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各类题型方法总结

导数各类题型方法总结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一, 导数的概念 1..已知的值是( )
A. B. 2 C. D. -2 变式1:( )
A.-1 B.-2 C.-3 D.1 变式2:
( )
A. B. C. D. 导数各种题型方法总结 请同学们高度重视:
首先,关于二次函数的不等式恒成立的主要解法:
1、分离变量;
2变更主元;
3根分布;
4判别式法 5、二次函数区间最值求法:(1)对称轴(重视单调区间)
与定义域的关系 (2)端点处和顶点是最值所在 其次,分析每种题型的本质,你会发现大部分都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以及“充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创建不等关系求出取值范围。

最后,同学们在看例题时,请注意寻找关键的等价变形和回归的基础 一、基础题型: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不等式恒成立;

1、此类问题提倡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解决:
第一步:令得到两个根;

第二步:画两图或列表;

第三步:由图表可知;

其中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实质是函数的最值问题, 2、常见处理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分离变量求最值-----用分离变量时要特别注意是否需分类讨论(>0,=0,<0)
第二种:变更主元(即关于某字母的一次函数)-----(已知谁的范围就把谁作为主元);

(请同学们参看2010省统测2)
例1:设函数在区间D上的导数为,在区间D上的导数为,若在区间D上,恒成立,则称函数在区间D上为“凸函数”,已知实数m是常数, (1)若在区间上为“凸函数”,求m的取值范围;

(2)若对满足的任何一个实数,函数在区间上都为“凸函数”,求的最大值. 解:由函数 得 (1)
在区间上为“凸函数”, 则 在区间[0,3]上恒成立 解法一:从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入手:等价于 解法二:分离变量法:
∵ 当时, 恒成立, 当时, 恒成立 -2 2 等价于的最大值()恒成立, 而()是增函数,则 (2)∵当时在区间上都为“凸函数” 则等价于当时 恒成立 变更主元法 再等价于在恒成立(视为关于m的一次函数最值问题)
例2:设函数 (Ⅰ)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二次函数区间最值的例子)
解:(Ⅰ)
3a a a 3a 令得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3a)
令得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和(3a,+)
∴当x=a时,极小值= 当x=3a时,极大值=b. (Ⅱ)由||≤a,得:对任意的恒成立① 则等价于这个二次函数 的对称轴 (放缩法)
即定义域在对称轴的右边,这个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单调增函数的最值问题。上是增函数.(9分)
∴ 于是,对任意,不等式①恒成立,等价于 又∴ 点评:重视二次函数区间最值求法:对称轴(重视单调区间)与定义域的关系 第三种:构造函数求最值 题型特征:恒成立恒成立;
从而转化为第一、二种题型 例3;
已知函数图象上一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Ⅰ)求的值;

(Ⅱ)当时,求的值域;

(Ⅲ)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Ⅰ)∴, 解得 (Ⅱ)由(Ⅰ)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减 又 ∴的值域是 (Ⅲ)令 思路1:要使恒成立,只需,即分离变量 思路2:二次函数区间最值 二、题型一:已知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 解法1:转化为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 回归基础题型 解法2:利用子区间(即子集思想);
首先求出函数的单调增或减区间,然后让所给区间是求的增或减区间的子集;

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楚“在(m,n)上是减函数”与“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a,b)”,要弄清楚两句话的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子集 例4:已知,函数. (Ⅰ)如果函数是偶函数,求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Ⅱ)如果函数是上的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解:. (Ⅰ)∵ 是偶函数,∴ . 此时,, 令,解得:. 列表如下:
(-∞,-2) -2 (-2,2) 2 (2,+∞) + 0 - 0 + 递增 极大值 递减 极小值 递增 可知:的极大值为, 的极小值为. (Ⅱ)∵函数是上的单调函数, ∴,在给定区间R上恒成立判别式法 则 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例5、已知函数 (I)求的单调区间;

(II)若在[0,1]上单调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子集思想 (I)
1、 a-1 -1 当且仅当时取“=”号,单调递增。

2、 单调增区间:
单调增区间:
(II)当 则是上述增区间的子集:
1、时,单调递增 符合题意 2、,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0,1]。

三、题型二:根的个数问题 题1函数f(x)与g(x)(或与x轴)的交点======即方程根的个数问题 解题步骤 第一步:画出两个图像即“穿线图”(即解导数不等式)和“趋势图”即三次函数的大致趋势“是先增后减再增”还是“先减后增再减”;

第二步:由趋势图结合交点个数或根的个数写不等式(组);
主要看极大值和极小值与0的关系;

第三步:解不等式(组)即可;

例6、已知函数,,且在区间上为增函数. (1)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
若函数与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1)由题意 ∵在区间上为增函数, ∴在区间上恒成立(分离变量法)
即恒成立,又,∴,故∴的取值范围为 (2)设, 令得或由(1)知, ①当时,,在R上递增,显然不合题意… ②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由于,欲使与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即方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故需,即 ∴,解得 综上,所求的取值范围为 根的个数知道,部分根可求或已知。

例7、已知函数 (1)若是的极值点且的图像过原点,求的极值;

(2)若,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恒有含的三个不同交点?若存在,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否则说明理由。高1考1资1源2网 -1 解:(1)∵的图像过原点,则 , 又∵是的极值点,则 (2)设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恒存在含的三个不同交点,等价于有含的三个根,即:
整理得:
即:恒有含的三个不等实根 (计算难点来了:)有含的根, 则必可分解为,故用添项配凑法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分解:
恒有含的三个不等实根 等价于有两个不等于-1的不等实根。

题2:切线的条数问题====以切点为未知数的方程的根的个数 例7、已知函数在点处取得极小值-4,使其导数的的取值范围为,求:(1)的解析式;
(2)若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由题意得:
∴在上;
在上;
在上 因此在处取得极小值 ∴①,②,③ 由①②③联立得:,∴ (2)设切点Q, 过 令, 求得:,方程有三个根。

需:
故:;
因此所求实数的范围为:
题3:已知在给定区间上的极值点个数则有导函数=0的根的个数 解法:根分布或判别式法 例8、 1 解:函数的定义域为(Ⅰ)当m=4时,f (x)= x3-x2+10x, =x2-7x+10,令 , 解得或. 令 , 解得 可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5,+∞),单调递减区间为. (Ⅱ)=x2-(m+3)x+m+6, 要使函数y=f (x)在(1,+∞)有两个极值点,=x2-(m+3)x+m+6=0的根在(1,+∞)
根分布问题:
则, 解得m>3 例9、已知函数,(1)求的单调区间;
(2)令=x4+f(x)(x∈R)有且仅有3个极值点,求a的取值范围. 解:(1)
当时,令解得,令解得, 所以的递增区间为,递减区间为. 当时,同理可得的递增区间为,递减区间为. (2)有且仅有3个极值点 =0有3个根,则或, 方程有两个非零实根,所以 或 而当或时可证函数有且仅有3个极值点 其它例题:
1、(最值问题与主元变更法的例子).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5,最小值是-11.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若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Ⅰ)
令=0,得 因为,所以可得下表:
0 + 0 - ↗ 极大 ↘ 因此必为最大值,∴因此, , 即,∴,∴ (Ⅱ)∵,∴等价于, 令,则问题就是在上恒成立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为此只需,即, 解得,所以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0,1]. 2、(根分布与线性规划例子)
(1)已知函数 (Ⅰ) 若函数在时有极值且在函数图象上的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 求的解析式;

(Ⅱ) 当在取得极大值且在取得极小值时, 设点所在平面区域为S, 经过原点的直线L将S分为面积比为1:3的两部分, 求直线L的方程. 解:
(Ⅰ). 由, 函数在时有极值 , ∴ ∵ ∴ 又∵ 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 ∴ 故 ∴ ……………………. 7分 (Ⅱ) 解法一: 由 及在取得极大值且在取得极小值, ∴ 即 令, 则 ∴ ∴ 故点所在平面区域S为如图△ABC, 易得, , , , , 同时DE为△ABC的中位线, ∴ 所求一条直线L的方程为: 另一种情况设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L也将S分为面积比为1:3的两部分, 设直线L方程为,它与AC,BC分别交于F、G, 则 , 由 得点F的横坐标为: 由 得点G的横坐标为: ∴ 即 解得: 或 (舍去) 故这时直线方程为: 综上,所求直线方程为: 或 .…………….………….12分 (Ⅱ) 解法二: 由 及在取得极大值且在取得极小值, ∴ 即 令, 则 ∴ ∴ 故点所在平面区域S为如图△ABC, 易得, , , , , 同时DE为△ABC的中位线, ∴所求一条直线L的方程为: 另一种情况由于直线BO方程为: , 设直线BO与AC交于H , 由 得直线L与AC交点为: ∵ , , ∴ 所求直线方程为: 或 3、(根的个数问题)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Ⅰ)求的值;

(Ⅱ)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函数f ( x )的解析式;

(Ⅲ)若方程有三个不同的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知:
(Ⅰ)由图可知 函数f ( x )的图像过点( 0 , 3 ),且= 0 得 (Ⅱ)依题意 = – 3 且f ( 2 ) = 5 解得a = 1 , b = – 6 所以f ( x ) = x3 – 6x2 + 9x + 3 (Ⅲ)依题意 f ( x ) = ax3 + bx2 – ( 3a + 2b )x + 3 ( a>0 ) = 3ax2 + 2bx – 3a – 2b 由= 0b = – 9a ① 若方程f ( x ) = 8a有三个不同的根,当且仅当 满足f ( 5 )<8a<f ( 1 ) ② 由① ② 得 – 25a + 3<8a<7a + 3<a<3 - 所以 当<a<3时,方程f ( x ) = 8a有三个不同的根。………… 12分 4、(根的个数问题)已知函数 (1)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且,求的值及的单调区间;

(2)若,讨论曲线与的交点个数. 解:(1)
………………………………………………………………………2分 令得 令得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5分 (2)由题得 即 令……………………6分 令得或……………………………………………7分 当即时 此时,,,有一个交点;
…………………………9分 当即时, + — , ∴当即时,有一个交点;

当即时,有两个交点;

  当时,,有一个交点.………………………13分 综上可知,当或时,有一个交点;

当时,有两个交点.…………………………………14分 5、(简单切线问题)已知函数图象上斜率为3的两条切线间的距离为,函数. (Ⅰ)
若函数在处有极值,求的解析式;

(Ⅱ)
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且在区间上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函数中任意性和存在性问题探究 高考中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与导数的结合是近年高考的一大亮点,下面结合高考试题对此类问题进行归纳探究 一、相关结论:
结论1:;
【如图一】 结论2:;
【如图二】 结论3:;
【如图三】 结论4:;
【如图四】 结论5:的值域和的值域交集不为空;
【如图五】 【例题1】:已知两个函数; (1) 若对,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 若,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 若对,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1)设,(1)中的问题可转化为:时,恒成立,即。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列表如下:
-3 (-3,-1) -1 (-1,2) 2 (2,3) 3 (x) + 0 - 0 + h(x) k-45 增函数 极大值 减函数 极小值 增函数 k-9 因为,所以,由上表可知,故k-45≥0,得k≥45,即k∈[45,+∞). 小结:①对于闭区间I,不等式f(x)<k对x∈I时恒成立[f(x)]max<k, x∈I;不等式f(x)>k对x∈I时恒成立[f(x)]min>k, x∈I. ②此题常见的错误解法:由[f(x)]max≤[g(x)]min解出k的取值范围.这种解法的错误在于条件“[f(x)]max≤[g(x)]min”只是原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即不等价. (2)根据题意可知,(2)中的问题等价于h(x)= g(x)-f(x) ≥0在x∈[-3,3]时有解,故[h(x)]max≥0. 由(1)可知[h(x)]max= k+7,因此k+7≥0,即k∈[7,+∞). (3)根据题意可知,(3)中的问题等价于[f(x)]max≤[g(x)]min,x∈[-3,3]. 由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可得, x∈[-3,3]时, [f(x)]max=120-k. 仿照(1),利用导数的方法可求得x∈[-3,3]时, [g(x)]min=-21. 由120-k≥-21得k≥141,即k∈[141,+∞). 说明:这里的x1,x2是两个互不影响的独立变量. 从上面三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不等式一定要看清是对“x”恒成立,还是“x”使之成立,同时还要看清不等式两边是同一个变量,还是两个独立的变量,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等价条件,千万不要稀里糊涂的去猜.. 二、相关类型题:
 〈一〉、型;

  形如型不等式,是恒成立问题中最基本的类型,它的理论基础是“在上恒成立,则在x∈D上恒成立,则”.许多复杂的恒成立问题最终都可归结到这一类型.
例1 :已知二次函数,若时,恒有,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即;

  当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a∈R.
当时,由得:,而
. ∴.  又∵,∴,综上得a的范围是。


〈二〉、型
例2 已知函数,若对,都有成立,则的最小值为____.
解 ∵对任意x∈R,不等式恒成立,
∴分别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对于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两点之间最小距离是π,即半个周期.
又函数的周期为4,∴的最小值为2.
〈三〉、.型
例3:
(2005湖北)在这四个函数中,当时,使恒成立的函数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本题实质就是考察函数的凸凹性,即满足条件的函数,应是凸函数的性质,画草图即知符合题意;

  〈四〉、.型
例4 已知函数定义域为,,若,时,都有,若对所有,恒成立,求实数取值范围.
解:任取,则,由已知,又,∴f,即在上为增函数.
∵,∴,恒有;

  ∴要使对所有,恒成立,即要恒成立,
故恒成立,令,只须且,
解得或或。

  评注:
形如不等式或恒成立,实际上是函数的单调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解题时要注意此种类型不等式所蕴涵的重要信息.
〈五〉、.型:
  例5:
已知,,若当时,)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在恒成立,即在恒成立在上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零.
令,,∵
∴,即在[0,1]上单调递减,F(0)是最大值.
∴,即。

  〈六〉、型
例6:已知函数,若对任意,都有,求的范围.
解:因为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令得x>3或x<-1;
得;
∴在为增函数,在为减函数.
∵,∴.∴,∴。

  〈七〉、(为常数)型;

例7 :已知函数,则对任意()都有 恒成立,当且仅当=____,=____时取等号.
解:因为恒成立,
由,易求得,,∴。

  例8 :已知函数满足:(1)定义域为;
(2)方程至少有两个实根和;
(3)过图像上任意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绝对值不大于1.
(1)证明|;

  (2)证明:对任意,都有.
证明 (1)略;

  (2)由条件(2)知,
不妨设,由(3)知, 又∵ ;
∴ 〈八〉、型
例9:
已知函数,对于时总有成立,求实数的范围.
解 由,得,
当时,,∵, ∴,  ∴   评注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道,函数图像上任意两点连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就是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如果有的话)的范围,利用这个结论,可以解决形如|或(m>0)型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考前寄语:①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②一慢一快: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③不能小题难做,小题大做,而要小题小做,小题巧做;
④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⑤考试不怕题不会,就怕会题做不对;
⑥基础题拿满分,中档题拿足分,难题力争多得分,似曾相识题力争不失分;
⑦对数学解题有困难的考生的建议: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上水平,有时“放弃”是一种策略.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