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研究

文 陈伟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国家认同在中学阶段的培养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1]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总体目标中也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2]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所承载的重要教学目标。

国家认同形成的关键是共同的历史记忆,[3]教材是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记载形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以下简称《历史纲要》)对于国家认同内容与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观照,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积极的教育实践意义。

国家认同是在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历史性概念,具有“治权独立”“民族统一”的主要特征。有学者认为“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本质上即是一种国家认同教育”[4]。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推进,中学阶段的国家认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新的变化,认同教育的知识性水平超越了其情境性,为国家认同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的使用,高中历史教材为国家认同的德育引导提供了优质的学科平台,用真情实境的史实和汗牛充栋的史料构筑国家认同的德育场域。

首先,所谓国家认同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5]的心理活动。也有学者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成员对所属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国家主权和制度、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等的认可而产生的归属感。[6]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国家认同是有关心理的、民族的、公民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经济性的认知以及行为模式。(如下图所示)

国家认同概念示意图

其次,从德育角度追索国家认同,强调的是“认同”在内涵上的一致性。有学者认为国家认同中的“认同”主要包含三种要素:同一、归属和赞同。“同一”是指某区域下的政治共同体与另一地的政治共同体相同;
“归属”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归属于某个政治共同体,并能指认出这个共同体的特征;
“赞同”是指一个人表达自己对所欲归属的政治共同体有何期待。[7]在这三种要素之中,“同一”和“归属”侧重于客观身份的辨析与识别,“赞同”则更加反映了主观意志的选择性和主体性。它们构成了国家认同的三个维度,也是考察国家认同强弱的重要“标尺”。

再次,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层次上,国家认同在家国情怀层面表述为“四个水平、两个层次”。水平1和水平2主要强调“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
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水平3和水平4侧重于“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8]可以从四个水平、两个层次看出高中历史教材的国家认同内涵的导向与要求,从对家乡、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到从世界角度理解民族国家的认同。

最后,在国家认同的内容层次上,江宜桦先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家认同主要包括政治(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族群)认同。然而,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则认为国家认同包括民族、人种、文化和政治四个维度。[9]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场域出发,对国家认同结构的分析有不同的结论。因此,从教育学和历史学科角度出发,结合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核心素养要求,结合高中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将国家认同内容划分为五大类目、十个次类目。五大类目分别为族群身份认同、经济生活认同、文化心理认同、政治制度认同、历史传承认同(见表1)。

表 1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分析框架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上册为2019年8月版,共计10个单元,包括29课和1个活动课;
下册为2019年12月版,共计9个单元,包括23课和1个活动课。全册共计19个单元,52课和2个活动课。

(一)教材内容统计方法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分为单元、课、目三级,全册共计19个单元、52课、170目。每课都包括“学习聚焦”“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史料阅读”“思考点”“问题探究”“学习拓展”以及图表等栏目。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针对教材内容和上述各栏目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具体统计规则有:

1.正文按照“目”的主要内容指向,视为统一的结构。

2.以“目”的内容和栏目主要涉及的国家认同的层次内容计数。

3.如果“目”的内容和栏目主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认同次类目,则给不同的次类目分别计算一次。

(二)教材内容统计方法的信度

教材内容中的信度分析是指不同编码员对教材内容在归类上的一致性,这体现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本文的研究邀请研究者A(编码员1)与研究者B(编码员2)共同担任。两名编码员为中学历史教学一线高级教师,均具有超过20年的高中历史教龄,对高中历史知识具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运用霍斯提公式随机对一册教材的编码进行信度检验。其具体程序如下:

1.两名编码员首先了解分析框架的具体内涵与概念,掌握本文涉及分析的具体统计方法。

2.两名编码员独立完成教材内容的编码工作。

3.将编码数据纳入霍斯提公式进行信度检验。

霍斯提公式是R=2M/(N1+N2),其中R为相互认可度,M为编码员间一致认同信息的编码数,N1为编码员1统计的编码数,N2为编码员2统计的编码数。在本文高中历史教材上册中,编码员1统计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共计428处,编码员2统计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共计351处,两人统计一致的内容共计336处。因此,编码员间的互相认可度R=2×336÷(428+351)=86.26%。这说明本文涉及高中历史教材国家认同内容分析的信度较好。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数据统计分析,可对高中历史教材《历史纲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寻求国家认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渗透情况,为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从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整体情况

1.正文与栏目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统计数目

据统计,如表2所示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正文和相关栏目的总数量为930处,含有本文梳理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总和为521处,所占比例高达56.02%。其中,在170个正文中,涉及国家认同的有87处,占51.17%。可以看出,高中统编教材上册国家认同内容的数量明显超过下册。从总体来看,全册中所涉及国家认同的内容也超过50%,足以看到有关国家认同的内容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突出地位。

表2 正文目中含有国家认同内容的数量及比例

2.各类目国家认同内容总体分布情况

高中历史教材(《历史纲要》上、下册)中各类目国家认同内容出现的总频次是1128(同一个栏目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认同次类目)。具体见表3。

表3 各次类目国家认同内容数量及比例

(二)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具体分析

1.族群身份认同

族群身份认同亦称为民族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承认和情感依附,并由此产生的一种民族归属感”[10]。在比例上,族群身份认同的内容超过10%,族群认同和国民意识两者在比例上相差不大。在内容上,族群认同主要体现在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逐步走向交融,相对集中于中国古代史;
国民意识则是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而出现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是在族群认同基础上的进一步充实,同为教材的关键所在。国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集中体现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对中国古代“家国一体”观念的冲击与改变。以下从族群认同的视角来分析教材中有关国家认同的内容。

本册教材从民族发展传承的角度提供了国家认同的史实基础。在《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与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分别从中国和世界的角度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发展道路,充分揭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同宗,凝练了国家认同的族群认识。此外,下册从全球视野看待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在参照中呈现并强调了族群的差异性,在差异性中突出了中华民族的族群共性。同时,通过“学习聚焦”与“思考点”等栏目引导学生展开族群统一性的思考。

2.经济生活认同

认同需要一定的经济作为基础,族群的发展需要共同的经济生活作为前提,国家认同只有在必要的经济条件之下才可能发生。因此,对于经济生活的融入和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生产”是基于一定人群范围内的共同经济生产。在共同的生产过程中结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在此种生产关系中进一步形成共同体成员的心理归属,并在此经济关系与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共同经济联系的认同。教材中涉及“公共生产”和“经济联系”的内容共320处,占28.36%,足见经济生活的认同在国家认同中处于重要地位,这也符合经济基础的作用。

在《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统一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价值。尤其是货币上的统一对于统一市场的出现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则强调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社会主体国家认同的意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文化心理认同

中华民族是在华夏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各民族不断交往、接触和融合而形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的民族共同体。[11]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12]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民族融合过程中不断交汇而成的共同的文化记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这也是文化认同的关键所在。《历史纲要》涉及部分共有244处,占21.64%。从教材的编撰比重来看,略次于经济生活认同。因此,可以看出,在重要性方面,文化心理的认同与经济生活的认同共同构成教材的两大重点。

在《历史纲要》上册第16课《鸦片战争》中,经过千年发展已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国受到了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对“民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萌生,源自中国各族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是各民族主体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对国家前途和命运自觉的感知和行动,对长期形成的一体性从“自在”向“自觉”的体验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中华民族的“自觉民族实体”的历史形成而逐渐发展、演化。[13]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人对近代意义上国家的认识和认同的道路。

4.政治制度认同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机制的深刻变迁与西方世界话语霸权的战略纵深。在全球化的网状世界中,政治认同的场域边界逐渐模糊,政治社会化打破了外部评价主体面临的层级式技术壁垒,解构了国家对信息的权威控制权[14];国家地位的去中心化趋势,会使得部分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15]政治制度认同就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认同,是对从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民族民主革命中找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历程的认同。因此,政治制度认同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通过对比《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目和《历史纲要》下册第9课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目,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历史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具有天然的局限性。通过历史的比较,可进一步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强化国家认同的意识。

5.历史传承认同

本文涉及的历史传承方面的认同主要是指历史沿革与历史地理视角下,从国家宏观发展与国家地理空间上对国家的认同。

《历史纲要》上册涉及历史传承的内容较多,如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与延续、古代中国文化思想的演变与发展等方面都呈现出紧密的历史沿革。此外,有关中国版图的变化在《历史纲要》上册也有一定的占比,共计41幅版图类图片,占上册总图片的17.15%,足以看出国家版图的重要地位。通过中国版图的变化,可更加明确国家疆域的发展与变化,营造宏观的历史视野,以增强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下的国家认同

从前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立德树人最直接相关的“文化心理认同”方面共计244处,占21.64%。如果考虑到其他项目里所包含的立德树人的内容,这个比例将大大增加。

《历史纲要》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基础教育教材进行了顶层设计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立德”立的是中华民族的德,是中华民族认同的道德规范;
“树人”树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主体。立德树人的要求与原则充分体现在高中历史的教材之中,贯穿于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关国家认同的内容之中。因此,其一方面明确了国家认同教育的方向,充分保证了国家认同教育的“德”的要求;
另一方面,高中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国家认同内容需要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这是历史学科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学科特点。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可以真正体现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的本质,进而有效保证国家认同教育的科学性和方向性。

(二)突出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国家认同

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要求,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结合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纲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夯实了国家认同教育的学科内容。例如,对于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众多少数民族的积极贡献,上册共计29课的“探究与拓展”部分中,就有15课的“探究与拓展”部分涉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与发展的内容,约占51.7%,显示出民族认同是本册的主要线索之一。此外,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实证的内容,为对国家认同的认识提供了坚实的史料依据,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的意识和素养。例如上册中“史料阅读”部分共计41处,其中有关“国家认同”的部分就达24处,约占58.5%。

《历史纲要》中所涉及的国家认同内容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载体,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为国家认同教育的实现奠定了能力基础,两者在教材中高度统一。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国家认同

认同是价值观上认知的统一。中国社会的国家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心理认同与政治认同的结合,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能够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积极应对外来不良思想观念的侵扰。”[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阐发了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历史纲要》考虑到高中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用充分的史料和准确的表述展现了完整的追求“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革命史画卷,更是对追求“和谐”社会的美好描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进步层面的价值理念,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追求,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更是历史核心素养对国家层面的认同表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因此,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充分渗透了国家认同的理念与思想,为高中历史学科德育的开展提供了优良的资源与载体,重视与提升高中学生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这也必定为新一轮的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崭新的思路与探索。

猜你喜欢 族群纲要高中历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纺织标准与质量(2022年1期)2022-07-12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2期)2021-02-16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新兴族群的自白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党员生活·下(2019年7期)2019-09-10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9期)2018-09-28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东北史地(学问)(2017年1期)2017-06-15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5期)2016-11-11《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2期)2016-01-22

推荐访问:认同 教材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