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廉政征文例文(微小说)与家规故事征文例文

 廉洁廉政征文范文三篇(微小说)与家规故事征文范文三篇

 廉洁廉政征文范文三篇(微小说)

 【篇一】

 **是局里出了名的“铁公鸡”。

 同事们常在私底下嘟囔:“这‘铁公鸡’一毛不拔,偏偏被老局长提成了财务室主任。这回大伙可有的烦了。” 同事们的话不假,自打**开始主管财务,再没人笑着从财务室出来,从财务室里出来的人,一个个脸黑的能滴下墨汁儿。——外出打车费,不给报销;公款消费超额的,不给批款;添置办公用品统一预定;全部驳回……不仅如此,局里空调夏天不准低于 26 度, 冬天不能高于 20 度……但凡与钱沾边的事,他都要管一管。时间一久,全局上下怨声载道。

 不少人在背后抱怨:“不就是个主任么?把自己当局长看了?”“斤斤计较什么?浪费的又不是你们家的钱!”

 这还只是下属们随口发牢骚,更有另一些“贵戚”,依仗着自己有一些“背景”,常在发票被驳回时,在**面前,卖弄些“狗拿耗子”的典故。而**只是默默工作,并不理会。“贵戚”们更长了气焰,四处吹侃。

 也曾有相熟的前辈告诫**:“‘人至察则无徒’,在机关里工作,不能太认真,容易得罪人。只要不出错就能安稳的过一辈子。”**一声不吭,只是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挂上了“忠诚、干净、廉洁、担当”的字幅。

 这天,办公室人员王芳拿着发票笑盈盈地来了。徇例审查后,**皱起了眉头:“这是——?”他拿起那几张莫名其妙的发票。王芳笑着瞄了眼门外,低声说:“是罗局的,给报销了就行。”听了这话,**的眉头拧在了一起,他沉声问道:“不好意思,没有明确用处的发票不能报销,请回吧。”王芳讪讪地笑了一下,从包里摸出一条好烟,暗暗递了过去。**埋头办公,并不接烟,直说:“请回吧。”两番被拒,王芳涨红了脸,想在这局里,谁不知她王芳是副局长的表妹,谁又敢这样对她? 羞愤之下,王芳拿过烟和发票,摔门而去。一路上,她都愤愤不平:“一个主任你拽什么!等那老局长倒了,看你还不卷铺盖走人!” 谁承想,这没过多久,王芳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不,周一清早,刚到局里的**就听人说,老局长旧病复发,现在正躺在人民医院呢。

 但**并未在同事的戏谑或期待的眼神里表现出一丝殷勤。他依旧认真工作、默不作声。只是在之后几天,常显出几分困倦。

 几次经过茶水间,声音从半开的门里传出来,一字不落地进了**的耳朵——“嘿,老上司生病,问都不问一句,真够绝的!”“过河拆桥嘛。”“可不是。”…… **径直从门外走过,就像什么都没听到。这天傍晚,安顿好家事的**照常来到人民医院。把局长的老妻“赶”回家休息后,**拿出了老局长最爱的象棋。

 外面已是华灯初上,而室内厮杀正酣。老局长看着棋局,似不经意地问道:“‘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你怎么看?”**攥着棋子沉默片刻,认真道:“水不是为了鱼才成为水,水本清澈,又怎么能为了能有鱼而放弃洁净呢?我若是水,一定弃鱼保洁。”语毕,前进一子,胜败已分。老局长哈哈大笑,直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不知是说棋,还是说人…… 老局长住院的时候,由罗副局长代理局内事务。局里人都说,这罗副局长怕是快转正了,一个个早早地改了口。只有**,仍不说不动,一切如常。

 半月后,老局长出院了,回到局里便开始准备退休手续。局里众人都在心里暗盼着,只等老局长下台,就能拔了**这颗“眼中钉”。

 将至冬季,老局长在下属的欢送下离了职,同一天清空的,还有**的办公室。众人不禁暗喜。

 第二天,任命消息传出,全局一片寂静:新局长从别处调来,而罗副局长被留置,由**担任副局长。

 【篇二】

 **,36 岁就已经升为**区人民法院民事庭庭长。人如其名,一点就“开窍”,做事灵活,毕业于国内某知名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同事们都取谐音叫他“俏庭长”。

 这天,“俏庭长”无心办案,在办公室来回踱步。

 昨天,院里召开了以张尖案为典型的警示教育专题会,院长在会上强调,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全院干警一定要绷紧廉洁司法之弦,禁止权力寻租、禁止枉法裁判、禁止以案谋私。可今天一大早,**就从一个熟悉的朋友那里知道,法院收到一份监察建议书,建议书的内容是要求法院对他承办的一起案件出现类案不同判的情况进行说明。

 “不可能呀!是被告人、律师‘撕毁’了我们之间的保密承诺?难道还有比我更专业的法律高手?究竟是谁要跟我过不去?”**心里很是烦躁。判决结果正是被告人求我判的呀,律师也是我相识十多年的“老铁”了,按理来说应该不会有问题啊!更让他烦心的是,监察建议书是发给法院的,院长肯定知道这个情况了。想到这里,**猛地把烟灰缸往地上一砸,“嘭”的一声,玻璃碎片到处飞散。

 “俏庭长,您在吗?”**正琢磨着如何应付,突然响起了清脆的敲门声。

 “进来。”**稍微收拾了下心情。

 “俏庭长,院长叫你去他办公室一趟。”来人是政治部的小李,她最近想从行政人员转为员额法官。

 “哦,好,好,我知道了。”**懵了一下,低声附和道。

 小李有意无意地瞟了一下地上满是稀碎的玻璃,然后退了出去。

 **失神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椅子发出一连串“咯吱咯吱”的声音。

 “来来来,坐”,**刚到院长办公室正要敲门,就被院长招呼进去。

 **故装镇定地在院长对面坐下来,一眼就看到了桌面上那份赫然印着“**区纪委监委文件”几个红色大字的监察建议书。

 “这里有份监察建议书,你先看看”院长将建议书推到**面前。

 “好好……”**有点接不上气。

 “你是我们法院最年轻的庭长了,相信你的思想觉悟也是过硬的。面对组织督查,你要端正态度,实事求是把情况说清楚……” 后面的话**一个字也没听进去,直到院长的道理都说完了,要他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才回过神来。

 “院长,我也是按照法律法规审判的呀。至于,其他法官怎么判,那是每个人理解不一样吧。当事人如觉得不满意,也可以去上级法院上诉呀……”

 “那就好。你写份说明,把情况讲清楚就行。”不等**说完,院长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心里直骂娘,“老家伙,净跟我拉扯什么大道理。别的法官不也是东家吃、西家拿,过得可潇洒了。可我咋就这么倒霉了……” 可抱怨归抱怨,纪委监委这一关怎么过,他们到底有什么实质性证据?**感觉烦躁透顶了。

 “我得马上找老铁聊聊才行”,**突然“开窍”,火速约在常去地点碰面。

 “以前也是这样操作的,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呀”,律师听了**来意之后,一边摸着自己整齐的小胡子,一边自信的说道。

 “老铁,那会不会是你介绍的被告人告密了?”**仍有点不放心的问道。

 “这也不大可能。不过,我现在打电话问问。”律师轻压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

 在无关紧要的几句寒暄之后拐弯抹角问到对方没有透露任何信息给纪委监委之后,**脸上开始舒展。

 “我就说吧,我们的合作向来是天衣无缝的。估计纪委监委哪里也没过硬的证据”,律师坚定的说道。

 “对,没错!放眼整个**区,法律学得比我好的,估计还没出生吧。”**不禁洋洋得意起来。两人合计了一个中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坚守联盟。

 第二天一大早,**就自信满满地写了一份简单的情况说明,交到了院里。

 一个礼拜后,**被请到了纪委监委谈话室。

 “你看看各级法院发布的规范办案指导文件、参考性案例……”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把文件扔在**面前。

 “这……”当看到同一类型案件参考性案例与自己承办案件判决结果相差很大时,**直冒冷汗。

 “你再看看这些照片……”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把几张**、律师、被告人在茶馆的照片扔在**面前。

 “我……我交待……”,**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

 二十天后,**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庭长职务被免,员额法官被除名。政治部小李终于盼来竞选员额法官的机会。

 接到处分决定书的那一刻,**的心反而不烦了,像死水一样的寂静了。

 【篇三】

 “老李,你看村口的公告了吗?” “啥公告?”老李放下手中的农活,看向来人。

 “村里那个修建排污管道的项目公开招标了,你不是一直想承包吗?还不赶紧去村委会申请!” “申请?我又没有亲戚当干部。”老李哂笑一声,冷冷道,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这次不一样。”来人抓住老李的双手,急急地说,“七天前,村里贴出了公告,而且明确提出, 5 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要到镇里进行公开招标,纪委也会全程监督的。” “真是这样吗?”老李点了一根烟,望着眼前田野,夕阳一寸寸地落下,心中那快熄灭的小火苗却一点点的燃了起来,“就去试这最后一次吧。” 公开招标的日子如期而至,老李整理好了材料,驾车到了镇政府会议室。

 眼前的景象着实让他傻了眼——会议室安装着监控设备,整齐排放的座椅,还有竞标人的名牌,主席台上纪委的名牌也透露着严肃公正的味道。“这一回不是来真的吧?”老李挠了挠头,这场面确实有点正式。

 “请各位竞标人就座,招标马上开始。”正当老李发呆的时候,工作人员的声音响了起来,老李立马收起局促,端坐起来。

 “根据《广发镇规范村级项目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要求,本着公开透明,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镇纪委、驻村人员、农经站、村支两

 委以及招标人五方共同监督公开进行。接下来请各位招标人将招标书等资料上交到我这里来......” 经过层层选拔以及情况落实,最终,老李和村里的雷某共同夺标,以合作的形式拿下了这一次村里排污管道修建工程。

 老李激动地看着主席台上高高挂着的国旗,眼角泛起了一层薄薄的水雾,这些年因为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发动周边人到处上访的画面也随着这层雾气逐渐模糊,对村里干部的不满情绪和敌对情绪也渐渐蒸发。

 “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婆,”老李心想,“让她做些好吃的,把村里的人都叫来,我要好好认个错,跟大家讲个和。” 家规故事征文范文三篇

  家规故事征文范文三篇

 【篇一】

 我要说的这对渔民夫妇就是我的外公外婆,关于他们俩的故事都是别人讲给我听的,而他们自己是不乐意讲的,因为他们觉得就是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需要多说什么。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给了我们这些后辈很好的引导。

 大家都知道,捕鱼是门苦活计,但凡有别的活干都不会去选择捕鱼,因为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出海捕鱼的人都是半只脚踏进了棺材。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危险与辛苦是一般人所不愿尝试的。外公他除了出海捕鱼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他的父亲也是渔民,在那时候子承父业是理所当然的。外公 18 岁上船,干了好几年后,他当上了船老大。船老大的责任之大,不用多说,既要开渔船,又要带领大家尽可能多的捕到鱼,最重要的是保证大家在海上的安全。

 外公在船上的言行是备受其他人所推崇的,因为他做到了公平公正。每次捕到鱼后,除了绝大部分要卖掉,会留下一些不那么新鲜的卖不出去的大伙儿一起给分了,那自然要做到平均分配。这时候,外公就会先给其他人分了,然后才给自己,而每次他都会少拿。其实,每次其他人都会说“船老大,你多拿一点”,因为在他们看来,船老大多分一点是应该的。可外公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既然是船老大,就应该做好表率作用,尽自己的全力去维持渔船上的和谐。

 外公所带领的渔船作业能力在他们村的渔业队里是数一数二的,在村里也算有点名气,别人也都服他,毕竟谁捕到的鱼多谁就是能手嘛。外公干到快退休的时候,渔业队转制了,个人可以承包渔船或几个人合股买下渔船,雇人捕鱼,自己赚钱,但外公没有这么做。那时渔业队还建造了一个很大的冷库,要招很多人,工作待遇很不错。几个舅舅也成年了,按理说也可以去冷库上班,但是外公没有去找领导说情让他的儿子们到冷库上班。其实,凭外公的声望争取到一个名额

 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认为儿子们可以继续去渔船上捕鱼,还是把机会让给别人吧。

 渔民在海上冒着生命危险捕鱼,而他们身后的渔嫂则在家照顾长辈和孩子,其中的辛苦也是难以言说的。外婆就是这么一位从不说苦、勤俭持家的好渔嫂。外婆明事理,她从不撺掇外公给自家多分点鱼,反而非常支持外公比别人少拿点,这样做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已经是很高的觉悟了。在渔船上工作能拿到的工资不高,虽然船老大的工资比水手高一些,但是外公和外婆要养好几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几乎不能存下什么钱,即使能存下那也是从牙齿缝里省下来的。即使是这种情况,当邻居因为要开小店钱不够,来向外婆借钱时,外婆还是二话不说把自己那少的可怜的存款拿出来借给了邻居。可当她自己用钱困难时,她却从不向别人开口去借钱,从不想麻烦别人。外婆是村里公认的大好人,当外婆去世时,即使离他们家很远的村里人也都自愿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参加丧礼。人在的时候,别人说好,那人的为人很不错,而人不在了,别人还说好,那也许是最好的怀念了吧。

 外公和外婆就是这么一对普通的渔民夫妇,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辈,告诉我们要为人正直,脚踏实地,严于律己,乐于助人。

 【篇二】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着与文字有关的工作。读书、码字,每天与文字打交道,是我最喜欢的事。这既是家风熏陶使然,亦是和长辈一同遵循“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家训。

 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有一段时间,我被寄养在乡下外祖父家。虽然年幼,我仍能隐约感觉到家里的小楼和周围其他农户有所不同。房子很古朴,白墙黑瓦,但不论远观还是近看,总有说不出的韵味。二楼有一房间很特别,是其他农舍都没有的,那是外公的书房。岁月长久,我已记不清书格上放着哪些书,但有一幕场景始终在脑海中浮现:阳光透过木格窗棂,淡淡地洒向屋内,外祖父的银发和指间翻动的泛黄书页在阳光下显得尤为温暖。

 多年后的一次偶然,我知道了祖辈的故事。太祖一辈虽以经商为业,却始终以书香诗韵为根本。家中子弟自幼受书香熏陶,外祖的二叔更是将毕生财富用于创办民间教育,在当地留下了“大教育家”的美名。人们或许忘了曾经富甲一方的商贾,却念念不忘那个“大教育家”。我渐渐明白相较于财富,“诗书济世长”才是这个家族真正的灵魂。

 对教育的重视不仅让我们这个普通的家庭浸润在书香之中,更传承了严谨中有温敦,律己中有宽厚的家风。记忆中,外祖父与邻居并无太频繁的交往,但村中若有人遇难处,他总会予以援手,不求回报。因为知书达理,处事有公,村民之间有罅隙,都愿意找外祖父调解,往往夹缠不清的民间纠纷,在他平和之语中便可轻轻化解。他的话从来没有高深之处,却透着明理知事达观的人生态度。

 学问好能令人敬仰,懂事明理更让人尊重。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会铭记,亦会传承。

 【篇三】

 一天的忙碌过后,习惯性地拿起纸笔,练字已然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记得小时候的假期生活里,母亲给我的一项任务便是给她写字,一张毛笔字卖给母亲便是一毛钱。在今天也许一毛钱丢在地上都没人捡,可对于八十年代的我们已是极大的财富,四分钱可以买根绿豆棒冰,一毛七就可以称一两半话李,那是我的最爱。为了半两话李,对于母亲布置的任务我欣然接受。

 虽然初衷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渐渐爱上了练字。母亲常说字是人的脸面,字如其人。我的字总是很硬,难以圆转。软笔只爱颜体,钢笔永远棱角分明,像极了我的性格。

 暑假里听着母亲缝纫机的踩踏声,我趴在小课桌上一笔一划,是我能想起的关于练字最平凡又动人的一幕。工作后我总是提笔又放下,放下又提起,总有一个理由让我去坚持。夜深时临古人的字,白天浮躁的心会随着淡淡墨香渐渐安静下来,生活的烦恼如潮水般退去。我忘不了是母亲给了我最初的那支笔,盈盈握住我的手,让我去体会那份心境。

 母亲生在金塘岛,小时候外公逃壮丁去了上海,陆续带走了阿姨和舅舅,只留她一人在金塘。母亲凭着聪慧考上了大学,没想适逢文化大革命荒废了学业,等分配到**中学当教师时发现自己落下了不少。好强的母亲去函授去进修,捧着《许国璋英语》没日没夜地啃,

 教学业务迎头赶上,第一个考进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成了母亲永远的骄傲。

 母亲和父亲结婚时,父亲家里一贫如洗,婚房是学校的教室,可是母亲总是安慰父亲,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儿时的经历让她早早地学会了自强自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我和妹妹的出生让家里凭添了几分艰难,晚饭经常是食堂的馒头再热下,加个汤就是青菜水煮放点味精,吃个水饺是过大节了,烙个葱油饼没盛碗里就被我们姐俩瓜分。可是母亲每次去上海看外公,总是大包小包,还不忘去给外公做衣服。暑假里总和我说颈椎痛,却忘了自己剪纸样做缝纫一天不离窝,我和妹妹的短裤、方领衫、小短裙是她买的下脚料布做的,今天淘宝上火热的假领子当年母亲做了一沓,我和妹妹被她哄着穿了一夏又一夏,心底里发誓长大了一定要买真正意义上的新衣服。

 “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母亲常把这句话讲与父亲听。尽管我和妹妹的军用书包一背就是好几年,但在对待我们的学习上,母亲向来豪气,买书的时候从不“克扣银两”,《少年文艺》一订就是一年,从来不用我们开口。上高一时遇到积分难题,母亲会腆着脸哪怕自己曾与他意见不合,也会低声下气地求别的老师帮我补习,只因那个数学老师是教得最好的。

 1993 年母亲体检发现癌症,接受治疗后换了工作岗位,不再当教师了。我从没见过她一天愁眉苦脸的样子,只是偶然不经意地会告诉我她的学生来看过她了,或是菜拎不动了,手臂疼。那时年轻不懂事的女儿根本不能体会母亲与病魔斗争的种种艰辛,以为一切还是老样

 子,母亲只不过生了一场病而已,她会永远在我身边。母亲对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克服困难前进”,当她这样说时我总要撇嘴嘲笑她“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你知道这有多难吗?我做不了呀!”如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我才真正体会到母亲的心境,还有什么比身体上的不适更难克服的吗?即便是这样,母亲还是在坚持,克服困难前进,用自己的意志打败病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表露出一丝一毫的胆怯。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时间越久,我越会忆起她讲过的很多话,在教育儿子时现成搬用;忆起她让我写毛笔字锻炼我的心性,直到现在都不敢放松练习。透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母亲为我展示了一个独立的女性,坚强的女性,永不向生活妥协的女性,也将自强自立、勤俭持家、教书育子、坚韧乐观的品格渗透进我的血液里。

推荐访问:例文 征文 家规