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节建设兵团陈滟妮老师—省级优课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建设兵团陈滟妮老师—省级优课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2学情分析 班级整体水平分析:学生整体学习习惯不太好,书写普遍不够端正,整体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基础知识,同学们普遍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关于发表自己的间意见与感觉的能力就更差了。普遍学习不够积极不够主动。

在这个班里学困生较多,他们的阅读能力特别差,有许多最基础的知识能力都没有,学习习惯更是极差,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质量不高,老师有时候催促也不写。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虽然有些进步,但是学习仍然缺乏自学性,作业态度欠端正,作业马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说道,北京的春节在整体上给我们留下了热闹,喜庆的印象,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北京的春节,去感受那里独特的民风民俗。板书:北京的春节 二.小组内交流。如此热闹,如此喜庆的春节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在这期间,作者究竟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哪些民风民俗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完成大屏上的这个表格。

三.整体感知,提请脉络。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没错,没错,作者老舍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老北京春节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这一个多月里的民风民俗。那么在这一个多月的日子里作者详写的都有哪些呢?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如果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摆在你的面前,供你享用,此时的你有怎样的感受,带着感受读句子。制作这碗腊八粥都需要哪些材料呢?(出示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想一想这仅仅是一碗粥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它象征着农民伯伯喜获丰收,也包含着老北京人的某种愿景,希望年年岁岁都能有个好收成,谁能把这种丰收的喜悦读出来。作者把普通的一碗粥比作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老舍先生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幽默风趣。

2.在腊八这天,我们不仅要吃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腊八蒜的句子。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段话当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腊八蒜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3.过完了腊月初八,我们盼望已久的除夕之夜也悄然而至,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在除夕这天,你最喜欢干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除夕之夜,“除夕真热闹”,齐读。除夕如此的热闹,那它的热闹表现在哪里呢?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4.听——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与除夕截然不同的正月初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8至第9自然段,谁能说一说正月初一与除夕都有哪些不同 5.如果说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以家庭为主的热闹,那么元宵节则是普天同庆的狂欢,同学们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想一想在元宵节这一天,作者写的最多的是什么?没错,作者写的最多的是灯,元宵节的灯,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真是各形各色,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如梦如画的世界吧!谁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段话。

五.同学们,我们刚才重点学习了文章的详写部分,至于文章的略写部分请同学们下去之后收集相关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4.1.2教学活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