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瘢痕【不增加辅助切口的带瘢痕皮肤扩张切疤术】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祛除常规皮肤扩张后行切疤术时必然增加的辅助切口瘢痕,以达到更佳美容效果。方法:以待切除的瘢痕为中心,扩张器置于瘢痕正下方,连带瘢痕周围的皮肤同时扩张。通过采用“z”形折线切口、皮下紧密缝合切口、注意引流、延迟注水开始时间、严格控制每次注水量等方法,有效避免扩张过程中手术切口因张力过大而开裂。 结果:面、领颈、前臂等部位以带瘢痕皮肤扩张术切除瘢痕7例、不增加任何辅助切口,效果满意。结论:带瘢痕皮肤扩张术对适当面积的瘢痕切除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瘢痕;皮肤扩张
  瘢痕切缝术是目前整形外科以美容为目的的,治疗瘢痕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缩小瘢痕面积;在瘢痕面积过大的情况下可考虑行皮肤扩张术后再行切除缝合。但常规瘢痕旁皮肤扩张术后,扩张皮瓣推进必然会增加辅助切口瘢痕,与缩小瘢痕的手术目的相悖。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连同待切除的瘢痕同时扩张的皮肤扩张切疤术7例,达到了不增加辅助切口瘢痕的目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0~45岁。其中烧伤后瘢痕3例,外伤、手术后瘢痕4例;面积2cm×5cm~3cm×9cm;明显增生1例,无明显增生6例;位于面部2例,颌颈部3例,前臂2例。
  
  2 手术方法
  
  皮肤扩张器置入方法及其注水容量估算按传统方法,仅置入位置不同:传统方法将扩张器置于待切除的瘢痕的一侧,而本方法是以待切除的瘢痕为中心,扩张器置于瘢痕正下方。扩张器底盘大小的选择:长度稍大于待切除瘢痕的长轴长度;宽度至少大于待切除瘢痕宽度的3倍。在待切除瘢痕内作z形折线置入切口,面颈部扩张器置于皮下层、前臂置于深筋膜层。置微型负压引流至少3天。至少2周后开始扩张,每次注水量小于扩张器总容量的10%。完成扩张后按常规方法取出扩张器,切除瘢痕,扩张皮瓣向中央拉拢缝合。
  
  3 结果
  
  完成手术7例,原瘢痕切除后均获得与原瘢痕长轴或局部皮纹相一致的直线切口瘢痕,未产生任何辅助切口瘢痕。其中1例前臂、1例面部扩张器置入术后发现有血肿,均在术后第二天局麻下打开全部或部分置入切口,清除血肿、止血、冲洗后关闭切口,均未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4 讨论
  
  带瘢痕皮肤扩张术与传统方法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扩张器放置在以待切除的瘢痕为中心的区域,手术切口就在扩张器上方;而传统方法则是扩张器置于待切除的瘢痕的一侧,手术切口可以远离扩张区。在此重点讨论这一变化所产生的问题,而其他的皮肤扩张术常规问题不作讨论。
  手术切口位于扩张中心将产生的直接问题是增加了切口开裂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扩张术失败。其作用因素是:扩张时切口张力增大;积血、渗液从切口直接渗出,导致切口愈合不良。
  针对切口的张力问题,在设计切口线时即不采取传统的简单直线切口,是采用“z”形折线切口,以将横向的切口张力向各个方向分散;关闭切口时皮下紧密缝合;延迟注水开始时间至两周后;每次注水量严格控制小于扩张器总容量的10%。
  针对积血、渗液从切口直接渗出的问题,传统方法可以通过皮下与基底缝合,将切口与扩张器分离腔隙隔离;而切口位于扩张器上方时就无法如此处理,只有通过彻底止血(“z”形折线切口可以比直线切口提供更好的视野,有利于直视下止血)、长时间放置微型负压引流(创面最低点另行引出,3天以上)等措施予以预防。
  带瘢痕皮肤扩张术仅适用于以美容为目的,且瘢痕面积不是很大的病例,本组最大瘢痕面积为3cm×9cm;如果瘢痕面积过大,再经充分扩张,可能会给扩张器取出后的修复带来困难。

推荐访问:瘢痕 切口 扩张 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