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垂直思考,延伸思绪(附:对点文题及参考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垂直思考,延伸思绪(附:对点文题及范文点评)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工匠盖屋必先构图,考虑清楚“哪边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写议论文犹如建屋,挥笔着墨前必有一个总体构思,常用的结构方式除了“并列式”“递进式”外,还有“引议联结式”“推叠式”等。两种结构立足论点,垂直思考,通过对问题的纵向挖掘解决问题,延伸思绪。

1.“引议联结式” 一篇议论文,合乎逻辑的谋篇思路是“引论——本论(为什么与怎么办,也可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结论”。“引议联结式”其实是对“引论——本论——结论”思路的具体化呈现,即把“本论”细化为“议”与“联”。

引:即提出问题,一般为全文第一段,考生可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也可由某则故事、某句名言、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引出观点。考生应注意,引述材料时不可全盘照搬,而要立足作文主题,筛选与之有紧密关联的部分进行摘录(或自行作概述)。

议:指对观点作直接的论证,可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经典论据及常理、公理等进行分析,初步阐述自己确立的观点“为什么”正确。

联:就是联系实际,合理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证论点,并注意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围绕中心论点,既可联系社会实际(包括古今中外的事例),也可联系自身实际(指自己的切身体会)论证。应注意,自身实际应具有某种个性,不能流于空泛和俗套。

结:指归纳上文,总结全篇,进一步强化观点,或以抒情句情真意切地发出呼吁。这一部分文字不必求多,贵在精练;不能机械地重复开头的内容,更不要脱离实际,空喊口号。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引议联结式”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考生根据作文题的特点和论点阐述的需要,将其中的“议”和“联”互换位置,也是可行的。

2.“推叠式” “推叠式”结构也是一种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的结构模式,基本样式如下:
第一步:立论。即在开篇明确提出论点,开门见山,让读者一目了然。当然,也可说明论证的缘由等相关前提,简单引述后再摆出论点。

第二步:入据。即提出论点后,第一次用论据阐述的部分。这一部分的论据可以是史实(历史论据),也可以是寓言、传说、名人逸事等。以优秀习作《还是淡泊宁静些好》的“入据”部分为例,考生写庄周“将做官视同被宰X而献祭的牛,甘愿清心寡欲,终于成为一代宗师”,通过举例,将抽象的主题论述得具体可感。

第三步:结承。即在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意义。考生还要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承上启下,为下一步论证作准备。仍以《还是淡泊宁静些好》为例,“结承”部分,考生对第二步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指出所提问题的现实意义,为下一步“叠据”做准备。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第四步:叠据。即在小结承转后,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选用的事例要新,最好是当前新出现的典型事件。这些论据实际上与上文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叠加的关系,故称为“叠据”。一古一今,一旧一新,多样的论据为论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证明。如在《还是淡泊宁静些好》中,考生列举了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视名利同陌路,及钱钟书拒绝上镜,淡泊生活的例子,这样就与第二步的论据构成叠加、层进关系。这是由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

第五步:归纳。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揭示论点的现实意义,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对全篇加以总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蓝某是人们公认的贫困户,自然成为“精准扶贫”的重点扶持对象。为此,包扶干部多次来到他家,因地制宜帮他出谋划策,为他制订了养羊、养牛、种香菇等一系列脱贫方案。没想到蓝某竟不耐烦了,对包扶干部吼道:“养啥子牛羊,种啥子香菇,政府干脆给些钱不就行了!”对此,有人认为,养殖、种植来得慢,政府发放扶贫款能更快脱贫;有人认为,脱贫要靠实干,政府不养懒汉;也有人說,对蓝某这样的人,关键是要进行“精神扶贫”。

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或合理的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抄袭,不得套作。

这个材料的核心话题是“精准扶贫怎么扶”。材料中列举了三种观点,审题时,考生可以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分析,明辨是非,在比较中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确定立意方向。本题的立意有“肯定”和“否定”两个角度。站在“肯定”的角度,应该在第一种观点的基础上确定立意,谈谈自己的看法;站在“否定”的角度,则要对只知伸手要钱、不愿自食其力的现象进行抨击,并剖析其根源和危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考生在阐述自己看法的同时,还要针对“怎样扶贫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促使人们在精神上脱贫,因为这也是本题的重要写作“任务”之一。

精神脱贫 方为根本 党艺佳 当政府精心为蓝某制订具体的脱贫方案,帮助他凭借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时,却遭到蓝某的拒绝。他那“政府干脆给些钱不就行了”的说辞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更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以为,要想帮蓝某真正摆脱贫困,关键是帮助他在精神上脱贫,在人格上独立。

蓝某那句“政府干脆给些钱不就行了”的背后,是精神内核缺失的表现。

观其言行,蓝某恰如鲁迅先生笔下那些伸长脖子争观屠X场面的国民,他们四肢健全却麻木愚钝,生活窘迫却不思进取,何异于精神乞丐!电影《勇敢的心》中有句经典台词:“每个人都会死,但并非每个人都活过。”若蓝某之辈,只希望依靠政府的救济度过一生,丧失精神支柱的他们又何曾活过?人的一生难免遭遇暗礁和险滩,但精神的高贵就在于以信仰和意志对抗人世的磨难,人正是在抗争中得以成熟和升华。那么,蓝某为何会有如此荒诞的想法?一是懒惰懈怠,不愿劳动,依赖心理过于严重;二是精神颓废,不思进取。他把维持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凭借自己贫困户的身份苟且偷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何其悲哉! 有感于此,政府在扶贫时更应注重精神层面的扶贫。

精准扶贫,应该物质扶持与精神扶持并举。假如只在物质上给予最大的满足,那么,“争做贫困户”的怪现象就会越来越多,好逸恶劳的“寄生虫”就会大量滋长,扶贫之路就会举步维艰。只有使贫困者精神上不甘落后,奋发进取,自食其力,有尊严地做人,扶贫脱困才能真正做到釜底抽薪。有句话是“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对蓝某这样的人,政策有时是无用的,再好的扶贫措施也是乏力的,因为政府能救济一时,却不能救济一世。若要真正脱贫,首要任务是精神脱贫。

精神脱贫才是根本,才是王道。陈忠实不安于做一只平凡的“白鹿”,追求精神的丰盈,著成了《白鹿原》的传奇;马云不安于校园一方天地的安宁,追求精神的富足,创造了阿里巴巴的神话。人,不一定都有恢宏的事业,但不能没有精气神,不能丧失生活的斗志和勇气。要想帮助蓝某真正走上脱贫之路,只有唤起他的精神觉醒,自重,自爱,自立,自强,才能永不返贫。如此,他脱去的不仅是贫困户的帽子,更有卑微的颜面、慵懒的惰性和颓唐的精神。

《菜根谭》中说:“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一味依靠别人的力量,终难独行于世。从精神上脱贫,活得有尊严,才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才能傲然立于天地之间! 点评 本文开篇引用材料,有针对性地提出论点,立意高远。考生先尖锐地指出,蓝某的表现实质上是精神的缺失,接着顺理成章地论述精神扶贫的重要意义,并列举典型事例,进一步阐释只有精神高贵,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最后引用《菜根谭》中的名言归纳、收束全文,重申论点,首尾圆合。作文采用“引议联结”的结构,逻辑缜密。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