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文化教育实践探讨

 师专文化教育实践探讨

 1996 年,邵阳师专承担了省教委立项的省级重点资助课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素质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总课题中的第七子课题《师专文化素质教育与实践》的研究任务。总课题界定:面向 21 世纪的师专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师专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专业文化基础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修养。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则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本子课题所指的文化素质是指师专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修养,加强师专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对他们“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师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几年来,我校《师专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校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加强师专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 师专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共

 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19 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 19 世纪初以洪堡为代表、柏林大学为标志所开创的现代高等教育,实行新人文主义,将高等教育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是 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倡科学精神,但弱化了人文教育;第三次是 20 世纪中叶以后,各国高等教育都重新唤起了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力图使科学与人文融合,科技与人文共振。这一场改革的兴起,是因为许多发达国家优裕的物质生活常常伴随着精神的贫困和社会的危机,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必须同时面对贫困、两极分化、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人口膨胀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使许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忽视人文社会科学,忽视人的精神塑造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2、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改变我国高等教育轻视人文素质的现状的需要。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如教育部的领导所指出的:“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国民生产总值上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要在人才的质量、人才的基本素质上达到较高的水平,而后者是一个比前者更为艰巨的任务……就高等教育来说,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而且要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思想……把知识、能力和做人三个方面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的“五重五轻”的现象仍然存在。“五轻”的根子在于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轻教学生做人。加强对大学生的

 文化素质教育,将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升华得更为崇高,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训练得更为活跃与完善,有利于抵制教育中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有利于杰出人才的成长,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3、加强师专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尤为必要。师专学生毕业之后要为人师,要从事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能身体力行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一句话,必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种内在的品格、气质和修养。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品位和格调,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学问奠定广博文化底蕴,对师专学校和师专学生都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二 师专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

 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1)文、史、哲;(2)艺术;(3)现代中外文化精品;(4)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对文科类学生而言).我们认为,师专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在认识、情感、意志、理想、道德等方面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人文精神,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之形成科学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品质。

 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要解决人生价值的取向问题,因此,加

 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德育紧密结合,要拓宽德育教育的内涵和视野,开辟德育的新领域和新渠道,促使学生真正确定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并以此作为精神动力、规范因素和定向定位机制。以这种原则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中坚,是适应 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应该具备四个基本特点:能跳出个人圈子,并非成天只考虑某种事务对自身的功利价值,而是更多地关注自己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能克服目光短浅,并非只看到今天和眼前的利益,而是纵向有历史的视野、横向有多维的视野,真正把握住事物的规律性、发展方向和全局意义;能独立思考,有独特的体验与感悟,有深刻的分析与判断,有个人的主张与见解,有坚定的信念与追求,有创造性思维与智慧,有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与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能做到胸怀宽广,并非是狭隘的个人主义者,而是对事业、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有“终极关怀”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定位为自身的成就感,从而获得生命的提升、精神的归宿。概而言之,师专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使学生具有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二是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文品质,包括政治信仰、思想品格、道德规范、法律素质等。总之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形成良好业务素质乃至身体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其内容十分丰富。

推荐访问:师专 文化教育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