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光伏企业对光伏装备的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光伏装备正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加工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和单位制造成本低的自动化光伏制造装备,已成为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上游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行业生产所用基础性原材料、零部件及元器件都是可以在国内市场采购到的常规产品,供应充足。此外,根据客户特殊需求在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某些零部件可从国外分公司或其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得到供应。

 上游行业所提供的原材料及产品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本行业的采购成本,其质量和供货周期也影响本行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及交货周期。外购电气元器件、机械配件的价格波动,将会对行业产品利润产生影响,其他加工用原材料(钢材、铝材等)在整个产品的价值组成中占比较少,其价格波动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不大。

 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按照光伏行业产业链分析,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环节处于光伏产业链上的中间环节,上游主要是硅原材料及硅片、电池片的制造,下游是光伏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行业的景气程度和本行业的发展有较强的联动性,其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光伏组件生产商进一步扩大投资的积

 极性,进而影响到本行业的市场空间。随着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对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全球光伏发电系统的市场规模因此得到迅猛发展。据欧洲太阳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和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光伏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 30%以上,到2020 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 200-300GW。光伏产业未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将带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及其生产设备需求持续增长,伴随着对原有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的更新改造和光伏产业新增投资项目对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的需求,在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长期向好,以及光伏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趋势下,性能稳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高、单位制造成本低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更受青睐,需求将会进一步上升。

 3、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以及商务部所提出的多项产业政策对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能力,提升本行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市场开发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是为太阳能光伏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国内太阳能光伏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财建【2009】397 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 号)、《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 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06 号)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等文件中都有明确提及,其中科技部于 2012 年 4 月发布的《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2】198号),在装备方向中提出‚太阳能光伏生产设备是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基础,目前亟需突破产业链部分环节核心设备的瓶颈,提升其关键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成套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在规划目标中提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整线成套装备国产化,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晶硅整线集成‘交钥匙’工程能力‛。根据上述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国家对太

 阳能光伏行业发展越加重视,对于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导向性将更强,扶持力度将更大。

 (2)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需求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产量、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性能稳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高、制造成本低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开始逐步得到重视和应用。

 为适应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新进光伏企业将会更多的直接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而行业内现有企业为增强持续竞争力,也将会对旧的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和升级。因此,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的应用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3)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加快光伏装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加大,出现了‚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不仅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高,而且可以大量减少生产人员数量,因此,在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高、招工困难的环境下,光伏装备将加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4、不利因素

 (1)我国基础工业相对落后

 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及工艺水平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整体配套能力不强,制约了本行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性能和可靠性,行业内企业多选择国外品牌的配套产品,从而增加了成套装备的生产成本、降低了销售利润。

 (2)行业内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的国外生产厂商,多数是具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产品技术基础雄厚,持续创新能力强。而我国本行业的生产厂商大多规模偏小,技术力量薄弱,缺少自主核心技术,特别是能为下游企业提供从方案、设计、生产到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的整套解决方案的企业很少,承接大项目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薄弱。

 (3)政策依存度高

 从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欧洲传统的光伏市场,还是迅猛发展的北美、亚太等新兴的光伏市场,都离不开政府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扶持。近年来受债务危机影响,欧洲各国开始对光伏产业的财政补贴政策有所调整,这对全球的光伏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旦全球光伏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将对整个光伏行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的需求。

 二、市场分析

 1、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领域中,国外的制造商多采用集成机器人技术路线,在自动化程度、技术指标和可靠性指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因其价格相当昂贵,近年来出货量很少,主要被欧美等光伏厂商所采用。

 2、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国内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制造业起步稍晚,在装备制造精良程度方面与国外产品还有一定差距,但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国内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制造企业贴近国内市场,设备专业化、生产效率高、交货周期短、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快捷,且与国内客户交流更便捷;二是国内企业提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性价比较高,平均价格只有国外进口装备的 60%-70%。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厂商较少,行业集中度较高。

 3、《2015 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通过试点示范,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自主化能力大幅提升,产品、生产过程、管理、服务等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智能制造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成形。

 4、《中国制造 2025》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到 2025 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面向《中国制造 2025》十大重点领域及其他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需求,聚焦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攻克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提升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重点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 AGV 等六种标志性工业机器人产品,引导我国工业机器人向中高端发展。

 6、《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到 2020 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 90%以上;到 2025 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7、《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集成开发一批重大成套装备,推进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开展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试点应用。

 8、行业技术水平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装备行业关键技术产业化,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装备行业制造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光伏组件自动化装备整体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自动化装备生产效率和信息化软件产品及相关运营服务已经超越国外同行业公司。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 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38019.96 ㎡(折合约 57.03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42582.36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智能制造装备 10000 台,预计年营业收入 40500.00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选址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湖南省,简称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界于北纬24°38′~30°08′,东经 108°47...

推荐访问:湖南 可行性研究报告 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