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分析题考点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分析题考点) 近代以来,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求有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有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条件:就国际背景而言,它成立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就国内条件来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历史特点(1)它所接受的,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2)它是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历史意义:它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党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实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4)它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2)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五、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选择题、分析题考点)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评价:1、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评价。《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评价。《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意义:(1)为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维护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2)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分析题考点) 胜利原因:(1)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2)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员在革命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3)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一)巨大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首先,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其次,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二)根本原因(选择题考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主要经验 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四、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大纲新增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选择题考点)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大纲新增内容】(选择题、分析题考点)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忆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纲新增内容】(选择题考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将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七、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大纲新增内容】(选择题、分析题考点)2013年1月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密联系;深入了解国情、国史,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进一步认识党成立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和主线,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题考点)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成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1)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5)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分析题考点) 失败原因:(1)从客观上说,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2)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表现在:①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 不能分发充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教训:它表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如何正确评论孙中山等人为之奋斗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2)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1)①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②但它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的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民生主义也未能真正解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孙中山也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

 (2)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②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③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④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失败了,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主观方面来说,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新东方在线 [] 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13

 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虽然辛亥革命未能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它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分析题考点)(一)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历史意义:(1)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胜利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3)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基本经验:(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选择题、分析题考点)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1936年5月,中共中央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后又正式确定了“逼蒋抗日”的策略方针。

 (二)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2)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选择题、分析题考点) 内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将它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其内容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

 评价:(1)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3)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五、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分析题考点) 原因:(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主要矛盾(选择题考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分析题考点)内容: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关系:.两者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它们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前一任务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任务是要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选择题考点)1.《天朝田亩制度》它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评价:(1)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2)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3)但是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2.《资政新篇》它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评价:(1)这是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2)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向西方寻找真理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3)但是,由于它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三)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选择题考点)意义: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3)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失败原因:① 从客观原因来看,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② 从主观原因来看,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经验教训: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意义:.它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它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失败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遇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2)维新派的局限性。表现在: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③害怕人民群众。(选择题考点)经验教训: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它的失败证明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作用(选择题、分析题考点) 原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1) “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2)京汉铁路罢工遭到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必须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3)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4)孙中山的转变。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之下,孙中山走上了联俄、联共的道路。

 政治基础: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作用:极大地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体现在:建立了黄埔军校,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四、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选择题考点)失败原因:(1)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叛变了革命。(2)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3)与共产国际的错误干预也有关系。经验教训:(1)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2)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3)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4)必须不断加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大革命的意义:(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2)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提高了政治觉悟。(3)提高了中共的政治威望,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分析题考点)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地。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中特理论重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重点,选择题、分析题) (1)教育问题: (2)就业问题: (3)收入问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四要取缔非法收入。五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4)社会保障问题: (5)医疗问题: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1. 为什么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点,分析题) 第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第三,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1)要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为什么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2)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题思路】(1)第一个问题,要求说明什么是“两个百年目标”,以及实现这两个百年目标的道路选择。在回答道路选择时,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先从反面的历史和现实教训出发,论证我们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然后,从正面论述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2)第二个问题,要求回答什么是中国梦,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措施。【参考答案】(1)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这两个百年目标,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当然也包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路子。改旗易帜的邪路是完全放弃社会主义的旗帜,走资本主义的路子。我们不能走“西化”或僵化的老路,因为这不适合我们中国国情。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和人民之所以能不断前进,开创局面,赢得胜利最根本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也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今天,我们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着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这又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试分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如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解题思路】 (1)第一个问题考察的内容即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解和政策把握,这要求考生从理论上说明当前我国的主要原因。

 (2)第二个问题,如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际上就是考查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际上就是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按这个逻辑推理,考生需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即可。考生还可以按照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论述回答。

 【参考答案】 (1)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发展方式粗放。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列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普通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能源资源的投入巨大且效率不高。产业水平总体上较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污染排放多,对环境破坏大。这种投入大、消耗高、环境破坏多、效益差的粗放发展方式若不改变,环境污染就难以得到根本遏制。

 (2)建设美丽中国,实际上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③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2.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分析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

 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何重大意义?(2)当前如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参考答案】 (1)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成功转变,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能否完成。

 (2)要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为什么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我们应该如何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1)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①这是继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②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③这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主动权,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④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①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②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选择题、分析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怎样的重要地位?它包含哪些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怎样才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选择题、分析题)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1)为什么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它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什么? 【解题思路】 这两个问题涉及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问题以及当前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回答第一个问题需要从背景和原因角度阐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要阐述清楚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各自的具体内容,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①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②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③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④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2)为什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 (1)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1)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 (2)如何积极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参考答案】 (1)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2)积极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必须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同时,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4. 怎样才能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重点,分析题)

推荐访问:人教版七年级政治考点 考点 分析题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