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

  问:我是一名男性患者,75岁。近来发现走路后腿痛,但休息片刻还能行走,我以为是上了岁数的缘故,不料症状越来越重,原先能走500米,现在只能走不到50米,足趾还出现了破溃,夜间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作了彩色多普勒,医生说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病?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天津李××
  
  答:根据您所述症状分析,您可能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您这种病状医学上叫“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是下肢动脉缺血的典型表现,出现了足趾破溃,标志着缺血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由于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越来越少,我国60岁以上人群动脉硬化发病率高达79.9%。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疾病,人体心脑各动脉均可累及,尤以下肢动脉最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失去弹性,脂肪和一些其他物质就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如果斑块硬化物质不断扩大,可继发血栓形成,引起血管狭窄和闭塞,使血液流通受阻,造成肢体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当然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的疾病除了本病外,还有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急性动脉栓塞等,应予鉴别。
  本病如何治疗呢?在治疗前必须明确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除了您做的彩色多普勒外,还需行螺旋CT血管成像(简称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并常规行下肢动脉阶段性侧压和踝/肱指数测定(简称ABI),经过上述检查即可确定治疗方案。
  如果动脉狭窄或闭塞只是一小段,长度不超过10厘米,可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也就是医生常说的微创手术。这种手术不开刀,通过穿刺股动脉,置入一种带球囊的导管,到达病变部位后将球囊充盈,使狭窄或闭塞的管腔扩张,恢复血流,如对扩张的程度不满意,还可放置支架,撑起管腔防止血管塌陷。这种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即时效果好,还可重复使用。
  如果狭窄闭塞的血管较长或多段病变,可考虑行人工血管或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术,也可应用手术和介入联合的方法(亦称杂交手术)。所谓搭桥术,即在病变血管两端移植一根人造血管或自体血管,使血液绕过病变部位到达肢体远端。所谓杂交手术即将搭桥术和介入手术结合起来一起做,目前临床上应用日渐增多。应用何种方法,除依据血管病变情况外,还要看患者全身各脏器功能状况来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手术或介入治疗,都离不开药物治疗,因为,即使做了手术,还有血栓、再狭窄或堵塞的可能。所以抗凝、抗血小板、抗脂药物应长期服用,以减少病变复发。
  对于不适合手术或介入的患者,药物治疗更为重要。所谓保守治疗即采取抗凝、溶栓、扩张血管等方法来控制病情。一般难以取得良好疗效。对于早期病例,除坚持服药、定期复诊外,适当的身体锻炼至关重要。
  对于您这种病况,下肢缺血已非常严重,必须住院治疗。根据您75岁高龄,应首选介入治疗,当然还要结合全身情况来决定,如身体脏器功能良好,多段发生病变,也可采用搭桥术或杂交术。建议您尽快到有血管外科的医院就诊。
  
  □ 天津市天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李俊海

推荐访问:动脉硬化 下肢 闭塞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