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与社区治理对策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摘要本文主要对现在国内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分析背景以及实际作用开展分析,之后对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有关定义以及观点进行全面的叙述,重点包含高校、社区的定义,和国内外分析综述。在上述前提上对广州大学城参加社区治理出现的问题开展分析,最后基于出现的问题指出合理的意见以及处理方案。

关键词高校;
社区治理;
对策 目录 前言 1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2 1.2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2.1研究对象 2 1.2.2研究方法 3 2.相关理论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1 相关理论概述 4 2.1.1高校 4 2.1.2社区 4 2.2国内外研究综述 4 2.2.1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 4 2.2.2国际间比较研究 5 2.2.3国内外文献评述 5 3. 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6 3.1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 6 3.1.1构建信息平台 6 3.1.2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6 3.1.3进行咨询服务 6 3.2广州大学城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分析 7 3.2.1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7 3.2.2鼓励教职科研人员与社区嫁接 7 3.2.3指导社团进社区 8 3.3高校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8 3.3.1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 8 3.3.2“校社”缺乏互动 8 3.3.3过分追求利益 9 4. 推动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11 4.1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制定 11 4.2推进社区与高校的协作与互动 11 4.3完善运行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2 5.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6 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前言 “社区治理”不只是来自新公共管理观点以及治理观点的社会管理观点,还是全新的监管制度。伴随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当代化、城镇化以及社区化全面进步,国内社会管理层面遇到全新的要求以及工作,怎样改变政府职能,开创全新的社会管理制度,提升社会各主要部分的积极性,就变成创建和谐社会完成中国梦的重点。现在,国内高校就是基层政府职能改变的关键承接者,是社区机构系统关键的部分,是社区管理以及服务的关键基础,在参加社区以及社会管理部分具备关键的现实影响。

高校具备的主要功能一般就是服务社会、教育教学以及开展科研。此处,高校服务社会作用的完成要求,关键的部分就是高校需要自主参加到社区管理现实或中。高校参加社区治理,首先可以提升多种决策的合理性、自治水平,然后促进社区持续管理;此外高校也会得到良好的效益,在服务社区的工作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完成双赢。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站在世界层面分析,当代高校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在服务社会的部分上做出努力,实际情况指出,高校在上述活动中自身也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以及进步。身为高校服务社会的突出展现一高校参加社区治理活动一本分析课题被众多专家以及学者分析过。为健全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制度发展,深化参加的纵深度, 满足高校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开始得到社会学者的探究以及钻研。我国分析情况是部分学者对上述课题开展分析,关注详细的使用范围,观点非常琐碎,缺少全面性以及发展性,此外一般将分析主体限制在普通高校,对国家重点学校的有关分析并不多。本文主要将中国工信部部属重点大学一广州大学城高校当做分析主体,囊括了其在广东省地区内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影响、模式,然后掌握广州大学城高校在促进社区治理发展的现实情况,寻找问题以及不足,为此后的分析准备良好的基础。

1.2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研究对象 本分析的关键主体就是广州大学城和社区沟通状况,广州大学城地处本地区“南拓”发展的关键部分,是该地区的“智核”与广州国际创新城的重点地区。面积大概是17.9平方公里,包含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等十所学校(大学城南岸在今年9月入驻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中心、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中心、广州国家IC产业化基地等重要园区,和广州超级计算机中心等关键科研资质。现在综合人数大概是21.3万人,此处,高效教职工大概是2万人、大学生大概是16万人、民众大概是1.4万人、流动人口是1.9万人。

广州大学城持续使用当代科技,创建了地下整体管沟、分布式能源站、地区供冷、统一供热、分质供水、大学城一卡通、数字化信息网络等众多展现长久发展以及人文环保观点的高新科技项目。坚持“资源共享、生态优先、校际交流”的要求,广州大学城综合发展表现出轴线发展以及组团放射结构的特征,轴线上出现综合发展区、信息和体育共享区、文化会展共享区,十个高校位于四周,完成了城市公共资源、体育设备、商业服务以及交通体系的持续共享以及全面使用。依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特色营造”的要求,此大学城总共留存了11处原始生态林,设计营造了八个生态公园以及三个临江湿地公园,绿地率为55%。

1.2.2研究方法 本文重点使用案例探究法、访谈法 案例探究法。主要表示在传授理论以及叙述内容的时候,全面融合现实生活中的突出案例开展探究、整理以及评估,然后从现实到抽象得到概念、范围以及理论的分析方式。本文在叙述有关观点的时候融合社会中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详细个案开展探究,尽量将理论和现实融合起来。

访谈法。对街道办领导以及职员开展访谈,了解充足的信息。

为了分析广州大学城参加社区治理的状况,本人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3月对地处广州大学城内的小谷围街道办开展访谈,详细访谈内容参考表1.1. 表1.1访谈对象主要信息表 地区 访谈主体工作机构 年龄 性别 访谈时间 小谷围街道办 法律服务所 48 男 2016.12 小谷围街道办 城市建设服务中心 53 男 2017.1 小谷围街道办 劳动合和社会保障中心 55 女 2017.2 小谷围街道办 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39 男 2017.2 小谷围街道办 高校服务中心 46 女 2017.2 小谷围街道办 维稳综治办公室 42 女 2017.3 小谷围街道办 工会 58 男 2017.3 2.相关理论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高校 高校,也就是高等学校,其是为目前适龄青年准备高质量培育活动的高等级的教育组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时间时间最长。在国内,高校在各个时期出现不一样的称呼。在清朝时期被叫做“高等学堂”“大学堂”等,在民国阶段被叫做 “高教机关”。受到日本以及苏联等临近国家的作用,“高校”开始在新中国创建以前被使用。在这个时候,高校所表示的范畴持续扩张。高校从最初的表示“大学与单独学院”,之后变成“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到目前的“规模庞大的大学、规模不大的学院、具备自主制度的民办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院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度过了漫长的发展变动流程。

融合国内外高校的概念,本文表示的“高校”,主要是以供应学科专业培训业务的所有教育组织。其一般包含下面三个种类:首先,以科研型为重点的、学科种类众多的,一般以985或211工程名号开头的学校,也就是国家重点学校,一般来说就是“一本”;其次,是教学应用型的、偏居于特定科目的,相对照的是普通高等学校用特别是地方区域性高校,也就是“二本”、“三本”。最后就是职业性的技师型,一般表示普通的职业技术专科院校,也就是“高职高专”。

2.1.2社区 “社区”词语出自拉丁语,含义表示相同的东西与紧密的伙伴关系。最早指出“社区”词语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且第一次使用到社会学的分析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国内专家费孝通在翻译滕尼斯的书籍《Community and Society》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出来,此后被大部分专家所借鉴。近期,国内众多专家逐渐关注到“社区”,且对其开展全面深入的分析,此外对“社区”的感悟以及了解更加充足。比如范国睿指出:“社区就是生活在特定地区内部的个人或家庭,因为对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目标而产生的特殊范畴,各个社区间的文化、生活模式也因此出现差异”。

2.2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 罗西瑙(2014)指出高校培育人才的突出流向是社区。社区进步需要各部分的人才,例如管理部分、环境科学部分、园林设计等人才等,值得关注的是社区高质量人才温床一社会工作专业,高校人文和社会学院基于现实基层人才需要而开设,每年培育众多高质量人才,且持续促进大学生进入村官领域、社区服务部分工作,在社会福利以及救助、慈善、劳动保障等众多服务社会组织以及基层社区中, 具备显著的现实影响。

罗伯特.D普特南(2015)指出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发展的重点,不只可以提高民众的综合素养以及社区文明水平,此外对创造现代化文明城市也有关键的影响。高校团委自主倡导该校各社团机构自主参加四周社区文化业务,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社团进入四周社区,激发自身特点以及优势,自主参加到社区多种文体业务中,根据学校“文化艺术节”、“主题服务月”等业务,在社区举办“文明宣传进社区”等众多活动,全面增加社区民众的文化活动,产生精神层面的享受,促进社区文化全面发展。

2.2.2国际间比较研究 在此部分去除美国专家萨拉蒙的约瀚一霍普金斯开展分析之外,我国专家王绍光编撰的《多元与统一一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以及美国专家朱莉.费希尔编撰的《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就是现在分析意义非常高的书籍。另外丁元竹分析了加拿大社区服务系统发展,王英杰对中美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对比,刘祖云对比香港缓和武汉的社区服务系统等。

2.2.3国内外文献评述 分析国内外现实情况,对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了解以及分析都达到了特定的层面,依旧有持续进步的前景。我们将美国当做案例,对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分析逐渐进入到制度建设以及制度化时期,此外得到了显著的结果。对比我国,上述分析一般位于事物表层,例如分析参加的关键性、现实作用,完成的详细方式,出现的问题等,但是对于事物本身内部的啊发展规律,例如制度化设定等,却没有开展深入的分析。

3. 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3.1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 3.1.1构建信息平台 在目前信息以及网络全面谱普及的时代,信息就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发展科技的前提。高校依赖信息观念显著、得到信息水平高的特征,因此需要创建涵盖范围 广泛、作用明显、使用的网络信息平台,由大量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组建的业人员组织信息筹集、划分、归纳、加工等活动,精准分析、探究社会现实需要等,持续合理的为社区等准备充足的高效数据,让社区决策更加合理。筹集的信息一般包含:全新思维、全新方式;政府方针、法条文和民众多种需要等。

3.1.2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高校本身就是真正的重要培训者,其具备人数众多的讲师、品质很高,教学设备非常先进,在服务社区治理活动中需要依照本身状况,发挥自身优点,合理定位,创建贴合社区需要特征的完善的服务于社区长久发展的教育培育系统,加快社区人才能力的提高,产生现实效益。一般可以从下面众多部分着手:第一,查看准备培训的方式,高校依照社区特征以及需要,准备全日制和在职教育、社区教育等种类众多的教育和培训业务,为创建社区准备充足的专业人才。第二,分析培训内容,由于社区对培育的需要,高校不只要准备技能培育,此外也要融合社区治理的实际需要,来准备专业的、符合现实需要的培训素材,不只要施人以鱼,也需要让他们使了解学习的方式。最终,分析培训力量,高校需要设置激励制度,促进目前教职职员进入到社区发展中。此外,加快学生社团组织步入社区组织调研,全面提高培训成果。

3.1.3进行咨询服务 高校是社会服务组织中的最关键的“智囊”。高校如果想在社会活动的政策制定中发挥影响,就需要激发和其能力相符合的影响力,因此需要自主举办校内专业人才,持续的创建、组成单独的公共咨询队伍一“智囊团”,为周边的社区以及国家创建以及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详细的说,高校可为社区和其企事业机构准备信息咨询等部分的业务。信息咨询服务就是依靠众重合、渗透、融合而凝聚成的整体知识类型,融合全新技术方式,汇聚天下知识且全面使用,来解决多种繁杂困难的问题,为企事业机构的规划、指挥、调节、管控等业务准备咨询服务。咨询服务需要充足的知识当做基础,具备明显的集约化特点。不只要有各部分都出色的学者人才,还要汇聚此类人才的力量,才可以产生综合的可被依靠的“智库”。现在,世界金融风险依旧存在,我国经济发展局势值得关注,企事业机构现实影响力弱,因为中很多部分的因素,导致问题众多,但是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目前的 企事业机构过于重视规程,缺少创新性的理念,缺少开创的工作方式,因此高校可全面激发自身影响力,为企事业机构提供信息咨询业务,促进此类机构的全面进步。

3.2广州大学城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分析 利用对访谈结果开展整理以及探究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广州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包含下面几个部分:
3.2.1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理念是最重要的,制度需要得到关注。良好的理念也需要合适的机制作为根基。因此,广州大学城高校创建了完善的服务地区进步的工作系统,广州大学是本地区高校中最早组建了单独的产学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产生了和其相符合的“一处、一院、一园、一办、两个中心”的局面,也就是科学技术处、工程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专利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现在逐渐创建比较完善的服务地方发展的服务系统,可以为提供系统、专业、持续的支持条件。也为广州大学城高校更好的参加社区发展和管理准备组织平台扶持。

3.2.2鼓励教职科研人员与社区嫁接 教职科研人员是广州大学城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关键部分,广州大学非常关注强化校社协作的团队体系创建,详细的方式为,首先创建学校教职科研人员和地区政府以及社区挂职锻炼制度,促进人才的沟通协作,选择专业水平高的人才进入社区积攒经验,自主联系街道、社区,探究目前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其次是汇聚各部分的专家学者,创建工作内容各异的服务社区团队,把领先的观点、科技等和本地区社区联系起来。比如,为社区事务提供决策咨询业务、调研有关产业热点情况、为社区后续发展制定计划等,对社区治理中现实情况开展分析,为基层组织处理现实问题。

改善社工专任教师下公司世间体制,将学校社工站当做实践点,高校社区民众就是服务整体,每年需要派遣一名社工教师担当社工站管理人,实施全日制上班体制,管理社工站的现实运作和监管,包含社工站年度规划修订、活动实施和宣传、职员分配、财务监管、资源链接、督促学生等活动。全面激发学校教师资源 优点,提高教师综合水平、增加现实经验的时候,还可以确保学校内容部社工站的顺利运作,为社义联动方式的高效运作准备良好的师资基础,完成教职科研人员和社区的顺利链接。

3.2.3指导社团进社区 广州大学城高校始终都非常关注地区高校的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学校共青团委、社团联合会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者义务活动、大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等各种类型的活动,激励学校学生进入社区,为四周社区治理以及进步准备一定的基础。广州大学城高校的寒假以及暑假会开设众多类型的与社区相关的现实活动,一般需要让同学依照现实状况、根据现实、融合所学,对社会现实开展深入的探究,最终的目标是积攒经验。本地区高校的学生进入基层社区、企事业机构、一般民众家中,尤其是具备现实需要的养老院、孤寡老人家中,全面实施众多多样、民众喜欢的活动,为社区进步奠定基础,为民众准备高质量的服务,出现众多一般民众都很喜欢的服务品牌,全面加快了稳定社区,美好家园的发展,为社区管理添加了全新的力量。

3.3高校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3.3.1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 “学校参加到社区治理,是因为两者自主的或是响应上级的工作计划?(例如上级发放的通知,方针等)”分析结果指出,大部分学校参加社区活动就是由于上级的通知,此外现在的政策并不多,造成现在本地区参加社区治理的频次很低,基本上流于形式,广州高校参加社区治理工作,需要相配套的政策条文的维护,但是现在上述部分依旧位缺失局面。健全高效的政策条文就是学校参加社区治理发展的基础以及能否顺利成的关键保障。现在,教育部、民政部等国家部委与地区立法组织自定了部分有关社区发展、进步的政策条文,基于现在社区发展外环境的持续变动,和社区自身的繁杂情况,造成老旧的政策和社区发展中的全新问题之间的不相符合。缺少健全、高效的法律条文的维护,高校参加社区治理就无法得到成果。比如,在指导高校向社区民众开放学校多种设备、地区的时候,如何保证有关配套资金的扶持、个人的责任人、监管的详细归属等现实问题,怎样制定激发高校与教职职员参加社区治理工作的自主性的详细要求等,上述全部 需要完善的法律系统的支持。

3.3.2“校社”缺乏互动 根据本人在访谈中的分析结论可知,现在广州大学城参加社区治理大部分就是环境管理以及培育两个部分,每次参加社区治理并非是协助社区清除垃圾,就是对社区中职员开展有关培育,其余部分的沟通并不多,一般展现在下面几个部分:首先,理念认知不足。加快高校和社区的两者协作,创建互相了解、交流、扶持的互动关系就是在终身教育观点指引下的对高校与社区教育指出的综合需要。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中,参加的两者对“校社互动”的观点和主要内容缺少合理的理解,认知不足,也并不深刻,也不能全面了解到创建完善合作关系对高校以及社区进步的关键正面影响。高校中心的理念依旧深入人心。高校本身以“了解教育自居,把参加社区当做作对高校教育的额外补充。不只不能加快高校的本质变革,此外社区教育的完成也需要依靠高校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因为对互动关系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就出现两者参加观念弱化,民众参加不积极等问题。

第二,保障制度不完善。“校社”互动缺少高效的制度基础。例如高校缺少单独管理和社区协作工作的常设组织,社区居委会、企事业机构或社区也并未创建对照的贯彻高校服务、参加高校活动的组织,双方的沟通缺少特定的制度基础,高校参加社区治理的行为或社区参加高校的活动都展现出临时性的特点。

3.3.3过分追求利益 基于广州大学城参加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本人分析可知,现在帮本地区学校参加社区治理太过关注利益而轻视了限制问题,比如社区在管理的时候遭遇的困难是否得以处理等。有关访谈情况为:
问:学校参加社区治理,是因为两者自主或是相应上级工作计划? 答:缺少领导的规划或者上级机构发放的资料我们街道办也不能开展活动。日常如果要开展活动,领导们也会担心浪费资源,因此缺少上级机构的指示,通常不会开展此类活动。

从以上访谈情况我们就能知道,现在广州大学城高校与社区活动都过于关注外在,一般是为了得到上级的称赞,无法激发实际影响。伴随多级政府的政策指导,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作用,高校激发服务社会作用的自主性持续提升,在为开心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思考下面的问题:高校怎样掌握参加的尺度,让其在参加社区治理工作工作中全面激发自主性而又不丧失高校自身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环境中,资源投入少、效果显著的科研项目一般会得到更高的关注度,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的基础科研就无法得到重视。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就会将充足的科研资金,众多科研人员用在具备市场“钱景”、商业效益高的活动中,也持续加快了经济进步、市场的持久发展,此外对社区治理特别是地区发展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关注到另外的部分,也就是太过关注高校服务社会的关键性,或者学校搞科研过于商业化,将利益论当做研究的关键点以及着手点,就会影响高校长久发展以及合适的价值取向,然后丧失自身的特点。所以,高校在参加社区治理,为其服务的时候,自身公共特点和产生市场价值的作用也非常关键。

4. 推动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4.1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制定 第一,需要政府持续扶持以及政策条文的基础。高校和社区的沟通以及合作,不只要具备相同的思想理念、健全合理的组织基础,此外在法律条文上具备良好的基础,才可以预防沟通合作的任意性。各级政府需要敢于承担在政策条文创建部分的关键职责,创建完善的有关政策系统,规范和确保高校和社区合作的互动。政府需要通过法律系统的方式确定学校社会服务职责和范畴,让其具备指导性、可实施性、法律威严性。因此,指出在现在的社区教育的“工作体制”、“机构制度”以及“暂行条例”等规章体制的前提上,开展调节以及丰富,制定与社区教育相关的条文,之后通过补充和改善,然后创建社区教育条文系统。必须在上述基础上高校才具备义务、有理念、有自主性去参加,也便于规范以及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二,互动费用难题。基于高校部分的情况,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费用源自国家财政资金,上述资金只能满足教师工资和学校的顺利运营,并没有其他的资金来 参加社区治理,因此就需要政府准备资金,单独开展此活动。

4.2推进社区与高校的协作与互动 第一,文化互动。社区的文化发展可通过高校的资源,借鉴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点,合适的学习环境,自主正面的特点,全面创造社区终身学习环境,激发社区文化全新风气,把社区民众文化水平和精神理念的提高当做高校社会职责而持续奋斗。

第二,人才合作。多级政府需要为基层社区准备政策扶持,基层社区准备人才对接规划,然后吸收学校毕业生进入社区,例如当社工以及医生或其余职位等,维持本地区综合人力资源优点。基层社区需要根据本地区整体计划状况,自主吸收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举办各类活动等方式,建设社区积极学习、终身学习的外部环境。高校可让社区中产业精英、创业达人进入学校给自身学生传授工作“理念”,让学生提早掌握职场,健全自我,此外也激发学校教育能力。

4.3完善运行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想全面提升高校青年志愿人员的自主性,各高校团机构就需要健全高效的运作制度,其就是此类志愿者社区服务维持后续活力的关键基础。首先,创建高效完善的评价、激励制度。高校团机构需要修订合适的评价要求以及审查方式,对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绩效开展审查,审查依据不只要具备服务时间以及项目的数量,此外也需要关注对志愿服务质量、活动策划、服务主体评估、社会效益等部分开展整体审查。利用上述审查,团组织可对志愿者活动偏差进行提醒且给予合理的改善意见,此外,把志愿服务活动的成绩添加到推优、评优、入党等考评系统,在保研、参与毕业生选调等部分占据特定的比值。在学生结束学习生涯的时候,学校准备学生在校期间的服务荣誉证书等。其次,创建志愿者档案体系。利用创建完善的电子数据库,将包含志愿者的年纪、专业、才华、兴趣、工作评价结果等有关主要内容和其具体志愿状况完善的添加到电子数据库中。上述系统可为志愿者按时准备反馈内容,且为其准备此后发展提供意见。志愿机构通过电子数据库的搜查,不知可以按时依照活动情况、有目的性地选择具备特长的志愿者参与,也可以对部分表现不好、无法达成服务需要的志愿者开展再次培育或者再次分配任务等。

5.结论 社区身为地区性的社会,其是高校最重要的环境。社区治理情况与民众素养的提升,需要高校的参加。对一定社区地区范畴内的高校来说,其和社区有紧密的关系。在加快和谐社区发展部分具备更加关键的影响。此外,高校也会得到更大的收获,首先,高校依靠参加社区治理,可全面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才需要变化情况,然后持续调节学校专业设定以及人才培育计划等,创造合适的、适用的人才。其次,高校依靠和企事业机构的联系,得到具体的生产、运作众所需要的全新观点、全新科技,全面发展,得到一定的研究费用。最后,高校在参加社区治理的活动中,众多师生也寻找到全新的实践以及实习的机会,便于学生和老师的发展。高校参加社区管理成效的最终结果,重点和本身制度的创建情况有紧密的关系。因此,高校需要促进内部制度变革,包含人事体制变革,组织变革等,此外,政府需要创建高效的外部保障制度,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麦伟立, 凌春贤, 谭海燕. 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为例[J]. 时代教育, 2013(7):12-14. [2] 任精举. 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D]. 广州大学城高校, 2013. [3] 何召颖. 高校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路径的选择[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3):48-50. [4] 任成孝, 李欣怡, 任晓春. 论当代中国社区治理的基础和精髓——社区服务和社区参与[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7):710-713. [5] 陈丽霞. 浅析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6):29-30. [6] 叶丰华. 居民参与与社区治理[D]. 广州大学, 2007. [7] 李艳.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研究[D]. 山东大学, 2009. [8] 夏晓丽.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 山东大学, 2011. [9]邵晔. 创新高校参与机制 构建社区治理新模式[J]. 商业, 2015(4):106-107. [10]任和平, 陈丹.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机制创新与模式构建——以上海市高校为例[J]. 煤炭高等教育, 2010, 28(2):25-28. [11]任和平, 陈丹.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机制创新与模式构建——以上海市高校为例[J]. 煤炭高等教育, 2010, 28(2):25-28. [12]苏国君.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09. [13]李敏, 汪娟.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J]. 山西青年, 2016(8). [14]丁庆. “社义联动”介入高校社区治理模式探微——以广州Y高校社区为例[J]. 智富时代, 2016(3). [15]曹婧. 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探析[J]. 管理观察, 2013(15):4-5. [16]叶穗冰, YESui-bing. 高校学生社区治理的内在逻辑[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25(1):77-81. [17]丁庆.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社区治理研究与实践——以Y高校社区为例[J]. 中外企业家, 2016(10):194-195. [18]陈彪, 凌英菲.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宁波大学学生社区为例[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2, 24(2):22-27. [19]柴斯羽, 孟令一, 琚理. 社区治理体制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4(9):83-83. [20]刘鑫, 尹丽莉. 高校竞争力提升之关键:知识资源社区化治理模式的思考[J]. 人力资源管理, 2010(11):170-171. [21]付佩. 高校新型学生社区的运作:结构功能视角的阐释——以武汉H大学学生社区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6(3). [22]宋亦芳, 王峰. 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J]. 职教论坛, 2016(27):47-51. [23]李红利, 唐旭生, 梁存宁. 高校学生社区党建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 2007(19):57-60. [24]张方龙. 社区综合治理[M].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 [25]康玉强. 民办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 郑州大学, 2014. [26]高娇. 政府治理视角下大学安全社区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附录 关于“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分析”的访谈 您好!我是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沙尔合提,在2016年11月7日至12月30日在小谷围街道办的组织人事部进行了毕业实习,现在我准备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我选题是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分析,所以我想通过本次访谈向您了解有关我选题的相关问题,本次访谈仅仅用于我的毕业论文,访谈内容将严格保密,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性,请您如实回答问题,谢谢! 1,学校参与到社区治理,是由于双方自愿的还是由于回应上级的任务安排?(比如上级下发的通知,政策等) 2,学校与社区互动的领域有哪些?(环境,教育,执法等)
3,学校为社区提供了哪些服务?(有没有向社区政策制定提供意见,高校体育馆,图书馆,教室等设施是否向社区居民开放的,高校教师有没有参与社区治理,高校学生在社区内组织的志愿活动等)
4,社区又为学校提供哪些服务?(有没有参与到学校管理,给大学生提供挂职锻炼机会,资金,环保,安全等) 5学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深度怎么样?(参与的频率)
6,学校与社区之间有了没有资源共享机制?还是都是临时决定的等等 7,交往的制度化情况如何?交流合作是制度化的还是有非制化的?(双方合作中有没有明细的制度或者规则制度还是依靠一次一次的具体博奕)
8,学校与社区互动是怎么进行的?双方有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者特定的人?(互动是定期还是临时的)
9,学校是如何参与到这些领域的,参与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出资,出人还是技术)
10,高校参与社区协作中双方是分别是什么角色?互动的均衡性状态怎么样?(也就是谁站主导地位或者说双方平等?)
11,学校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的深度,广度等有没有随着大学城的建立时间的变长而加深,也就是有没有觉得高校参与到社区的治理重要性更加明显,双放对彼此的依赖更加多一些等? 12,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效果如何?(有没有使得双方利益最大化,有没有具体解决了一些热点问题)
13,大学城各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参与的领域,参与的方式)是不是一样?如果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是什么? 14,不同学校在同一个领域或者不同学校在不同的领域的协作有没有存在着差异?如果有,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15,(如果上述问题存在问题)不同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效果好坏是受什么影响?A,有没有跟学校的层次(市属或者省属或者211,985等)有关系?B,有没有跟双方领导者的亲疏关系有关?C,有没有跟社区的重视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D,有没有跟问题本身紧迫性有关,比如比较紧迫的,比较热门的领域是不是更容易使得学校和社区容易的进行协作?E,有没有跟学校性质有关(比如综合性大学,或者医学类,艺术类等)F,有没有跟社区概况有关系,比如社区规模,社区经济状况,地理环境等, G,其他因素 16,社区在双方协作中所用的费用是怎么解决的?如果双方协作中有矛盾,或者不能由学校或者社区所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被解决的? 17,高校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有没有受到区政府的统筹协调?如果有区政府是什么角色,怎么进行统筹协调的? 18,高校参与社区治理中有什么困难障碍?或者说社区希望学校应该怎么样参与社区治理? 19,社区有没有了解过其他地区甚者国外的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相关的成功案例等,然后进行借鉴或者进行比较得出自己社区所特有的高校社区关系呢? 谢谢您的合作!

推荐访问:社区治理非政府组织参与状况和对策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以某为例旅游规划研究 早操高校现状对策研究 以宜家为例的体验式营销研究 以xx为例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