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蒲沛君

 如何 提高 高 中 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基础 —— 以必修三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为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生整合式自主阅读方式的研究与探索

 蒲沛君 摘要:议论文历来是高考必考的文体,但对于学生来说这类文体的写作却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困难,很多学生拿着毫无头绪无从下手。这也成为了我们教师教学的一大难点,但也并不是没有教法可循,从高一必修三的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的编排上可推测出编排者的意图,寻找到一种实际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阅读鉴赏、写作、 议论文的写作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历来都是一大难点,很多学生甚至无从下手,即使勉强“挤”出来了,但却言之无物、空洞乏味、东拼西凑、毫无逻辑。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不具备议论文所特有的逻辑与思辨能力,其中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是可在短期教学中达到的,而逻辑与思辨能力则需要长期的教学慢慢形成。下面我将探讨的是如何结合必修三教材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的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高中教材不断改革,在改革中更加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别是在探究梳理与表达交流这部分变动较大。但是这两部分与阅读鉴赏是息息相关的,这两者不可孤立开来。很多教师与学生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将这两者有效结合,不仅没有解决好学生的写作问题,也增加了教师很多的备课量,其实议论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高效的教学有力于学生更有效的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如果将这两部分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对于教师的教学更是事半功倍。

 在众多教材中,必修三让我们接触到了议论文,同时也给我们举了很多优秀的范文。这本教材与其他几本教材一样都是以单元形式编排,共四个单元。其中第三单元是古代议论性散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议论文,这些文章都是在历史长河中淘出来的金子,堪称千古名篇,这些文章具有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课本后的表达交流部分则是选择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这四个方面刚好与第三单元阅读鉴赏的三篇文章相互对应。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只需链接这三篇范文,进行适当的拓展便可将本册书中议论文的教学完成。

 每篇议论文都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构成,结构大致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先从论点说起,这三篇文章中论点都是非常明确的,《寡人之于国也》是实行王道,以仁义治天下,《劝学》最为明确“学不可以已”,《过秦论》的论点则是“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不难看出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论点都非常清晰明确,概括性很高,这样链接这些文章对于议论文的论点要求学生就非常明确了。

 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出很多学生议论文结构混乱无逻辑,而结构是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正如胸有成竹,方能画出完美的竹子,议论文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全篇的布局只会让文章显得混乱无逻辑。布局合理,读者很快就能理清思路,明白作者的观点。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名家所作具有周密的论证逻辑,思辨力特别强,《劝学》结构最为清晰,逻辑非常强。开篇提出论点,分析学习意义,然后分析学习的作用,最后指出学习的方法,结构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这是典型的纵向展开议论,即我们所说的“二个 w 一个 h”: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高一学生只要学习到这样的谋篇布局,相信其作文便不会出现逻辑混乱的问题了。

 文章只要把有整体的布局弄清楚,论点准确,便可得到半壁江山了。剩下的问题便是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了,论证就是将作者的观点证明给读者的手段,论证不充分,会显得作者观点牵强附会。这三篇文章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以《劝学》为例,开篇就引用名人名言说服力很强,再用了九个比喻句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的分论点,最后一段举了三个例子形成一个排比句,不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论证自己的观点,还使得文章气势磅礴,接着用了对比论证证明了坚持专一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学习的方法。

 合理的布局,充分的论证文章已成功了百分之八十。但在学生作文中还存在不会论述材料的问题,很多学生引用的材料篇幅非常的长,没有根据自己的论点选取有针对性的部分进行论述,要不就交待不清楚事件,让读者无法了解到底是什么事件。这类问题可以《过秦论》为例,文章开篇三段都是在叙述秦朝崛起到灭亡的过程,但是作者的选取是很有针对性的完全是在为后面论点的引出做铺垫,同时也是文章的论据。明确事例句的写作必须要高度概括,只需有什么人作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就行,不可长篇引用,这样会使文章以叙代议问题不明。

 以上议论文写作问题解决了,那么相信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基础已基本奠定了,到了高二只需在不断强化,再增加一些如何展开议论的方法,到了高三教师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就不会那么费力了。所以将阅读鉴赏与写作有效整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推荐访问:议论文 提高学生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