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46年苏皖边区政府的民生建设实践

黄 冀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苏皖边区政府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华中解放区的民主联合政府。1946年7月28日的统计资料显示,苏皖边区共计由8个分区组成,下辖74个县,总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人口大约2500万。苏皖边区政府自1945年11月成立之后,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苏皖边区后续的人民解放事业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在民生领域主要聚焦于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生产贸易和推动教育文化工作三个方面。苏皖边区政府在较为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值得研究。

在苏皖边区政府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在这一地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推动减租减息斗争。在淮北地区,从1941年开始新四军主力在此驻扎,地方抗日民主政权相对稳固,群众在早期减租减息斗争中解放思想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于土地改革的支持度和参与度相对较高。而在新收复的距离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域较近的宝应县等地,有的群众对土地改革的热情不足,甚至主动向地主退还已按要求减免的地租。

在这样较为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苏皖边区政府首先以惩办和没收等方式对汉奸分子展开重点打击。例如对“利用敌伪势力,主持囤积居奇,操纵市场,致陷民众生活于困难者”,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乃至死刑。没收之汉奸财产,作为救济抗属、灾民、难民、失业工人及贫苦人民之用。[1]在较短时间内,边区政府一方面通过打击投机炒作等市场失序行为,来降低人民生活负担;
另一方面通过直接没收汉奸的财产,补充边区政府可用于救助困难群众的资金,并着手将没收的土地廉价发放给当地的人民群众,为后续土地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边区政府于1946年上半年陆续制定了《苏皖边区土地租佃条例》《关于减租减息各项基本原则择要布告》等文件,并由各级政府推动落实。这些举措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减租减息斗争,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比如,从1945年底至1946年4月,涟水县减租田6.2万亩,减租粮食18万斤。[2]

一部分农民通过对地主汉奸的清算获得了土地,但是苏皖边区政府总体上推行的还是减轻封建剥削的政策,并未彻底地否定掉封建土地所有制,绝大多数的农村土地依旧集中掌握在少数地主的手中。例如,在淮安的石塘地区,十里乡全乡农民自耕土地只有37亩多,而属于地主的土地有1920余亩,也就是说地主占据了乡里超过98%的土地。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农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公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作为土地政策的主要目标。苏皖边区政府在贯彻中共中央“五四”指示时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团结中农,分配土地时‘力求其平’”等主张。通过在鹅钱乡、陈圩乡和砖桥乡等地进行土地改革试验,总结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做法,积累了大量的土地改革相关工作经验。从1946年6月开始,苏皖边区各地参照试点地区经验,通过排查统计、宣传动员、分配田地、公布情况、复核纠错、保卫土地这6个步骤,经过3个月的工作,到了9月份大体上已经消灭了边区内的封建土地关系。值得指出的是,1946年,国民党军队已经撕毁“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并于年底前占领了苏皖边区的主要城镇。在这较为艰难的情况下,苏皖边区政府依旧坚持在各地开展土地复查工作,保障人民的利益。

生产与贸易的发展使人民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资,促进经济好转。苏皖边区位于华中平原,自古以来是国内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但是由于日伪军长期且频繁的进攻掠夺,封建土地制度对人民的剥削与对生产力的束缚,洪涝、干旱、冰雹、蝗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密集发生,苏皖边区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1946年1月,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发出《关于生产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必须抓紧今年一年时间,确实组织和发展生产”。苏皖边区政府陆续通过了《华中银行耕牛贷款章程》《华中银行农业贷款暂行章程》《苏皖边区政府关于兴修水利的训令》和《关于灭蝗虫训令》等一系列文件,以帮助人民应对自然灾害和改善生活状况。

具体地看,苏皖边区政府在1946年初就已经确定了生产工作的重心要落在粮食生产、纺织生产、日用品工业生产和食用盐的生产运输与销售这四个方面。同时边区政府明确指出,开展生产工作要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比如,灾区主要通过救荒来改善民生并适当发展生产,而非灾区要提高产量,进一步改善民生。农村按照实际生产力状况保持以农业生产为主,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为辅的方针,城镇则可以将手工业作为主体并适当发展商业和运输。

关于发展粮食生产,苏皖边区政府首先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从根本上将生产力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次是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例如,面对部分农户没有耕牛或农业生产能力较低的情况,边区政府允许参加劳动互助组织的农民以耕牛价格的1/4使用耕牛,而剩余的3/4钱款由华中银行出借,农户只需在每年的收获季节分期还清欠款即可。与此同时,华中银行还为农户购买种子、肥料、青苗、农具,甚至提供乡村小型水利设施修建贷款。[3]再次是兴修水利,苏皖边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水利委员会。据统计,从1945年8月至1946年8月,在没有外部经济援助的情况下,苏皖边区政府坚持兴修水利工程,短短一年时间内累计投入超过2500万华中币,开浚大小河流97条,总长度超过了650千米,使得200万亩以上的田地直接受益。在此期间兴修水利工程还为15万群众解决了生活问题。最后是通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例如,边区政府强调在水、旱灾多发地区应以修建水利设施为主,在荒地较多或地广人稀的地区应该注重开垦田地,扩大耕种面积,而在人口密集的区域优先发展精耕细作。边区政府在生产工作指示中提倡通过植树的方式调节地方气候,体现出其农业发展理念的前瞻性。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关于发展纺织生产,苏皖边区政府从原材料棉花的种植,到棉花、纱布和布匹的流通交换,乃至土纱、土布这类纺织制品的销售等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指示。在棉花的种植方面,边区政府号召民众种植棉花,并将棉花有组织有计划地转运销售,调节棉花产能;
在流通环节,边区政府通过设立棉花、纱织和布匹的专门交易所,并向其投入资金与物料,推动纺织原料与产品的交换流通;
在销售环节,为了扩大土纱、土布的销路,边区政府大力提倡区域内的人民穿着土布,同时减免纺织业的营业税,免征土纱和土布的出口税,并限制区域内的洋布进口。这些举措在较短时期内刺激了具备条件地区的手工纺织业发展。例如,涟水县的刘老好劳模互助社拥有200多辆纺纱车,每日纱布产量超过400两,在偿还完棉花贷款后,依旧剩余超过200两,出售所得可以解决500人一天所需要的口粮。

关于发展日用品工业生产,苏皖边区政府拨付公款进行工厂建设,以解决区域内日用品的供应问题。主要由政府与军队负责各类工厂的建设和生产活动,牙刷牙粉、纸张墨水、毛巾肥皂和电池玻璃等行业均包含在内,同时也扶助地方私营日用品工厂的建设。位于盐城的新华化学实验厂和位于宿迁地区的宿北试炼水泥工厂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物资,推动了边区内城镇的工商业恢复与发展。

关于发展食用盐的生产运输与销售,苏皖边区政府将食用盐从日用品生产中单拎出来,主要是因为食盐对边区财政收入来说至关重要。淮南与淮北的沿海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产量较高的盐场,在全面抗战前,两淮地区的食盐产量占据全国盐产量的1/4左右。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后,一方面抢劫两淮地区存储的原盐运往日本本土,另一方面对新产出的原盐进行“军事管理”,将其中的大部分继续向日本输送,只留下部分交给敌伪盐务机构高价出售,既掠夺当地资源,又奴役盐场的盐工。直到1945年八路军解放淮北盐场,盐民们才获得解放。苏皖边区政府一方面通过拨给粮食、派驻医疗人员来救济盐民;
另一方面拿出资金修缮圩堤,购置盐业生产用具,使得淮北盐产量取得了多年未有的大丰收。苏皖边区政府还动员淮海、盐阜、苏中等解放区总计超过1500条木船,在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这4个月内,共运出原盐10万吨以上,仅盐税就收入华中币1亿元[4],为当时的边区民生保障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援。

教育与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充实人民的生活,并消除愚昧、解放人民的思想。苏皖边区政府在1946年6月举行的华中宣教大会上明确了文化宣传工作要以服务工农兵为方向,以时政理论宣传、教育教学建设和丰富文化活动这三个方面为主要着力点。

在时政理论宣传方面,苏皖边区政府采取了多样的宣传形式。一是通过各级政府在区域内组织发行了《新华日报》(华中版)、《淮南日报》《淮海报》《民主建设》和《华中少年》等40多种报纸刊物,同时也培养出大量优秀的通讯员。二是通过新华书店、韬奋书店和博古图书馆等平台销售书籍,宣传马列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理论。1946年8月的统计结果显示,当时仅新华书店印刷厂承印的书籍就有60多种,近30万册。[5]三是通过黑板报、油印报和墙报等形式,推动报纸深入到农村地区。四是号召党内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以期使党员干部们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储备将来和平时期所需具备的相关理论知识。

在教育教学建设方面,苏皖边区政府以发展边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为目标,恢复边区被战乱破坏的教育系统,并增加对教育教学事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1946年元旦,苏皖边区政府公布的施政纲领明确了普及成人教育、提倡民办学校、改进小学私塾、兴办各种专门学校、改订学制课程、改善教师生活、保障学术研究和奖励科学发明[6]等一系列具体的施政目标。同年2月,边区政府组织编印了24种适用于中小学教学的课本,从而统一了边区学校所用的教材。据统计,从1945年3月至1946年2月,仅苏皖边区的六分区,学校数量就由1100多所增至2000所以上,学生数量也增长了接近四成。而整个苏皖边区在1946年8月,也就是抗战胜利一周年时,已经拥有了华中建设大学、雪枫军政大学等近100所中等以上学校,同时还拥有近万所小学和5万个左右的群众学习组织。

在丰富文化活动方面,苏皖边区政府有着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其实早在抗战胜利前,苏皖边区所在的地域就已经出现了众多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运动和文化活动,比如苏北地区的新安旅行团运动、涟水的秧歌舞运动和淮安群众看报室……这些文化运动与活动的成功实践,为边区政府开展文化工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边区政府在此基础上协助组织和建立了华中文化协会等各类文化团体和学术团体,组建了平剧实验剧团、大众戏剧实验剧团、美术工和诗歌等研究会,指导各个市县成立文工团和地方戏剧团,并进行巡回演出。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方面外,苏皖边区政府在健全司法制度、优待革命军人、照顾弱势群体、保护文物古迹、公共卫生管理等众多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苏皖边区政府的民生建设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治理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成立的首个地方民主联合政府,苏皖边区政府通过解决民生问题、进行民生建设,切实关心与维护人民的利益,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猜你喜欢 华中边区土地 华中膨化料没市场?粤海却投人投钱力推膨化料,区域市场销量翻6倍逆势增长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华中要塞:义阳三关凤凰动漫(军事大王)(2022年1期)2022-04-19我爱这土地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1期)2021-12-06新四军华中抗战湘潮(上半月)(2021年10期)2021-12-02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学术研讨会征稿函铁军(2018年4期)2018-04-24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源流(2015年12期)2016-01-19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能源(2015年12期)2016-01-18

推荐访问:边区 民生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