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新时期高校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的研究

 摘要:本文在客观分析现阶段高校基层党支部开展党课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党课教育教学说教化、资源趋同化、评价形式化等问题,提出了通过搭建开放、平等、包容的党课教学平台,打造立体、互动、体验的党课教育模式,探索真懂、真信、真用的党课评价机制等途径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质量。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质量提升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关于从严治党的一系列规定和《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都要求高校以基层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基层党支部是我党培育人才、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科研创新等事业的重要依托力量,必须以高质量的党课教育等党建工作为抓手,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

  现阶段,我国高校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建设明显与党中央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党课教育是我党对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的知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修养水平、强化理想信念、引导其学习党的知识、政策、方针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高校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却普遍存在着教学说教化、资源趋同化、评价形式化等问题,尤其是党课教育中的“知”如何转化为党员个人“行”更是成为高校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亟待深入研究。

  一、党课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1.党课教育教学说教化。

  十九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加之党课教育的政治性、严肃性、规范性,“怕出岔子”、“怕扣帽子”、“怕穿鞋子”变成为了党课授课者的普遍心态,党课教育往往变成了“照本宣科”,变成了苍白无力的理论说教。只要一提出讲课题目,党员就清楚地知道讲授者的“套路”,各种繁琐的数据、各种拼接的名人名言、各种传统的教学题材、反复使用的讲义、各种简单的唱高调…都让党员感到乏味至极。党课讲授者为自身画了一个“保护圈”,一本正经地讲授党课知识,其讲授的目标并不是听课党员的真听、真信、真喜欢,而是自己的讲授是否“出格” ,是否有不妥的言行,是否及时完成了任务。与此同时,党课教育的庸俗化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以“说相声”、“讲段子”等方式开展党课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发展方向与趋势却更加值得令人警惕。党课教育的政治性导致部分讲授者以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和党员进行互动,教学互动就容易变成“一言堂”、“举手表态”。试想如果是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等各种“一把手”上党课的前提下,依照现有的行政话语体系,党课明显变成了典型的政治任务。因此,部分党员内心深处容易产生质疑、批判党课讲授内容就是质疑领导、批判领导,质疑党、批判党的错觉,因而变得沉默寡言或溜须拍马。即使跨地区、跨部门授课,问题太过尖锐了,气氛太过紧张了,也明显会影响表面的“和谐”,让讲授者和主办方之间变得尴尬。因此,在说教化的党课课堂,单向的“填鸭式”灌输 ,让枯燥乏味、沉闷压抑成为了高校基层党支部党课个性标签。当然,党课教学能否实现党员的真懂、真信、真用才是关键,毕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干部队伍所作所为长期与意识形态表述是两张皮,即便是意识形态本身获得了逻辑严密、形态优美的表述,也不可能建立起权威。”[1]

  2.党课教育资源趋同化。

  高校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资源虽然大多时候上是采取PPT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讲授,紧跟中央各种会议的新要求、新精神,但是难以掩盖党课教育资源的趋同化的问题。在现实的党课教学过程中,PPT、投影仪、高档会议室基本属于党课教育技术资源的标配,本地红色旅游资源观光、全国革命老区实地体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习考察等更加是党课教育资源的可选性资源。这些党课教育资源本身是不存在的问题的,问题在于党课教育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理念陈旧、方式落后、评价不科学,导致了“天下党课是一家”的趋同化局面出现。具体的表现在于党员往往以玩的心态准备、以看客的姿态被动参与、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总结,甚至出现将党课教育的变成缓解工作压力、旅游休闲的错误实践。

  3.党课教育评价形式化。

  党课虽然具有政治性、严肃性、规范性等属性,但是党课教育本身仍然属于教育教学的范畴,需要科学地评价以促进党课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高校大多处于转型发展之中,加之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年度考核、思政评估、办学水平评估迎接检查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高校基层党支部对于党建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党课教育评价基本上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部分高校基层党支部更加热衷于以拍图片、传简报、写总结等形式展示党课教育的过程和成果。党员对于党课教育的改进建议、党课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特别是党课教育过程是否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党课教育成果是否实现了党员的“真懂、真信、真用”往往被授课者和基层党支部所忽视。反而是党课教育以发新闻、发简报等形式更容易获得了上级党支部和外界的的认可,可谓是“往往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因此,党课教育完成的是否及时、签到请假是否合规、图片简报是否及时上传等变成了党课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党课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1.创新党课教育理念,搭建开放、平等、包容的党课教学平台。

  从提升党课教育质量角度来看,党课教学需要以开放、平等、包容为课堂教学理念,注重综合运用讲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拟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从开放性角度来看,党课虽然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但仍然需要党课讲授者以开放的心态,通俗化地开启党课教学,而不是简单的“由于时间的关系讲重点”、“先有结论、后有推理”。同时,基层党支部也要防止以“讲段子”为形式的党课教学的庸俗化泛滥,毕竟“庸俗化只能使理论变成粗鄙低劣的东西,变成马克思主义的赝品。庸俗化的东西尽管也可能‘易懂’,甚至‘有趣’,但它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根本不能算是马克思主义的作品”[2]。党课讲授要注重专题专讲,授课者应当以穿越古今、审视中西的科学历史思维视野开展教学,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开展就事论事式教学。当然还要注意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党课授课之前应当采取任务分解的模式,让听课的党员带着问题分组完成教学准备工作,如准备好课堂辩论赛知识储备与演练、基本调研报告、基本观点自主学习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经典理论现代阐述外,讲授者要注重利用课堂辩论赛、小组代表轮流讲解、课堂情景对话模拟等方式让整个党课教育的课堂呈现活力和现实性,具有张力和争鸣,最好是实现“红红脸”、“出出汗”;从平等性的角度来看,“一把手”上党课等强势教学背景下,一方面,要营造氛围引导领导转变观念,进入教学的角色,真正意识到“长官意志”、行政威权化与师生平等、教学相长之间的转换必要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党员采取“QQ匿名悄悄话”、云班课教学、成员在线匿名评课等方式,让党员逐渐打消后顾之忧,全程参与到党课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党课教学的“以理服人”;从包容性的角度来看,党课教育课堂应当允许有不同的看法,但这种不同看法的原则也是有底线的,就是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党课教学课堂上,讲授者要鼓励、支持党员对讲授内容发表不同的意见、展示内心的困惑,讲述自身面对的现实困境,由讲授者引导全体党员分组交流讨论,答疑释惑,让党员能够感受到党课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讲述经典理论的过程中,讲授者要深刻认识到“如果对经典与新的实践之间的关系不加解释,不回答干部群?提出的‘我们身在何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意识形态与干部的实践之间的‘两张皮’的问题就会日益突出,干部的政治标准也会趋于模糊,历史虚无主义和机会主义就会流行起来。”[3]

 2.整合党课教育资源,打造立体、互动、体验的党课教育模式。

  党课教育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种学科,要求讲授者具备必须过硬扎实的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党员的现实针对性开展好党课教育。现阶段,高校基层党支部开展党课教育,形式过于陈旧,明显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形势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新生代党员的学习需要,需要积极探索从“感受―体验―认知―实践―内化”的路径出发探索党课教育模式与资源整合。当然,这首先要实现“以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创新学习理念,改进学习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营造人人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确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创新型学习’的先进学习理念”[4]。以理念信念教育为例,可以分环节综合运用“感受―体验―认知―实践―内化”的路径进行党课教育。在感受环节,讲授者必须分小组引导党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通过选择考察革命烈士故居或文物保护单位等方式学习了解某位革命烈士理想信念发展历程,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位腐败分子的案例进行对比学习,以便让党员充分感受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体验环节,讲授者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角色情景模拟对话、革命烈士生活体验、时代先锋人物对话等途径,让党员体验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认知环节,讲授者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阐述、讲授者点评、课堂辩论赛、主题演讲等途径,让党员从思想上、灵魂深处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实践环节,主要是讲授者应当根据党员所在的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引导党员分析研究理想信念培育的困境、形成原因、对策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案并予以施行;在内化环节,主要是通过定期述职述廉、群众口碑调研、民主生活交流、谈心谈话等途径研究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化程度。

  3.完善党课评价机制,探索真懂、真信、真用的党课评价机制。

  由于党课教育的特殊性,党课教育的质量评价既不能是停留在“拍图片、传简报”的形式化评价层面,也不能简单地依靠讲授者与党员互相打分、同行听课、专家评课等传统教学评价机制,而是要从一开始以“真懂、真信、真用”为标准为审视党课教育的质量,审视党课教育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党课质量评价过程中,高校基层党支部应当注重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色,特别是注重利用云班课、慕课、微课等途径开展党课教学评比,党支部也可以利用QQ、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载体以网络调查问卷、网络投票等形式等让党员进行党课质量评价。

  从真懂的角度来看,党课教育评价必须在依赖传统的理论知识考察的基础上,采取党员自我试讲、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模式考察党课的教育质量;从真信、真用的角度来看,党课教育评价可以结合角色情景模拟对话、街头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党员真正地在角色中展现党课教育的质量。比如,情景模拟对话,要挑选人员扮演普通群众向党员提出“苛刻的问题”,让党员进行现场模拟答复,从而审视党员对于党课教育掌握的程度。同时,党课评价要综合考察党员接受党课教育后精气神提升状况、现实工作生活表现、特别是危难险急时刻表现和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当然“重点是考核干部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情况”[5],从中发现党课教育的“短板”,从而审视、评价党课的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高校基层党支部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区域特色、实际情况通过创新党课教育理念、整合党课教育资源、完善党课评价机制等路径积极开展好新时期的党课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大道之行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J],鄢一龙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第91页。

  [2]《理论是非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J],梅荣政、杨军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第145页。

  [3]《大道之行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J],鄢一龙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第93页。

  [4]《党建正能量 凝聚中国梦―以改革创新意识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J],祝宝声等编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第79页。

  [5]《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教程》[J],中共中央组织部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第299页。

  作者简介:李海龙(1985―),男,?h,陕西凤翔人,毕节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学生管理科副科长,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高校党建、学生管理。

推荐访问:高校党支部党课 党支部 党课 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