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着农民富的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带头人

  帮着农民富的带头人

 ——记**县合盛堡乡东双山村原党支部书记***

  

 ***,**县合盛堡乡东双山村人,今年63岁,1984年至2004年连续2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年至2006连续13年担任乡党委农民副书记,2011年担任合盛堡乡合作社联合党支部书记,2002年以来先后创办了**县永和生态实业基地、**牧业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雷沃杯”2016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等多项荣誉,**牧业被农业部等九部委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30多年来,“帮着农民富”一直是这位共产党人的心结和牵挂,老百姓称赞他、信赖他、跟着他。

 临危受命,大抓基础帮着农民富

 **是在村里宗族宗派争斗激烈、既穷又乱的情况下,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上任后他面对的是这样一幅场景:村办学校倒塌,300多名孩子,多数四出求学,不少还缀学;村里只有1眼机井,村民吃水、浇地困难,养奶牛更难;种植结构单一,收成低,农副产生卖不出去;300亩果园经营不善,不少果树老化,有的死亡。

  

 怎么办?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副产品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团结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深知这些问题有多重要,他决心创造条件、创新办法一件件解决,决心向改革、向实干、向科技、向市场要效益。

 上任当年即四处筹资新建一所从幼儿园到初中的村办学校,采取聘请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实行“以园养校”,把果园交给学校管理,并从山西农大请来专家帮助治理,彻底解决了300多名孩子的就学问题和学校的经费保障问题。聘请老师、“以园养校”这在当时可是个新鲜事,也正是这个办法保证和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他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学校的教学质量远近闻名,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66人,还出了5博士生、6个硕士生。

 从1985年开始,利用8年时间,多方筹资打机井26眼、在全乡第一家通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全村吃水、浇地的问题,养奶牛的农户也逐渐多了起来。

 联系山西农大、征得上级支持,从1991年开始,连续举办四届全市科技兴农现场会、古庙会和辣椒节,改善了种植结构,推广了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推动了农产品销售。

  

 坚持不懈抓班子建设、做群众思想工作,耐心细致化解宗族宗派矛盾,培养发展党员11人,全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呈现出团结一致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局面,成为省级“文明村”。

 主动卸任,集中精力趟路子帮着农民富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全村过上了温饱生活,但脱贫致富、建设小康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深知这一点。下一步该怎么办、向哪里去?他反复思考着、摸索着、论证着、实践着,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和本地优势,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2002年,他借力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创办了**县永和生态实业基地。2007年,他适应农作物种植业和奶牛养殖业是合盛堡乡传统产业的实际,在前几年投资5万元试着养奶牛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创办了**县**牧业专业合作社。2012年,他抓住国家粮改饲、农村土地流转、拧条平茬项目和**成为全国草牧业发展试点市的机遇,创办了**县**农机专业合作社。

  

 **2004年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是经过反复权衡、考虑再三后作出的。他考虑到:村里的“硬骨头”已经啃掉了,年青干部也已经培养起来了,当下的主要任务是趟出路子帮着大家富,这不容易、很艰巨,必须脱去缠身的事务、集中精力去闯荡,否则群众致富会泡汤,甚至还可能落下一屁股饥荒。当时,面对群众的留恋和不解,他说“我当村支书已经20年了,应该让年青人锻炼锻炼了,当是为了大家富、不当也是为了大家富,而且是更好更快地富”。

 他把话说出去了,也把事做到了。他创办的“两社一基地”的章程里、办公场所的增上都写着这样的话:“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走、帮着农民富”。如今的“两社一基地”已拓展到品种改良、饲草种植、农机作业、牧草开发利用、鲜奶集配、冷链物流、技术培训等产业,存栏奶牛1100头、经营耕地面积8000亩、配套现代化农机具60余台(套),成为农牧一体、农牧结合、互助合作、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园区,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摇篮”。2016年,入社社员117户,户均分红10万多元;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人均工资6万多元;辐射带动本村和周边村8百余户,户均纯收益6000多元。

  

 “我担保、我贷款,你分红”,打消忧虑帮着农民富

 2016年,合盛堡乡经过周密的入户调查和严格认真的审核认定,最终确定全乡还有贫困户55户129人。这55户多数是老弱病残家庭,还有“因病返贫”“因学致贫”的,其中符合贷款条件的只有16户,其余39户不符合贷款条件,而政府的扶贫资金又是有限的。

 怎么办?就在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一筹莫展之时,**找上门、主动请缨。他说“不要愁,我给负责。咱们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就是解决难题的。再说,我也不能只管本村的,其它村的我也得管,因为咱有那个摊摊,我办合作社的初衷就是帮大家致富”。

 “符合贷款条件的乡亲们,你们贷款入股分红我担保;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乡亲们,我贷款给你们入股让你们分红,乡政府、**牧业还有你们,咱们三方签下协议,我说到做到。我不图个啥,就图个帮着咱老百姓致富的心愿。欢迎到**牧业来,我给你们最优惠的待遇”。这是**在乡党委政府联合办公会现场,当着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对55户贫困户的主动承诺。这一承诺,让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放下了养牛“怕赔钱、怕背贷款”的包袱,给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吃了颗“定心丸”,他们高兴得满心欢喜,感到脱贫致富就在眼前。这一承诺,体现了**“帮着农民富”的担当精神和共产党人扶贫攻坚的责任情怀。

  

 2016年8月,**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贫困户奶牛养殖联合体”并建立专用账户后,便开始运作贷款、购卖奶牛事宜。截止2017年2月,由**牧业组织贫困户代表,用3笔资金总共203万元,购回临产奶牛、正挤奶牛148头。这3笔资金是:由**牧业担保,为符合贷款条件的16户贫困户贷款80万元,每户5万元;**牧业贷款100万元;政府产业项目扶贫资金23万元。按照协议,贷款3年还清,按“1+2+2”执行,县扶贫办贴息,**牧业先行垫付。

 目前,**牧业正按照精准扶贫协议的规定运作,将100万元贷款与政府23万元产业项目扶贫资金所购奶牛产生的全部收益作为红利划分为129股,无偿分配给55户贫困户129人;为贫困户所购奶牛无偿提供管理和技术指导,统一专棚饲养、统一饲草饲料、统一销售、单独核算,饲草饲料只收取成本费、先行垫资,还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3个就业岗位。据传来的喜讯,这148头奶牛已有70头产下小牛仔。

 按当前行情估算,养1头奶牛年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3年近1万元。按照经验保守估计,1头奶牛1年可产下1头牛仔、148头奶牛1年可产下74头母牛仔,3年后这148头奶牛就可增加为500多头母奶牛,按每头母奶牛1万元计算,500多头母奶牛价值为500多万元。可见,在**这位共产党员带领下,贫困户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相信,**这位“帮着农民富”的带头人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会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高。(通信员***)

 本文来自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

  

推荐访问:带头人 帮着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